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清朝野史大观(上册)
17316900000633

第633章 曹御史请宽文字之禁

清承有明糜烂之余,入主中国。迨闯、献已夷,宏光被虏,天下几乎大定。明季遗臣义士,犹多树独立之帜,挥鲁阳之戈,舍生殉义,力图恢复者,视他代鼎革之际,尤为惨烈。康熙削平三藩,中原驯伏,然士大夫犹多以逸民自居,慨然存故国之思。康熙以天下初定,不得不以礼貌罗致之,故有博学鸿词之举。迨吕、曾文字狱兴,法网渐密,文人往往以疑似影响之词,横受诛戮。至胡中藻狱兴,株连无辜,备极惨酷。启此狱后,而比附妖言、告讦诗文之事,纷然继作。御史曹一士特疏论之,谓:“比年以来,小人不识朝廷诛殛大憝之故,往往挟睚眦之怨,借影响之词,攻讦诗书,指摘字句。有司见事生风,多方穷鞫,或致波累师生,株连亲故,破家亡命,甚可悯也。臣愚以井田封建,不过迂儒之常谈,不可以为生今反古;述怀咏史,不过词人之习态,不可以为援古刺今。即有序跋偶遗纪年,亦或草茅一时失检,非必果怀悖逆,敢于明布篇章。使以此类悉皆比附妖言,罪当不赦,将使天下告讦不休,士子以文为戒,殊非国家义以正法、仁以包蒙之意。”观于此,则当时清庭之摧残士气,及官吏奉行过当,亦可见矣。

方灵皋《两朝圣恩记》

方灵皋苞初为逆党,隶旗籍十年,至康熙癸巳召试,撰湖南洞苗归化碑文,命为蒙养斋校对官。雍正元年,出旗复原籍。乾隆七年,以侍讲休致。先是戴名世狱,部议戴姓期服之亲皆缘坐,方孝标族无论服未尽已尽罪皆斩。狱词具于辛卯冬,五上五折本;至癸巳春章始下,悉免死,隶于汉军。灵皋作《两朝圣恩记》,以志殊恩。

尹文端摄九印、阮文达摄六印

尹文端督两江时,尝一月间兼摄将军、提督、巡抚、河漕、盐政、上下两江学政,九印彪列,簿书填委。而公判决恢然,犹与诸生论文课诗。见袁枚所作公《神道碑》。(按:袁文多夸诞,一月摄九印恐无是事;或数月中曾经遍摄,已绝无仅有之奇遇矣。)阮文达官粤时,以两广总督、两广盐政、摄广东巡抚、太平关税务、广东学政、粤海关税务,时公适生孙,因名六印。见《弟子记》,及梁章钜《浪迹丛谈》。二公皆青年科弟,白首耆英,儒雅风流,功勋赫奕;惟知人善任,用能措施裕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