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千古才情千古对:智趣楹联
17338400000019

第19章 重阳节联

重阳节似乎是中国人过得最雅的一个节日。单从名字来看,“重阳”既好听且内涵丰富。再来看人们在重阳节的活动,登高、赏菊、佩菊、插茱萸、饮菊花酒等。这些没有敲锣打鼓的喧嚣,没有大快朵颐的俗相,尽管它们来头不一,但无一不是雅致至极。

漫话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之名的由来大概与《易经》有关。《易经》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重九日是个吉利日子,很早便有逢此日摆宴庆贺的习俗。另外,九在十个数字中又是最大数,“九九”与“久久”同音,因此,九九重阳又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喻意。

过重阳节,传说最初始于汉朝宫廷。据说,汉初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在高台上摆盛宴,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害死后,戚夫人的侍女贾某也被逐出宫,贾某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不过是否如此,史料中并无明确记载。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了重阳登高饮宴之事:“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

重阳节联

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大概在魏晋时期,登高、饮酒、赏菊成了上层社会于重阳日的固定活动。晋代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持醪(láo),即为饮酒,这里就提到重阳节的菊花和酒。

到了唐代,重阳节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除了登高、饮酒、赏菊外,又添了插茱萸的活动。至宋代,民间过重阳之风俗更盛。唐诗宋词中有许多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其中不少反映了民间庆重阳的情况。明清时期,九月重阳节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喝菊花酒以示庆贺,连皇帝都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各地方的庆祝活动更多、更为隆重。

今天,重阳节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我国把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结合,重阳节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日子。每年的这一天,老人们结伴或由晚辈陪伴走出家门,他们秋游赏景,或游园观菊,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里。

应节对联

·三三令节

·临风乌帽落

·糕含登高意

·东篱开寿菊

·远山含笑金风爽

·廉颇老矣尚能饭

·三径归时松菊在

·何处题糕酬锦句

·孟参军龙山落帽

九九芳辰 送酒白衣香 菊呈晚节情 南阳献嘉禾 秋水碧澄艳菊香 体甚健哉不必扶 满城近日雨风多 有人送酒对黄花 陶居士三径衔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