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歼8Ⅲ战斗机的设计上,引入了手不离杆的操纵概念,即飞行员作战时双手不离杆即可控制飞机和火控系统,也就是国外所说的HOTAS。这就需要在油门杆和驾驶杆上安装各种开关和按钮,这些开关和按钮是重要的功能器件。通过成品协调会和多方联系,仍未能找到研制这种开关和按钮的单位。况且当时这些器件的军标体系尚未建立,指标要求也不明确,怎么办?突然,李明想到林宗棠部长曾托人给他寄过一本书,是世界上从事航空产品研制与生产的厂商名录。他马上找出来查找,希望能找到一些生产这些产品的厂商。这个目录里的确有一些制造这类器件的厂商,但是哪一家能满足歼8Ⅲ飞机的要求,必须取得联系并详谈之后才能确定。之后,李明将这本名录交给了贾鑫,并说明了他的意图。贾鑫是“八二工程”技术支援组成员之一,经他多次与外方联系和评估,逐步将目标选定为美国的一家厂商。李明向部里申请了一点外汇额度,这样就可以与外商进行深入的技术与合同谈判了。当时李明考虑,如果派人出国去谈这件事,这些小器件涉及多个专业,讨论到详细技术就需要国内支援,过程肯定会比较麻烦。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请外方来国内,但是外商又觉得买卖太小,不值得专门跑一趟。恰好在这个时候,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办航空产品展览会,这次展览会为双方谈判提供了机会。于是,通过展览会的相关机构,邀请外方参会,但实际上外方只做了两块展板,并指定代理人来京展览与洽谈。于是,601所利用这个机会对实物产品进行了详细了解,并签了购买30套产品的合同,这件事就这样解决了。
此次购买的30套器件在歼8Ⅲ研制过程中并没有用完,此后还支援了其他单位。当然,现在国内已能研制这些器件。
1991年10—11月,李明先后赴上海、南京、洛阳等地,主持综合火控系统各主要分系统的专题评审会,对各分系统和设备的方案设计、原理正确性和可达到的技术指标进行了评审,包括各分系统的软件项目开发计划、软件的需求说明、各分机对汇编语言的申请报告、接口控制文件协调等。
通过评审后,各参研单位立即转入详细设计和C型件的研制。由于是为型号研制工程化样机,限于当时机载计算机的设计和制造水平,C型件产品的研制周期平均约为一年,有的单位快一些,有的单位慢一些。加之有的单位考虑到S型件的进度更紧,就将共用的硬件一次投入,生产出来之后经过装配调试再挑选C型件与S型件,导致C型件阶段周期比原计划多了5~7个月。
在此期间,李明落实了歼8Ⅲ武器配套方案,并对综合火控系统的火控精度控制文件进行了评审。此外,他还研究了1471G脉冲多普勒雷达的领先试飞问题(包含有INS和ADC)。1471G雷达是综合火控系统的重要分系统,因而实现领先试飞对综合火控系统的综合与达标意义重大。1992年5月,所里完成了1471G雷达在歼8Ⅱ04架飞机上的改装发图。同时,李明还组织完成了综合火控系统的S型件综合试验任务书和试验大纲的评审,提前让航空电子综合实验室投入试验条件与方法的实质性准备。
而关于综合火控系统软件方面的问题与当时的现状,对李明的触动最深。1992年9月,李明在上海主持综合火控系统软件设计评审会,这次会议为综合火控系统C型件综合试验打下了基础。但是,这次评审会也让李明发现并认识到,综合火控系统软件的成熟将会经历一个艰难的过程。
李明在负责歼8ACT纵轴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验证机计划时,经过联邦德国MBB公司对软件系统的评审,就曾将已经编好的机载软件全部推倒重来,按国军标要求重写,并要求在三方之间互相透明。但是,这种解决安全关键软件的办法在这里无法推行。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表面上各家的软件都按国军标规定编制,但在实际操作上,由于各单位的水平参差不齐并且互不透明,单位之间就像“黑盒子”。而且,由于潜藏着隐形的“竞争”,或者说担心“被替代”,所以软件成了单位或个人的“命根子”,单位之间几乎没有交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明曾经多次向型号行政总指挥反映,总指挥也向国防科工委反映,并提出要用行政手段解决问题,但是一直都没有实际有效的措施。