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心态即命运
17340700000009

第9章 幸福人生的原则(2)

02幸福人生原则之二—忌恶言

幸福人生的第二个原则,就是不出恶言。

所谓的恶言不仅仅是讲粗鲁骂人的话,也包括挑剔、抱怨的话,欺骗他人的话,不守信用的话,挑拨离间的话,勾引诱惑的话以及讽刺指责的话。中国古人对于言语非常重视,孔门四科,就是讲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其中把德行放在首位,奠定良好的德行之后,就要学如何说话,然后才讲如何办事。有一句话说:要少说批评的话,多说鼓励的话,因为批评造成隔阂,而鼓励激发潜能。少说抱怨的话,多说宽恕的话,少说记恨的话,多说感恩的话,乃是智慧。这些都是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正确原则。

一、水知道答案

为什么要少说这些恶言呢?日本当代著名的科学家江本胜博士,做了一个有名的实验,这个实验被称为“水结晶的实验”。江本胜博士在他出版的一本叫做《水知道答案》的书中,通过大量图片来向人们展示:水能反映我们内心的情绪、苦乐、言语、心念等,我们的这些内心活动会对水的结晶产生明显的影响。从这些实验中我们可以认识到爱与感谢的力量。

从1994年起,江本胜博士用了八年的时间,不断拍摄水结晶的照片。他汲取世界各地水的样本,然后放入冰箱,在水即将结成冰的那个临界点,用高级的照相机,拍下一张张水结晶的照片。如果仅仅是普通的水结晶的那种规则的六角形晶体,这些照片也就没有什么特殊之处。然而令人震惊的是,那些提前看过爱和感谢、喜欢、力量、敬爱、好美、做得真好诸如此类夸奖赞美词汇的水,都结成了相对规则、漂亮或者庄重的晶体,而那些看到诸如混蛋、烦死了、讨厌、战争、恐怖等词汇的水,结成的晶体却没有规则可言,而且混乱模糊;那些听到马赫和贝多芬音乐作品的水,结成的晶体,相互联结,规则而壮观,而那些听过颓废的、愤怒的重金属音乐的水结晶,则与那些被骂“混蛋”的水结晶类似。除此之外,不同状况的水的结晶情况也大不一样。那些经过人工处理的自来水,以及被各种电子信号辐射过的水根本无法形成结晶。

江本胜博士一共拍摄了100多万张照片,这些照片表明一个问题,那就是:

水对人类的声音、心态想法、音乐,甚至文字、图片等,都会做出相应的反应。那些美好的善意的意念、文字和音乐等,都能令水结出漂亮规则的晶体,而那些痛苦的、怨恨的、消极的意念、文字、音乐等,则会让水的结晶变得模糊甚至可怖。

水结晶的实验告诉我们,水并不是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毫无感知,它对于人的善言、善行、善意都是能够感受到的。

二、别做盛放恶言的垃圾桶

从“水结晶的实验”中,我们不难体会到,为什么中国传统的童蒙经典《弟子规》上有这样的教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也就是别人对我们有恩,我们一定要记在心里,想着去报答,所以中国人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但是别人伤害了我们,或者我们对别人做的事情不满意,则不要把它放在心里,因为我们的心实际上是纯净纯善的,如果我们经常记着别人的不善,就是把我们纯净、纯善的心变成了承载别人过失的垃圾桶,是得不偿失的。

一个垃圾桶,它在刚买回来的时候,是非常新的,并不肮脏,为什么后来变得污秽不堪了呢?是因为我们经常把垃圾往里面装,久而久之就把它污染了。我们的心也是一样,如果经常在心里记着别人的过失、别人对我们的伤害,实际上是把自己的心变成了承载别人过失的垃圾桶,自己受害是最深的。我们想一想,身体有60%-70%都是由水构成的,如果我们经常是以怨恨的心来对待别人,第一个受到影响的实际上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可能别人受害是三分,而自己受害却是七分。

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在言语上非常的谨慎,不要因为自己的恶言、恶行伤害了别人。当你以恶言伤害他人后,也会影响你的人际关系,并最终得到恶言伤人终害己的结果。

