书城传记千古枭雄朱元璋
1782400000040

第40章 坐龙椅上(2)

这一战,陈友谅大舰虽说冲进朱元璋的水营,却不能重创朱元璋的水军。撞破朱元璋几十条小船,自己也烧去十余艘大舰。刘伯温早将水营布置成犄角之势,攻其一方,便有另两方接应,攻了半天,也没什么收获。张军彪的大舰好不容易寻到朱元璋,结果是让吴良留下永世的英名。

这时,常遇春的船队陆续驶来,大大加强了朱元璋的防守能力。陈友谅一看再战下去也捞不到什么便宜,于是鸣金收兵,回老营驻定,众将依次前来汇报请功。

朱元璋乘小船往南驶了不远,便遇上赶来救援的徐达,于是上了徐达的“凌云号”大船。随后,又与刘伯温、李文忠等汇合。刚发生的事情,朱元璋一字不愿提及,只对刘伯温说:

“陈友谅今日来势汹汹,回去必然傲气十足,今晚动营,军师认为如何?”

“国公此计大妙,一来使他不得安宁,二来可挫他的士气。”刘伯温说。

“具体事宜,请军师与徐元帅安排,我派人去南昌,令他们迅速出击,截断陈友谅所有粮道。”朱元璋说。

刘伯温又是一惊,朱元璋真不愧是朱元璋,刚吃一点亏,立即省悟过来。与陈友谅之战,确实不是三五天便可以取胜,关键是能坚持到最后。截断其粮道,实属高明,自己想到的事,还没来得及说,他朱元璋已经想到了。陈友谅之亡,看来是迟早的事。想到这里,刘伯温说:

“一切遵国公旨意去办,还请国公放心。”

当晚二更时刻,俞通海奉军师、元帅之命,与廖永忠一道,率了三千熟悉水性的水兵,将船悄然地划到陈友谅的水寨边,放起火来。

陈友谅和他的汉兵们追杀了一天,又是胜利班师,庆祝之后,便鼾然大睡,怎么也没料到,他朱元璋还敢来偷营。大火燃起来,汉兵们便乱成一团,俞通海一声大喊,三千水兵提刀冲去,见人就杀,汉兵们酒气尚在,朦朦胧胧,也不知道朱元璋派多少人来,便只好四处逃命,悄有不慎的,便掉入水中。

刹那间,整个汉营水寨,都闹哄哄的。陈友谅正搂着阿娇睡得香甜,忽闻外面杀声不断,披衣起身出来,唤了李进,问道:

“什么事,这么吵。”

“朱元璋派人来劫营。”

“好大的胆子,白天刚败,夜晚还敢来。这个朱元璋!传我的旨意,即让邹普胜带水兵去围堵,一定要把动营的全部消灭。”

李进领旨去了,陈友谅回屋就寝。

邹普胜听了陈友谅的旨意,忙点兵出击。

俞通海他们烧了两艘大舰,又杀了不少汉军,这时已近黎明。只见汉军水寨大船在包抄过来,知是有兵来围。俞通海向廖永忠使一个眼色,便吹响口哨。

“嘘、嘘……”口哨在黎明前的夜空里嘹亮激越,远远传开。三千兵水兵听了口哨,立即汇集拢来,下了大舰,跳上小船,待邹普胜大舰围来,他们早消逝在茫茫的夜色中。邹普胜眺望良久,悻悻然收兵回营。

陈友谅虽然怀抱美人,却是并无半点兴致,眼巴巴等着邹普胜凯旋的消息,谁知闻言“敌人逃遁,并无踪影。”陈友谅大怒,召来群臣,商讨破敌之计。

“我强敌弱,力量悬殊,昨日之战,侥幸让那朱元璋逃脱性命,今日可以再度全线进击,只找朱元璋杀之,朱元璋既死,其军自然不战而溃。”张军彪说。他不甘心昨日失去唾手可得的特殊功勋。

“昨日之战,只能一次。”张必先说:“如今朱元璋肯定早有准备,如我再全线出击,势必使人偷袭我主营,汉王安危,应为首要之事。”

既是关系汉王安危,张军彪不再言语,只好在一旁静听他们去议。

“依臣看来,虽说我强敌弱,加上驻进南昌的方明军之兵,朱元璋也有三十万之众,全线出击,实为不妥。但如坚持下来,与之对垒湖上,稍假时日,朱元璋必败无疑。”张定边说。

经过几月与朱元璋的战争,陈友谅已经丧失了速胜的信心,对张定边的看法,他很是赞同,于是说:

“对垒湖上,可谓良策,但朱元璋船小灵活,时时来偷袭,也是大患,此事如何应对?”

