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大时局2014:问题、困境和必然抉择
17649600000054

第54章 十问低生存成本型社会之四:为何通胀感的根本原因在于“生存方式变贵”?

细说通胀感:何为“生活方式在变贵”?

人们喜欢将生活的困难归结为通胀,但有“通胀感”的时候也不一定存在通胀。当前中国普遍弥漫着的强烈“通胀感”,其实更多反应的是消费欲望与消费能力的差距。

通胀有时候只是一种幻觉,不是“物价在增长”,而是“生活方式在变贵”,由“生活方式变贵”带来的“通胀感”即使物价全面下降的情况下,也可能出现。因为“通胀感”,跟真正的通胀本身就是两码事,通胀是物价上涨,但是通胀感并非完全来自物价上涨。

生活方式变贵的情况,是不知不觉的,在这里我想举个例子,曾经有个记者朋友采访笔者,他认为中国通胀非常厉害,我就问了他一个问题,“既然你说通胀非常厉害,那你感觉什么物价增长的最快,先排除房子,房子的问题其他文章单独介绍”,他想了一会,他也说不出什么物价在涨,但他向笔者诉说了他一个明显的生活痛苦,他说,他是一个开车族,现在每月最大的支出就是汽车的油费,每月加油就得1000多块钱,感觉不堪重负,他生活在杭州,他说杭州地铁每次8元,公交每次3元,非常的贵。

显然我这位朋友的“通胀感”就是来自“生活方式在变贵”,我们不妨按杭州的价格进行分析,在杭州,公交3元,确实不便宜,即使如此,如果使用公交出行,每月500基本够用,地铁8元每次,也不便宜,即使如此,如果乘地铁,每月1000也基本够用,而不用公共交通,而乘私家车的话,每月就得1500元才够用。

从公交到地铁,再从地铁到私家车,这就是“生活方式在变贵”的典型案例,生活方式每变一次,支出成本几乎就翻了一倍,所以“痛苦感”很强,但这种确实不算通胀,因为公交车本身的价格变化是不大的,地铁本身的价格也是变化不大的,私家车汽油的价格变化也是不大的。其实我这位朋友的通胀感就来自于公交、地铁、私家车三种出行方式的变化之中,这不是通胀,这就是生存方式的转变,他的通胀感更多的是来自于与公交和地铁的比较。

我们还可以举个肉食方面的例子,猪肉是中国人的传统肉食,后来吃的最多的是鸡肉,现在中国人更喜欢吃牛羊肉了,鸡肉已经满足不了中国人的胃口了,但牛羊肉的价格从来就是贵于猪肉和鸡肉的,中国人从吃猪肉,到向吃鸡肉和牛羊肉的转变,就是“生活方式在变贵”的又一个案例,而现在大家很多人在抱怨牛羊肉贵,但很少注意到自己的口味在变,如果大家还是吃猪肉,或是鸡肉,肯定就不感觉贵,因为这两种肉的价格长期都没什么变化。当然牛羊肉的价格确实也在增长,但也这并非通胀,而是养殖方式的变化和养殖成本的升高,原来靠农户散养,靠吃青草和农作物秸秆喂养牛羊的方式早已供应不上中国人日益旺盛的需求了,我们仅仅从羊肉火锅一个行业的扩张就可以看出,在起初,这只是川渝地区的地方吃法,后来扩展到了全中国的所有中国,后来又从中国扩张到了几乎所有的农村地区,成为了所有中国人共享的美食,而这一项对羊肉的需求就大的难以想象。

生活方式变贵只与经济发展速度相关

说到通胀,很多人喜欢拿改革开放30多年的物价变迁进行比较,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中国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改革前,很多物价是不真实的,如果比较应该与1997年前后,中国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建成的时候进行比较,如果与1997年的物价进行比较,中国的物价变化并不是太大。而从2007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到现在已经5年多了,客观的说,这五年经济一直是通缩的,但生活方式却在变贵,所以总体的“通胀感”很强。还是拿私家车为例子,全球经济危机之前,中国私家车的年销量仅为几百万辆,而现在每年2000多万辆,而且还在快速增加,每增加一个私车族,就会多一个抱怨通胀的人。

而私家车的快速增加肯定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而导致“生活方式变贵”的唯一因素就是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在发展是导致生活方式变贵的根本原因,中国人“生活方式变贵”关键还是中国发展太快了,大家看看美国和日本,这些经济衰退的国家整天为“不通胀”发愁,恨不得经济能够通胀,但无论怎么印钞,股市都翻番了,经济还是不通胀,关键是经济没有发展。

在传统的观念中,人们可能会认为高薪的人比低薪的人生活更容易,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因为在传统社会不同人群生活方式的差异化不大,几乎就是吃和穿,玩的很少,也不开车,也不出国旅游,更没太多复杂的社会交际。而现代社会不同了,不同人群的生活方式可以差异极大,几十元可以生活一天,几百元,几千元也可以生活一天,这就导致了高薪的人的生活痛苦感也不低,因为他的薪资也满足不了他的欲望,低薪族挤公交,身体累点,但省钱,高薪资开私家车,身体舒服了,但总心疼油费支出。

在网络经常有人晒自己的生活成本,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那些在网上晒生活成本的几乎见不到月薪在一万元以下的,而他们抱怨最大的就是房贷和汽车的油费,客观的说,在13亿人的中国,月薪过万的人不过几百万人而已,如果这些人都感觉生活困难的话,那些挣几千元的怎么办呢?因此很多网友都骂他们矫情,也许这些人却有矫情的一面,但他们的“痛苦感”却是真实的,这是传统的经济学解释不了的,只能从生存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才能得到解释:这些高薪的人享受着“更贵的生活方式”,因此痛苦感也不低。

总之,“产品变贵”和“生活方式变贵”是两码事,“生存经济学”来分析,当下确实处于一个“生存方式不断变贵”的时代,这也就是当下国人“通胀感”,“痛苦感”的真正原因,而解决办法绝不是放弃发展,而是要想方设法降低民众的“生存成本”,这才是对症下药,具体来说就是笔者在以前的文章中反复提及的“低生存成本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