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足迹与风采:南航校友访谈录(全2册)
17151000000008

第8章 母校给予了我成功的源泉

———记55级校友, 空军工程大学陈廷楠将军

陈廷楠,男,1936年2月生,浙江宁波人,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提前一年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飞机制造专业,并留?[1]任教。后入伍分配至空军工程学院(现空军工程大学)一系任教, 1987年由讲师破格直接提升为教授。现解放军文职一级、技术二级,文职将军 (正军级),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被空军领导机关聘请为空军级专家,兼任某新型军机设计定型技术检查组专家,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委,国家科技发明奖评委。先后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7项,国防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空军军事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先后被国家教委和国家人事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被空军授予“空军优秀文职干部”、“空军先进科技工作者”等称号。

初入南航 立航空报国之志

1936年,陈廷楠出生于浙江宁波。与很多同龄人一样,陈廷楠的童年、少年都是在频繁的战乱中度过,百姓流离失所、穷苦困顿。即使生活在物产丰盛、人杰地灵的江南城市宁波,也要时刻为着温饱而努力。陈廷楠的父亲是个会计,但要维持一家9口人的生活,还是颇为艰难,但即便这样,父亲还是要求他们兄弟姐妹三人都去上学读书。在陈廷楠的印象中,父母最发愁的时候就是兄弟姐妹几个开学的日子,他们要想方设法去筹集学费。因为父母的辛苦劳作,因为家境的困难,更因为国家的动荡不安,坚韧、进取、淳厚、稳重便早早地扎根在他的性格之中,也给予了他巨大的学习动力。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劳动人民翻身做了主人。在党和政府的资助下,陈廷楠考入了宁波市第一中学 (现为宁波中学)。在这所百年名校里,他不断汲取着知识的营养,常常是年级第一,高考时数理化都是满分。

1955年初夏,陈廷楠面临着人生的一个重大选择,那就是考什么大学? 学什么专业? 已在上海交通大学读书的哥哥建议他报考交大,这样兄弟俩也好有个照应。一天,正当陈廷楠犹豫不决的时候,学校一位老师找到了他,在了解了他的想法之后,这位老师介绍了国家面临的发展形势,并对他说:“组织上经过研究,决定把你送去学航空,但是要保密,对家里也不要说。”那一刻他并不知道,航空成为了他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成为了他人生事业的大舞台。

夏末秋初,陈廷楠开始了他的入学之旅,也开始了他航空报国的人生历程。从宁波乘船到上海,在上海上岸之后,又乘火车前往南京,这是他第一次离开家乡,第一次乘船、乘火车到外地。那时南京公交还不是很发达,马车是当时主要的交通工具。出了南京站,他花了5分钱乘马车来到了明故宫。据陈廷楠回忆,那时南航所在的位置比较偏离城中心,而且御道街附近就南航一所学校,周围很空旷,除了生活区之外,就只有刚建好的3栋教学楼。从教工生活区往西,1927年建设的明故宫机场还在使用中,学校教职工乘飞机出行非常方便,现在的瑞金路曾是机场跑道的一部分,而五龙桥往南则是大片大片的菜地。

1955年,中国航空工业刚刚起步,在很多老百姓眼中,航空工业是一个比较神秘的领域。同样,在陈廷楠的眼中,南航是一座神秘的学校。高考填报志愿时,需要通过政治审查并且成绩优秀才能推荐报考,在志愿书上还不能出现学校的名字。南航校门口没有校名,只有两名解放军战士站岗,学校也没有校徽;进校之后,学校对外只能以507信箱出现,每个教学楼和实验工厂门口也有军人站岗,书本和笔记都不允许带出楼外。1956年之后,这种紧张的氛围才逐渐缓和。由于第一、第二届学员多为解放军军官,他们踏实、进取的作风一代代传了下来,陈廷楠受此影响颇深。

入校之后,在老师的带领下,新生们参观了很多刚从朝鲜战场上退役下来的飞机,高年级的学长还介绍了很多苏联科学家投身航空事业的故事,为了表彰这些科学家的贡献,很多苏联飞机都是由其设计制造者命名的,如米格、雅克等。通过参观学习,新生们逐渐认识到了航空对于祖国国防的重要性。在学习之余,陈廷楠经常组织班级同学步行去中山陵、灵谷寺郊游,也就在这明城墙畔、御道街旁,他遇到了终身伴侣———陆美宝。她本来是留苏预备生,但因中苏关系恶化而被分配至南航学习,后来他们又一同分配到空军工程学院工作。

