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特殊材料铸人生
17148600000037

第37章 人们眼中的颜鸣皋(3)

据我看,颜总是一个普通而又纯粹的人,历史造就了他,他也回敬了那份该回敬的贡献。功也好,过也好;是也好,非也好;荣也好,辱也好;他都能以平常心看待,这是他极赋哲理的修为和境界。他既是有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和勤奋向上的知识分子,又是有民主与科学精神的知识分子。他和我们民族一起经历了那场八年抗战的民族灾难和浩劫,从而孕育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几十年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为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奋斗中,他历练自己,在更高的境界上看待事物和对待人生。也正是这盏明灯,照亮他不断求索的漫漫人生。

在颜总的熏陶下成长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陶春虎

2010年初,我有幸被评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力学性能表征和失效分析领域的首席技术专家,不久又被授予航空报国金奖,在获得这些荣誉的时候,我在感激院内外很多领导和老专家悉心培养的同时,由衷地感激颜总在我科研工作中始终不渝的指导、支持和信任。可以说,没有颜总亲切的关怀,不可能有我的今天。

治学严谨,从严要求

我是十年动乱后首批进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学生,所学专业是金属腐蚀与防护,得知颜总是国内外金属物理和疲劳断裂领域著名的科学家,1981年秋天研究生报考时,我毫不犹豫地报考了金属物理研究室的研究生,希望得到颜总的指导。

当时,我院担任研究生导师的很少,颜总已经带了很多研究生,就把我安排给金属物理研究室主任张少卿指导。记得1982年初进院报到后,张少卿主任把我带到颜总办公室,介绍了研究生期间会从事钛合金微观组织与疲劳行为关系方面的研究,并说这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颜总会在技术上给予指导。颜总鼓励我好好学习,能上大学和研究生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第一次见到国内外著名的科学家,又是国家级材料研究单位的总工程师,我的心情非常紧张,加之我那时生性胆怯,性格内向,只是表达了一定好好学习。

在研究生期间,相关的疲劳试验研究部分都是在谢济洲老师指导下完成的,张少卿老师和谢济洲老师经常谈起颜总要求严格、治学严谨,要求我每一个阶段试验小结都要认真。那时的总结、绘图等完全靠手工完成。颜总作为院里的总工程师,尽管工作很忙,但每次提交给他的东西他都很认真审阅,从计量单位、图表到文字内容等都一一核对,并对其中一些异常点进行询问。我亲身体验到颜总在科学研究方面的严谨和工作上的一丝不苟。

我在80年代中期最早合作发表的2篇英文论文,颜总都进行了最终的技术和文字把关,从英文逐句的修改完善到技术上的询问和指导,都体现了颜总在科学研究方面的治学严谨精神,我终身受益匪浅。

1993年我从法国读博士回国后,有幸成为颜总的博士后,那时我已经担任了金属物理室和失效分析中心的副主任。博士后研究论文涉及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燃烧合成。由于工作忙,我在博士后研究中投入的精力不够,加之自己认为博士后研究报告不是学位论文,只是一个研究报告,急于想早一点出站,因而交给颜总审阅的出站研究报告水平不高。颜总审阅后,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要求认真提炼,总结提高。尽管我的博士后出站推迟了3个月,但看到自己的出站报告比前期有了质的提高,心中充满了对颜总的敬意和感激。

对年轻人充分信任并全力培养

1996年底,由师昌绪、柯俊院士组织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共计23卷书的翻译,其中由颜总负责《材料的塑性变形与断裂》一书约95万字的翻译,要求在7月底交付出版社。参与翻译的基本上是刚工作不久的10余名博士,颜总安排我来具体组织。当大多数章节翻译初稿出来后,许多负责审校的老专家看到翻译的专业技术问题较大,就不愿审校。我考虑到责任重大,产生了退缩的想法,2月底,当我把自己负责的18万字翻译稿交给颜总审校时,就以1997年3月要去埃及、4—7月要在党校学习为名,提出另找他人负责全书的审校和统稿。颜总当时只说了看看我翻译的稿件再说。过了大约一周,颜总找到我,拿出了我翻译的稿件以及我院另外两位在翻译和专业领域两位著名专家的审稿意见,并说到两位审稿专家都认为你翻译得很好,完全可以胜任全书的审校和统稿工作。你就不要再担心了,这也是锻炼你组织协调能力、提高专业水平、拓宽专业领域的好机会;并且风趣地说,出国和党校学习任务虽然也很重,但翻译工作可以作为业余时间修心养性的事情来干,相信你一定能干好。随后,又带我向柯俊院士汇报了翻译的进展情况和可能存在的问题。这件事使我深受感动,颜总看出了我的担心,并没有用简单的方式要求我去完成,而是用非常巧妙的方式激励我。在颜总的指导下,我院按节点高质量地完成了翻译工作。

