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新编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
17147400000007

第7章 体育锻炼的作用(2)

体育锻炼的内容要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化,要注意安排短暂休息,使锻炼者情绪饱满,精力旺盛,不易疲劳。

第二节 体育锻炼与常见疾病的防治

一、体育锻炼对脂肪肝的防治

(一)脂肪肝的成因与危害

脂肪肝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脂肪异常大量地在肝脏内蓄积,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脂肪肝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饮食结构改变,荤食多于素食、高热量食品、缺少运动、滥用药物、饮酒过量、疾病,都会导致脂肪肝的发生,脂肪肝的发生可影响人体消化功能和肝脏正常代谢功能,如不加以控制,严重者会导致肝硬化。

临床症状

常见症状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喘气、有疲乏感、腹胀、右上腹或肝区有疼痛感,部分患者血清转氨酶增高(GPT>30u/l)便秘或便稀、肝脾肿大,但也有25%以上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发现自己有上述临床症状,或有肥胖的趋势,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并进行肝脏B超检查,血脂及肝功能检验,给予明确诊断,及早发现、早期治疗。

(二)防治的方法

脂肪肝患者应戒除烟酒、控制饮食,应多补充足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等食品,如豆类、蔬菜、水果、山楂、海带、胡萝卜等食品,少食动物内脏、肥肉、蛋黄等。

1.脂肪肝患者以肥胖型较多,应适当增加体育活动,如太极拳、慢跑、游泳、自行车、乒乓球、排球、网球等中小强度的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一周3~5次,每次20~40分钟,如有肝功能损害者,则要适当限制运动。

2.在运动前可与医生讨论病情,订出锻炼计划,同时可以适当辅以药物治疗,如宁脂片、血脂康等,定期进行B超及肝功能检查。

二、体育锻炼对肥胖症的防治

(一)肥胖症的成因

1.嗜好肥甜油腻食物,暴饮暴食,有大量摄食高脂肪和高热量的饮食习惯。

2.遗传因素,父母均为肥胖者的孩子肥胖发生率为父母均是标准体重者的5~6倍。

3.缺少运动,摄入量大于消耗量。

(二)肥胖症的危害

1.肥胖与肥胖症患者引发高血压,它的发病率为非肥胖者的3~4.6倍。

2.肥胖者Ⅱ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是非肥胖者的4倍。

(三) 防治的方法

1.减少食物中能量的摄入,食物以清淡为主,少喝可乐等糖性饮料。

2.在保持正常必需的能量摄入情况下,增加每天的运动量,使能量得以消耗,运动时以耐力练习为主,如慢跑、游泳、功率自行车、健身操、球类运动等有氧运动。

3.控制饮食和运动相结合,是减肥治疗中最为积极理想的方案,病情严重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辅以药物治疗。

三、体育锻炼与糖尿病的预防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引起糖脂肪、蛋白质等物质代谢紊乱所致的一种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由于葡萄糖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并且通过胰岛素来调控体内血糖的含量,如果胰岛素供应不足时血糖就会升高,导致糖尿病的发生,持续的高血糖,就会损害全身大小血管,特别引发心脏、肾脏、神经系统的并发症,严重者导致生命危险。

(一)临床症状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多尿、多饮、多食)“一少”(体瘦或体重下降),次要症状为全身瘙痒、四肢酸麻、疲乏、腰背痛、月经失调等。老年人可以发生很多并发症。

(二)防治的方法

1.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主要有三个途径:控制饮食,加强运动,辅以药物治疗。

2.应鼓励Ⅰ型糖尿病患者参加适当的运动,以改善其心血管功能水平和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但须让病人了解运动潜在并发症,加强监控,注意安全,运动最好在餐后1~2小时内进行。

3.Ⅱ型糖尿病患者参加运动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如患者无心血管、肾脏、神经系统并发症,可以参加强度较大的有氧运动,建议运动强度最大摄氧量的50%~70%,或同百分比的最大心律。每天运动20~40分钟,每周至少3~4次,运动时,注意进行低强度的热身运动和整理运动。