1956年,为适应航空工业的发展形势,教育部决定将南京航空高等专科学校更名为南京航空学院,并由专科升格为本科院校。陈廷楠所在的飞机制造专科改为飞机系,并将54级、55级、56级三个年级的学生全部改为本科,学制延长至5年。10月,我国航空领域的著名专家钱伟长陪同苏联专家来南航参观访问,并作了一场向科学进军的报告。当时,全校师生带着小马扎一起整齐地坐在学校的大操场上,聆听钱老的讲话。陈廷楠回忆说,那时钱老风华正茂,讲了很多科学方面的问题,提到了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以及未来国家科学发展的宏伟蓝图。这些年轻的航空学院学生深受震动,也使得陈廷楠更加坚定了为国家航空奉献力量的决心。他说:“航空报国的志向给了我奋勇前进的动力。”后来,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斗、批、改”的艰难环境下,当大批同志纷纷离开空军时,陈廷楠依然没有放弃,坚定地留在空军部队。“我之所以能够如此,与母校教育我热爱航空、为祖国航空事业而奋斗是分不开的。”陈廷楠如是说。

学习实践 立事业发展之基

高中成绩非常优秀的陈廷楠,到了大学之后并没有懈怠下来,反而更加如饥似渴地学习。他的功课几乎每门都是5分 (五年学习期间包括毕业设计在内,除一门为4分外,全部为5分),第一学年就获得了校三好学生称号。因为学习成绩优异,第三学年被选为班长。

除了学好专业知识外,他还努力学好外语。在学好俄文的同时,还着重学习了当时不被看好的英语,老师称他是“第一个看英文书籍的学生”。在他的记忆中,图书馆永远是个很繁忙的地方,虽然只有三层小楼,却设了四个阅览室。当时图书馆是通宵开放的,上晚自习的学生有的要到两三点才回去休息,而早起的学生三四点就开始到自习室学习了。“加夜班的和赶早班的正好接了起来,从傍晚到第二天清晨始终都灯火通明。”陈廷楠回忆说,那个时候国家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人才,同学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都非常强烈,有着很强的学习动力。大学5年,陈廷楠寒暑假甚至过年过节都很少回家,一方面是旅途不便且花费较多,他本着能节省一些就节省一些的想法,为家里减轻些负担;另一方面是他已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学习上。1958年,适逢全国“大跃进”,飞机系的师生也以极大的热情、干劲和忘我的劳动精神,投身到了各项运动中去。他说:“那个时候氛围就是这样,个人受此影响比较大,教材编写也基本是照抄、照搬。但是这个抄的过程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有些内容抄过一遍之后,印象很深刻。”

当时,培养学生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所有高水平的教师或航空专家都在教学第一线为学生开课。在程宝蕖、李定夏、陈基建、汪乔森、张阿舟、乔新、高永寿、丁锡洪、杨岞生等专家学者的指导下,陈廷楠这批学生成长很快。很多学生还没毕业,就在老师的带领下赴南京航空附件厂、国营洪部机械厂等航空企业、研究所参与国内先进战机、靶机的总体设计、气动计算和强度分析等。在陈廷楠的记忆中,陈基建是一位很重视理论教学的老师。陈老师教导他要抓紧时间看书学习,尤其是要加强数学的自学。后来,陈廷楠提前一年留校任教时,与陈老师同在一个教研室,陈老师仍时常将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传授给陈廷楠。而令陈廷楠印象最深刻的则是汪乔森老师。与陈基建老师不同,汪老师很重视实践。1959年系里准备建设空气动力学实验室,要做一个高超声速激波管 (即激波风洞),汪乔森老师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陈廷楠。这是他第一次接触这类风洞,没有任何经验可言,国内相关资料非常少,只有汪老师给他的一本有关高超声速理论的英文军事技术情报局文献 (简称AD报告)。一切几乎从零开始,白手起家。在汪老师的指导下,他加早班、开夜车,去各大图书馆查阅和翻译了大量的外文资料,在理论上解决了激波管的设计问题,而前面所学的英文此时正好派上了用场。但是制造方面还存在大量问题,特别是制造激波管需要的耐高压无缝钢管还没有着落。后来,陈廷楠想到了用废旧的大炮炮管。通过跑北京第三机械工业部 (简称三机部)四局、赴太原,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他终于弄到了十几根大炮炮管。最后,在汪老师的指导和学弟学妹们的协助下,陈廷楠成功完成了激波风洞的建设任务。正是这样的科研实践活动,锻炼了陈廷楠的实践能力,为他从事更为深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陈廷楠入伍进入部队院校工作后,虽然身处教学岗位,但他仍处处关心并积极参加科研工作,先后主持了17项科研项目 (其中11项为重大科研项目),主持参与制订了5部国家标准与规范,直接参与了某型空空导弹的研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获得了大量的荣誉。对此,陈廷楠感慨地说:“我这些成果的获得,应该感谢母校,是母校培养了我科学研究的能力和素质。”

