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用经济头脑经营人生
17328000000013

第13章 别把“面子”估错价

常言道:“树要皮,人要脸。”这说明“脸”在人们的生活中的地位极为尊贵。但这里的“脸”不是指人们可以看得见的那张脸,而是指看不见,摸不着的脸面,即面子。这面子代表着作为一个人的人格和尊严。给了面子,就是尊重了人格;扫了面子,就是侵犯了尊严。因此,人们向来很重视面子问题。

面子问题的确不能轻看。把面子问题看轻了,不是脊梁断了,就是骨里缺钙,就会为人所不齿。袁世凯卖国求荣,汪精卫甘当汉奸,不仅仅是自己不要面子,连老祖宗的面子也让他们给丢尽了,以致落得个千载骂名。晏子使楚,楚王让他们“狗门”入,意欲羞辱,不料晏子却以一句“出使狗国,方能从狗门入”的话反向羞辱了楚王,这不仅保全了自己的面子,更重要的是保全了齐国的尊严,所以赢得了万代景仰。

然而,也不能把面子问题看得太重了。在不该爱面子的时候爱面子,这恰恰是件很丢面子的事。鲁迅笔下的阿Q老兄、孔乙己老先生是爱面子的典型,但丢了大脸的正是他们。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人,他们因为一句“丢面子”的闲言碎语而鸡争鹅斗,甚至不惜以命相抵,这更是愚蠢之举。因为无论是说服了别人,还是被别人说服了,或者谁都没能说服谁,都是很丢面子的事。再者,命都不存在了,面子又放在哪里呢?所以,别把“面子”估错价。

现在好多年轻人只看到有面子的自豪感,却忽视了所需付出的代价。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由于家境不是很富裕,刚贷款买了房子,父亲生病做手术花了不少钱,到结婚了,我们都劝他简单的办了就行。可是他们两个要面子,觉得别人有的他们也要有,不能比别人差,于是贷款办的酒席,买的金银首饰,装修的房子,采购的家电,婚礼是很隆重热闹,可到头来他们却为结婚而贷的款发愁,愁拿什么去还贷。这都是好虚荣要面子攀比心理的表现,他们总是怀着一种不比别人差或超过别人的心理,来显示自己的价值。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以己之短,追慕他人所长,常常力所不及。如果能够抛弃这种攀比心理,就会正确地认识自我,发现自己的长处,感觉到别人也有不如自己的地方,不再为自己不如别人而苦恼,才能自得其乐。

面子要不要讲,值不值得去争,关键是要看事情的“面子价值”。如果事关国家、集体的荣誉或者为了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为扬正气、树道德、正法纪,那这个面子就一定要讲、要争,否则就是“窝囊废”。而如果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如同事来往中的纠葛、朋友相处中的矛盾等,那这个“面子”就不必再费精力了,因为争这样的面子,一来会影响人际关系,二来给人小肚鸡肠之嫌,让人瞧不起,反而没面子。遇到这类的“面子”问题时,就想到从尊重对方面子以维护人际关系的立场出发来处理,要懂得,给人面子也是给自己面子。

所以,面子固然很重要,值得人们全力以赴维护,但同时也得想一想,什么样的面子才是真正要维护的?有没有价值?该怎样去维护?否则,不仅赢不来面子,反而可能会丢掉其他的面子。“你总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你说你到底累不累……”这是在网上听过的一首歌,歌名就叫《死要面子活受罪》。在这里,我希望大家在“面”时代学会正确对待“面子”,不要“死要面子活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