三、谨言慎行,勿伤他人

有句话叫恶言伤人反自伤,就是说有些人喜欢对别人恶言相向,最后被恶言伤到的其实是他自己。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有一次就遭人恶言以对,被人家痛骂了一顿。然而尽管那人骂得非常凶,但释迦牟尼佛并没有回骂一句话,而是心如平镜,泰然处之。等那个人骂得自己都不想骂了,释迦牟尼佛才平静地对他说:“请你回答我个问题吧。如果有一个人要送我礼物,他再三要求我接受,而我最终谢绝掉了,那你说这个礼物是归他所有呢,还是归我所有呢?”这个骂人的想都没想便回答道:“你没有要,那当然就归送礼的人所有啦。”释迦牟尼佛见他这样说,便接着问他:“既然这样,你刚才那样激烈地痛骂我,而我却没有回应,更没有接受,那刚才那些骂人的话又该是归谁所有呢?”

这个人一听,马上瞠目结舌,无言以对,然后认识到佛祖说的确实是这个道理,于是向佛祖道歉,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以恶言加诸他人。

所以,经常以恶言加诸他人的人,就好像往头顶的天空扔砖头,不但无法打到天空,等砖头落下来时反而会砸到自己。因此要想自己过得更舒服更快乐,那就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提醒自己,千万不要恶言伤人。

在台湾,有心理学家也做了一个类似水结晶的实验,这个实验是用花来做的。

他们把小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小学生,当他们上学和放学,路过第一群花的时候,就赞美这些花:“你长得真可爱,长得真漂亮,我们喜欢你们,太美丽了!”

每天,早晨路过的时候赞美一遍,晚上回家的时候再赞美一遍。第二组小学生,当他们路过另一组花的时候,就说:“呸,丑死了,我们讨厌你!”然后再给它吐一口吐沫。第三组小学生,当他们结构路过第三组花的时候,在心里故意觉得这些花都不值得去理睬,不值得去看,心里故意地不去理它们。

经过三个月,他们发现,第一组经常被称赞的花,的确是越开越茂盛,越开越漂亮,长得非常茂盛。而第二组因为经常被说“呸,丑死了,我们讨厌你”,这些花就蔫头耷拉着脑袋,就像那种经常被说的小孩躲在墙角里一样,非常地沮丧,没有信心。第三组花呢,因为人们故意不理它,觉得它连看都不值得看,这组花已经彻底枯萎了。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恶的意念对他人的伤害很大,冷战比热战更让人接受不了。就像我们在夫妻相处的过程中,经常会感受到,如果两个人出了问题,吵一架,把这个问题说出来,过后可能就没事了。我们最忍受不了的,是当我们觉得对方太不可理喻了,不屑跟他去争论的时候,对人的伤害是最大的。

人的恶言、恶行,还有恶的意念,都会对人,甚至对物质产生影响。我们知道了这一点,就要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抱着善意去与人交往,经常要发现别人良好的一面,并且给以适当的赞赏。

唐代的韩愈说:“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这就是说,古代的君子常常严格而全面地检讨自己,而对待他人则宽大简略。清朝一个叫金缨的人说:“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意思是自己一个人安静下来思考时要经常反省自己的过错,改正自己的错误,使自己进步,而与朋友一起聊天时,则不要随便谈论别人的缺点错误,这是作为一个君子应该有的美好品德。有德行的人不是去议论别人的是非、苛求他人,而是会多找自己的不足。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这句话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仍然值得时时深思。平时工作之余,多看看古人的名言,在闲暇时多检讨自己的过失,以提升自己的品德,这才是君子的所作所为。

有时候我们的恶言可能并不是有意而为。有些人本来是很善良的,但是却在无意中说了一些伤人的恶言,虽然他做过许多善事,但无意中的恶言却会让他在无意中伤害他人。

有一只熊受了重伤,它来到森林里的小木屋,向里面住的守林人求救。守林人把熊留在木屋里,帮它清理伤口,先用水把血迹擦干净,再用布把伤口包扎好。

不仅如此,守林人还拿出很多食物来招待这头受伤的熊,守林人的善良让熊非常感动。

快睡觉时,因为只有一张床,而熊又受了伤,守林员便让熊一起到床上睡。

可是熊一躺到床上,守林人便大叫着跳下了床。他说:“哎呀,我真是从来没有闻过这么强烈的野兽的臭味儿,你真是太臭了,这个森林里再也找不到比你还臭的动物了吧!”