建设空军 立科研创新之神

“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不管后来遇到什么困难,陈廷楠始终坚持这样的信念,始终秉承南航人踏实进取、献身国防的精神,为国防培养英才、贡献智慧。

1959年,陈廷楠因成绩优异提前一年毕业留校任教,被分配到空气动力学教研室。在师长们的指导与帮助下,他一边从事教学工作一边带学生下厂实习。1960年6月底,正在大连出差的陈廷楠接到学校电话,要求他立即回到学校,根据上级指示重新分配工作。回到南京后,他被派往北京空军指挥学院集训了1个月。直到集训结束,他才知道自己分配到了空军工程学院。

陈廷楠去西安报到时,空军工程学院刚刚开始建设,在刚修建好的操场上,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副司令员常乾坤等已经为学校描绘了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但创业是艰苦的,尤其是学校建设时正逢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回首往事,他感慨地说:“我进南航的时候,学校也处于初创阶段,师生们常常要参加校园建设。学习生活条件都很艰苦,但大家热情很高。南航这种自力更生、艰苦朴素的校风对我影响很大。”

在空军工程学院,陈廷楠主要从事理论教学和有关飞机定型、鉴定以及技术难题的科研攻关工作。由于工作关系,陈廷楠常常需要参与解决空军部队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技术难题。这些难题中,有些甚至是世界级的,在发达国家都尚未有很好的解决方法。在这个过程中,陈廷楠深刻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意义。一次,在某新型军机试飞中出现了驾驶员诱发震荡(PIO)问题。而PIO是严重威胁飞行安全并一直困扰航空界的一大难题,美国第四代战斗机F-22也曾因PIO而坠毁,我国某电传操纵试验机也因着陆时出现PIO而失事。设计方认为此问题是世界通行存在的技术难题,他们也无法解决。在接到上级下达的任务后,陈廷楠毅然接下了这一烫手的山芋。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他与同事研制出一套分析计算PIO的方法,攻克了这一难题,并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研制某大型军用飞机地面压力加油系统时,他一改传统思路,革新了过去的常规设计方法,解决了多个油箱同时满油的难题。某次试验正值数九寒冬,试验场地温度特别低,陈廷楠双耳被冻得紫红,脸颊也被寒风吹裂出道道口子。虽然他已经60多岁,但仍坚持在平台上爬上爬下,指挥大家开展试验项目。从寒冬到酷暑,经过无数次的计算、设计、校核、元件试验,我军首套集机、电、液于一体的重型战机地面压力加油系统试验成功。该加油系统加油速率最快、自动化程度最高,顺利解决了部队长期未能解决的难题,同时获得了两项国家发明专利及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陈廷楠也因此荣获了胡锦涛主席亲自签发的二等功奖励。

“部队的需要就是命令,哪里有困难我们就要出现在哪里。”在陈廷楠心中,祖国的需要就是命令。从南航到空军工程大学,从设计激波风洞到解决军机上的种种难题,他始终听从祖国的召唤,时刻为航空事业奉献着智慧和力量。

(撰稿:杨 波 审稿:薛忠云 编辑:徐文俊)

注 释

[1].友寄语: 望南航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为祖国培养世界一流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