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新编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
17147400000029

第29章 乒乓球运动(2)

(二)回接对方左侧上旋球

球触拍后向自己右侧上方弹出。接这种球一般采用推、攻回接为易。回接时,拍面触球的中上部,适当下压,拍面所朝方向向左偏斜以抵消来球的左侧旋;要调节好拍面方向和用力方向。采用攻、拉球方法回接时,同样道理,应向对方挥拍方向相反的方向回接,以抵消来球的侧旋性能;同时,也应调节拍形适当下压,防止球飞出界外。

(三)接对方右侧下旋球

球触拍后向自己的左侧下方弹出。回接时拍面略向右偏斜。可采用搓、拉、点、削等方法。

(四)回接对方右侧上旋球

球触拍后向自己的左侧上方弹出。拍面也应根据来球旋转程度适当向右偏斜,用推、拨、攻、拉、削等手段回接。触球时,调节拍面,使拍形前倾击球中上部。如上述两种发球为近网短球,上前移动步法采用推、拨、点、搓、攻、拉、摆短等手段回接。

(五)回接对方低(高)抛发的急下旋球

采用推、搓、拉方法回接。若用推接,拍面应略后仰,触球瞬间前臂旋外压球;用下旋推挡直接切球中下部,用前臂和手腕力量向前上方力摩擦球。若用搓球、向后移动步法,击来球下降期,引拍比接一般下旋球稍高些,加长球在拍面上的摩擦时间。用攻球回接,应注意适当向上用力提拉,又要调节拍形前倾角度。

六、推挡

推挡球包括平挡、快推、加力推、推挤、推下旋、减力挡等。它是控制球速、落点和稳定球性的有利手段。是初学者首先应该学习的技术,因此,要想学好打乒乓球,必须打好该项技术的基础。

动作要领:两脚平行或左脚稍前站立。身体离球台40~50cm,两脚开立约与肩宽,两膝微屈。球拍置于腹前,上臂带动前臂沿台面做平行挥动。击球拍形呈半横状,约与台面垂直,在击球的上升期击球的中部,以借助对方来球的反弹力将球击回。

(一)快推

站位靠近球台,击球时,小臂前推,手腕外旋,食指压拍,拇指放松,使拍前倾,在球上升期击球中上部。

(二)加力推

站位离台 30~40cm 左半台,小臂后收,使球拍稍提高。推球的上升后期或高点期,击球中上部。

(三)减力推

在触球瞬间,球拍前移的动作骤然停止,也可将球拍稍微后移,以减弱来球的发弹力。

七、攻球技术

乒乓球的攻球技术分为正手攻球、反手攻球、侧身正手攻球三大类。每种技术中又分为快攻、快点、快带、快拨、快拉、突击、扣杀、杀高攻、中远攻等各种技术。每种技术的特点不同,所起的作用与运用也不同。

(一)正手快攻

特点:站位近、动作小、速度快。比赛中能以攻守对付对方进攻,是进台快攻打法使用最多的一种攻球技术。

动作要领:判断来球,选好站位。引拍于身体右侧方。击球时,右脚蹬地,转腰、并向前移动重心至左脚。同时,上臂带动前臂向前向左上方挥拍,手腕配合前臂旋内转动做内收,在来球的上升期击球的中上部。击球后,执拍手及身体各部位迅速放松,随势挥拍至前额,立即还原。应用60%左右的力量击球。

(二)反手快攻

特点:动作特点同正手快点,它是横拍打法常用技术之一。

动作要领:站位近台偏左,两脚平行站立,身体前倾,上臂自然地靠近身体,前臂迅速伸入台内迎球。击球前,肘关节自然弯曲,引拍至腹部左侧前,拍柄稍向下。击球时,前臂做旋外并稍加用力带动手腕向右前方挥动,肘略往后,拍形稍前倾,在来球的上升期击球中上部。拨球后,球拍随势前送迅速还原。

小提示:

击球时,手腕应使拍面角度相对固定,多借力少发力。

八、搓球

搓球是近台和台内回击下旋球的一种比较稳定的技术。它与削球的主要区别是站位近、动作小,由于具有旋转、速度、落点变化,常用于接发球或搓球过渡,为进攻创造机会。搓球动作特点:动作较大,击球节奏和球速较慢,带下旋,较为稳定。