4.所有糖尿病患者,要注意医务监督,定期进行血糖测定,调整运动量。

运动前,与医生讨论自己的病情,制定运动方案,并作全身检查,病情不稳定时,应暂停运动。

四、体育锻炼与神经症的防治

(一)主要症状

1.精神活动极易兴奋。

2.睡眠障碍,如:失眠、多梦、惊醒。

3.情绪障碍,如:激动、易发怒、伤感、委屈、敏感、猜疑等,情绪很不稳定。

4.恐惧强迫症状(会对人际交往或各种事物产生恐惧,自认为无必要,但无法控制)。

5.躯体症状:如有疲劳感,或大汗、心前区压迫感、呼吸困难,或喉部有异物感、阻塞感、口干、恶心呕吐等。

(二)神经症的成因

1.患者本身具有精神症的人格特点。

2.有引起症状的诱因:工作、学习、生活事件导致心理压力,心理挫折或心理冲突。

3.将有意识的注意力过分集中于本人的自我感觉和症状上,并且担心症状的发展,从而使症状和心理负担加重。

上述三种成因相互作用而形成恶性循环便导致了神经症的发生。

(三)防治的办法

1.患有神经症病人应积极进行心理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辅以药物治疗。

2.患者应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与锻炼,运动时,大脑运动中枢兴奋,使原先的“兴奋点”得到了休息与抑制,转移了患者的注意力,改善了患者的情绪,加强了人际交流与社会适应能力。

3.运动后,患者的机体发生疲劳,有助于改善睡眠状态。

4.参加体育活动应持之以恒,不能急功近利。

5.患者因根据个人的体质和病情,自我调整运动强度,以不过度疲劳及运动后情绪进一步低落为原则。

6.患者可以根据个人爱好与习惯,选择各种运动项目,最好参加集体性锻炼活动,如体育游戏、篮球、排球、足球、游泳、健身操等,以中、小强度为主,每周3~5次,每次30~50分钟。

五、体育锻炼与哮喘的防治

哮喘是一种机体对抗原性或非抗原性刺激引起的气管——支气管反应性过度增高(气管、支气管收缩痉弯)的发作性慢性疾病,患者在发作时感到胸闷、气喘、呼吸困难、咳嗽,其发病率为1%~4%,其中50%的患者在12岁以前发病。

(一)哮喘病的成因

哮喘发病原因非常复杂,因素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

1.空气污染:化学物质、尘螨、花粉、冷空气、食物过敏等刺激诱发。

2.呼吸系统感染:如感冒、气管炎等。

(二)防治的方法

1.哮喘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治疗,防止哮喘的经常发生。

2.哮喘患者参加体育锻炼,能增大肺活量,增强体质与体能,提高免疫能力,减少发病。

3.运动前应先进行准备活动,逐渐加大运动量,剧烈活动3~5分钟后,应休息3~5分钟再进行活动,避免诱发运动性哮喘。

4.运动强度控制,对无心肺功能障碍的患者,在运动时,儿童心率可达150~170次/分钟,成年人140~150次/分钟。

5.哮喘病患者适合于间隙性运动,如呼吸操、气功、排球、网球、游泳、自行车等,在寒冷气候下,应尽量用鼻吸气,避免冷空气直接进入气管,诱发哮喘。

6.运动时请随身携带哮喘气雾剂,如喘乐宁等,以防发作。

六、体育锻炼与肝炎的防治

肝炎是由病毒感染而引发的一种肝脏为主的传染性疾病。

(一)肝炎的症状

1.轻度患者:临床症状较轻,有轻度乏力,食欲消减,肝区有轻微刺痛感,肝肿大,肝功能试验有轻度异常。

2.中、重度患者:食欲与体力明显减退,腹胀、肝肿大、肝功能试验明显异常。

(二)防治的方法

1.肝炎患者在缓解期,肝功能指标日趋好转后,可以参加体育锻炼,体育锻炼能改善人体的免疫力、振奋精神、提高摄氧量,过分强调卧床休息,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2.适当的体育活动,能活跃肝脏的血液循环,促进肝脏组织的修复,减轻肝脏的郁血,促进肝功能的恢复。

3.运动强度因人而异,以不感觉疲劳为原则,一般从小运动量开始,运动量的增加应小心、缓慢。

4.患者可以参加气功、太极拳、步行练习等项目,如步行练习60~80步/分钟,每次时间10~20分钟。

5.患者注意自我观察,发现乏力、恶心、肝痛,即中止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同时要注意营养和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