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航空体育文化
17150400000016

第16章 航空体育与运动解剖学(3)

跳伞悬挂的人体是全身伸直,两手举握伞绳,伸髋,伸膝,双腿微张。①两上臂相对躯干作为运动环节,关节运动形式是屈肩关节,与外力方向相反,原动肌为三角肌全部、胸大肌、背阔肌,肌肉工作条件远固定,肌肉工作性质为静力性工作。②前臂相对上臂部为运动环节,关节运动形式是肘关节伸,与外力方向相反,原动肌为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肌肉工作条件远固定,肌肉工作性质为静力性工作。③腕指相对前臂部为运动环节,关节运动形式是腕指关节伸,与外力方向相反,原动肌有前臂屈肌群和前臂伸肌群,肌肉工作条件为远固定,肌肉工作性质为静力性工作。④躯干相对下体为运动环节,关节运动形式为脊柱直立,与外力方向相反,原动肌有臀大肌,竖脊肌,肌肉工作条件为远固定(或下固定),肌肉工作性质为静力性工作。⑤下肢相对于躯干部为运动环节,关节运动形式为髋伸、膝伸、踝跖屈,与外力方向相反,原动肌有髂腰肌、股四头肌、臀大肌、股二头肌、小腿三头肌等,肌肉工作条件为近固定,肌肉工作性质为静力性工作。

由上分析可知跳伞悬挂时,主要参与的肌肉有三角肌、胸大肌、背阔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前臂屈肌群、前臂伸肌群、臀大肌、竖脊肌、股后肌群、小腿三头肌。在实际分析中,还应注意该动作腹部肌群始终处于紧张收缩状态。在空中悬挂时,内脏器官也会有一定影响,由于人体下降时,受重力影响,内脏器官比地面站立时更为下垂,而此时人体又是悬挂的,内脏却在重力影响下往下垂,所以跳伞运动员降落时,内脏器官的结缔组织、网膜是受到牵拉而产生了张力。建议跳伞运动员应多做单杠引体向上动作,或其他悬挂动作练习,一是训练上述肌肉的力量,二是锻炼内脏器官的韧性。

二、造型跳伞解剖学分析

造型跳伞犹如空中芭蕾,优美而又壮观。目前国际航空联合会规定的造型比赛有速度星型、最大造型和连续造型三个项目。

(一)速度星型造型解剖学分析

多名运动员从3500 米的高度跳离飞机后,他们在自由坠落的下降过程中,必须以尽可能少的时间一块儿靠拢,然后手拉手组成一个圆环。

当运动员聚拢手拉手组成圆环时,在动作上分析属于静力性动作。①头部相对躯干部为运动环节,关节运动为颈椎上下关节突关节运动(抬头),与外力方向相反,原动肌有斜方肌、胸锁乳突肌、肌肉工作条件是近固定,肌肉工作性质是静力性工作。②手臂相对躯干部为运动环节,关节运动是肩关节外展,与外力方向相反,原动肌是三角肌前、中部,岗上肌、胸大肌等,肌肉工作条件是近固定,肌肉工作性质是静力性工作。③前臂相对上臂部为运动环节,关节运动是时关节伸,与外力方向相反,原动肌是肱三头肌,肌肉工作条件是近固定,肌肉工作性质是静力性工作。④腕指相对前臂部为运动环节,关节可以是腕指屈(即运动员用手互相握紧),与外力方向相反,原动肌是前臂屈腕屈指肌群,肌肉工作条件是近固定,肌肉工作性质是动力性工作。躯干相对于下体部为运动环节,关节运动形式为脊柱伸、腰骶关节伸,原动肌是坚脊肌、臀大肌,肌肉工作条件是下固定(坚脊肌)和远固定(臀大肌),肌肉工作性质为静力性工作。大腿相对骨盆部为运动环节,关节运动形式是伸大腿,原动肌有臀大肌,肌后肌群,肌肉工作条件是近固定,肌肉工作性质是静力性工作。小腿相对大腿部为运动环节,关节运动形式为伸膝,原动肌有股回头肌大腿内外侧肌群,肌肉工作条件是近固定,肌肉工作性质是静力性工作。

该动作是两臂张开外展,抬头挺胸,大腿外展、伸膝。上肢各环节运动以躯干、上肩带为基本固定点。上肢各环节以起点为定点相对关节运动。整个动作通过手腕手指互相抓握,以手支撑人体,人体重力作用于被抓握的另一名运动员手上。外力由人体重力转化为对方手对自身的支反力。手与手接触点为上肢固定支撑点。上肢大部分环节的起点为动点绕关节向上点骨运动。如胸廓绕胸锁关节相对肩带运动,肩带绕肩关节相对上臂运动,上臂绕肘关节相对前臂运动,前臂绕腕关节相对腕、掌部运动,近节指骨绕掌指关节相对掌骨运动,远节指骨绕指关节相对近节指骨运动。运动员互相抓握时,是以支撑部位与支撑点来定位的,所以这时指关节也是近固定。具体来说,当运动员手拉手支撑体重作为支撑点时,手指末端是用手的,也不是完全固定的,此时手指伸肌群在重力压迫下张力增加,成为指关节屈的主要外力。腕关节的外力是支反力,关节运动保持伸位,实际分析时,应注意手拉手是上肢,尤其是腕指的静止只能是相对的,有时看上去是不动,但实际上运动员手拉手在空中保持环形,由于受风力和其他运动员动作影响,手始终是被拉而又主动收缩,是动力与静力的交替。

