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孙子兵法(第六卷)
17332600000037

第37章 伊朗王国

1941年9月17日,在英国和苏联的军事压力下,伊朗老国王将王位传给了他年仅二十一岁的儿子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新国王上任后,英国和苏联加紧了对伊朗的控制。在1942年1月29日签订的苏、英、伊三国同盟条约中,规定英、苏政府有权“派海陆空军驻扎在伊朗”。伊朗政府必须“以其所有的全部资源并尽一切可能办到的方法和同盟国合作,使苏、英得以履行保卫伊朗免遭德国或其它国家的侵略的义务。”同盟条约还要求伊朗为了保证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必须暂时“献出”它独立自主的权利。同盟条约签订后,苏联、英国更加紧了对伊朗的控制,占据其港口、铁路和机场,支持国内的反国王势力。年轻的穆罕默德·巴列维国王处境越来越难。有一日,巴列维忽然又听到一个消息:说英国、苏联正在暗中策划,用另一个更加听话的傀儡来替换他。英苏同恺加王朝最后一个王储的儿子哈米德·米尔扎亲王建立了联系,想以他取代穆罕默德·巴列维。

怎么办呢?穆罕默德·巴列维面临着一次艰难的选择,是保护王位,挽救伊朗,还是就任人推翻?如何才能保住王位呢?巴列维国王分析了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觉得伊朗国,力弱小,受制于苏联、英国,必须借助外来大国抵制英、苏。同德国结盟无疑是早日寻死,无任何可能。美国虽在中东还无大的影响,但它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正日益增大,而且它又是反法西斯同盟国中的重要一员。因此,伊朗只有依靠美国,才不会被英苏以任何借口灭掉,他也会借此保住王位。

穆罕默德·巴列维向远在德黑兰几千英里外的美国求救。罗斯福总统出于美国未来发展战略的考虑,决定参加在伊朗的角逐。1942年9月,美国突然决定其驻中东的军队进驻伊朗,成立了美国驻波斯湾司令部。到1942年底,已有近三万名美国军事人员到达伊朗。美国势力的插入,令苏联、英国很不高兴。但出于战争的需要,只好让出自己的一部分地盘给美国。

巴列维国王看自己的以夷制夷策略取得初步效果,就更加向美国靠拢,并于1943年9月9日正式向德国宣战,从而成为反法西斯同盟国成员,借此取得美国的好感。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美、苏、英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首脑会谈期间,穆罕默德·巴列维充分利用苏、英、美三国在伊朗利益的冲突和矛盾,借助美国压苏、英确保伊朗主权的完整。在12月1日发表的《德黑兰宣言》中,苏、英、美三国政府“肯定伊朗在促进反对共同敌人的战斗中,特别是对大西洋彼岸国家向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运输军火提供便利条件方面所给予的援助。上述三国确认战争给伊朗造成的特殊困难,同意向伊朗政府提供各种可能的经济援助……美利坚合众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联合王国政府在维护伊朗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方面,是完全一致的。”《德黑兰宣言》使巴列维国王减轻了对自己国家主权和独立的担忧。

根据《德黑兰宣言》和德黑兰会议精神,英国人、俄国人和美国人应在作战行动结束后六个月内撤离伊朗。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英都表示了从伊朗撤军的愿望。但是,受伊朗战略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石油资源的引诱,苏联迟迟不作撤军的表示。1949年12月19日在莫斯科举行的大国外长会议上,当讨论到盟国军队从伊朗的撤军问题时,苏联代表拒绝就撤军期限作出决定。苏联人还不断支持伊朗北部库尔德人提出的民族自治和独立的要求。在苏联的扶持下,伊朗库尔德民主党宣布成立“库尔德共和国”。在伊朗阿塞拜疆地区,在苏联军事支持下,阿塞拜疆民主党人建立了自己的武装部队,夺取地方政权。前往镇压的伊朗军队中途被苏联军队阻挡。巴列维国王大有失去对伊朗北部地区控制的危险。

巴列维审视战后形势,利用两大意识形态间的激烈对抗,继续采用他的以夷制夷策略。不过这次不再是美国对英、苏,而是利用美国和英国,迫使苏联从伊朗撤军。巴列维又一次向美国求救。

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英国更加重视伊朗的地位,把它作为遏制苏联的重要一环。对于伊朗国王的求助,美、英立即答应。1946年1月,在美国的怂恿下,伊朗正式向联合国控诉苏联政府违背1942年苏、英、伊三国同盟条约中关于战后盟国占领军从伊朗撤退的规定,并指责苏联占领军支持阿塞拜疆人和库尔德人的分裂活动,要求苏军如期撤军。苏联政府威胁伊朗,若它再在联合国控告苏联,伊朗将要考虑其行为的严重后果。针对苏联的威胁,美国政府公开表示,如果伊朗政府不敢向联合国提出苏军撤离问题,美国政府将自己提出。1946年3月18日,伊朗在美英支持下,又把苏联拒绝撤军的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美国除支持伊朗外,还自己直接同苏联对抗。1946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给斯大林的一封信中写道:倘若俄军军队在一个星期内还不开始调回,并在六个星期内,全部撤离完毕的话,美国海军就会源源不断地开进波斯湾,与此同时,美国军队就在伊朗登陆。经过一场激烈的外交争斗,1946年4月4日,伊朗在美、英的默许下同苏联达成了撤军协议,到5月6日,苏联军队基本上从伊朗撤回到自己境内。

巴列维在苏联撤军后,丝毫未兑现它在苏伊撤军协议中做的诺言:即增加阿塞拜疆人在伊朗议会中的席位。他在美、英支持下,不顾苏联政府的强烈反对,派伊朗军队进入阿塞拜疆和库尔德斯坦,大肆屠杀反对派人士,加强了他对那里的统治。

在一个弱小国家遭两个以上大国的侵略和威胁时,利用这些大国间的矛盾,用借夷制夷之计,造成敌人间的争斗和竞争,从而保存自己的主权完整或独立,不失为一种应急之策。但是这种计谋如运用不好,极易造成“前门赶虎,后门进狼”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