沉默了一会,张必先说:

“这事也不难。可将我五千战船,用铁链窜在一起,每三十条为一联,于每一联船周围放满木排,敌人小船不能靠近,若是放火,只是烧了自己;若是偷袭,如陆地攻城,待他上船,便可围而歼之。”

陈友谅眼睛突放光彩,大声说:

“丞相之计,妙哉,如此一来,定败朱元璋无疑。传我旨意,即刻收取铁链,按三十艘一组串联船队;同时派人运来木材,编好大排置于每个船队四围。”

众文臣武将领旨去办,陈友谅看他们一一离去,圆睁双眼,咬牙切齿:“朱元璋,看你能与我再斗几日?!”

对于君王来说,谋杀是一种极普通的手段,为了能达到目标,君王总是要进行许多有预谋的谋杀,而从不会受到任何法律制裁,除非他被打败。

129、

朱元璋的“荡天号”被飞弹炸毁,“天命号”又被张军彪击沉,如今只好用徐达乘的“凌云号”来做指挥船。几日水战,有胜有负,他并不怎么在意。他此刻在琢磨的是:如何寻找战机,将陈友谅消灭在鄱阳湖里。

前日为张军彪追杀,他险些送命;还有他的“荡天号”被毁,他也本该送命……这儿的危险实在太多,万一我死了,没有人能替得了我,天下很可能就是他陈友谅的。如果是陈友谅死了呢?朱元璋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不由有豁然开朗之感。立即召汪广洋来见。汪广洋是镇江知府,前不久镇江被张士诚攻破,汪广洋逃回南京,朱元璋不作半点责备,反而好言安慰,召其随军谋事。

“如今两军对垒于湖上,乘夜相互偷袭都比岸上容易。”朱元璋说:“如果我们能袭击陈友谅,那么汉军定会不战自破,也省去我许多将士性命。”

“微臣明白国公之意,这就去安排袭击陈友谅一事。”汪广洋说。

“你去罢,陈友谅就在汉王舰上。告诉你的勇士们,见了头戴皇冠的,杀了准是陈友谅。”

“微臣遵命。”汪广洋说。

待汪广洋离去,朱元璋又沉思了许久,走进里屋,让郭丽儿给他脱去国公服,换了便装。他慢慢地从里屋踱出来,想到甲板上去看一看,刚到议事厅,便被几位兵勇举枪架住,历声喝问:

“什么人?”

“连我都不认识?”朱元璋很是愤怒。

那兵勇睁大眼睛看着他,枪架得更紧,又一次喝道:

“你是什么人?”

朱元璋大怒,抬手拨开枪头。谁知他虽一身好武功,奈何已多年不练,且身旁刚挑来的这些兵勇都是一流武艺。说时迟那时快,刚被他拨开的枪头,又立即顶在他的胸前、腰间,他一时再不敢动弹。

“跟我们走。”兵勇喝道,又喊:

“付将军,付将军!”

吴良替他死后,如今是付友德做他的侍卫长。上次“荡天号”被炸沉,身边的贴身卫士全部炸死,这些兵勇都是付友德刚找来的。朱元璋见他们呼付将军,好汉不吃眼前亏,随他们走去。

付友德来得很快,出来一见朱元璋,不等那些兵勇开口,一把掀开他们,倒地便拜:

“国公受惊,请赐罪!”

那个几兵勇一时吓傻了眼,扑通、扑通,一个个双膝跪下:

“我等冒犯,请国公赐罪!”

朱元璋哈哈大笑,说:

“都快快请起,你们没有罪,不知者无罪嘛。不过要把我看清了,就这个样子,今后再出这样的差错,一定重重治罪。”

“感谢国公不杀之恩,今后再不出错。”付友德说,众兵勇齐声跟着又说一遍。

“好了,你们去罢。”朱元璋说。

这时,一条小船划来,刘伯温一撩衣衫,登上大船。见了朱元璋的打扮,立刻明白是怎么回事,于是只做不知,对朱元璋说:

“家母病危,托人来信,我想回去一见。”

朱元璋闻言,心中不快。在他心中,要求臣子,应是能舍弃身家性命而不顾全身心为他所用。如此大战之际,母亲有病,有何看的?但又一想,这里大政方略已定,我朱元璋已成竹在胸,少了你刘伯温,仗一样能赢,于是说道:

“母亲生病,做儿子的理当去看,只是这里战事,军师可有嘱咐?”