当时,既没有“软件著作权”的意识,也没有“第三方测试”的制度,也不承认软件的价格,说到底就是缺乏合适的体制、机制。因此,当时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用各种综合试验进行大量的反复考核,从中发现与改正软件的错误,寄希望在后续的使用中继续完善。时至今日,装机软件的编写仍然错误较多。李明曾在某研究院看到一组数据,该院作为第三方测试单位,多年来累计测试软件350万行,发现差错1.2万个。由此可见,装机软件的编写错误仍然较多,水平还不高,还应大力加强体制、机制和制度的建设,培养优秀的软件研制团队和良好的计算机文化氛围,才能使软件的差错率有根本性下降。
后来在歼8Ⅲ研制过程中,对软件严格控制单边更改,并推行和实现协同更改的办法,以解决软件方面的问题。但是在李明看来,这只是让各相关方有知情权,只是缓解矛盾的手段,并不是根治之策。
当然,目前在歼8系列和歼11系列飞机的航电系统中,这个问题已经得到较好的解决。
1993年4月,各单位制造完成的C型件陆续运抵上海615所,此后开始了长达4个月的测试,并发现和解决了大量问题。1993
年8月9—12日,来自领导机关和参研单位的80多人参加了试验结果评审会,并通过了试验结果的评审,从而打开了C型件转S型件研制的大门。
1993年10月,歼8Ⅲ01架飞机进入首飞准备阶段,同时李明对03、04架飞机的进展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综合火控系统的各项设备研制进度已拖后。在1993年12月12日,也就是01架飞机首飞当天举行的歼8Ⅲ研制工作汇报会上,李明据实向国防科工委、空军、部领导汇报了03和04架飞机的情况。李明在汇报中指出,除综合火控系统各项设备拖后外,交流电源系统进度拖后最多。在这种情况下,李明很清楚,要保证工程的进度,就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将时间抢回来。
由于综合火控系统设备拖后是主要问题,所以要想保证整个工程的进度,就必须先解决综合火控系统方面的问题。李明决定以综合火控系统研制为重点,从两方面采取措施。一是从1993年12月开始,要求各参研单位陆续提供S型试验件,而不是按计划统一进度交付,这可以在验收试验和单、双边试验上抢回部分时间。1994年2月下旬,总师系统召开了综合火控系统S型件综合试验评审会,评审组认为,综合试验的文件基本齐全,各项设备能满足S型件地面综合试验的要求,但C型件试验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和S型件验收中暴露的问题应及时解决,并在交付的装机件上落实。完成上述工作后,可以进行试验。
从1994年4月开始到6月底,进行了一轮S型件的系统联试,基本走完了全过程,也暴露了不少问题。这个阶段共产生差异报告307项,试验中已解决279项,其余28项签订了协调纪要。试验证明,系统运行基本正常,但如前面所述,软件的成熟度仍然不够,总师系统要求各单位8月底前完成软件的修改和完善,然后返回601所的航空电子综合实验室进行复试。
复试期间,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许多人都是天天加班加点。当时担任试验现场领导小组组长的黄昌默副总师,带病坚持在第一线,输完液就进实验室,这种精神感动了很多人。试验中,有时发现的问题与更改不是一家单位就能解决的,因此常引起急躁情绪和互相“埋怨”。当时613所副总师范治玉就提出一个口号“多体谅,少指责,同舟共济”,并做成横幅挂在试验现场,很好地稳定了大家的情绪,也稳定了军心。
经过9月的复试,S型系统综合试验终于完成,并于月底举行了试验结果评审会,空军顾问组成员及首席试飞员也参加了会议,并在模拟座舱中进行实际操作。这标志着综合火控系统研制向工程化迈进了一大步,为歼8Ⅲ03架首飞创造了条件。
