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
17144600000007

第7章 邓永清

邓永清(1921—1998.1),江苏铜山人,国营第511 厂(现金城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航工业金城)首任党委书记兼厂长;南京航空工业专科学校(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任校长;航空工艺与生产组织研究所(现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简称中航工业制造所)首任所长。邓永清1938年8月参加革命,1939 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连指导员、独立营政委,新四军26团指导员、参谋,淮北泗宿独立团宣传股股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6纵队48团宣传股股长、24军军部副科长、华东野战军第八兵团后勤部宣传科科长、上海空军接管部学习大队政委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华东空军机务处副政委;1950年8月任空军21厂(现中航工业金城)政委;1951年5月任国营第511厂党委书记兼厂长;1952年9月任南京航空工业专科学校校长兼511厂厂长;1956年9月任南京航空学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1957年7月任航空工艺与生产组织研究所所长;1959年任第三机械工业部教育局副局长。从1963年10月起,历任第六机械工业部教育局副局长、局长,第六机械工业部科教组第二组长,科技局局长,部党组成员,1979年1月任第六机械工业部副部长。1986年1月离休,1998年1月去世。

1950年8月,空军21厂迁至南京明故宫机场,时任21 厂政委的邓永清接到迁厂任务后,组织干部对如何完成搬迁任务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并牵头成立了宁沪两地迁建指挥部。自8月16日开始启运第一批物资起,至9 月8 日最后一批物资搬迁到位,在短短20余天时间里,共搬运包括航空器材、车辆家具及其他物件总重量约2000吨,运送职工、家属700余人。

邓永清组织完成空军21工厂迁至南京明故宫机场后,又奉命组织扩建华东中心修理工厂。1950年10月,新工厂按上级要求重建了组织机构,职工人数由迁厂时的496人增至662人。生产设备由迁建初期的15台增至168台,兴建工作棚场5个,其他厂房、宿舍130余所。

1951年5月工厂奉命移交给重工业部航空工业局领导,并改名为国营第511 厂,邓永清任党委书记兼厂长。国营第511厂承担修理54号和55号两型航空发动机的任务,并将工厂改建为适应两型航空发动机任务为主的专业修理厂。自1949 年6 月至1952年底,工厂经历了接管、创建、迁厂建厂,成为一个综合性修理工厂,共完成飞机修理26架,发动机修理145台,航空附件43项2139件,特种设备46项41822件,邓永清为此做出了重大贡献。

1951年9月,航空工业局决定将工厂转为航空工业技术学校的实习工厂。11 月,根据重工业部航空工业局的指示,在工厂成立了南京学校建校委员会,由邓永清兼任委员会主任。1952年6月,学校正式定名为南京航空工业专科学校,9 月邓永清被正式任命为学校校长兼工厂厂长。邓永清在非常艰难的条件下,身先士卒、勤奋工作,带领广大教工和第一届解放军学员,发扬抗大精神,贯彻“边建设、边招生”的方针,用了短短一年时间,于1952年10月18日学校建成,正式开学。

邓永清既是厂长也是校长。在办好工厂的同时,他十分重视学校的发展,大力倡导“尊师、重教、爱生”和“学校以教学为主体,一切工作为教学服务”的办学思想。他还把工厂严密计划、分工合作、加强组织纪律性、严格督促检查的工作作风带到学校,并成为南京航空工业专科学校的优良传统。

1956年4月,根据教育部的决定,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改名为南京航空学院,同年9月8日,邓永清被任命为南京航空学院副院长。1957年1月任学院党委副书记。从1952年到1957年,南航为航空工业培养输送了近1500名高级科技人才,缓解了当时航空工业建设对人才迫切需要的问题。

1957年7月,航空工艺与生产组织研究所在北京成立,邓永清出任首任所长。为开创航空工艺研究,邓永清与上级领导商议,认真谋划,一方面计划派遣科技人员去苏联的航空工艺与生产组织研究院学习,另一方面组织科技人员分赴航空工厂锻炼,开阔眼界,让科技人员从实践中寻找任务,尽快开展研究工作。

在邓永清的领导下,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利用航空工业现有条件,协助解决一系列仿制生产中的工艺技术问题,并围绕新机研制中提出的新工艺、新技术和生产关键开展课题研究。1958年,研究所有10个研究项目用于生产,到1959年完成研究项目28项。

这个时期,航空工业局下达《研制钢筋混凝土的装配型架立柱和底座》研究课题任务,由研究所飞机工艺室和标准化室共同负责,国营伟建机器厂(现中航工业哈飞)参加。课题组在分析型架的铸铁立柱和底座的强度、刚度及其承载性能的基础上,设计制造了钢筋混凝土立柱和底座,经强度试验,证明可以满足装配型架的技术要求。1958年,伟建机器厂将钢筋混凝土立柱和底座用于直5飞机的装配型架,经生产试验考验,证明研制的这种立柱和底座能广泛代替型架上原来使用的铸铁件和焊接件。该研究成果编成的技术指导文件,当时在各飞机制造厂和北京航空学院试制厂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节省了大量金属材料,能够降低制造成本达80%。在邓永清的多方协调下,研究所组织有关工厂的技术人员与所技术人员设计制定了机床虎钳、卡盘、弹簧夹具、分度台、钻模等33种航空工艺装配标准,与此同时,还组织有关工厂的产品设计人员共同制定了第一批航空工业产品基础标准76种,为逐步完善和统一全行业标准做出了重大贡献。

按照“边建设边搞科研”的精神,根据上级单位要求,邓永清组织编制了制造所五年规划。在规划初步设计中,提出了研究改进冷加工工艺、编制高效率工艺程序、设计专用设备仪器等,在研究方向上,主要对飞机、发动机、仪表附件生产方面,综合工业工艺和航空生产机械化、生产组织与经济方面,工艺装备与工具标准化、规格化方面,以及综合研究、制造专业化设备设计和试验工作等进行了具体安排。

1959年邓永清调离第一机械工业部第9研究所(现中航工业制造所),任第三机械工业部教育局副局长,第六机械工业部教育局副局长、局长、副部长、党组成员。1986年1月离休,1998年1月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