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徒:《说文》步行也。《易·贲卦》舍车而徒。又步卒也。《诗·鲁颂》公徒三万。又《尔雅·释训》徒辇者也。《疏》会同田猎,人挽辇以徒行也。
摄:引持也。謂引進而持之也。凡云攝者皆整飭之意。
天下万物,都有一个从生到死的过程。这一点对于侯王来说,也不例外。致生和致死的概率各占了一半,是五五之数,符合阴阳之道。此处,在生和死之间又加了一层:“人之生,动之死地”,就成了“生,死,由生而之死”各占三成。这主要是考虑到“反者,道之动”这样的动态因素的影响,即:由于当事者所做的选择不同,而导致生死结果发生变化的情况。
所谓的生存之道,关键就在于保持“处其厚,不居其薄”的生活态度,以回归自然为目标,“去甚,去奢,去泰”,去除那些对生命有害的穷奢极欲的追求,自然就可以达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的状态。另外,修德之人还善于了解和掌握事物的本质,以全面、系统、循序渐进的方式对待和处理事务,同时照顾好相关各方的利益。这种“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行为,必定会得到百姓的拥护,而不会引起仇恨,自然是“生生之厚,而无死地”了。
举例来说:善于摄生的人,在野外行走,从来不会遇到犀牛、老虎这样的凶兽;即便行军打仗,也不会被各种武器所伤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善者”从来不会将自己置于面对强敌,而孤立无援的险境当中。当他想去一个地方,就会事先了解路途上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会考虑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影响,设计出能使他人受益的行程,使自己的行动如流水一样顺畅自然,利于万物而不争,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以无有入无间”。这样的行为当然不会给自己带来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