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豪放词·婉约词
17312900000001

第1章 李白

豪放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其先祖于隋末流徙到西域。李白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安西都护府),五岁时随父到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在蜀中读书漫游,二十五岁出蜀。天宝初经道士吴筠推荐入长安,供奉翰林,不足两年被赐金放还。安史之乱后,入永王李璘幕府,璘起兵事败后,李白被流放夜郎(在今贵州省),中途遇赦,后死在当涂(今属安徽省)。李白诗风既浪漫奇诡又清新俊逸,有《李太白全集》。他的词《菩萨蛮》和《忆秦娥》艺术水准高超入妙,冠绝古今。

菩萨蛮

平林①漠漠②烟如织,寒山③一带伤心碧④。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⑤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⑥。

①平林:平原上的树林。

②漠漠:烟雾迷蒙广远、看不清之貌。

③寒山:冷落寂静的山。

④伤心碧:伤心。蜀中方言,与“极”同义。伤心碧,即极碧。碧绿极了。杜甫《滕王亭子》诗有“清江锦石伤心丽”之句。

⑤玉阶:用玉石砌成或装饰的台阶。亦为阶石的美称。

⑥长亭、短亭:古代设在大道旁供行人休息或饯行的亭舍。北周诗人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

这首《菩萨蛮》,宋黄升推为“百代词曲之祖”(《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清刘熙载亦赞曰:“太白《菩萨蛮》、《忆秦娥》两阕,足抵少陵《秋兴》八首。”(《艺概》)自明代胡应麟起,不断有人就作者问题提出质疑,认为它是晚唐五代人假托李白之名而作的。这场争议至今仍无定论,但两词风骨之高却为众家所认同。

这首词抒写的是羁旅行役者的归乡思愁。这种愁绪如同延伸向天边的广袤森林上笼罩着的迷茫烟雾,浓重得拉不开、扯不断,如同夕阳西下后那无边无际的暮色。黑沉沉地压在人的心头。所以词的上片,表面上看是写景,但作者的主观情感已浑然化入景物中,而使人不觉。上片结句由写景引出人物,下片又由人的描写重归于景。“宿鸟归飞急”、“长亭更短亭”这样的句子,将作者永远漂泊、永是离别而不知生命归宿的痛苦人生感受,与眼前景物水乳相融地糅合在一起,从而使景物的描写达到了化境。尤其是词中归鸟的意象,把词人倦于人生跋涉、渴望灵魂止栖的痛苦情怀,非常生动地衬托出来。

此词题材虽常见,但意境阔大,感情深沉,从声律、语言神采上看,也都称得上高度成熟的第一流作品,它不但远远超过中晚唐的文人词作,就是放在宋词同类题材的作品中,也是出类拔萃的。韩元吉《念奴娇》词云:“尊前谁唱新词,平林真有恨,寒烟如织。”可见南宋初这首《菩萨蛮》犹传唱不绝。

忆秦娥①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②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③伤别。

乐游原④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⑤。

①秦娥:秦地女子,指京城长安美丽的女子。

②秦楼:传说春秋时期。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和她的丈夫萧史所住的楼叫秦楼。秦地女子所居之楼自然也称秦楼。却恰与典合,而楼中所居者境况殊不相同。

③灞陵:汉文帝刘恒的陵墓。

④乐游原:唐时游览胜地,全城最高处,今西安市南。

⑤汉家陵阙:汉朝帝王的坟墓。

此词为登高怀远,悲秋思古之作。上片从凄咽的箫声写起,这悲哀欲绝的箫声如泣如诉,在刺痛我们心灵的同时,美丽而伤感的秦娥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如霜的月下萦回着冰冷如水的箫声,秦娥从梦中醒来。秦娥是被明月唤醒,被她的美梦唤醒的,而生活于世俗中的我们,能否为那如水的箫声唤醒?秦娥是孤独的,在她的哀伤背后,是令人倍感痛苦的“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年年柳色”一句,与王昌龄“忽见陌头杨柳色”相比,从离别的时间上别出一格,亦颇能显出哀伤的沉重。下片笔锋一转,虽然表面上写的是秦娥的怀远与悲秋情思,却带出一片大境界。“乐游原”是繁华喧闹的回忆,“清秋节”是萧索悲凉的代表。短短两句,使我们想起灿烂的春光,游园的佳季,美好繁华的盛世,华丽的龙驾凤辇,飘飞的裙裾,颤颤的步摇。“音尘”二字,带动了我们的听觉与嗅觉:有秦皇汉武车辇驰过的隆隆声,有国色天香的妃子留下的丝丝暗香,有悠扬的乐声,有似锦的繁花,有如繁花一般渐渐远去的红颜。然而,萧瑟的秋风与如血的夕阳下,只有古墓陵阙苍苍茫茫。“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八个字,显见作者在爱情的失落中融入了时代的失落感,在男女离别相思的悲哀中,渗透了一种更强烈、更深沉的历史消亡和毁灭感。

词借闺怨之情发端,而以怀古伤今作结。结尾的这一画面,立脚点是如此之高,场景是如此之壮阔,格调是如此之苍凉悲壮,意境是如此雄浑高远,这就难怪王国维说此词:“纯以气象胜。‘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寥八字,独有千古。后世唯范文正之《渔家傲》、夏英公之《喜迁莺》,差堪继武,然气象已不逮矣。”(《人间词话》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