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道法自然
17334600000043

第43章 施予者有福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圣人不为自己囤积,他尽力帮助别人,而自己更充实;他把自己所有的施予众人,自己也更丰富。

所谓舍得,总是要先舍而后得,你付出得越多,收获的自然也就越多,所以乐于施予的人有福了,那些只想占便宜而不愿付出的人最后只会一无所获。明白了这个道理,生活中我们就该学着多付出一点,多帮助别人,多善待别人。

自然界的气候规律是,气候温暖的时候就会催发万物生长,气候寒冷的时候就会使万物萧条沉寂。所以一个人如果心气孤傲冷漠,只会受到同样冷漠的回报。只有那些充满生命热情而又乐于助人的人,他所得到的回报才会深厚,福祉也才会绵长久远。

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原本是一个穷苦的苏格兰农夫。有一天,他正在田里劳作,听到附近泥沼里,有人发出求助的哭声。他急忙放下农具,跑到泥沼边,发现一个小孩掉到粪池里。弗莱明赶紧把这个小孩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

第二天,有一辆新奇的马车停在农夫家门口,从车里走出来一位优雅的绅士,他自我介绍是那位被救小孩的父亲。绅士对弗莱明的父亲说:

“我要报答你,你的孩子救了我孩子的性命。”

弗莱明的父亲说:“我们不能因救你的小孩而接受报酬。”就在这时,弗莱明从茅屋门走出来。

“那是你的儿子吗?”绅士问道。

弗莱明的父亲回答说:“是。”

绅士说:“我们来个协议,让我带走他,并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假如这小孩像他父亲一样,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位令你骄傲的人。”

弗莱明的父亲答应了。后来,在这位绅士的资助下,弗莱明从圣玛利亚医学院毕业,他从一个穷苦农民的儿子成长为卓有学识的细菌学家。

1928年,弗莱明在伦敦大学讲解细菌学,无意中发现霉菌有杀菌作用,这种霉菌在显微镜下看来像刷子,所以弗莱明便叫它为“盘尼西林”。从这时开始,弗莱明便对盘尼西林作系统的研究,到了1938年,盘尼西林正式在病人身上使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盘尼西林救活了无数人的生命。1944年,他被受封骑士爵位,他成为了举世闻名的弗莱明·亚历山大爵士,并得到诺贝尔医学奖。

这是个付出而不期望回报却出人意料地得到回报的故事。而之所以赢得这些回报,是他们在人际交往时无意间呈现的高风亮节和人格魅力。是的,在这个世界上,人们最敬佩尊重并渴望报答的,是那些具有高尚品德和良好声誉的人,不管他是一个伟人,还是一个农夫。

这种“与人方便”的做法,貌似糊涂,实则多么智慧——因为在“善待他人”的同时,自己也方便了!

不要吝啬给予,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在帮助别人,方便别人的同时,你其实也是在帮助自己、方便自己。

佛家也有对给予与获得的深刻阐释,他们认为先舍而后得是人生的道理。

“舍得”一词,是佛家语,是禅境语。本意是讲万丈红尘扑朔迷离,人生在世总会有获得有舍却。舍与得互为因果,往与复本来是自如的,如果领略其中奥意,自然可以打破分别之心。佛无分别心;无分别心,即无烦恼挂碍,心境圆融通达,万象归于一乘,人生有限之生命就会融入无限的大智慧中。

舍与得的问题,多少有点哲学的意味。舍得,舍得,先有舍才有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舍即是得。舍是得的基础,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因而人生最大的问题不是获得,而是舍弃,无舍尽得谓之贪。贪者,万恶之首也。领悟了舍得之道,对于做人做事都有莫大的益处。做人,应该抛弃贪婪、虚伪、浮华、自私,力求真诚、善良、平和、大气。做事,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

生活本来就是舍与得的世界,我们在选择中走向成熟。做学问要有取舍,做生意要有取舍,爱情要有取舍,婚姻也要有取舍,实现人生价值更要有取舍……正如孟子所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人生即是如此,有所舍而有所得,在舍与得之间蕴藏着不同的机会;就看你如何抉择,倘若因一时贪婪而不肯放手,结果只会被迫全部舍去,这无异于作茧自缚,而且错过的将是人生最美好的事物,即使最后也能获得什么,那也是一种得不偿失!何苦来哉?