(一)慢搓

动作要领:近台站位右脚稍前,持拍手臂自然弯曲。击球时用前臂和手腕向前下方用力,拍面后仰,在下降期击球中下部。

(二)快搓

动作要领:站位及击球方法与慢搓相同,击球时拍面稍横,避免出界或回球过高。

小提示:

加强对来球的落点和反弹路线的判断,保持合适的球触拍部位。

九、弧圈球

弧圈球是以旋转为主要特征的进攻性技术,它弧线曲度大,落台后前冲力大,攻击力强。是乒乓球比赛中进攻得分的主要手段。

弧圈球技术可分为:正手弧圈球技术和反手弧圈球技术。根据弧圈球技术的旋转特征,可将弧圈球技术分为加转弧圈球,前冲弧圈球和侧旋弧圈球。

(一)正手拉弧圈球

特点:站位稍远,动作大,速度稍慢,弧线曲度大、落台后前冲并向下滑落。一般用于拉下旋球。

动作要领:两脚左右开立,稍大于攻球时距离,右脚在后,身体重心较低。执拍手沉肩垂臂,引拍至身体后下方,拍面稍前倾,身体重心移至右脚。大臂带动前臂向前上方挥拍,逐渐加快挥拍速度。根据来球旋转程度控制好拍形角度并找准击球时间。身体重心向左脚移动。拍触球时,右脚蹬地转体向左侧转动,迅速收缩前臂,发力要以腰、手为主,在来球下降期击球的中部或中上部。拉球后,球拍随势挥至头部高度,身体重心移至左脚上。

(二)反手拉弧圈球

特点:动作小、突然性强、具有一定的攻击力。是主动上手的有效技术。

动作要领:两脚平行或左脚稍后,准备击球时,身体重心下降,右肩下沉,球拍向下后方引至大腿内侧,球拍适当前倾,肘关节略向前顶出,持拍手要适当放松,手腕稍外展。球拍向上前方挥动,击球点在腹前方,触球时,身体向前方顶起,前臂以肘关节为轴,快速发力带动手腕的扭动发力。摩擦球的中下部,拉球的高点,迅速还原。

第三节 基本战术及练习方法

乒乓球各类型打法的基本战术一般可分为发球抢攻、接发球、搓攻、对攻、拉攻、削中反攻和弧圈球战术等几种。下面逐一进行介绍。

一、发球抢攻战术

发球抢攻是我国直板快攻打法的“杀手锏”,是力争主动、先发制人的主要战术。各种类型打法的运动员都普遍采用发球抢攻来抢占每个回合的上风。发球战术运用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发球的质量和第三板进攻的能力。发球抢攻战术因打法的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常用的发球抢攻战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1.正手发转与不转。

2.侧身正手(高抛或低抛)发左侧上(下)旋球。

3.反手发右侧上(下)旋球。

4.反手发急球或急下旋球。

5.下蹲式发球。

二、接发球战术

接发球战术与发球抢攻战术同样重要,在某种意义上讲,接发球水平的高低可以反映运动员的实战能力以及各项基本技术的应用程度。事实上,接发球者只是暂时处在被控制状态,如果你破坏了发球者的抢攻意图或者为他制造了障碍,减弱了对方抢攻的质量,也就意味着已经脱离被控制状态,变被动为主动了。常用的接发球战术有:

1.稳健保守法。

2.接发球抢攻。

3.盯住对方的弱点处,寻找突破口。

4.控制接发球的落点。

5.正手侧身接发球。

三、对攻战术

对攻战术是进攻型打法在相持阶段常用的一项重要战术。快攻类打法主要依靠反手推挡(或反手攻球)和正手攻球(或正手拉弧圈球)的技术,充分发挥快速多变的特点来调动对方。常用的对攻战术有以下几种:

1.紧逼对方反手,伺机抢攻或侧身抢攻、抢拉。

2.压左突右。

3.调右压左。

4.攻两大角。

5.攻追身球。

6.变化击球节奏,加力推和减力挡结合,发力攻、拉与轻打轻拉结合,也可造成对手的被动局面。

7.改变球的旋转性质,如加力推后、推下旋;正手攻球后,退至中远台削一板对方往往来不及反应,可直接得分或创造机会球。

四、拉攻战术

拉攻战术是以攻为主的选手对付削球的主要战术。为了发挥拉攻的战术效果,首先要具备连续拉的能力,并有线路、落点、旋转、轻重等变化,其次要有拉中突击和连续扣杀的能力。常用的拉攻战术主要有:

