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大时局2014:问题、困境和必然抉择
17649600000047

第47章 七问福利社会之四:为什么有福利的国家不会腐败?

根据笔者研究,只有城市化和福利社会才能根治腐败。腐败是发展的问题,只能用更快的发展才能解决,而不是让发展停滞,发展本身就可以抑制腐败。

政府基层人员的腐败只能通过城市化解决,而高层的腐败只能通过社会福利解决。基层腐败的土壤是“熟人社会”。“熟人社会”不存在了,基层腐败自然也就消失了,城市化之后,大家都互相不认识,贿赂和受贿难度都增加。而高阶官员的腐败只能靠福利社会解决,也就是笔者曾经提出一个观点“有福利的国家不会腐败”。

腐败严重的都是非福利国家,在英国、美国这些福利不高的国家腐败也经常有,而到了北欧、新加坡这些高福利国家,腐败早已难觅踪迹。

而做样本研究,确实也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国家的腐败程度与这个国家的福利程度成反比,福利越高,腐败越低,福利越低,腐败越高,北欧、新加坡是高福利国家,腐败几乎绝迹,德法是中等福利国家,腐败极少,英美日是低福利国家,腐败也有,但不多,亚洲四小龙中的韩国、台湾排斥福利,腐败一般严重,而中国、印度这些国家,福利非常落后,腐败就非常严重。总是腐败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关系不大,只与一个指标挂钩,那就是福利程度。

福利建设最大的作用就是“改善人的道德”,贪污是犯罪,是巨大的冒险,谁都知道“一个人冒险是为了巨大的收益”,但很少有人进一步追问,“他要那么大的收益做什么?”根本上还是因为他没有安全感,如果一个人有了安全感,就不会再那么冒险。因为这些冒险都是有代价的。福利社会就是为整个社会营造一种安全感,让整个社会不再那么急功近利。

分权,限权,严刑峻法,都不是根治之策,中国对贪污的法律也不可谓不重,但仍然腐败严重,归根结底就在于官员缺乏安全感,众多调查表明,官员是幸福感最差的阶层,而且官员的工资也几乎是最低的了,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在社会上可以收入三千多元,如果是公务员很可能只有一两千元,副部长的工资都不到一万元,在这样一个缺乏安全感的社会,这些人怎么可能不腐败。

腐败是冒着失去自由的风险去犯罪,治理腐败重要的是“断贪念”,如果没有贪念了,给他多大的权利都没问题,而构建福利社会,就是让整个社会都充满安全感,让官员凭自己的工资就可以过上非常不错的生活,就可以充分享受生活的快乐,那他为什么还要去冒失去自由的风险呢!

民主国家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有福利的民主国家,一种是没有福利的民主国家,我们所期待的“政治红利”完全是“有福利的民主国家”才有,比如印度、菲律宾这些国家虽然也是民主国家,但却是公认的腐败透顶的国家,比中国严重的多,而这些所谓的“民主政治红利”其实根本不是由民主带来的,完全是由“福利社会”带来的。

同样的国家不同阶段也不同,比如欧美所谓民主国家,在早期也是非常腐败的,比现在的中国要腐败的多,那个时候也没有“民主国家”这个词,“民主国家”这个词是二战之后才广泛流行起来的,当时的政治学者将这种多党政治称为“政党分赃制”,或是翻译为“政党分肥制”,这就是西方的政治学者给他们的制度下的定义,而且非常的准确,当时的西方多党政治最核心的就是“分赃“,腐败几乎接近于掠夺,每次政党更替都是政党分赃的过程,现在美国总统可以分配的职位仍然高达六七千个,其中驻外大使等都是经常用于分赃的肥缺。

而西方国家由高度腐败逐渐好转也是与他们的福利社会建设同步的,特别是战后的福利国家建设,让这些国家的政治腐败得到了极大的抑制,同一种制度,在不同国家或是同一国家的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其实这些表现跟这种制度根本就无关。西方国家腐败的降低,根本不是分权,限权在起作用,而且福利建设在起作用。

福利是根本作用是改善道德,是积聚社会正能量的根本基础,除此之外,任何宣传、教育、惩罚都治标不治本。中国的改革学者强调腐败,但又反对福利社会,而他们主张的模式只能造成更大的腐败,这也就中国越改革越腐败的道理,可惜这些人还没看清楚,还用改革不彻底搪塞,如果改革彻底了,那只能是彻底腐败了,中国学者主张的改革目标接近于印度模式,印度、菲律宾这些国家根治腐败了吗?显然没有,而且是全民腐败的国家,因为这些国家只有民主,而没有福利。

印度化不是中国归宿

中国的改革学者强调腐败,但又反对福利社会,而他们主张的模式只能造成更大的腐败,这也就中国越改革越腐败的道理,可惜这些人还没看清楚,还用改革不彻底搪塞,如果改革彻底了,那只能是彻底腐败了,他们的改革目标接近于印度模式,印度根治腐败了吗?没有,印度不仅没有根治腐败,反而是个彻底腐败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