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粥样年华
17490700000006

第6章

人到关键时候就会信命,这还是张建为奶奶说的。当然了,这句话从他奶奶嘴里说出来的时候可不是这个样子。它是张建为在原话的基础上改编润色而来的。不过她老人家说出来这句话的时候张建为可是没有丝毫的感觉,你不能要求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子去信命,这就如同骗小孩子药是甜的一样困难。

所以当他第一次玩味这句话时已经是他二十岁快要参加高考的时候了。而这个时候的张建为就已经多了成年人特有的一项专利——信仰!这是一个很不错的东西,证据就是小孩子没有。不管你信什么,你总会信点什么的。那怕宣称自己什么都不信,也许就是最大的信仰。

“那你信什么?”弓长张不怀好意的吐了个烟圈,阴阴的问道。

“那要看什么时候了!”张建为吞了口啤酒,直接忽略他的眼神。

张建为的信仰用多姿多彩来形容也许有些夸张,但也不远了。从小在奶奶的熏陶下,他可能信过玉帝,关公以及灶王爷。后来鉴于他上高中时还把一个塑料十字架戴过一段时间,所以估计他和上帝还处过一阵子。再到后来他比较持久和专一的信仰对象好像是财神。但是要论让他觉得最心惊肉跳的信仰还是奶奶的那句话,最主要是因为这句话平日不知道藏在哪儿,但是一到关键时候它就冷不丁的从背后窜出来,轻的吓人一身冷汗,重的时候就是脑溢血和心肌梗死!

于是一直上学而且如果还想要继续上下去的话,张建为就不可避免的走到了一个关键点上了,高考。这是一个五味杂陈汹涌澎湃的名词,非亲身经历者不能解其中滋味矣!所以当你看见张建为一个人在学校附近的大大小小的庙宇里面拈三炷香闭目虔诚的念念有词的时候就一点都不要觉得奇怪。其实张建为的这个动作是跟父亲学的。有一次他和父亲陪着一位亲戚闲逛一座挺像那么回事的小庙的时候,父亲算了算日子,就逼着张建为跟他一起进去磕头。里面供奉的是谁张建为早忘了,似乎大概应该是道教的某位大神,类似于送子娘娘之类的。张建为只记得自己当时心里是大大的不以为然,毕竟我可是受了这么多年号称全世界最好的基础教育的人啊,而不出意外的话,在这么多年的教育下张建为应该成为一位坚定地唯物论者。再加上他当时那几乎可以再来一次水漫金山的自信心,他理所当然的认为父亲是多此一举,还顺带的让自己丢人现眼了!

张建为的学习成绩到底怎么样,其实就跟我们国家到底有多少枚核弹头一样,说不清楚!但是探究真相不一定非要知道,我们还有另外一个方法来估摸个大概出来,那就是比较,而这样估摸出来的真相甚至可能远比我们看到的真相还要真。就好像你不可能知道我们国家的核弹头数量,但是你可以跟美国比较一下就可以了,反正没人家的多,至少没人家的好。于是张建为的自信心在经历了两次比较后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

第一次比较来源于自己的一位同班同学。她和自己的成绩不相上下,之后在父母的不懈努力下转学了,转到了那所一流高中去了。理由就是小孩在一流高中里面能更有保障,而且能更有出息。不过张建多年后对这种做法嗤之以鼻。这就好比是让一个男人穿上了一套裙子但他还是个男人一样,甚至因为穿了裙子反而变得不伦不类。

而且可能这位同学的父母在让她转学前没有打听清楚,一流高中里面也是分班的。分班这个曾经让弓长张非常惊喜的东西此时却多了一些让他不免唏嘘的味道出来。张建为以前认为分班就跟校服一样,既然我们都是同一所学校里的,那自然都要穿同一款式的服装(中国特色:不分男女),可是一翻藏在校服里面的商标才发现别有洞天,一个是阿迪达斯,一个是斯达迪阿的。于是她就理所当然的进了一流高中的斯达迪阿班。山寨货跟正品自然是没法比了,但就好像是高仿手机一样,你别管我里面是什么,至少拿出来不输人!

后来有一次他很偶然的在一个书店里面撞见了这位同学。张建为用了很大的力气才把心底里的酸劲给压下去,然后用尽量平和的声音表达了对她进入一流高中的祝贺,并对她如春光般灿烂的前途表达了最美好的祝愿,对自己未卜的前途表达了由衷的担忧,随后对她这种提前预定了一个大学生名额的行径表达了隐约的不满和深深地羡慕。

但就像是一位前辈说的那样,无心之过远比有意为之要更伤人。

他直到现在都还记得她那复杂的如同河流中的漩涡般的眼神,里面泥沙俱下,什么都有。微酸,微甜,微苦,微咸,微辣!但最多的,还是那种能淹死人的担忧。可惜张建为选择性的忽视了!

然后张建为问了一下最近的一次模拟联考的成绩,这位同学报出了一个让张建为心中一沉的数字,只因为这个数字比自己的高出了7分!多么神奇玄妙的数字啊!当年阿拉伯人出于做生意方便而传播这些小家伙的时候绝对想不到几千年后它们会被一些人称之为命根子!