“这鄱阳湖之战,国公已是胜算在胸,国公只需坚持既定方略:堵死其粮道,截断其后勤;不断用火攻夜袭,灭其生力,到时必获大胜。”

“好罢,我就这么顶着,还望军师速去速归。”

“我一定尽快回来。”刘伯温说。

130、

送走刘伯温,朱元璋独立甲板上,远眺洋洋湖面,突然想起朱升,给了自己“九字真言”,便隐退山林。“九字真言”可说是夺天下之良策,若不是信守这“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真言,又何有今天这局面,朱升还推荐了个康茂才,关键时建了奇功。

谋士,就是谋士,要夺天下是不能离开他们的。可是,这些谋士,一个个很让人伤脑筋。那个朱升,苦苦挽留,就是不肯留下来。他是无所求的,他既无所求,你便无以节制了,刘伯温似乎又是这样。倒是一些难享谋士之誉的人,整日里在眼前晃动,虽觉着可笑,却还是得以礼想待,就为个礼下贤士的名声,全是为了要留住这一两个有用之人,奈何他们却时刻似乎要离他而去。

朱元璋有些气恼,摇头叹了声气。这时,又一艘小船划过来,是徐达领着个年青的士兵。

“国公,张士诚派兵围攻濠州。”徐达禀告说。

朱元璋让徐达坐下,对他身边的年青士兵问道:

“你是从濠州来的。”

士兵倒地便拜,说:

“正是,请国公速发兵北上,救濠州于水火。”

“张士诚派多少人?”

“五万之众。”

“五万之众。”朱元璋自言自语,心想,濠州也有近两万人,如果守将得力,应当无事,可是那个郭天爵,一定坚定不了几日。发兵去救罢,当然是不可能,这边与陈友谅正对垒着,那边再同张士诚缠上,那还得了!这个张士诚,打了镇江不说,还打了我盱胎、明光,如今连我的老巢濠州也要打。看来当初不该把小明王留在濠州。要不然,也就不用费这份心了。地盘可以让你张士诚全部占完,只要我灭了陈友谅,不出三个月,我一定让你张士诚连杭州都赔进来。可是,小明王不能让张士诚捉去,如果真让他捉去了,我岂不为难。想到这里,朱元璋有了主意,对那士兵说:

“你速回去禀告郭知府,让他坚守几日,援兵马上就到。”

那士兵离去,朱元璋见徐达面带惊疑,便说:

“这事,我会安排好。如今刘伯温回家探视母病,这里的战事,你可要多多费心,不得有半点差池。”

“遵命。”

“我已派汪广洋去击杀陈友谅,与常遇春配合致力于防御陈友谅攻击之事,让胡大海与李文忠负责夜袭放火骚扰敌军,方明军拦截敌军粮道,你要经常与他们取得联系。另外,南昌已无战事,速派人去替我通知沐英赶来。“

徐达走后,朱元璋在甲板上踱一回步,唤了付友德到里仓来。

付友德原是明玉珍部下,不得重用,后投靠陈友谅,进攻南京时被徐达俘虏。朱元璋见他武艺高强,勇猛沉毅,不但不杀,反而亲自解缚委以将军之职。付友德感激朱元璋知遇之恩,这一路征战,勇猛顽强,身先士卒,屡见奇功。朱元璋见他知恩图报,更加喜欢,让人到宿州接了他母亲、妻儿安置在南京城内,提拔他为总兵,吴良死后,让他到身边暂理侍卫长。几天下来,朱元璋见他一心一意,慎守职责,比之吴良,毫不逊色。于是,唤他进来,要他去做件大事。朱元璋先拿出一枚精致的玉牌,交给付友德,说:

“这是当初我与小明王分别时,他给我的,现给你带在身上,率百名一流勇士,速往濠州救小明王。”

朱元璋见付友德茫然,知他担心人少难以成功。接着说:

“见了小明王,你出示此玉牌,小明王知是我派出的人,必然全力配合,他的身边,还有一流勇士三、四百名,你们合在一起,一定可以保护小明王出城。要特别记住:绝对要保护小明王一人出城,其宫女、嫔妃、卫士,牺牲多少,在所不惜。告诉小明王,为摆脱张士诚的追击,出城后即往西入淮河,这样可以顺流下到合肥。”说到这儿,朱元璋突然停住,细细的眸子里露出审视的光亮,久久地盯着付友德,好半天才开口道:

“还有件更难办的事情要你去办,不知你是否乐意?”

