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一点哲学常识
17154000000036

第36章 至理名言(8)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这是他一生的政治理想。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接着又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他认为如果在一个国家中,早上能实施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实现了他坚持的理想,那么他就算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孔子坚持的政治主张也就是圣人之道,获得“圣人之道”的途径就是“闻、见、学、行”,首先要“闻道”,但儒家圣人之道的学习并不容易,坚持和固守更不容易。因此,儒者从“闻道”开始,就要不断地坚守,行圣贤之道,直到成就仁的世界。

儒家的“道”,并不是单单指的道理,而是儒家的政治理想“中庸仁政”,由于在春秋时期孔子的时代,儒家思想只是诸子一家之言,其影响力远远达不到令各诸侯君王广施仁政的程度,因此孔子才感慨“朝闻道,夕死可矣”。既是体现自身追求儒学精神的执着和诚意,也是渴望诸侯君王能够接受儒家思想,倡导仁政,如果能让孔子看到有这么一天,即便“夕死”又何妨。

满招损,谦受益

“满招损,谦受益”出自《尚书·大禹谟》的《古今贤文·真理篇》:“惟德动天,无远勿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传说这句名言最早出自古代“谤木”上百姓所写的谏书,而当时是名副其实的尧天舜日,帝王能听取臣民的批评意见,因此“满招损,谦受益”得以保存下来,载入典籍,传为格言。

“满招损,谦受益”的意思是说,自满的人会给自己招来损害,谦虚的人会从别人那里受到益处。它告诉人们骄傲自满有害,谦虚谨慎有益的道理,点明了自满和谦虚的弊与利。自满会使人沾沾自喜,裹足不前,而谦虚则能使人进步,不断有所得。同时,过度的自信会招来损失,而虚心地接受他人的意见则会得到益处。告诉人们既要相信自己的判断,同时也要听取别人的意见,谦虚地接受别人的意见而又不盲目听从。

中国的古训中一直强调这个命题,只有谦虚才能时刻保持谨慎,才能认真对付敌手,才能保持圆满不致亏损。它能指导人们在处事时戒骄戒躁,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努力改正克服自身缺点,达到完美的自我境界。后又有毛泽东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原文出自晋傅玄《傅鹑觚集太子少傅箴》:“夫金木无常,方园应行,亦有隐括,习与性形。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强调的意思是:外因对事物的变化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告诉人们一个人生活在优良的环境里会受到好的影响,生活在恶劣的环境里会受到坏的影响,强调了环境对人自身的影响。

早在《孟子》的《滕文公章句下》中:“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孟子的本意就是说明周围环境对人的影响非常重要,从而建议国君应注意自己身边所用的人才,要进行严格的考查和选择。

一般认为,朱赤墨黑,朱为红色,墨为黑色,在古代中国红色一般代表着喜庆和吉祥,而黑色则代表阴暗和不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用红色指代优秀的人和好的环境,用黑色指代恶劣的人和坏的环境。告诫人们要多接触优秀的人,身处良好的环境,远离坏人和恶劣环境,以此让自己变得更好。

存天理,灭人欲

“存天理,灭人欲”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朱熹的重要观点之一。朱熹的哲学思想中解释的“天理”包含道理、秩序、规律、准则、规定性,“天理”既是物之小理,又是天之大理,还是人之道理。天理是自然之理,还是万物之常理,事物本来的规律,社会之秩序,人的道理、情理。朱熹的“存天理”希望留存的是人的仁爱之心。

“天理”与“人欲”是相对的,正常的、合理的“人欲”就是“天理”,多余的、过分的甚至是罪恶的“人欲”是朱熹要灭的“人欲”。人因为有人性所以为人,人性即仁爱之心,但人也是动物,人也有动物性,就是兽性。这兽性即邪恶之心,也是朱熹要灭的“人欲”。

“灭人欲”即克己省身,不是要扼杀人性,灭爱欲、性欲、食欲……更不是要消灭人的上进心与进取心的意思。朱熹的学说思想便是劝勉士人有上进心与进取心,劝士人“格物、致知、正心、修身、诚意”即“齐家、治国、平天下”。人欲指的是人的私欲、恶念、杂念,人类本性中天生也带有不好的地方,如贪婪、虚伪、自私、淫荡等,这些是要提醒自己该消灭的。朱熹希望学者士人时常格物省身,克制过分的私欲,有自律自制力,成为不是只顾自己,而是为更多人着想的杰出的人。

儒家思想中,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而朱熹认为“人生气禀,理有善恶”。

朱熹说的“存天理”存的是人之初性本善的善,而“灭人欲”要灭的是人之初性本恶的恶。这样一来,“存天理,灭人欲”属于心性修炼。“天理”是公,是大善,是仁爱之心。“人欲”是私,是小恶,是自私之情。“存天理”就是存善,循道而行,追寻天理。“灭人欲”就是去恶,修身养性,克己省身。简单地说,“存天理”就是向善,“灭人欲”就是去恶。通俗的理解“存天理、灭人欲”就是要防范个人过度膨胀的欲望,追寻维护社会、道德、民风和政风的美好与和谐。

