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足迹与风采:南航校友访谈录(全2册)
17151000000004

第4章 肩负国家使命 开辟风雷洞天(1)

———记54级?[1]友, 风洞设计专家陶祖贤将军

陶祖贤,男,1937年11月生,江苏无锡人,少将军衔。1958年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飞机设计专业, 1963年入伍。历任沈阳市国营112厂第二研究室技术员,国防部某院技术员、技术助理员、工程组长,空气动力研究基地研究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研究所副所长、所长、高级工程师。在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长期从事高速和低速风洞的设计工作,是1.2米跨超声速风洞的主设计师,1985年该设计获得部委一等奖;是0.24米引射式跨声速风洞的主要设计者,1994年该设计获得部委一等奖;是2.4米引射式跨声速风洞总设计师,2002年该设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电视剧《国家使命》主人公的原型。

在很久以前,人类就有了模仿鸟类飞行、探索寰宇世界的强烈愿望。今天,当人类高傲地把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看作是小小村落,高谈阔论着各种新型飞机、导弹、火箭、飞船向宇宙天疆豪迈挺进的时候,请不要忘记,所有这些都是在“人造天空”的试验中诞生的,人类首先应该感谢的是那些从事空气动力学研究的专家们。

风洞,产生人工气流的管状设备,用来模拟飞行器在空气中运动状态的试验装置,它的外观酷似一座洞,能真实模拟航空航天飞行器与空气相对运动的环境与状态。陶祖贤,一位站在空气动力研究“风口浪尖”上的科技将军,他的名字总是和许许多多的风洞联系在一起,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发展史上熠熠闪光。

一座风洞 一座丰碑

川西北山地绵延,群山环抱,竹树葱郁。行至此处,但见远处了了村落,小鸟鸣唱,溪水潺潺,更显出这山里的幽深和静谧。采访陶祖贤将军是一次特殊的行程。在基地领导的精心安排下,我们采访组一行由李参谋带领,长途跋涉,翻过蜿蜒的山路,通过一道道哨卡,进入了某基地。

采访过程中,陶将军随和而又睿智、深沉而又儒雅的学者气质深深地打动了我们。他亲自带领我们参观由他主持设计的低速、高速和跨超声速风洞,为我们一一讲解风洞从设计到建设的艰辛历程,不厌其烦地回答我们有些近乎幼稚的提问。基地的平和有序、庄严肃穆更让我们想起往日建设的喧嚣和艰辛。我们不仅领略了风洞带给我们的视觉震撼,感受到老一辈“气动人”壮志不渝、砥砺奋进的悲壮历程,更感受到了陶将军不负国家使命的拳拳爱国之情。

20世纪60年代,陶祖贤肩负着国家的重托,循着当年诸葛孔明征战的蜀道来到这茫茫群山深处,和其他人一起扎根“三线”,在这偏僻荒凉的大山深处白手起家,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创业历程。当年,这里是个蚊虫滋生、无水无电、几乎无法生活的地方。他们洗脸要跑到1500米以外的小河沟,吃住也只能分散在农民家里,对于在上海出生长大的他,要适应这样的生活实属不易。很多人因受不了艰苦的生活条件,纷纷选择了离开。为了国家利益的需要,陶祖贤最终选择了这大山深处的崇高事业。陶祖贤的名字和我国的许多重要风洞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他参加了4米×3米、8米×6米大型低速风洞的设计,是1.2米跨超声速风洞的主设计师,2.4米大型跨超声速风洞的总设计师。这些风洞的成败都决定着国防科学历史的发展进程。他带领我们参观时,所里的同志都开玩笑说:“陶所长回来看他的 ‘儿子们’了,你们的文章就叫 ‘陶所长和他的儿子们’吧。”可见他对这些风洞的深厚感情。

设计4米×3米风洞时,陶祖贤和他的团队顶着时间和质量的双重压力,实现了建设的高速度和运行的高质量,这也是4米×3米风洞永远值得骄傲的地方。这座风洞在航空研究领域具有特殊作用———成功了,功在整个航空研究;失败了,将造成洞体断裂报废。这在其他单位曾经有过前车之鉴,是教训也是经验,但同时也是阴影和压力。在当时政治高于一切的特殊环境下,位卑而责大,必须慎之又慎。陶祖贤很清楚,这座风洞对于风洞后续研究的里程碑意义,4米×3米风洞如在弦之箭,不得不发。他坚定地说:“国外搞我们也要搞,当年,我们决心很大!”

8米×6米低速风洞建设从1965年设计论证开始,到1983年全面通过国家验收,经过了整整18年,其风雨坎坷浓缩了一代“气动人”悲壮的历史。时至今日,它仍然雄踞亚洲之首,但它的意义并不在于某种比较。大型风洞能够使小型风洞试验数据的可靠性得到更加严格的判定,从而建立起飞机试验飞行新的准则和程序,为各种飞机的诞生和改型奠定坚实的基础。今天,不仅是飞机,就是桥梁、汽车、火车,要设计和改型都得要把模型送到里面“吹一吹”。8米×6米风洞的创举实在太多了! 陶祖贤介绍说,风扇段是最具特色的设计之一,但复杂的外形使得很难绘制横线图,最初的设计也是分解图,直到安装时,在现场才按1∶1比例放大图样绘制出来。8米×6米风洞原来是按7米×7米设计的,经过多方调研,反复论证,最终将尺寸改为8米×6米,既满足了飞机的扁平结构需求,又减小了截面积,这也是一个创举。还有一个创举是,按常理,建设这么大一个风洞,应该先建设一个缩小比例、完全仿真的引导风洞。但是按照当时的条件,根本没有财力,更没有时间。这对陶祖贤来说,可谓是“没学会爬就让跑,还没当学徒就上了师傅的岗”,偏偏又缺这少那,设计思想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出现了很多不可预估的问题,只能边设计边施工,于是有了许许多多的重新设计、补充设计、现场临时设计……建造时间历时7年,整座风洞竣工之日,也是设计工作完成之时,这在世界风洞的建造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另外一个创举是,8米×6米风洞按设计需要一台7800千瓦的大功率电机作为动力源,但在当时,国内根本没有能力生产这么大功率的发电机。联邦德国倒是可以生产,那也是作为非标准的特种设备,其昂贵的价格也是“非标准”的。国家经过反复考虑,始终没舍得上这个项目,这一等就是3年。最终,陶祖贤经过创新设计,将原来的一台大电机改为“品”字形的3台2600千瓦的小电机。外国专家怎么也不理解,呈“品”字形结构的3台电机,从理论上讲会发生共振现象,相互干扰,直接影响到气流,可这3台电机转了这么多年,就是没有出现过问题! 其实,不仅是外国专家,连陶祖贤也觉得这是个难解之谜。后来,外国专家用计算机模拟,想论证到底是怎么回事,然而不管怎么计算都应该有共振和干扰……进入8米×6米风洞,就像走进了科学试验的殿堂,宏伟的气势、朴素大方的外表,以及内部结构的精美合理,让我们叹为观止,尤其是不远处呈“品”字形的3台大电机,带给我们极大的震撼,总体感觉就是:大气、协调、自然,如同陶祖贤本人一样。3台电机带进来的自然风就足以让我们感到窒息。当年从设计、建设到技术协调,陶祖贤就是天天吹着凉风进行工作的。这样的工作环境使他落下了关节疼痛的毛病,这也可以说是“气动人”的职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