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文学知识
17792700000040

第40章 中外著名文学家(11)

高尔基一生写有大量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母亲》、《阿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和《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以及回忆录,剧本,散文诗和大量的政治、文学论著。其中长篇小说《母亲》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成功地描写新型革命者的事业和精神的名著。小说素材取自俄国革命运动高涨时期1902年索尔莫沃工业区举行的一次“五一”示威游行。作品中的两个主要人物巴维尔和母亲尼洛夫娜的原型便是这次游行的领导者之一、工人扎洛莫夫和他的母亲。小说前两章主要描写老一代工人的悲惨生活,从第三章以后,作者以革命的激情、诗的力量着重描写了以巴维尔为代表的俄国年轻一代工人,在革命知识分子的帮助下迅速提高阶级觉悟,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领导下积极开展革命活动,成长为真正的革命者的过程。后来巴维尔和他的同志们被捕入狱,他的母亲尼洛夫娜毅然接替儿子,参加了革命工作。最后,巴维尔和他的同志们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尼洛夫娜准备把儿子的演说传单送往外地时在车站被捕。《母亲》的重要主题之一,就是显示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新人的诞生和成长。《母亲》给世界文学带来了新的主题、新的人物、新的方法。它是世界文学史上一种前所未有的现象。它不仅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尔基的作品在20世纪初就被介绍到中国。他的《海燕之歌》、《母亲》促使无数读者走上革命的道路,高尔基的作品和文学理论更是对中国的革命文艺产生过深远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除大量出版过高尔基作品的单行本外,还出版了20卷本的高尔基作品选集等。

9.肖洛霍夫:社会主义劳动英雄

肖洛霍夫(1905~1984)的全名叫米哈依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前苏联著名作家。出生于顿河地区,国内战争时期参加了苏维埃政权工作,和白匪作战,后到莫斯科,开始创作生活。早期创作大部分收入1926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顿河的故事》和《浅蓝的原野》,多反映国内战争时期和建立苏维埃政权过程中哥萨克内部阶级斗争的尖锐复杂和悲剧性。1928至1940年发表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以史诗般的规模描绘了1912至1922年十年问的两次革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和两次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国内战争)中的重大历史事件,通过主人公葛利高里反复动摇于革命和反革命阵营之间,最后沦落毁灭的悲剧,表现了顿河哥萨克各阶层在政治风暴中的分化和广大哥萨克人在历史转折关头所经历的曲折道路。小说获1941年度斯大林奖金。1932年发表了长篇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一部,后于1960完成,并获列宁奖金。小说描写顿河地区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暴风骤雨以及集体化运动中复杂尖锐的斗争,展示了哥萨克农民从个体经济走上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的艰难曲折的过程。

从50年代起,肖洛霍夫的创作突出人道主义精神,侧重道德伦理主题和刻画人的复杂内心世界。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一译《人的命运》)叙述索科洛夫在战争中的悲惨命运,谴责了德国法西斯侵略给苏联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也表现了苏联人民的爱国精神和刚毅意志,曾引起巨大反响。肖洛霍夫曾5次获得列宁勋章和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并获1965年诺贝尔文学奖。

10.法捷耶夫:俄罗斯的革命作家

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罗维奇·法捷耶夫(1901~1956),前苏联作家。生于加里宁州基姆雷市一个乡村教师家庭。父亲因宣传革命很早牺牲。法捷耶夫由继父抚养成人。继父和母亲都是助理医生,并曾参加过革命斗争。因此法捷耶夫从小就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1908年举家迁往远东,在南乌苏里边区度过童年和少年,家境贫苦。1912~1919年在海参威商业学校学习时,对民主主义文学产生兴趣,接近布尔什维克,并参加革命活动。1918年加入共产党。1919年受党委派去苏昌游击队工作,由普通战士升为旅政委。1921年因参加镇压喀琅施塔特反革命叛乱而身负重伤,伤愈出院后进莫斯科矿业学院学习。两年后在库班黑海州从事党的工作。1927年迁居莫斯科,此后完全从事文学活动。1923年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逆流》(后改名《阿姆贡的诞生》),次年发表中篇小说《泛滥》,描写了国内战争时期远东地区的阶级斗争,表现了共产党员在革命中的领导作用。成名作《毁灭》(1917)以远东一游击队的斗争为题材,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长篇小说《最后一个乌兑格人》(1929~1940)计划写六部,但只完成了四部。卫国战争期间,法捷耶夫担任《真理报》记者,写了一系列讴歌苏联人民英勇战斗的文章及特写集《在封锁日子里的列宁格勒》(1944)。代表作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1945)获1946年度斯大林奖金,它描述了苏联青年及全体人民抗击德国侵略者的机智、勇敢。反映苏联工人阶级生活的长篇小说《黑色冶金》只写了几章。论文集《三十年间》收集了作家大量有关文艺理论问题的著作、报告、演讲和读书札记。法挺耶夫除了进行大量的创作外,还长期担任前苏联作家组织的领导工作。1926至1932年担任“拉普”领导人;1934年担任前苏联作协筹委会副主席,作协成立后任主席团委员;1939至1944年担任作协书记;1946至1954年担任作协总书记、理事会主席;1954至1956年担任作协书记。

11.瓦西里耶夫:苏联战争小说“新浪潮”的代表作家

鲍·里·瓦西里耶夫(1924~至今),俄罗斯当代作家,以写卫国战争题材小说著称,被认为是苏联战争小说“新浪潮”的代表人物之一。出身于职业军官家庭。

中学刚毕业就参加了卫国战争。战后继续学习,1948年毕业于装甲部队军事学院。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1969年发表描写卫国战争的中篇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使作家名震国内外文坛。小说1973年改编成同名电影,于同年获全苏电影节一等奖,1975年获苏联国家文艺奖金。小说还被改编成话剧、歌剧、芭蕾舞。1974年发表描写捍卫边陲城市布列斯特要塞的长篇小说《未列入名册》。