记住,给予不是无奈的放弃,而是智慧的选择。做人要“厚道”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处于浇薄之礼。立身实在,不处于浮华之礼。所以,应该去除浇薄浮华,只取敦厚实在。

不知什么时候“做人要厚道”这句话开始流行起来了。翻阅老子的智慧我们发现了这样一句话——“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由此看来,先哲老子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很推崇这个“做人要厚道”的思想了。

有人说可能会这样认为——在这个世界上越是善于玩弄手段的人越能赚到钱、越能“逍遥”。我们不应将眼光放得如此短浅。只要稍微向远看,就不难发现这些善于玩弄手段的人,不是妻离子散就是家破人亡,最终都没有好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机关算尽”者的共同命运通常为:以害人始,以害己终。古往今来,概莫能外。

庞涓与孙膑同窗学兵法,学业有成后,庞涓投奔了魏国,得到惠王的重用,被提拔为将军。而孙膑投靠了齐国也被封为了将军。

庞涓深知自己的能力远不如辅佐齐国的老同学孙膑,感到他是个威胁,便想方设法的将孙膑“挖”到了魏国。

如果说庞涓挖同学孙膑到魏国去,是为了共御外侮、携手并肩效力魏国也无可非议。然而庞涓并不是这样。当他暗中派人把孙膑接到魏国以后,又怕孙膑超过自己,便不顾同学之情,盗用法令、罗织罪名,残忍地砍掉了孙膑的两只脚。至此,庞涓还是放心不下,又刑上加刑,在孙膑的脸上刺了字,想让他从此永世不得重见天日,企图达到从肉体到精神全面摧毁孙膑的目的,以剪除竞争者。但是妒贤嫉能、玩弄权术、自以为聪明的庞涓,万万没有料到,他这样做却激励了孙膑更加发愤,“孙子膑足,而论兵法”,终于在齐、魏马陵一战中,被孙膑打得“智穷兵败”,无颜见世人而“自刎”。这就是“机关算尽”,到头丢了自己的性命。

庞涓的结局很显然是咎由自取——他对待昔日的老同学一点也不厚道、心眼太小了,以至于后来遭到了报复。做人不厚道害人终害己的旗帜他是一个,商鞅也是“做人不厚道”的受害人。

秦、魏两国军队摆开阵势以后,商鞅派人给魏国领兵的将领公子卯送上一封信,信上假惺惺地说:“我和您是老朋友,现如今是敌对的两国将领。我不得不接受秦王的委派带兵前来攻打您。我很想和您见上一面,签订个盟约,大家高高兴兴地喝一杯,然后领兵回营,使秦、魏两国都相安无事,不是很好吗?”商鞅本来就是公子卯的老朋友,信上又把主动请命领兵伐魏说成是“秦王令我领兵伐魏”,似乎是不得已而为之。谎话说得那么不脸红,也就很有欺骗性。难怪魏公子卯不听军吏劝阻,应邀与商鞅相见。没有想到,会盟之后,正在尽情饮酒之际,商鞅早已埋伏下的全副武装的刀斧手突然出现在席间。公子卯还没有清醒过来,便当了俘虏,成了阶下囚。

商鞅虽因俘虏公子卯、大破魏国军、割河西之地而名利双收,得到商、於十五邑的封地,戴上“商君”的桂冠。然而这胜利的花环掩盖不了他灵魂的丑恶,为人的卑劣。与庞涓一样,商鞅也无法逃脱道德的惩罚,无法改变“恶有恶报”的戒律。待他的支持者秦孝公死后,不得不离秦去魏。魏人怨恨商鞅欺诈公子卯而使魏国损兵、折将、割地,而不肯接纳他,并愤愤地将其押送回秦国。秦国杀了他犹不解恨,又“车裂”之,并灭其族。

如果一个人总是玩弄权术、“机关算尽”,只能得利于一时,最终还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看来,做人还是厚道、坦荡一点好,人生在世,要干一番事业,就无法回避与人的竞争。而竞争应当靠真本事,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那种靠诈骗与人周旋的人,早晚会露馅儿,为人们所唾弃。

做人要坦诚、厚道,就是对待别人以心换心,以情换情,千万不要做一个损人利己,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冷血人,那样将不但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而且往往会受到别人的唾骂,为人所不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