听了这样的话,熊一句话都没有说,却再也睡不着了,一直等到天亮,它向守林员说了一堆感谢的话,然后又重新返回了丛林深处。

过了几年,守林人再次遇到了那头自己救过的熊,便问它伤口好了没有。那头熊回答说:“身体上的伤口已经彻底好了,但是心里的伤口却始终无法痊愈。”

这些例子都告诉我们,人的言语对别人的影响并不是可有可无,而是非常深远的。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逢年过节的时候,彼此互相祝愿,都要说一些吉祥的话,如恭喜发财、心想事成、健康长寿等,因为这些都是积极的言语,会给人一种无形的积极的心理暗示。

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要经常使用这些积极的语言,比如“谢谢您”、“托您的福”、“很好很好”等。如果别人问你:“最近怎么样啊?”你说“很忙很忙”、“穷忙穷忙”,可能这一段时间你就会非常忙碌,或者是既穷又忙了。如果你总是回答说“很好很好”、“托您的福”、“非常好”,那你可能事事都会顺心如意。这实际上是一种心理暗示起到的无形作用。

正是因为言语对人有这么大的影响,也影响着人际的交往,所以古人特别重视讲话,有很多的名言警句都与言语有关。比如“开口讥诮人,是轻薄第一件,不惟丧德,亦足丧身”,告诫我们,开口就讥讽别人,讪笑别人,拿别人的过失开玩笑,这是最轻薄的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做出来,不仅丧失了自己的德行,而且也足以使自己身败名裂。

古人还说“悠悠之谈,宜绝智者之口”,也就是说没有用的闲话,智者应该拒绝。“君子不唱流言,流言止于智者”,一个君子不会去道听途说,听到别人怎么说,自己就去传播流言,这种流言到了智者这里就到此为止了,不会再传播下去。

又说“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我们在很多的单位,看到一些工作人员没事的时候,就聚集在一起说三道四,谈论别人的过失,所以中国有一句话说“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不被他人说”。每一个人都在说一些和自己无关的事,都在说别人的过失,这实际上是非常不好的习惯。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说,如果大家都统一口径,众口一词,就算是金属也能融化,说明人言可畏。如果所有人都口执一词,那就可以混淆视听。与这个成语类似,还有一个成语叫做“三人成虎”。关于这个成语,有一个战国时代的典故。

战国时,魏国的一个大臣叫庞葱,很受魏王器重。有一次,魏国的一位世子要到赵国去做人质,魏王便让庞葱陪同他一起去。临行前,庞葱就对魏王说:“大王啊,如果有人对您讲,说大街上有一只老虎在逛,您会相信吗?”

魏王想都不想,哈哈一笑说:“我当然不信,老虎招摇过市,这种事情怎么可能发生呢?”庞葱接着问道:“如果又跑来一个人告诉您,大街上有只老虎,这回您信吗?”魏王犹豫了一下说:“这就很难说了,要考虑一下才行。”庞葱继续问:

“如果第三个人也这样说,您会信吗?”魏王肯定地点了一下头说:“如果三个人跑来这样讲,那肯定就是真的了。”

这时庞葱才说出问这些问题的原因,他说:“街上没有老虎才是事实,那些说有老虎的人,只是在相互传谣言而已。大王为什么会信呢?就是因为说的人多了,所以您才相信。现在我和世子要去赵国做人质了,远离魏国,大王对我们在那里的情况肯定不会清楚。如果我们走了,有人像传大街上有老虎这种谣言一样,传我和世子的谣言,大王一旦信了,那就会出问题。所以为了保证世子以后能够顺利回到魏国继承您的王位,大王就要先找人散布谣言,说我们只是暂时离开都城,并不是去赵国做人质。”