另外,下肢各环节的外力以重力为主,由于人体是背朝上,脸朝下坠落,所以大腿、小腿部位是以背群肌克服阻力,保持平衡,但足部在空中始终处于放松状态,这时足的外力不是足本身重力来决定的。不会因自身重力做跖屈(绷脚尖)背屈(勾脚尖)动作,足的外力来自与环节运动相背的软组织被动牵张力。躯干的外力是躯干和背伞,当躯干伸时,人体重心位于胸腰交界外,当运动员下坠时,为了保持四肢张开平衡,实际上由于下肢比上肢重,人体重心会大幅度后移,为克服这种不利姿势,一方面要挺胸直腰,有时需要屈小腿,使人体重心上移。所以在分析造型跳伞空中星型造型时,不仅要准确地寻找肌力,以便对主要肌群有针对性进行训练,同时准确地寻找到外力,对确定原动肌也十分重要,建议多做拉力练习,加强上肢肌的力量练习,肩关节的柔韧性练习也很重要,平时可以在崩床上做俯卧落下练习,学会掌握和迅速找到和调整重心。

(二)踩伞跳伞造型解剖学分析

踩伞种类主要分两种,一种是重叠式,另一种是勾挂式,两种形式的跳伞一般都是体重重的跳伞员在上面,体重轻的跳伞员在下面。

(1)重叠式踩伞跳伞

是指上面的跳伞员踩在下面跳伞员的伞衣上,造成两伞似乎连在一起的造型,运动员基本动作是两臂上举抓握伞绳,抬头、挺胸、直立、下肢直立,两脚踩在下面的伞衣上。动作分析:①两臂上举相对躯干部为运动环节,关节运动形式是肩关节屈,与外力方向相反,原动肌是三角肌前部、中部、胸大肌上部,肌肉工作条件是近固定,肌肉工作性质是静力性工作。②前臂相对上臂部为运动环节,与外力关系反同,原动肌有肱三头肌、肘肌、肌肉工作条件是近固定,肌肉工作性质是静力性工作。③腕指相对前臂为运动环节,关节运动形式是腕关节屈,指关节屈,原动肌是前臂屈腕屈指肌群,与外力方向相反,肌肉工作条件为近固定,肌肉工作性质静力性工作。④头部相对于躯干部为运动环节,关节运动形式为头部抬起,与外力的关系反同,原动肌是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肌肉工作条件是下固定(胸锁乳突肌)和远固定(斜方肌),肌肉工作性质为静力性工作。⑤躯干相对于下肢为运动环节,关节运动形式是背柱直立,腰骶关节伸,与外力方向相反,原动肌是竖脊肌,腰背后群肌,肌肉工作条件为下固定和远固定,肌肉工作性质为静力性工作。⑥大腿相对骨盆为运动环节,关节运动形式骨宽关节伸,与外力方向相反,原动肌是臂大肌、股后肌群、肌肉工作条件是远固定,肌肉工作性质为静力性工作。⑦小腿相对大腿部为运动环节,关节运动形式是膝关节伸,与外力方向相反,原动肌是股四头肌、肌肉工作条件是远固定,肌肉工作性质是静力性工作。⑧足跗、跖部相对小腿为运动环节,关节运动形式是髁关节背屈,与外力方向相反,原动肌是胫骨前肌,肌肉工作条件远固定,肌肉工作性质为静力性工作。

(2)勾挂式踩伞跳伞

是指上面的跳伞员用双脚勾挂住下面跳伞员的部分伞绳,使两伞上下连在一起。勾挂式踩伞跳伞动作分析与重叠式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运动员下肢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胫骨前肌)更为紧张,尤其是胫骨前肌处于紧张收缩状态,由于运动员要用脚趾勾住下面运动员伞衣上的伞绳,所以足处于背屈姿势,这时的原动肌除了胫骨前肌,还有趾长伸屈,使脚姆指跷起。整个动作通过脚掌、脚趾支撑人体,人体重量作用于伞衣和伞绳上。下肢各环节以伞绳为支撑固定点,外力由人体重力转化为伞衣和伞绳对人体的支反力。脚与下面的伞衣和伞绳接触点为下肢固定支撑点。下肢大部分环节的起点为动点绕关节向上点的定点骨运动。只有脚趾关节例外。如骨盆绕髋关节相对大腿运动,大腿绕膝关节相对小腿运动,小腿绕髁关节对踝,跗骨运动,距跟关节绕足相对脚掌骨运动,脚掌骨绕趾节关节运动。当脚掌根部与掌部支持体重作为支撑点时,脚趾未端没有被固定,脚趾勾挂部位是可以活动的,此时脚掌伸肌群在重力压迫下张力增加,成为脚趾关节背屈的主要外力。髁关节的外力是支反力,关节运动保持背屈位,符合“慢反”,关节运动有背屈的趋势。跳伞踩伞动作的静止是相对的,脚趾勾挂在伞绳上,当运动员身体发生摇晃时,脚趾都要不停地调整好重心,这就是说,当脚踩在伞衣上和勾挂在伞绳上时,小腿前部的肌群似乎都在用力,否则是不能很好完成动作的。

还应注意的是,踩伞勾挂动作中,因脚掌的外力是整个人体和降落伞加于下肢的重力。当人体直立时,人体重心位于两脚之间,因此运动员踩伞的点距很关键,一般要求两脚与肩同宽,有时为了稳定可能还要稍宽于肩部,这样实际上两脚是处在外八字姿势,这对臀中肌和臀小肌可以得到利用,也就是说这个动作对臀中肌和臀小肌的力量要求较高,以及大腿内侧肌群,小腿外侧肌群都应注重练习,平时应多做外八、外撇、叉一字和外八行走、跳跃等练习、以增加臀中肌和臀小肌的力量和柔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