1984年,描写战争前夕的青年一代生活的长篇小说《后来发生了战争》问世。小说引起读者强烈的反响,作者把这部小说看成《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和《未列入名册》的序幕。1986年发表中篇小说《烧不毁的荆棘》,歌颂了昔日卫国战争的女英雄在战后和平年代里大公无私的品格和献身精神。以战争为题材的作品还有一系列优秀的中、短篇小说,如《老牌奥林匹亚打字机》(1974)、《老战士》(1976)、《遭遇战》(1979)等以及一些剧本和电影脚本。此外,作家还创作了一些表现当代生活和俄国历史的作品,其中有描写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长篇小说《不要向白天鹅开枪》(1973);关于青少年教育的中篇小说《人们可能同我一起去侦察》(1980)和短篇小说《六个优等生》(1980);以俄战争为背景的历史长篇小说《虚实往事》(1977~1980)等。

第五节 欧洲其他国家著名作家

1.荷马:行吟的盲歌手

荷马,古希腊诗人。相传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为他所作,被称为“荷马史诗”。关于荷马是否确有其人、他的生活年代、出生地点以及两部史诗的形成等,争论很多,构成欧洲文学史上的所谓“荷马问题”。一般认为他生活于公元前9至8世纪,是一个行吟的盲歌手,是两部史诗的编定者。

围绕着公元前12世纪的特洛伊战争,民间流传着许多传说故事,荷马对大量零星篇章进行搜集、整理,最后编定为《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两部史诗。

史诗广泛而生动地反映了古希腊从氏族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风俗等各方面的社会生活,塑造了既有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又开始萌发私有意识和等级观念的富有时代特色的人物形象,并且歌颂人的智慧和力量,肯定现实生活,表现了以人为本、乐观进取的精神,在艺术上,史诗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规模宏大,结构清晰,描写生动,善用比喻。它们被认作古代最伟大的作品,对后世欧洲文学影响很大。

2.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

埃斯库罗斯(前525~456)是古代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有“悲剧之父”之称。生活在雅典奴隶主民主派对寡头派的斗争取得胜利、民主制度开始形成的时代。在政治上拥护民主派,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

据说他写了近百部戏剧,但现存仅有7部。《波斯人》描写希波战争中波斯水师的覆灭,赞扬了希腊人的民主自由和爱国精神,揭示出波斯人失败的根源在于专制和奴役。《七将攻忒拜》用背叛祖国的波吕涅克斯来影射和谴责希腊僭主。儿子弑母复仇,最后雅典娜女神宣判他无罪的故事,反映了父权制对母权制、法治精神对血族复仇观念的胜利。《普罗米修斯》取材于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天火的神话,现仅存第一部《被博的普罗米修斯》,是埃斯库罗斯的代表作。悲剧通过普罗米修斯与宙斯的冲突,表现了雅典民主派反对贵族寡头派的斗争。宙斯实际是雅典僭主的写照,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为人类的生存和进步自愿献身的普罗米修斯形象则寄托着作者对雅典民主派的理想和愿望,并成为后世一切为正义和进步事业斗争的战士的象征。

他的悲剧充满昂扬的战斗精神,具有庄严雄伟的风格,富于抒情气氛。他是古希腊悲剧的真正创始者,是他增设了第二个演员,首创三部曲的形式,并在服装、道具、布景、合唱、舞蹈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使悲剧艺术具有较完备的形式。

3.但丁: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

但丁(1265~1321),全名但丁·阿利吉耶里。意大利伟大诗人,欧洲由中世纪向近代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代表作家。出生于佛罗伦萨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自幼好学深思,掌握了古代和中古文化的广博知识。青年时代参加圭尔弗党,该党分裂为黑白两党后,属白党,反对教皇干涉佛罗伦萨政治,因此被没收家产,判处终身放逐。这使他进一步接触现实,扩大了眼界,加深了爱国思想。他生活中另一重要事件是他在少年时代曾对邻居少女贝雅特里齐产生过爱恋,这成为一种终身不渝的精神之爱,贝雅特里齐在他心目中是一个高度理想化的女性、崇高美德的化身。但丁为歌颂她写作了一系列抒情诗,在她逝世后以散文连缀起来,取名为《新生》,并在以后的作品中把她当作一个象征性人物形象。

在放逐初期他写了两部著作。《飨宴》(1304~1307)是一部介绍科学文化知识的作品,用意大利语写成,为意大利语学术性散文奠定了初步基础。《论俗语》(1304~1308)用拉丁文撰写,论证意大利人民语言的优越性和形成标准意大利语的必要性,对意大利民族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1309年用拉丁文撰写的《帝制论》系统阐述了其政治观点,表达了他对祖国和平与统一的强烈要求和反对教皇干涉政治、主张政教分离的鲜明立场,也反映了他对封建王权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不切实际的幻想。最重要的作品是长诗《神曲》(1307~1321),他描写诗人自己梦游地狱、炼狱、天堂三界的经历,广泛地接触到意大利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历史和当代的人物事件以及中占文化的重大问题,表现了诗人对最高真理的追求及对人类命运和祖国前途的探索。长诗旨在揭示,在新旧交替的时代,个人和人类如何走出迷惘错误,经过苦难和考验而达到真理和至善的境界,意大利民族如何实现统一和复兴。长诗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鲜明的政治倾向性,表现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但也具有中世纪基督教世界观的明显烙印。

恩格斯称但丁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但丁创作中所表现出的新旧思想的矛盾,正体现了中世纪的终结和近代资本主义新时期的开端这一过渡时期的特点,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