魏王听后觉得庞葱有些小题大做,于是并没有按照庞葱的话去做。庞葱陪世子去了赵国做人质,没过多长时间,便有小人在魏王面前造谣言,中伤庞葱,说他心怀不轨,想要拥立世子为王。开始时魏王并没有信,但是先后有许多小人想要打击庞葱,于是都前去讲这种谣言。结果,魏王居然真的相信了他们,于是召回世子和庞葱,而且从此再也没有重用过庞葱。

由此可见,流言的力量是多么的可怕,即使魏王提前已经受过提醒,做过预防,仍然敌不过流言的泛滥。

《论语》中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意思就是说,人应该多反省自己,不要总是盯着别人的是非不放,不要总是责备别人,只有这样才能远离一切怨恨。《呻吟语》中写道:“吾辈终日不长进处,只是怨尤两字,全不反躬自问。真正的学问,常是自责自省。”就是说我们这些人,终日没有长进,就是因为怨天尤人这个毛病,不懂得反躬内省,看看自己的过失在哪里,而真正的学问呢,经常是“自责自省”,就是自己责怪自己,自己反省自己。“‘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时’,时检点自己且不暇,岂有功夫去检点别人”,意思是,一个君子应该非常严格地反省自己,对自己的缺点要赶尽杀绝,对自己的过失要认识得一清二楚,而且非常不留情面。但是对别人呢,要“薄责于人”,就是要宽厚三分,不要对人求全责备。

一个人经常检点自己还来不及,哪有工夫去检点别人的过失呢?这些教诲都是告诉我们对人要宽厚,对自己要严格。

在苏东坡的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他对人对己的心境。有一次苏东坡和佛印禅师一起在坐禅,坐着坐着,苏东坡忽然问禅师说:“你看看我这个样子像什么呢?”

佛印禅师看他穿戴得很庄严,坐得也很端正,于是说:“你这样庄严,像一尊佛。”

苏东坡听了非常得意。这个时候佛印禅师又问他说:“那你看一看我这个样子像什么呢?”苏东坡看他袈裟在地,就非常不客气地说:“你这个样子啊,像一堆牛粪。”佛印禅师听了之后默声不语。苏东坡非常得意,回家之后对苏小妹说:“每次我跟这个禅师辩论,总是辩不过他,都是他赢,可是今天我却占了便宜,我赢了。”苏小妹问他究竟是怎么回事,他说:“我们今天在坐禅的时候,我问他我的样子像什么,他说我很庄严像一尊佛。他问我他像什么,我告诉他,他那个样子像一堆牛粪。这不是我庄严,他不庄严吗?”苏小妹也是很有智慧的人,听了之后说:“禅师的心像佛,所以他看你才像一尊佛。而你的心里非常肮脏,你才会看佛印禅师是一堆牛粪。实际上还是佛印禅师比你高明得多啊!”

听了这样的话,苏东坡非常的懊悔,知道自己还是比不上佛印禅师,境界还差得太远。因为他自己的心地不是很干净,所以当他看外界的时候也不会得出很好的结论。

所以中国人说,“境由心转”,就是外部的自然环境和人事环境,都是由你的心来转变的。当你的心欢喜的时候,你看一切人都欢喜;当你的心充满了慈悲和爱意的时候,你看每一个人都有可亲之处;而当你很挑剔的时候,你看到谁都有毛病,都有不足之处。

有一个小孩,和朋友发生了摩擦,跑到山谷大叫,以发泄心中的愤懑。他对着幽深的空谷叫着:“我恨你!我恨你”话音刚落,幽谷里突然传来“我恨你!我恨你!”的回响,久久不绝。

小孩子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伤心地对母亲哭诉说:“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恨我。”

母亲问明原委,于是就牵着孩子的手,依旧来到宁静无声的山谷,让孩子对山谷喊:“我爱你!我爱你!”

