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文天祥集
17323700000074

第74章 萧氏梅亭记

本文是作者为庐陵萧氏梅亭所作的记文。文章从梅花当寒怒放的秉性出发,认为梅花代表了“天地生物之心”,是“仁”的化身,进而赞美了梅亭主人仁者的高尚品格。

庐陵贡士萧元亨〔1〕,江西帅平林公之孙,赣州龙南县丞之子〔2〕。蚤孤有立〔3〕,克肖厥世〔4〕。于其读书游息之暇,有自得焉,乃作亭于屋之西偏,周之一径,被径一梅亭〔5〕,后有廊,有诗画壁间。前方池,广五尺,饲鱼而观之。邻墙古树,蔽亏映带〔6〕。清风徐来,明月时至。君领客于此,上下谈笑。客多乃祖父旧游,而君乐从之,称其家儿也。君名亭名曰“梅”,而属其客请记于予。

予昔者登平林公之门,入其园,台观沼渚〔7〕,卉木竹石,曲折靡曼〔8〕,登览幽远。公缓步徐坐,杯酒流行,古君子也。退从赞府〔9〕,与其次子江陵支使昂然野鹤〔10〕,粲然华星,南金荆玉〔11〕,应接不暇,佳公子也。今是园也,亭馆日以完美,草树日以茂密,元亨兄弟又从而增大之。夫高台曲池,百岁倏忽,此孟尝君之所以感慨于雍门周者也〔12〕。予于君,不十年间俯仰三世〔13〕。昔也念其门之遭,今也贺斯园之幸,则告于元亭曰:

粟冬,万物棣通而为春〔14〕。方其闭塞也,阴风栗〔15〕,寒气〔16〕,众芳景灭〔17〕,万木僵立,何其微也;及其棣通也,木石所压,霜露所濡,土膏坟起〔18〕,芽甲怒长〔19〕,何其盛也。天地生意,无间容息。当其已闭寒之后,未通棣之前,于是而梅出焉。天地生物之心,是之谓仁。则夫倡天地之仁者,盖自梅始。今君之乐斯亭而赏斯梅也,其何以哉!天地莫不有初,万物莫不有初,人事莫不有初。君从其初心而充之,无非仁者。使梅而有知,吾知其为君欣然矣。昔东坡记灵璧张氏园亭〔20〕,推本其先人之泽〔21〕,而拳拳然望其子孙〔22〕,且将买田泗上,以与张氏游焉〔23〕。予里人,辱君好旧矣〔24〕,宜其甚于坡之爱张氏也。

注释:

〔1〕贡士:古代科举取士,由地方荐举的叫乡贡,经乡贡考试合格者称贡士。

〔2〕龙南:今江西龙南。

〔3〕蚤孤:父母早亡。蚤:通“早”。有立:有成就。《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4〕克肖厥世:很有他家世前辈之风。克肖:很像。厥:指示代词,他的。

〔5〕被径一梅亭:于小路之上修建了一座梅亭。

〔6〕蔽亏映带:连接成片,互相掩映。

〔7〕沼渚:水塘以及水塘中的小块陆地。沼:水塘,水池。渚:水中小块陆地。

〔8〕靡曼:美丽。这里是花卉竹石相映成趣的意思。

〔9〕赞府:唐时称县丞为赞府,这里代称县丞办公的府署。

〔10〕江陵:地名,今湖北荆州。支使:属官名称,位在副判官之下。

〔11〕南金:南方出产的铜。后多用来比喻南方杰出的优秀人才。荆玉:即荆璞。春秋楚人卞和得璞玉于荆山,剖琢而为宝玉。后用荆玉来比喻优秀卓异的人才。

〔12〕感慨于雍门周:汉刘向《说苑·善记》载,雍门周,战国时齐人,名周,居雍门。曾以琴见孟尝君,孟尝君曰:“先生教琴亦能令文悲乎?”周引琴而鼓,于是孟尝君涕泣增哀,下而就之曰:“先生之鼓琴,令文立若破国亡邑之人也。”

〔13〕俯仰:互相往来。

〔14〕棣(dì)通:复苏。《汉书·律历志上》:“正月,《乾》之九三,万物棣通。”

〔15〕(bì)栗:大风触物声。《诗经·豳风·七月》:“一之日发,二之日栗烈。”

〔16〕赑屃(bìxì):寒气强烈。

〔17〕景(yǐnɡ)灭:消失。

〔18〕土膏:土壤的肥力。《国语·周语上》:“阳气俱蒸,土膏其动。”坟起:土壤的肥力起作用。坟:土地肥沃。《尚书·禹贡》:“厥土黑坟。”

〔19〕芽甲:草木初生的子叶。

〔20〕东坡: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记灵璧张氏园亭:宋神宗赵顼(xū)元丰二年三月,苏轼在赴任提举淮东途中,过灵璧(今安徽灵璧)镇,作《灵璧张氏园亭记》。

〔21〕推本其先人之泽:苏轼《灵璧张氏园亭记》曰:“今张氏之先君,所以为其子孙之计虑者远且周,是故筑室艺园于汴泗之间,舟车冠盖之冲。凡朝夕之奉,燕游之乐,不求而足。使其子孙开门而出仕,则跬步市朝之上;闭门而归隐,则俯仰山林之下,于以养生治性,行义求志,无适而不可。故其子孙,仕者皆有循吏良能之称,处者皆有节士廉退之行,盖其先君之泽也。”

〔22〕拳拳:忠诚恳切的样子。

〔23〕且将买田泗上,以与张氏游焉:苏轼《灵璧张氏园亭记》曰:“余为彭城二年,乐其土风,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南望灵璧,鸡犬之声相闻,幅巾杖履,岁时往来于张氏之园,以与其子孙游,将必有日矣。”

〔24〕辱:谦词,承蒙。

文章于简短的篇幅中,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对梅亭及园林中的草树石竹描写是文章的精彩部分。作者又借自己的回忆,把萧氏园林的兴衰、园林主人古君子之高尚品格,绾合到一起,并且通过“念”、“贺”二字表达了自己对萧氏家族的深情厚谊。最后写梅花之“倡天地之仁”,突出题旨,也表达了自己对萧元亨人格之钦慕。文章虽为短制,却如廊亭回曲,亦景亦情亦事,应接不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