儒家理学即是一门教导人的哲学,“存天理、灭人欲”就是希望人能格物穷理,正心修身,成为一个才德具备、内外兼修的人。“存天理,灭人欲”就是修身养性,劝导人做高尚的人、杰出的人、伟大的人、了不起的人。“存天理、灭人欲”是儒家思想宋明理学对做人哲学的经典总结,是“放之四海不变”的真理,也是中华文明思想的精髓之一。

心无外物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为王阳明所提出的心学思想,是要了解宇宙的奥秘,来认识事物真相,只需探求自己的心性良知。此观点在哲学上属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

中国明代哲学家陆九渊的基本观点是“心即理也”及“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王阳明继承了陆九渊的思想,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事”。王阳明说的“心”,是最高的本体,如“心即道,道即天”,也指个人的道德意识。他认为万事万物的主宰是心,地位和天一样,天就是心,在心里面已经包含了万事万物。这是心学的基础,无论是王阳明还是陆九渊,都强调心的万有,无所不容无所不包,向心内求理展开一个前提,但这个说法并没有否定万事万物的客观性。而从认识方法上着手,认为内心已包含着万事万物,所以不必大费周章在外围事物中寻求事物之理,只需要回到内心。在这个意义上,王阳明说:“身之主宰是心,心之所发是意,意之所在是物。”

王阳明的“心外无物”是指心与物同体,两者不能离开对方而单独存在,离了灵明的心,就无天地鬼神和万物。同时,如果离了天地鬼神万物,便无灵明的心。从一方面说,灵明的心才是天地万物的主宰,从另一方面说,心无形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为体。客观的事物若没有被心知觉,就会处于虚寂的状态,如深山中的花,若未被人看见,则会与心同归于寂,若被人看见,花的颜色便会一时显现起来。

王阳明的心无外物思想常常被解释为当人没看见东西的时候,这东西就不存在,当人看到的时候它才存在。这样一来,主观意识成为了决定者,以心来决定外在事物,自然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然而事实上,王阳明并没有否定外在事物的客观性,他所反对的只是认为外在事物和自己的心无关的观点。

王阳明认为,人没来看的时候,物体在人心中不会浮现出来,而当人看这物体时,物体便马上在意识当中出现。从而可知,物体其实并不是在人的心外,而人心中早已经有了“心”和“理”的形象,当这种理的形象没有和外物相联系时,它会沉寂下来,自己无法发现,若一旦与外在事物联系起来,这种理的形象就会浮现出来,由外在事物触发内心之“理”。

王阳明“心外无物”的思想将心学发展到极端,为儒家“知行合一”学说奠定了宇宙观基础,对后世哲学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吾心即是宇宙

“吾心即是宇宙”是中国宋代哲学家陆九渊的名言,同时也是他的重要哲学命题。陆九渊从认识论入手,强调本体与主体的结合来体认天理,他在承认天理的普遍性和必然性的同时,也承认人具有能动性,人对必然性的顺应不完全是消极被动的。陆九渊发挥主体之心的认识功能,以此来体认天理,并实现主体与本体的结合。

相对于朱熹只抬高天理却忽略对自身的安置来说,陆九渊更关注人自身。其修养的目的就在于存心去欲、领悟天理,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他试图改造理学,使天理复归人心,“心”成了其哲学体系中一以贯之的根本范畴。

“吾心即是宇宙”强调主体的认识能力,凸显心之思想,使人们可以认识到宇宙真理。他把恢复和增进人心的灵明,用来阻止人们被物欲蒙蔽,作为哲学的最高任务。

虽然“吾心即是宇宙”的命题有本体论含义,但陆九渊认为理要由心来体认,他将宇宙的无穷与心的无穷合二为一,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他认为,人心能够包容意识到宇宙的无穷,发明本心即真理的自我发现,存心与明理是一致的。心具有无限创造力,心的作用体现理的存在。陆九渊认为时间、空间都在心中,具有很大的能动性,它是无限的,同时又是普遍的。心是天地万物的主体,同时也是自我体验的根本出发点。心之理和天之理相通,不是对立两极,而是同为一体的。

天理在心的作用下,一件一件地表现出来,陆九渊将心的认识能力发挥到了极点。陆九渊直接赋予主体意志以能动性创造性,其心的认识功能不是向外追寻,而是内求诸己,也就是本体理不在心外,而被安置在主体中,心即是理。人就是宇宙的中心,认识自身就能认识宇宙。正是在这种天道与人道的互动过程,两者之间的差异相互弥补,最终获得天人合一的体验。这既是对理学的改造,又是原始天人合一经过主体性原则,向高级天人合一的跨越。

陆九渊从心性一元论出发,充分发挥主体思维的能动作用,突破了天理论的一统局面,在新的高度之上重新确立起“人”这一主体的权威,充分肯定了主体的价值和人的能动性。在当时的等级社会中,人们生活于各种权威之下,“吾心即是宇宙”的思想打破了这种权威,发扬了个体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