在90年代末期,我多次产生了不想从事科研工作的想法。颜总就经常鼓励我加强专业水平的提高。尤其在1999年,颜总最后一次出国,要求我跟他一起去加拿大参加第八届材料力学性能表征国际会议。在此期间,颜总给我讲了他许多亲身的经历,特别是从美国回国过程中所受到的迫害和艰辛,使我深受感动,坚定了自己在科研事业上奋进的决心。

时刻惦记金属物理专业的发展

在20世纪末期到21世纪初期,由于国内研究院所一度重视产值、效益,忽视材料的基础研究,作为材料基础研究的金属物理研究室,面临非常困难的境况,人员大量缩减,经费难以支持。2006年以来,年近90高龄的颜总多次找到我,语重心长地和我谈,“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以及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关系研究,是高性能材料研制和工程应用最重要的基础,作为国家级的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金属物理研究室没有多少研究工作,长期下去,高性能的材料研制如何进行。”“我也会找领导谈,希望你能带领金属物理研究学科尽快走出困境。”我从1997年底就离开了金属物理研究室,总觉得困难重重,面对颜总的多次鼓励,心中虽不愿挑起这个管理重担,但总觉得不能辜负颜总的殷切希望。2009年初,在院领导的决策和支持下,终于进行了机构重组,自己并担任了失效分析与物理检测研究室的主任,新进了电子探针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先进的仪器设备。尽管目前距金属物理研究走出困境的目标尚有很大距离,但颜总时刻惦记金属物理专业发展,为高新材料的研制和工程应用奠定基础的谆谆教导时刻在我耳边回响。我和我的同事们一定会努力工作,加快金属物理研究专业的发展。

作为颜总的学生,颜总渊博的学识,谦虚谨慎而扎扎实实的学风,对学生严格要求而又尽心辅导的胸怀,对事业兢兢业业和永无止境的追求,都会使我永远为之敬仰,永远是我事业和前进的榜样。

我眼中的颜总

——慈城颜氏家训的践行者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计量中心党支部书记刘世兴

我认识颜鸣皋院士还是在1990年北航上研究生的时候,受导师陈昌麒委派给他送一本铝合金国际会议论文集,与他接触较多却是在2000年后到人力资源部后主管研究生、博士后的招收、培养和管理工作,因为他是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

我一直称呼他为颜总,原因之一是他曾经担任过我院的总工程师,另一个原因是第一次见他时随其他人就称呼他颜总,到人力资源部任副部长工作后,他称呼我为老刘,据说称呼“老”是尊称。

颜总与我共事10年,与他共事时他已经80岁高龄,他给我的总体感觉是思维敏捷,淡泊名利,对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对工作一丝不苟、严格要求。在我所知道的并与他有过接触的研究生和博士后,均对他从心底里尊敬和爱戴,这种尊敬和爱戴不仅仅是他作为一个长者和院士,最重要的是他做人、做事和待人的品格,处处体现了他“人若无求情自高,人有追求寿亦长”的做人、做事和待人风格,以及他处理三者辩证统一关系的境界和高度。