小孩子照着母亲的话做了,即刻山谷从四面八方传来“我爱你!我爱你”的声音。

这些例子告诉我们,“境缘无好丑,好丑在于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如果我们总是想着每个人都是有爱心的、友善的、乐于助人的,并同样以友善和关爱的态度真诚地对待他人,那么久而久之,我们会发现自己的周围到处都是友善的人。

中国古人还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德盛者,其心和平,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一个有德行的人,他心平气和,见到别人都有可取之处,他常看到别人的长处,所以口中所赞许的人就非常的多,所赞许的事也非常的多。那么与之相反,“德薄者”,就是德行非常浅薄的人,“其心刻傲”,他的心非常的刻薄又傲慢,“见人皆可憎”,看到每一个人似乎都有不足之处,都有令人讨厌的地方,“故目中所鄙弃者众”,所以他眼里所瞧不起的人,所轻视的人、鄙视的人就很多。

一个人的德行是好还是坏,就从他的语言中显露无遗了。

在《人生的34个经典好习惯》这篇文章当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好习惯都是和人的言语有关。比如说第一点,不说“不可能”三个字,就是让自己经常给自己以积极的语言提示,不要说这件事不可能。第二点就是凡事的第一反应是找方法,而不是找借口。与其为失败找借口,不如为成功找方法。第三点就是遇到挫折的时候,对自己大声说“太棒了”。遇到挫折的时候为什么还说太棒了呢?因为考验我的机会来了,我能够发挥自己的能量了,我可以进一步锻炼自己的能力了。第四点就是不说消极的话,不落入消极情绪,一旦出现问题立即正面处理,找出处理方法,能够通过积极的思维,把坏事变成好事。

所以如果一个人能够转境而不为环境所转的话,这个人才是真正的有智慧。

正所谓:“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顺逆皆佳境,恶善咸良缘,若能转境界,是人同如来。”

四、积极鼓励自己,及时感谢他人

赞美和感谢是最美的,所以人生不但要忌恶言,还要以善言积极鼓励自己,及时感谢他人。

在《人生的34个经典好习惯》这篇文章中,还有一些关于言语的提示。比如说话的时候要声音有力,感觉自己的声音似乎能产生有感染力的磁场。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言语来影响对方,能够让对方和自己产生共鸣,这个时候你要想象自己的声音非常的有磁性,非常的有感染力。

还有在说话之前要先考虑一下对方的感受。我们说话不能够轻言妄谈,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不考虑是否会对对方造成伤害。我们应该想到我们说这句话以什么样的方式表达他才能够更好地接受,而不至于产生误解。

每天有意识地真诚地赞美别人三次以上。也就是说我们赞美别人,但也不要说得让人不能接受,如果对方确实有好的地方,有优点,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就要发自内心地给他以赞美。这个过程能够提高他的自信,也能提高我们自己的宽容心,就是看到别人好的方面,我们没有去嫉妒,反而还希望他做得更好。

还有一点就是要及时写感谢卡。对别人给自己的帮助我们要及时地回馈,要能够以感恩的心来对待别人给我们的帮助。

要以宽容的心对待周围的人和事,不要用训斥、指责的口吻跟别人讲话。这一点就是很多的职业工作者经常会犯。比如当老师的,回到家里对着丈夫、对着孩子就像用教训学生的口吻来讲话;当军官的,回家就像对士兵一样用命令的口吻来讲话;当法官的,回到家里像审判犯人一样,来对待自己的家人。这都让家人很难接受。

一位长老在寺院里很受尊敬。有一天夜里,他在寺院的墙边看到了一把椅子,他知道这是寺院里的和尚偷偷翻墙外出用的椅子。这位长老把椅子搬走后,自己在原处等着那个返回的和尚。半夜,和尚翻墙进来,踩到了长老身上。和尚发现,椅子不像原来那样硬了,软软的还有些摇晃。等他落地后仔细一看,才发现,原来椅子早就没了,只有那位长老在那里,原来他刚才是踩到了长老的后背。和尚吓了一大跳,急急忙忙地离开了。在之后的一段日子里,和尚每天都心慌意乱,不知道什么时候长老会惩罚他。然而过了很久长老都没有找过他,而且提都没提过这件事。和尚明白,长老其实是想让他自我反省,才没有批评惩罚他。后来他端正了态度,再也没有翻墙出去过,而且通过不停的学习和修炼,他的德行与修持在寺院的僧人里首屈一指。又过了许多年,这个和尚作了寺院的长老。