不过这个7分的差距可不是张建为要说的打击,毕竟他的成绩在自己的学校里面可是排在前几名的,这就是比较的一种好处,如果你想让自己看起来很威猛,只要费心挑几个比较对象就好了。但几天后,他们的班主任骚包的带来了一个让张建为现在想起来都很不爽的东西。他带来了那所一流高中的阿迪达斯班级里的学生的成绩,此时此刻他才发现,自己的成绩在那里面的排名大概要晋级到三位数,鉴于那个排名说出来有些丢人,再加上这个排名对张建为的打击比较寒冷一些,所以他就真事隐了!老师的原意是鼓励一下同学们,树立一个前进的目标。不过他好像忘了,过分的鼓励就不是鼓励了,而叫刺激。尤其是对于温室里的花朵而言,不由分说的撤掉大棚,说是要经历风雨强筋健骨,但是枯死的几率要更大的。至此,张建为心中的那个硕大的自信心气球就漏掉了一半气了。

这个时候张建为终于知道了班主任为什么动不动就跟他们说一句话:适时的要自我感觉良好一下,但不要没完没了的自我感觉良好,上瘾了就麻烦了。几年后,张建为就把这句话翻译了一下:适时的高潮一下,但不要没完没了的高潮,伤身体就麻烦了。

不过这次的打击张建为还能承受,毕竟比较这东西我们的老祖宗就发明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而且你还可以很潇洒的甩一句不以成败论英雄,配上适当的音乐和灯光,是很能唬人的。不过接下来的比较就有些麻烦了。

还是那个多事的班主任。一次他上完课后急匆匆的走了,把一摞子报纸留在了讲台上,于是它们就被同学们瓜分一空,毕竟那可是为数不多的课外读物。张建为当时因为坐在第二排,也有幸抢到了几张。不过多年后张建为真想砍了自己当时拿报纸的那只手,也许他是真的得罪了某位大神,或者就真的是应了那句话:时也命也。

那摞报纸其实是每个参加过高考的人都很熟悉的东西,招生报。不过是上年的。而张建为的那一张有一则消息。大概内容是把全国各地的一本二本的录取分数线做了一个汇总和比较。这一看,张建为心中的那个气球就噗的一声,蔫了!因为大部分录取分数和自己最近的一次模拟联考的成果之间隔着一条王母娘娘划出来的银河。渡河不是没有可能,只是并非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当牛郎,那条件苛刻了一些。

关于张建为要不要上大学这件事情,他们家里人出人意料的达成了一致,包括他的奶奶。只不过这些人的出发点却值得研究一下。他的父亲自不必说了,他有着所有的天下父母心中的那些绵长心思。如果再掺入一些自己无法实现的梦想的话,那就比较立体现实一些。至于他母亲比较单纯一些。他母亲的人生哲学是船到桥头自然直或者叫随波逐流,虽然她从来也没有说过,没有承认过,也没有意识到过。对于张建为要不要上大学她没想太多,走哪算哪就行了。人吗,总是要活下去的,考不上就考不上吗,反正这社会也饿不死人。而他的奶奶就不一样了,虽然她的理由实在是让人生不如死!

她曾捏着张建为的细胳膊细腿道:“娃,你将来可以一定要上学啊,你要是留到农村就只剩下饿死了!”张建为承认自己有些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但还没有那么的不堪吧!于是他就叽叽喳喳的跟奶奶吵了一架。但是当左邻右舍的第十个人都跟自己说过同样的理由后他就再也没有勇气反驳他们了。

于是他就在一次洗澡的时候很不地道的扫描了一下其他人的状况。最后无奈的得出了一个让人垂头丧气的结论,自己应该属于特瘦这个行列里的,宰了刚好能做红烧里脊的那种。于是痛定思痛的张建为很认真的考虑了一下关于上学这件事情。后来他很吃惊的发现,其实就算没有任何人的督促或者逼迫,他也不可能真的去实践我才不要上大学呢这句他成天吊在嘴上的赌气话!理由当然有很多了,其中就有奶奶那个他打死都不愿意承认的理由,太残暴了!

几年后,张建为已经工作了有两三年了,他才把当时那个他隐隐约约意识到却没有明确的最重要理由想明白了。那其实是教育的一个附加效果。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张建为不想说也说不清楚。但是教育的这个附加效果叫开眼界,有着最隐秘最恐怖的影响!眼界一开心就大了,心一大想的事情就多了,想的一多就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了!于是张建为从书本上知道了脚下的土地其实是一个圆形的皮球状东西,离家不远的那座名山是几万年前从地底长出来的,天上的星星其实是无数个太阳,地球的另一边有个国家叫美国,而自己是中国人,中国的首都叫北京,北京有很多的高楼大厦,高楼大厦里面有数不尽的售货柜台,售货柜台后面站着比数不尽少一个的美女售货员!

于是张建为长大了,跟美女无关,跟眼界有关。虽然这个时候他还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自己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只是他已经一天天明白他不太可能回到父亲的那条路上去,跟辛苦无关,跟观念有关。当士农工商彻底的在变革的洪流中重新排了一下座次后,相信两利相权取其重的人性会自动的促使我们做出一个并不艰难的选择。

“于是你就去庙里烧香求签,祈求八方神佛保佑自己能考上了!”弓长张有些幸灾乐祸的道。

“当然没有了!”尽管说这句话会遭天打雷劈,但跟自古所有赌咒发誓的人一样,张建为从不介意说谎话,何况他说的还不全是谎话。

就在他拜神的同时,毫无意外的升入了高三,毫无意外的被分入好班。现在想想,他还是很感谢老师这么做的,因为他的自信心又回来了。而自信心这种东西,在某些时刻,是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的!

同时教室的后面的黑板上也毫无意外的出现了一个三位数字:距高考还有×××天!同时配上一句颇有煽动性的标语:大干快上几百天,欢天喜地把家还!而且他再一次很幸运的沦为了老师准备献给高考大人的祭品!老师恨不得把他的脑袋砍下来直接把书本往里塞!不过做北京填鸭也不见得是件坏事,至少不是饿死鬼。于是张建为是抱着杀身成仁的觉悟奔高考去了,当然也包括他那位转学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