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每一个感动都值得流泪
17319000000022

第22章 寻儿记

从小到大,儿女都逃不出父母的天罗地网……

自从儿子大学毕业那天起,他们就失去了他的音讯。

他们对此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以前他可是一直在他们的掌控之中的。小学时代,每天都由母亲接送。到五六年级他说自己长大了,可以单独走了,母亲说车多危险,还是坚持送他穿过马路,目送他走进校门。

初中离家有点路了,他开始骑自行车,父亲每天陪他骑到学校,再去上班。他考上了寄宿的重点高中,这时家里已经买了小车,自然而然,周末总是父亲开车去接儿子回来。

儿子考上了上海的一所高校,离他们家所在城市只一个小时车程,父母每周都开车去看望儿子,给他带去好吃的,为他洗衣服整理宿舍。毕业实习离学校远,他在单位附近租了房子,恰好母亲已经提前退休,干脆搬过去照顾儿子的起居。相处从来都是和谐的。

可是等儿子毕业时,却突然没有了他的任何音讯。学校找不到人了,手机号码换了,出租屋人去楼空。父母疯一样地,问同学,同学不知,问老师,老师不晓,问实习单位,实习单位莫名其妙。他们有不祥的感觉,觉得儿子一定是出事了。

正准备到公安局去报案时,他们接到儿子同学的电话,说发现了儿子在网上的踪迹,他在那儿和人聊天。他们欣喜若狂,问来了儿子的QQ号,此前他们从未上网聊过天,向邻居中学生请教了半天,上网去招呼儿子。

儿子发现了他们,飞速逃离,那个号码从此作废,人又石沉大海。

原来儿子没出事,只是躲着自己。父母不禁恼怒:养你这么大,翅膀刚刚长硬,就不认爹妈了。一冲动,就去找媒体。

媒体觉得这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关系到中华传统美德的兴衰。不说孝顺,不说报答,父母如此苦苦寻觅,你给个音讯总可以吧,知道他们是怎样地着急吗?

媒体的小年轻都是网络高手,很快找到了儿子的网上行踪。没多久,一个年轻女记者与儿子在网上打得火热,互传了照片,甚至准备见面。

对于儿子来说,这其实是一个圈套,真正想与他见面的是他的父母。见面那天,两个城市(儿子与父母所在城市)的报社、电视台记者来了不少人,假装网友的女记者在车站捧着一束花,照相机、摄像机都躲在一旁。

儿子现身了,面对镜头,面对诘问,他倒很镇静,只说了一句:从小到大,我都逃不出他们的天罗地网,包括此时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