“国公恩胜父母,纵然要我去死,我付友德也会毫不犹豫。”

“我正要听你这句话,我不是要你死,为天下百姓想,现在必须让小明王死。”朱元璋说完,细眼死死地盯着付友德。

“末将一定将这事办好。”付友德声音很坚决。

“可是,你知道我为什么要这样做么?”

“我想……”略一考虑,付友德说:“国公也是为天下百姓计,不得已而为之。如接小明王来,他太无能,又居帝位,国公遇事,自是不好处理,影响一统天下之大业;如仍旧安置别处,如今与强敌陈友谅对峙,很难确保其安全,倘小明王被他人节制,还不如让他死了更有利于天下的统一。”

“说得好,说得好,难为你有这样的认识,能深明大义。”朱元璋非常高兴,暗自欣赏自己识人的智慧,站起声说:“你快去准备,明天一早就出发直奔濠州。记住在淮河里,解决小明王。”

“末将遵命。只是,我此去……护卫……”

“你放心,我已让徐达通知沐英来接替你,待你此事办妥回来,当任府前大将军。”

“谢国公信任栽培,末将告退。”

131、

付友德走后,朱元璋即唤廖永忠来,吩咐道:

“你带一千精兵,速去濠州城外,注意付友德行动,他从濠州城出来,若是往西去淮河,你一定跟踪前去,待他们上船,便速速回来告之,若是他不往西去淮河,可趁势全部杀之。”

廖永忠领命,道:

“末将遵命,一定办妥此事。”

“我听人说,你志向远大,思有所作为。”朱元璋说:“此事办妥,封你为枢密佥院,助我干一番大事。”

“末将肝脑涂地,一定尽心尽力,一切请国公放心。”

“好,你去罢。”朱元璋说完,挥了挥手。对廖永忠这样的人,他需要他们做事,又讨厌他们的为人。见了这些人,心里总是憋憋的。

八月的鄱阳湖,艳阳高照,湖中的两支队伍,已经鏖战了一个月,胜负还是没见分晓。陈友谅一次次的大举进攻,结果都是徒劳无益,死伤惨重;朱元璋的一次次放火偷袭,也烧不掉陈友谅什么东西,这次重创了陈友谅,下次又把偷袭的部队赔尽。

但有一点,陈友谅与朱元璋都清楚,他们的实力差距在消逝。这使陈友谅常常暴跳如雷,大骂身边的谋士。朱元璋却因此,暗暗增涨了一统天下的信心。但有一点使他非常愤怒,这就是张士诚每天都在攻他的城掠他的地。这是他愤怒的事情,每当他闻报张士诚又占了某个城池的时候,因为这些城池都是他的智慧与将士们的血肉换来的。但当他冷静下来,便不止一次地骂张士诚是个浓包,万分喜悦地为自己庆幸。如果张士诚稍有头脑,在这个时候来夹攻自己……想到这里,朱元璋便会吓出一身冷汗。这个张士诚,就知道多占一些地盘!趁朱元璋大战陈友谅之机,他不但夺回几乎所有原被朱元璋占去的地盘,还打下了朱元璋从元将手中夺下的不少城市,前不久占了朱元璋的老巢濠州,又进军攻占定远……

朱元璋忍着,并不作一点点还击,只是设计从濠州救出他的皇帝。

那是一个月亮皎洁的夜晚,城外的将士也被这美丽的月色所征服,当晚只是静悄悄地等待。小明王虽居皇宫,对外面的情况却了如指掌,濠州早晚要破,朱元璋不可能来救援,这都是他料到的事。他不知道张士诚会对他怎么样。张士诚曾打着他的旗号起家,可被朱元璋打急了时又降了元朝。在小明王看来,这种人是很难让他活下去的。他闷闷不乐地走出大殿,突然发现这美好的月色,月光下的绿树、假山都显得格外美妙,象是游荡着一层袅袅的雾霭。“真美,可是我……”他为自己的生命即将完结而深深叹息。突然,他看见一道黑影从围墙上一跃而下。他慌慌张张地往后便退。

“皇上,别怕,我是吴国公派来的。”只听得那黑影说。

在朱元璋攻占南京后,小明王曾封朱元璋为枢密院同签,后又升任江南等处中书省平章政事。但朱元璋自封为吴国公的事,他也有所言闻。因此听说是朱元璋派来的,他便不再后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