工作方面的几件小事:一次我去他办公室,作为主编的他正在审阅一期《航空材料学报》刊物的清样,上面字很小,且是中英文对照,他审起来很费力。但他还是一字一句地看,遇到写得不对或不好之处,他都耐心地给改过来。我劝他说年龄大了看东西不方便,找其他人审阅一下就行了。他说,既然在这个位置上,就应当负这个责任,如果确实审阅不了,那就不能占着位置不起作用。在培养博士和博士后方面,他对每一个博士和博士后,从开始的培养方案确定、论文题目确定、论证、论文大纲和计划、中期汇报,到最后的论文撰写和修改,他都亲自主持讨论并把关,尤其是在学位论文的修改时,他都逐字逐句地审阅,确保论文在学术水平、结构和形式上达到学位论文要求。作为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他十分重视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工作,主持每次的博士后出站报告会和中期报告会、每年的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研究生开学暨毕业典礼等。只要可能,每年的博士研究生入学面试他也都参加。虽然院里没要求他每天上班,即使上班,也希望他上午10点钟就可回家,但只要有工作,他都坚持到结束,甚至经常坚持一整天。有时怕他太累了让他提前回去,他从来没有中途离开过。

在为人处世方面,虽然颜总是我院最早的一名院士,他从不搞特殊,将自己当成一名普通的职工来看待。已退休的研究生部张瑞麟老师说起一件事,给我的印象很深。在20世纪90年代,颜鸣皋当时已70多岁了。院里因为车辆紧张的原因,没有为当时的唯一院士配车。张老师有几次去乘公共汽车时,遇到颜总也在挤公共汽车,觉得他这么大年纪又是院士,挤公共汽车既不方便又不安全。就对他说,如果下次出门,千万不要再挤公共汽车了,给研究生部说一下,给他要车。他说都是办私事,不能给单位添麻烦,坚持不能这么干。后来,还是张老师给院长反映情况后才将此事解决了。

每次找他汇报工作或讨论问题,他总是和颜悦色,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是领导或院士而摆出点架子,请教他问题时他总是耐心地给你讲解,他不清楚的也能仔细听你讲,而且思路很清楚,思维很敏捷,很快就能抓住重点和核心。他几乎都能参加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各项工作,但在外兼职和参加评审会却很少。有一次我问他,现在的院士都参加了大量的评审会,并在外边兼职,而他却很少。他说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不懂的专业评审会不参加,二是不符合自己做人做事原则的评审不参加,三是考虑到自己年龄、身体和性格的原因,尽量少参加类似活动。但是一些学术活动如学术报告、博士生答辩、博士后报告、学术会议等他却尽可能参加。在担任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期间,他十分关心学位评定委员会的相关工作情况,经常与我讨论研究生和博士后招生、培养和管理方面的事情,并经常询问他指导的研究生和博士后的各方面情况,有问题时总是乐于出面帮助解决,共事10年中合作十分愉快。

另外,给我感触较深的是他对后辈和年轻人的培养和期望方面,他的有些博士生在走上领导岗位后,他经常勉励他们一定不要荒废了自己的专业,在当前的形势下能兼顾则尽量两不误。他培养的博士后、博士、硕士已有很多成为我院的学术骨干和带头人,如戴圣龙院长、陶春虎副总工程师、张国庆副总工程师、朱知寿博士、李园春博士、颜悦博士、杨守杰博士、李周博士等。

作为院士,他的学术水平已得到国家和社会承认,作为公民和职工,他做人、做事和待人的品格也得到人们的认可,我不知是他的学术水平高促进了他品格的提高,还是品格高尚促进了学术水平的提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形成了良性循环,以至于他的学术水平和品格均达到常人无法企及的境界和高度,真正很好地践行了“明明白白做人,老老实实做事”的慈城颜氏家训。

我的导师颜鸣皋院士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钛合金研究室朱知寿博士

颜鸣皋院士,也就是大家亲切称谓的颜总,是我的博士后指导老师。我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后进入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工作,15年来,我一直在颜院士的悉心指导下学习和工作,始终沿着颜院士从事的专业方向在晶体学织构、航空钛合金材料、疲劳断裂、损伤容限等方面探索前进着,在航空材料技术研究和人生成长方面受益匪浅。

知遇之恩,促成一生追求

1994年10月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中国科学院院士颜鸣皋教授应邀赴清华大学参加我师兄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就在这个答辩会上我认识了德高望重的颜院士,并从此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奠定了我一生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