禅宗有一则公案。有一个小和尚和他的师傅一起去化缘,他们来到一条河边,看到一个姑娘,这个姑娘正在河边东张西望地发愁,不知道怎么过河。老和尚就说:“姑娘,我背你过河好了。”姑娘同意了,于是她被老和尚背过了河。小和尚在旁边看着,非常的惊讶,心想:师父怎么可以这样接近一个女人,还要背她过河呢?但是他又不敢问。就这样,又走了20里路后,小和尚实在是不理解,于是就问他师父:“师父,出家人不是不能接近女色么?你刚才为什么要背着那个姑娘过河啊?”

老和尚听了只是淡淡一笑说:“你还真不嫌累啊,师父我把她背过河就放下了,你看你,居然背着她走了20里路还没放下。”

孔子教导世人,该放下时且放下,上面的故事讲的是同样的道理。背得起,还要放得下,只有这样才能宽容别人的过失,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心更加广阔。

美国总统林肯先生有一次在参议院演讲,当时有一个参议员非常反对他,就羞辱他说:“林肯先生,你不过是一个鞋匠的儿子,希望你在每次演讲之前,多想想自己是什么身份。”

林肯非常镇定地说:“虽然我的父亲已经去世了,但是非常感谢你让我再次想起了他,虽然我做总统可能不会像我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完美,但我一定会记住你的忠告。”

这时参议院里鸦雀无声。林肯继续对那个羞辱他的参议员说:“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的家人也找过我父亲做过鞋子,要是你的鞋子不合脚了,可以找我,我可以帮你修改一下。虽然我无法像我父亲那样做得很完美,但是我从小就跟他学习过各种做鞋子的技术。”接着他又对所有人说:“在座的各位都是一样,如果你们的鞋子出自我父亲的手,而且现在需要修理一下的话,我一定会尽我所能帮你们。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人会比我父亲本人修理得更好。”

有人觉得林肯对待政敌的态度太过宽容:“为什么你会想和你的敌人成为朋友呢?难道你不应该想方设法去打击他们,让他们难以翻身吗?”

然而林肯却说:“把敌人变为自己的朋友时,你的政敌还会存在吗?化敌为友才是最好的消灭政敌的方法。”这就是林肯的智慧和胸怀。

现在,在林肯纪念馆里写着这样几句话:“不要对任何人心怀恶意;对人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因为上帝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正义,所以我们要坚持正义;我们要一如既往地在我们正在从事的事业上努力奋斗,抚平我们国家的伤口。”

这几个故事都是告诉我们,做人要宽容,要心胸宽广,要拿得起放得下。只有懂得宽容的人,才会平和地看待一切,才能化敌为友,从而让自己的生活环境更舒适。

控制住不要让自己做出的第一反应是为自己辩护。一般人遇到了事情总想找借口为自己的不足和过失进行辩护,辩护实际上无助于我们认识自己的过失。相反,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地让别人帮助我们看到自己的过失。所以古人认为能够指出我们的过失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论语》上记载:“子路闻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孔子的弟子子路,当别人指出他的过失的时候,他就非常的欢喜;尧舜禹中的禹是个圣人,他听到别人给他指出自己的过失,就对别人礼拜,加以感谢。

能够为我们指出缺点的朋友实际上是真正为我们着想的朋友,一生能够有几位这样的诤友,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我们应当视之如宝,倍加珍惜。《孝经·谏诤章》

上也说:“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现在很多人都是来向我们巴结,向我们讨好,向我们谄媚,为的是要达到他自己的目的,这样的人其实并无助于我们自己的提高。

五、恪守诚信,说到做到

中国自古以来就把“信”看做是为人处世的根本。《论语》上记载,孔子说: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是牛拉的车上的一个关键部位,是马拉的小车上一个关键部位。无无,那么即使牛马的力量再大,也拉不动车子。这就说明,“信”对一个人的行为、品德而言,就像车的发动机一样,没有发动机的车子,寸步难行,因为他说话别人不相信,做事别人也不相信,他就没办法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下去。在孔子看来,这样的人就不可以称其为人了。

