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制待满人较汉人为优。满洲入仕之途甚广,各部院笔帖式,目不识丁者殆居多数,循资比俸,亦可至员外郎中。然不能得京察一等,无外补之望,乃以保送御史为出路。朝廷视满御史甚轻,但保送即记名,无须考试也。故满御史多不能执笔作书,间或上疏言事,然亦他人为之捉刀。光绪甲午冬,清日之战正剧。一日早朝,福山王文敏在午门外与同列论及军事,太息曰:“事急矣,非起檀道济为大将不可。”意盖指董福祥也。一满御史在旁闻之,殷殷问“檀道济”三字如何写;或书以示之,次日即上奏请起用檀道济。又某御史上奏,言“日本之东北有两大国,曰缅甸,曰交阯,壤地大于日本数倍,日本畏之如虎,请遣一善辩之大臣前往该两国,与订约共击日本,必何得志”云云。闻光绪帝阅此疏甚为震怒,将降旨斥革;时恭忠王在侧,言如此将使满洲大臣益为天下所轻,乃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