除综合火控系统的问题外,还有交流电源系统的问题。关于交流电源系统,最初有两套方案,一种是在原歼8Ⅱ飞机上所采用的电磁恒装原理的6千伏安电源基础上,扩容到15千伏安的方案,另一种是参照“八二工程”中采用的数字式控制的变速恒频方案。两个方案各有优劣,一时难以决策,因此就并行推进,待决策采用变速恒频方案后,承制单位115厂设计人员对该方案设计经验不足的问题就冒了出来。为此,李明要求,一是尽快把C型件研制出来,交付601所,在其电源试验台上试验,以充分暴露问题;二是指派参加过“八二工程”交流电源系统技术评审的技术人员姜成伟、裴国钧到115厂,配合他们的设计研制工作,他俩对该系统原理、技术指标及设计有一定了解。经过115厂的努力拼搏和601所电源实验室加班加点进行试验,交流电源系统的C型件试验于1994年3月完成,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但115厂表示,试验暴露的问题一定会在S型件上解决。终于,1994年12月中旬,在601所召开了交流电源系统S型件试验结果评审会,试验结果证明,交流电源系统的绝大部分功能和指标已达到技术要求,但动态响应时间、机内自检测功能、控制器部分保护项目等问题仍须抓紧解决。
在歼8Ⅲ飞机研制中,李明通过吸收国外的经验,并结合项目本身特点,大胆创新,提出并实施了综合火控系统与交流电源系统的联试,以及综合火控系统和交流电源系统与环控系统联试,这在国内尚属首次,试验规模也比较大。在参研团队的努力拼搏下,上述试验都圆满完成,从而为歼8Ⅲ03架飞机首飞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1994年12月26—27日,歼8Ⅲ03架飞机完成首飞评审,1994年12月30日实现了“保四”首飞。
从“八三工程”转到“十一号工程”
对于像李明这样20世纪50年代参加工作的一代人,特别是在解放军大熔炉里接受过教育和锻炼过的人来讲,他们对工作大多以服从组织分配为原则,从不,也不会讨价还价。从1994年起,李明被总公司抽调参加“十一号工程”的对俄技术合作谈判,1995年正是谈判的高潮,因此,他投入到歼8Ⅲ研制的精力也逐渐减少。1996年6月,上级任命杨凤田接替李明担任歼8Ⅲ型号总设计师,而李明则被国防科工委任命为歼11系列飞机的总设计师。
现在回顾歼8Ⅲ01架和03架飞机的首飞,可以看出,涡喷14发动机要装机使用,其成熟度还不够,而综合火控系统软件的成熟度也略欠火候。这就使得在沈飞公司的调整试飞周期延长,尤其是涡喷14发动机造成的影响更大。但是在研制团队的顽强拼搏和努力攻关下,经过对俄技术合作,采用中介机匣处理技术,研制出可以不放气的涡喷14发动机;而经过参研团队的几次集智攻关,综合火控系统功能与软件的可靠性也明显改进。1995年10月31日,01架实现转场到试飞院,标志着歼8Ⅲ型飞机即将转入定型试飞阶段,而歼8Ⅲ04架全状态飞机于1995年12月17日首飞成功,也壮大了进入试飞状态的机队规模。
1996年9月23日,歼8Ⅲ03架飞机转场试飞院,实现了“八三工程”研制的又一重要节点。
尽管前进的路上有沟沟坎坎,但是李明和他带领的“八三工程”研制团队都走过来了,虽然也遇到不少困难,但最终都被克服了。应该说,当时“八三工程”的形势还是不错的。
从1982年歼13飞机停止研制算起,到1994年歼8Ⅲ03架首飞成功,在这12年里,李明经历和从事了大量技术工作,但是在他自己看来,他主要是做了两件事:一是带领研究、工程团队,以百折不挠的毅力,坚决贯彻“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在国内率先突破和掌握了电传操纵和主动控制技术以及综合航电火控系统这两项第三代战斗机的关键技术,大大地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二是在601所建立了综合航空电子系统设计研究室、飞行控制系统设计研究室和“四性”设计研究室,以及相应的高水平实验室。并通过预先研究和型号研制,为这3个专业设计研究室培养和造就了一支能攻坚克难的技术队伍,实现了601所技术能力的跨越式提升。
鉴于李明在预研和型号研制工程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和做出的贡献,1995年,李明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并获航空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