为什么说话要诚实,不要欺骗人家呢?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传达情感、交换意见,全靠语言,所以我们的语言要正确,要诚实,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这样才能得到人家的信任。如果我们的语言不诚实,就不能负起传达情感、交换意见的任务了,就好像断了桥梁,人与人之间的联络就被破坏了。这样的话,从个人方面说,以后在社会上做事,就很难得到人家的信任;从社会方面说,人人相互欺骗,就会造成人群相互猜疑,社会秩序紊乱。所以我们说话,一定要诚实。

古往今来,凡是品德高尚的人,都是诚实守信的。

周代的季札,是吴国国君的公子。有一次,季札出使鲁国时经过徐国,就去拜会徐君。徐君一见到季札,就被他的气质涵养所打动,内心感到非常的亲切。

徐君默视着季札端庄得体的仪容与着装,突然,被他腰间的一把祥光闪动的佩剑深深地吸引住了。在古时候,佩剑是一种装饰,也代表着一种礼仪,无论是士臣还是将相,身上通常都会佩戴一把宝剑。

季札的这柄剑铸造得很有气魄,它的构思精巧,造型温厚,几颗宝石镶嵌其中,典丽而又不失庄重。只有像延陵季子这般气质的人,才配得上这把剑。徐君虽然喜欢在心里,却不好意思表达出来,只是目光奕奕,不住地朝它观望。季札看在眼里,内心暗暗想道:等我办完事情之后,回来一定要将这把佩剑送给徐君。

为了完成出使的使命,季札暂时还无法将剑送给他。

怎料世事无常,等到季札出使返回的时候,徐君却已经过世了。季子来到徐君的墓旁,内心有说不出的悲戚与感伤。他望着苍凉的天空,把那把长长的剑挂在了树上,心中默默地祝祷着:“您虽然已经走了,我内心那曾有的许诺却常在。

希望您的在天之灵,在向着这棵树遥遥而望之时,还会记得我佩着这把长长的剑,向您道别的那个时候。”他默默地对着墓碑躬身而拜,然后返身离去。

季札的随从非常疑惑地问他:“徐君已经过世了,您将这把剑悬在这里,又有什么用呢?”季子说:“虽然他已经走了,但我的内心对他曾经有过承诺。徐君非常喜欢这把剑,我心里想,回来之后,一定要将剑送给他。君子讲求的是诚信与道义,怎么能够因为他的过世,而背弃为人应有的信与义,违弃自己的初衷呢?”

自古以来,圣贤一再地教诲我们,高迈的志节往往表现于内心之中。就像季札,他并没有因为徐君的过世,而违背做人应有的诚信,即使他的允诺只是生发于内心之中。这种“信”到极处的行为,令后人无比地崇敬与感动。

在这种道德观念的影响下,中国古代的商人大都秉承了讲求诚信的传统,把“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作为自己的经营原则。早在先秦时期,大商人出身的吕不韦就认识到良好的商业道德是“万利之本”。到了明清之际,“货殖之事益急,商贾之事益重”,很多商人更是把诚信作为自己的经营信条。樊现说:“贸易之际,人以欺为计,予以不欺为计,故吾日益而彼日损。”正是由于他诚信不欺,才使其贸易事业日益壮大。据《同治桂阳直隶州志》记载,广州有一个经纪人,在充当客商代理人时,一位客商在结算时多付了1000余两白银,他发现后,立即起程追赶,将多余的白银如数奉还。此事传开,各地到广州来采购的商人争相雇他当代理人,于是这个经纪人的财富也就越来越多。

由于“诚”和“不欺”上通天道,所以在关于明清商人的史料中,我们不难发现,由于不欺而得到上天保佑、免祸去灾的记载。《空同先生集》记载,山西商人王现“利以义制,名以清修”,以信义待人,有一次逃过了盗劫。汪道昆《太涵集》所载商人汪通保,由于他有操守而“好仁义”,所以处处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这种由于“好仁义”、“守诚信”而得到好报的观念,在中国道德传统中是根深蒂固的。这并非只是一般民众的迷信思想,而是人们通过社会生活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

