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每一个感动都值得流泪
17319000000048

第48章 还姐姐一个拥抱

爱与痛的边缘,姐姐是我心底最柔的那根弦,涟漪也好,汹涌的波涛也好,都缘于这根弦。

姐姐是初中毕业生,我是在读大学生,农村中有太多类似的家庭,父母无力供养如古代沉重赋税般的学费,孩子只能辍学,老大当然就首当其冲了。

姐姐上了一年医校,然后跟随妈妈去了广东,人家都说那是个花花绿绿、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世界;人家都说那是个“娱乐场”,让人流连忘返;人家还说去那打工的女孩,过年在家呆不住……众说纷纭,姐姐带着一脸稚气踏上了南下的火车,在“隆隆”声中开始了另一种新生活。那时,她才15岁。

不久,姐姐打电话给我。她没有描述城市的喧嚣,没有讲述城市的繁荣,只给了我一句话:“兰,好好读书!”那时我11岁,我不明白那句话到底有多重,我听话地“嗯”了一声,然后是沉默。

那年冬天,姐姐没回家,这似乎验证了那些流言,我不明白姐姐为什么不回家过年,但我有点害怕,是我11岁所揣不透的害怕。

之后,我频繁接到姐姐的信,我喜欢收信,那一行行隽秀的字绑牢了我和姐姐的心,当时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爱上了收信。一遍,两遍……以致于让老师误会我早恋,因为姐姐的信封上寄信人地址那栏永远都是“内详”二字。

初中升高中,我没考上省重点中学,没完成预先的约定。何去何从?爸爸说:“别读了!”姐姐说:“读!要让她读书!”于是我继续着收信的爱好。但是,姐姐的信薄了,少了以前的叮嘱,而多了以前没有的放任和自由。这让我无所适从。没有了指示,我得自己去寻找生活的方法。惶恐渐渐涌上了心头,我认为姐姐不管我了。

爸爸不给我学费,因为是姐姐承诺让我读书的。“你不供,我供!”爸爸把他应承担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我从银行取姐姐汇给我的钱,吸着姐姐的奶,沿着姐姐给我铺的路,一直走,一直走……

高中毕业,我名落孙山,榜上无名。爸爸说:“不读了!”姐姐还是说“读!”于是我背着姐姐的鼓励再读一年高中,俗称“二进宫”。那时我身体不行,药不离身,但依然是孤身一人,延续着已经六年的大寝室生活。说句实在话,每当看到那些为孩子送东西的家长亲人,看着他们欢笑的神情,我不止一次地羡慕、忌妒,也不止一次地奢求姐姐来看我。当然,我的欲望总没实现过一次,那种渴求却因失望而更强烈。

复读一年我考进了财专,爸爸说:“不读了,供不起,还是个专科!”姐姐仍然说:“读!我来供,反正你从来没有供过!”所有的这些关于我是否继续读书的争吵都是瞒着我的,直到我进了财专。舅舅在一封信里说:“这几年,你让太多人失望了,而这些人一如既往地支持你!”当看到这句话时,我只想到姐姐。千山万水之外的姐姐,也许此时你不是在想我,但我知道,当我有困难时你会为我焦急,而我第一个想的一定是你!

也许有人会奇怪,妈妈呢?妈妈去哪儿啦,妈妈去哪儿啦?妈妈让姐姐的怀抱拥着,妈妈体弱多病,在家几年了,是姐姐在维持她的药费。人家说:“灯红酒绿没让这个孩子心野。”姐姐还是回家过年了,我不再担心那些流言,流言只是对某些人的总结,而不是适合我姐姐。

不小心我看了姐姐一条未发出去的短信,我真的很累,多想找个人依靠,可是还有那么多人要依靠我,再累也要坚持!都说苦尽甘来,我就等着我的甘吧!放心,姐姐,我会像你爱我那样爱你,我会给你“甘”,不是我想回报,而是我想我要做你,即使是痛的,但只要你感觉到爱,我也会快乐地痛。

那次我对爸爸说:“你可以让我不快乐,但你绝不能那样对姐姐,我不会让你那样对她的!”当然,我是没让姐姐知道。

爱与痛的边缘,姐姐是我心底最柔的那根弦,涟漪也好,汹涌的波涛也好,都缘于这根弦。我在姐姐的情里融化,不久的将来,我要让姐姐在我的情里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