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孙子兵法(第六卷)
17332600000053

第53章 攻欲与攻心

《史记·殷本纪》中载,夏未有一贤人名叫伊尹,在有莘地方耕田,汤派人去聘请他。三次诚邀,伊尹才接受聘礼,来到商都,辅汤兴国。

商国一天比一天强大,夏桀心中也有点害怕了。有一佞臣赵梁献计,召汤来朝,把他幽囚在夏台地方,那夏台便是钧台。汤被囚以后,商国无君,自然着急,众人都摩拳擦掌欲动武力。伊尹知国力不足,时机未到,便阻止住大家。他搜寻国内珍宝、文绣百件,美女百人,青铜精镂的器皿,白玉雕刻的玩好,派了能言会语的人送到桀那里。“解铃还需系铃人”,他又预先用一部分金玉货币贿赂赵梁,请赵梁替汤添些好话。那赵梁劝桀囚了汤,也不过献媚讨好,想得些封赏,现在一见金玉,自然眉开眼笑,满口应允。桀看见许多美女货物,心也软了,就把汤放了回去。

各国见桀无故囚汤,又收了人家许多东西才肯放回,都替汤不平。反更归服于汤,商的势力更大了。此为“攻欲”。

春秋时期,周王室发生内乱,晋文公发兵镇压,保周襄王还朝。周王叙功,将原城、阳樊、温原和攒矛等四座城赏赐给了晋文公。

原城本是周朝大臣原伯贯的封地。在内乱时,周襄王命令他平乱,原伯贯不但没有将内乱平息下去,反而当了俘虏。原伯贯听说周王将原城赐给了晋文公,就派人到原城煽动、造谣,说晋人一进城就要杀人抢掠,千万不要归顺晋文公。原城人信以为真,自然不肯归顺晋国,死死守住城池,欲决一死战。

晋文公与大臣赵衰商议对策。赵衰说:“此时不宜用武力强攻,如果强攻,就中了原伯贯的奸计了。”晋文公便命令军士只许带三天的口粮,如围原城三天不下,就解围而去。结果到了第三天,原城城门还未打开,晋文公下令撤离。属下军士纷纷说城里已经支持不下去了,不如再坚持几天,城池就到手了。晋文公说:“我不能失信于民,因为一旦失去信义,民众就不再会相信我了。”于是坚决传令撤军。

原城百姓得知晋文公如此有信义,便开城投降,归顺了晋文公。此为“攻心”。

王旦与寇準

国家要兴旺发达,首先内部必须安定团结。尤其是上层要将相和睦,亲密友善,千万不可因相争而反目成仇,殃及国家。要做到这一点,双方只有以诚相待,顾及大局,胸怀宽容,相互能忍。这也许是最佳之策了,那种妄图以强力或暗斗制人服人之谋,往往只能走向反面。

北宋时期,有王旦一寇準两大臣。寇準一贯喜欢说王旦的坏话,王旦却从不计较,专门称赞寇準。有一天,宋真宗对王旦说:“你虽然总是说寇準的优点,但他却专门谈论你的缺点。”王旦回答说:“这是合乎逻辑的。我当了很长时间的宰相,处理政事上的缺失必定很多,寇準对陛下毫无隐瞒,更体现了他的忠诚与率直,这也正是我尊重寇準的原因。”真宗从此更加欣赏王旦的贤明。王旦掌管中书省的事宜,寇準担任枢密使。一天,中书省有报告交枢密院,行文有违反格式之处,寇準便把这件事报告了皇帝。王旦因此受到了批评,属下也受到责罚,王旦没有为自己作丝毫辩解。

不到一个月,枢密院在送交中书省的报告中犯了同样的错误,属下高兴地把错误指给王旦看,王旦却下令将错误的报告送回枢密院。寇準非常惭愧,问王旦说:“为什么你会有这么大的肚量?”王旦不作解释。

寇準被罢免枢密使后,托人向王旦求情,想做参知政事。王旦吃惊地说:“将相的职位,岂能通过求情谋得?我不接受私下的请求。”寇準被拒绝后,十分遗憾。不久,寇準被封为武胜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他人朝感谢皇帝说:“要不是陛下了解我,我怎能再达到这个地步?”真宗便把王旦极力推荐他的事全部告诉了寇準。寇準大为感慨,认为自己远远比不上王旦。

寇準在节度使的任期内过生日,制造寿棚,大摆宴席,服装和用具上也超过了规定,流于奢侈,被人奏报了朝廷。皇帝十分生气,对王旦说:“寇準在每件事情上都想效法我,朕能够宽恕他吗?”王旦不紧不慢地说:“寇準确实贤能,但有时候也确实做一些傻事。”真宗这才平息了愤怒,说:“你说得很对,这件事正是他呆傻的表现。”因此不再追究寇準的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