相反,那些在商业活动中做不到诚实守信的人,不仅伤害了顾客,损失了信誉,还会弄巧成拙,最后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从前有个商人,他有一粒像小酒杯那么大的宝石,值很多钱。有一天,他要到远地去做生意,怕路上被强盗抢去,不敢把宝石带在身边,他就去找一位珠宝店的老板,托他保管这一粒很值钱的宝石。那珠宝店的老板是商人的好朋友,他答应说:“老朋友,你尽管放心去吧。这东西我替你收藏在保险箱里,绝对不会不见的。”商人听了他的话,真的放心去了。可是半年后商人回来,找珠宝店的老板,要把宝石拿回时,想不到那珠宝店的老板不诚实,存心要赖账,就装出一副感到惊讶的神态说:“哎呀!那粒宝石你不是拿回去了吗?怎么又来向我讨? 我这里有一本登记簿子,大家可以查查看。”说着,他就拿出早已预备好的簿子给商人看。他指着簿子说:“哪,你看,这里不是明明记着某月某日你把宝石取回去了吗 ?”接着他又说:“不但是这簿子上记得清清楚楚,并且我还有证人。记得你来拿宝石那天,我这里还有一位魏先生和一位赵先生在,他们都亲眼看到,可以出来做证人。”

商人知道珠宝店的老板是存心要吞没那粒宝石,他气愤极了,跑去警察局报案。

到了法庭开审这一宗奇案那天,来听审的人特别多。法官等到商人、珠宝店的老板和姓魏、姓赵两位证人,总共四个人供述以后,就对他们说:“你们四个人既然都曾经看见过那粒宝石,这件事情也就好办了。这里走廊那边有四间房子,每间房里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有一块黏土,你们每一个人进到一间房里,用桌上的黏土,做成那粒宝石的模型,大小形状要跟那粒宝石一样。做好了,就拿来给我看。”过了一会儿,四个人一个一个先后拿着各人所做的宝石模型出来。等到四个人都把所做的宝石模型交来了,法官一看,商人跟那个珠宝店的老板做的两粒,大小差不多。但是那两个证人因为没有看过那粒宝石,不知大小,一个做得只有黄豆那么小,一个却做得有大茶杯那么大。这时,法官很严正地对珠宝店的老板说:“这两个证人,根本就没有看过那粒宝石。你叫他们来做假见证,显然是存心要吞没人家的宝石,你该有罪。”珠宝店的老板到这时没有话说,只好认罪,把那粒宝石拿出来,交还给商人。

存心要吞没人家的东西是不诚实,做假见证也是不诚实,这些行为都是没有道德的,都要不得!因此,我们特别强调:说话要诚实。

总之,不管是古人还是现代人,对言语上的要求非常多,也非常繁杂。在中国的童蒙经典《弟子规》上就对言语的要求进行了归纳,“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一定要讲求信用,这是最重要的,那些欺诈的话和妄语怎么可以呢?“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言语说得太多,还不如说得简明扼要好,只要把我们的意思表达清楚就非常好了,不要去谄媚、巴结别人。“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那些骂人的话、粗鲁的话、奸巧的话,这些都是市井之气,我们一定要努力戒除。“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一件事我们是道听途说的,不知道它的事实真相,那我们就不要轻易听信谣言,到处传播。“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如果这件事情不适合我们去答应他,就不要轻易地给别人承诺,如果我们轻易地承诺之后,自己又办不到,那我们进退都是错误的,就会让自己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我们在讲话的时候,吐字一定要非常的清晰,要重而缓慢,不要着急,也不要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一群人张家长,李家短,在一起说别人的是非,如果这件事和自己没有关系,我们就不要去参与。

所以中国的童蒙经典《弟子规》在一个人很小的时候就教导他怎么样言语,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按照这样的教诲去做了,切实地做到了“一天之中不出恶言”,那我们在生活中就会避免很多的过失,也不会给别人带来很多不必要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