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筑梦蓝天
17149100000058

第58章 宽严相济的组织部长

———中航工业沈阳所组织部王军回忆罗阳

记者: 刘文波 马 倩 马丽元

为了给一位老同志争取合理的待遇,他派人去老同志参加革命的地方实地取证; 为了表彰先进,他把先进集体和个人的照片挂到全所最热闹的橱窗里; 优秀员工和优秀党员被送到深圳和香港学习,被送去疗养……在那个只有证书和红花的年代,罗阳给优秀党员和优秀员工以大胆的奖励。而同时,他对考核不合格的干部却严格地亮起黄灯、亮起红灯,直至免职。

1995年1月,罗阳担任中航工业沈阳所组织部部长,开创了沈阳所干部管理和党建工作新局面。

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记者: 能否给我们讲讲当时你和他共事时的一些故事。罗总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怎么要求下属的?

王军: 罗总是1994年2月从研究室调到组织部,当时我们办公室是个套间,他在里边,我们在外边。他来的时候,我们这边一共是5 名同志,包括原来的纪委书记兼组织部部长、王朝阳副部长、还有一个专职组织员和两个干事。

我当时是组织干事。组织员主要是负责党建工作,比如发展党员等。组织干事的工作比较具体,负责的部门事务包括党建教育管理等。当时组织部的工作主要有两块,一是干部工作,一是党建工作。

罗总过去是搞技术的,特别聪明,特别勤于学习,所以他很快就适应了工作环境,工作走上了正轨,完成了由技术到行政、由科技到政工的转变。

记者: 听说他要求工作特别严,是吗?

王军: 我们在一起工作是这样的。不管是接到上级任务也好,还是我们自己想做的事情也好,他一般会把我们召集起来,一起研究做这件事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应该怎么去做,确定以后,他就会放手让我们去做,对我们很信任,有什么困难就去找他,他在后面给我们创造条件、提供支持。

他这个人做事特别认真,对工作要求很严。每一件事都不能糊弄,因为他很细致,他知道你哪个地方没做到位,无形中工作还是有压力的。当然这样也有利于把工作做好。

记者: 您觉得压力主要来自哪里?有没有您感觉到压力特大的事情?

王军: 这个真没有。因为我们工作比较主动,工作来了,大家齐心协力去做,从内部来讲压力不是很大。

最紧张的是1995年的党代会,四年一次的党代会在研究所是件大事。那年他是大会副秘书长,负责筹备工作,包括代表选举、候选人推荐等,事情非常多,很繁杂。会务筹备这方面,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都得细致认真地反复推敲,因为他要求高,要求这件事必须办好,大会必须开好。这其实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我们所当时八九百人,各部室按比例选出代表,有个代表资格审查小组。在干部管理方面,他也非常有新意,以前干部考核,考核完了打个分好像就完事了。但从罗阳开始有了新举措。1998年和2000 年,连续两个年度考核,考核结果要在大会上公开,并且还要亮黄牌、亮红牌,第一次亮黄牌,第二次再亮黄牌就得被免职。人们都说,我所的干部考核开始动真格的了。

多年悬而未决的待遇问题解决了

记者: 他对工作要求那么严,你们是不是都很怕他?

王军: 他在组织部那几年,整个工作完成情况是非常好的,工作的氛围也特别好。他特别和蔼,从没红过脸,没拍过桌子。这就是他的特别之处。

他对同事特别关心。有一名离休老同志,由于参加革命的时间没有弄清楚,影响到待遇问题。罗阳上任后,特别重视此事,在实事求是、政策允许的情况下,专门派两个人去老同志当时参加革命的地方,收集原始的证明材料,多次跟老干部局沟通。他自己还把老干部政策研究透彻,他发现老同志的情况符合政策条件,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经过主管部门批准,罗阳把这件事圆满办成了。

旅游+疗养,大胆的激励方法

记者: 听说他对后备干部的培养特别重视。

王军: 对。罗总对青年后备干部推荐,有他自己的想法和一套程序,包括后备干部的民主推荐、党支部要集体讨论、党政领导互相沟通、要签名等整个程序。他上任这几年,把原有后备干部充实到100多名。

他还特别重视培训。他担任组织部长以后,连续办了青年干部培训班、党政干部培训班,还组织人到西工大、北航、深圳等地学习。当时各区分配名额有限,他就积极想办法联系,希望把我们所更多的人送去学习。

记者: 去深圳学习是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学习?

王军: 印象最深的是1996年他组织11个人去深圳学习10多天。这批人到深圳中航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现任中航工业副总经理李玉海、飞机公司的方玉峰都在这批里。培训为他们的成长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记者: 我记得有人说罗阳提出来,让优秀员工去香港旅游,您还记得吗?

王军: 1996年以后组织过两次,罗总联系的学习单位。第一次大批出去就是1996年。这种大批员工到特区考察在过去很少。香港去了两次,每次都是30多人。那时候大家自己带干粮、坐火车去香港,真是实心实意地去学习去了。10来天的学习,也是作为对优秀员工的一种奖励。

罗总总是想办法鼓励工作优秀的人。他要求为先进集体和个人照相,加强宣传力度。当时在我们俱乐部旁边,现在老礼堂门前有个大橱窗,过去用于贴海报,罗总建议把那地方全变成先进宣传栏。先进集体拿着奖状的照片,优秀个人戴着大红花的照片,都大张旗鼓地挂在那里。那地方平时就特别热闹,看电影开会都在那儿,形成了一种很浓厚的宣传氛围。

他还组织优秀党员去疗养。一共组织了三批,六七十人参加,很多一线党员平常没有这种机会,所以大家能出去在一起座谈都挺感动的。平时只要有机会,他对大家的鼓励特别多,把功劳也是归于员工。他这个人特别实在,办什么事从来不打折,大家都愿意跟他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