1.拉反手后,侧身突击斜线或中路追身球。

2.拉中路杀两角或拉两角杀中路。

3.拉一角或杀另一角。

4.拉吊结合,伺机突击。

5.拉搓结合。

6.稳拉为主,伺机突击。

五、弧圈球战术

由于弧圈球战术把速度和旋转有效地结合起来,稳健性好,适应性强,许多著名选手已用它去替代攻球或扣杀,常用的战术如下:

1.发球抢攻。

2.接发球果断上手。

3.相持中的战术运用。

第四节 乒乓球运动的主要规则

一、发球、接发球和方位的选择

1.选择发球、接发球和这一方、那一方的权利应由抽签来决定。中签者可以选择先发球或先接发球,或选择先在某一方。

2.在获得每两分之后,接发球方即成为发球方,依此类推,直至该局比赛结束,或者直至双方比分都达到10分或实行轮换发球法,这时,发球和接发球次序仍然不变,但每人只轮发一分球。

3.在双打的第一局比赛中,先发球方确定第一发球员,再由先接发球方确定第一接发球员。在以后的各局比赛中,第一发球员确定后,第一接发球员应是前一局发球给他的运动员。

4.在双打中,每次换发球时,前面的接发球员应成为发球员,前面的发球员的同伴应成为接发球员。

5.一局中首先发球的一方,在该场下一局应首先接发球。在双打决胜局中,当一方先得5分时,接发球方应交换接发球次序。

6.一局中,在某一方位比赛的一方,在该场下一局应换到另一方位。在决胜局中,一方先得5分时,双方应交换方位。

二、合法发球

1.发球时,球应放在不执拍手的手掌上,手掌张开和伸平。球应是静止的,在发球方的端线之后,比赛台面的水平面之上。

2.发球员须用手把球几乎垂直地向上抛起,不得使球旋转,并使球在离开不执拍手的手掌之后上升不少于 16cm,球下降到被击出前不能碰到任何物体。

3.当球从抛起的最高点下降时,发球员方可击球,使球首先触及本方台区,然后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再触及接发球员的台区。在双打中,球应先后触及发球员和接发球员的右半区。

4.从抛球前球静止的最后一瞬间到击球时,球和球拍应在比赛台面的水平面之上。

5.击球时,球应在发球方的端线之后,但不能超过发球员身体(手臂、头或腿除外)离端线最远的部分。

6.运动员发球时,应让裁判员或副裁判员看清他是否按照合法发球的规定发球。

7.运动员因身体伤病而不能严格遵守合法发球的某些规定时,可由裁判员作出免予执行的决定,但须在赛前向裁判员说明。

三、合法还击

对方发球或还击后,本方运动员必须击球,使球直接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或触及球网装置后,再触及对方台区。

四、重发球

1.回合出现下列情况应判重发球

(1)如果发球员发出的球,在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时,触及球网装置,此后成为合法发球或被接发球员或其同伴阻挡。

(2)如果接发球员或接发球方未准备好时,球已发出,而且接发球员或接发球方没有企图击球。

(3)由于发生了运动员无法控制的干扰,而使运动员未能合法发球、合法还击或遵守规则。

(4)裁判员或副裁判员暂停比赛。

2.可以在下列情况下暂停比赛

(1)由于要纠正发球、接发球次序或方位错误;

(2)由于要实行轮换发球法;

(3)由于警告或处罚运动员;

(4)由于比赛环境受到干扰,以致该回合结果有可能受到影响。

五、计胜方法

比赛中运动员未能合法发球、发球失误、未能合法技巧、击球失误、均应被判失1分。正规比赛中,先得11分者为胜一局。但如果打到10平以后,则先多胜2分者为胜一局。

六、轮换发球法

(1)如果一局比赛进行到10分仍未结束(双方都己获得至少9分时除外),或者在此之前任何时间应双方运动员要求,应实行轮换发球法。此后,每个运动员都轮发一分球,直至该局结束。如果接发球方进行了13次合法还击,则判发球方失1分。

(2)轮换发球法一经实行,或一局比赛进行了10分钟,该场比赛的剩余的各局必须实行轮换发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