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青年希特勒:蜕变从这一刻开始
17155700000033

第33章 希特勒改革社会的梦想(2)

在我们找寻住处,也就是我即将入住维也纳的时候,我曾有过一种预感,我感到在前方不远处,等待我们的将是苦难,窘迫与污浊。穿过阴暗而臭气难挡的庭院,上上下下的楼梯,污秽肮脏的走廊;经过一家老小挤在一堆且昏黑无光的狭小房间,当地的人们如同周遭的环境一般,显得腐朽而糜烂——此情此景仍然使我无法忘记,同样,还有另外一个极端,在一所看似合乎我们居住标准的房子里,我们见识到了邪恶的极点,妖媚的“波提乏夫人”,在我们看来她远不如那些穷苦大众。从那以后,阿道夫每日每夜都会在房门与钢琴之间没完没了地来回踱步,用强有力的说辞,为我阐释着这种邋遢的居住环境的成因。

他从我们两个的住处开始说起。在一块巴掌大的地方,竟然堆起三座建筑,每个人都不同程度的侵占了别人的电力、空气,还有生活空间。

“这是为何?因为买下这块土地的人想要尽可能的获取最大利益。所以他必须将房子修得尽量的紧凑,尽量的高。整座公寓就像是一个被隔开的大盒子,把人们一个一个地向上堆叠,垒得越高,他获利就越大。承租人从他们那里得到房子后,必须使之物有所值,因此会转租一些房间出去,通常都是把最好的房间租给别人;就比如像我们善良的查克雷斯夫人。而为了将可用房间提供给其他租客,承租人又只好挤在一块住。所以每个人都想从他人身上获取利益,结果是,除了房东以外,所有的人都没有足够的生活空间。把地下室当房子出租,同样是个丑陋的现象,那里没有照明设施,没有阳光,空气也不流通。如果对成年人而言算是难以忍受的话,那么对儿童来讲,将是致命的。”

在对房地产投机者和开发商的猛烈声讨中,阿道夫结束了他的演讲。他有句话至今还在我耳畔萦绕,其中有个词我当时还是头一回听到:这些依靠人们糟糕的居住状况为生的“职业房东”。那些可怜的租客在一般情况下是绝对见不到房东的,因为房东不会住在这些公寓中——但愿不要发生这种事——他们住在希青或者格林津郊区的某个奢华别墅里,享受着从别人身上榨取来的财富。

有时候阿道夫会站在承租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对这些可怜的穷鬼来说,一个像样住所的最低要求是什么?光线——每个房屋必须有独立的窗户。必须有为儿童修建的花园和运动场。空气——必须要看得见天空;还要有一些绿化,一小片自然景色。可是,看看我们住的这栋楼,他说道。阳光只能够照在房顶上。通风——简直可以不用说了。水源——一个简单的水龙头支在外面,8户人家只能提着桶拿着罐子到这儿接水。整个一层楼共用一个极其肮脏的厕所,连大小便都要排队。最要命的是,臭虫满天飞!

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这时候我已经知晓阿道夫被学校拒绝了——我不时会问他白天去了哪里,因为他会回答道:“我正致力解决维也纳的住房问题,为此我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所以我常常得四处走访。”

那些日子,他经常整夜地凝视着他的设计和画作,但从不对此发表任何言论,而我也没有过多追问。可是,大概到了3月底的时候,他突然宣布:“我要离开3天。”

第四天,他疲惫不堪地回来了。至于他去了哪里,在哪儿睡的,饿到了啥程度,恐怕只有老天爷知道!从他轻描淡写的叙述中,我推断他去了维也纳几个较偏远的地方,也许他到过施托克劳或者马希费尔德,去考察当地是否有可用的土地来帮助缓解城市的人口拥挤。接着他又挑灯夜战,直至天明。最终,他向我展示了他的成果。首先,是一些简易的平面图——带有最低设施配备的工人公寓:厨房、客厅、父母和小孩的单独卧室、厨房的自来水、卫生间,并且还有一样在当时闻所未闻的新设施——浴室。然后阿道夫又向我展示了他用印度墨水工笔绘制的各种房屋户型的草图。这些草图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因为一连好几个星期它们都挂在我们家的墙上,而且阿道夫还乐此不疲地为我反复讲解这些工程。从我们吹不着风,见不到光的生存现状中,我意识到我们周边的环境与阿道夫想象中,那种光照通风条件极好的房子形成了越发强烈的反差。因为,只要我的眼神从这些漂亮的草图上稍微一游离,我就会看见那堵胡乱刷成,并已开始剥落的墙壁,而且上面还残留着我们在夜间扑杀臭虫后留下的痕迹。这种鲜明的反差使我朋友的宏伟计划,不可磨灭地刻在了我的记忆中。

“廉租公寓将被摧毁。”带着简单的声明,阿道夫开始了他的工作。要是他用别的办法我反倒会感到惊讶,因为他在拟定每个计划的时候都会倾尽全力,把事情做到极致,他最憎恶的就是那种权宜之计或者折中的办法——生活导致了这种无奈。但他的任务是用釜底抽薪的办法去解决问题——也就是说,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个人投机倒把行为将被禁止。随着工人区的拆除,多瑙河沿岸一带将增加一片开放式的休闲区域,宽阔的道路将贯穿其中。大型建筑区域将由铁道网络连接。分散在城区内的各个与之匹配的站点,将取代大型的火车站,与城镇中心相连接的是一些当地的小型车站,这些小型车站为固定的区域服务,为人们上下班提供舒适而迅捷的交通。汽车在当时还难以被设想成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维也纳的街道仍然是出租马车的天下。而骑自行车只是慢慢成为了一种廉价而实用的旅行方式。在那时候,唯有火车才能够提供大批量的运输。

在阿道夫的设计中,他的关注点绝非片面而单一。但像今天修建的那种家庭型住宅,或者业主私有型住宅,也并不是他中意的“解决办法”。他的构想仍然基于老式的经济公寓住宅,一栋多户型。这样就衍生出了他那种最小容纳四户人家的房子,两层楼,结构均匀,底楼和二楼各两套住房。这种基本单位是比较普遍的类型。要是情况需要,还可以将4~8个这种基本单元,结合成一座能容纳8户或者16户家庭的公寓大楼,但是这种公寓大楼也得保持“与地面接近”,也就是说,它们仍然是两层楼,只不过横向组成。周围布置的是花园,操场,还有成片的树木。16户人家的楼房就是极限了。

设计完用来缓解城镇人口拥挤的必要住宅之后,现在我的朋友就能够将注意力转向问题的本身了。阿道夫拿出了一幅大型城市地图,这幅地图大得在桌上都铺陈不开,因此只得将它在钢琴上展开,他在地图上设置了铁路网和公路。工业中心被标注了出来,住宅区也被合理地划分了出来。在他专注于这些浩大工程的时候,我都一直陪伴在他左右。的确,为了这项任务,他将房间内的每一平米都利用了起来。若不是见阿道夫在此事上下了这么大的决心,我会把整件事情看成是一种有趣而又愚蠢的消遣。事实上,我是对我们糟糕的居住条件太过失望,以至于几乎变得和我朋友一样的狂热,这就是为什么如此多的细节仍然保留在我记忆中的确切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