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
17144600000006

第6章 王世贤

王世贤(1903—1954),河南人,华东军区军需部杭州降落伞厂(现南京宏光空降装备有限公司,简称中航工业宏光)首任厂长。1930 年参加革命,1934 年10 月随红军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后参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947年成立华东军区,任某团政治委员,配合华东野战军参加了莱芜、泰蒙、孟良崮等战役,荣立战功。1950年任华东军区军需部杭州降落伞厂筹建组组长,1951年4月任南京降落伞厂(现中航工业宏光)厂长。1954 年初任四机部局长。1954年去世。

1950年为适应抗美援朝战争需要和空军装备配套,华东军区军需部派遣工作组前往杭州筹建降落伞厂,王世贤任组长。1951年4月23日,重工业部航空工业局局长段子俊签署命令,在杭州成立降落伞厂,王世贤任厂长。同年6 月,降落伞厂由杭州迁往南京,王世贤组织干部员工对南京原空军22 厂的厂房进行改造建设,形成面积约1500米2 适于降落伞制造的厂房,并通过重工业局向苏联购买了40 多台工业缝纫机,初步形成了年产1000~1500具救生降落伞的加工规模。

建厂之初,百废待兴,王世贤在航空工业局领导下,带领干部职工采取“边准备、边兴建、边开工、边生产”的方针,在开荒建厂的同时即开始了生产准备。从1951年底,王世贤边学边干,带领“两航起义”的技术人员按苏制样品、技术图样等开始了复制国产第一批110型低速救生降落伞的艰辛工作。当时,工程技术人员匮乏,加之降落伞是一种小市场产品,技术人员不仅国内没有,就是在国际上也不超过50人。面对困难,王世贤并没有被吓倒,而是迎难而上,积极投身到技术资料的消化上。在王世贤的带动下,“两航起义”的技术人员,全身心地投入到复制工作中。经过近10个月的不懈努力,1952年工厂制造出110型救生降落伞13具,经空军试用认可,转入批生产,为苏式米格-15比斯喷气式歼击机配套使用,这是新中国最早问世的救生降落伞,也是中国天空使用的第一批由中国人自己制造的降落伞,至此在王世贤的带领下新中国的空降空投事业走上了一条自力更生、自我发展的道路。

1952—1953年,110型救生伞共生产2358具。1953年秋,工厂在试放中发现大批伞衣破损的质量事故,被迫停产整顿。王世贤心急如焚,整夜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苏联产品的启示下,王世贤提出在110 伞上增加伞衣套以改善开伞程序,降低伞衣破损率,经试验成功后改型为110 A型救生伞。1956年后,在苏联专家指导下,工厂技术员又改型成功110 M型飞行员救生伞和1002 M型观察员救生伞。到1958年,工厂先后试制成功8型救生伞。1959年,工厂深入西藏地区试验,克服高山恶劣气候,研制成功适应青藏高原的110-2型救生伞,为西藏平叛做出了贡献。

1953年我国进入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初期,工厂在生产110 型救生伞的同时,又开始对112型伞兵伞和113型备份伞组织仿制。为适应生产发展需要,王世贤向上级提出增加人员、扩大办厂规模的申请。1953年8月,南京市委派来5名管理干部;12月,王世贤亲自到航空工业局接收了120名空军转业干部和地方选送的14名科级干部,至此,形成了13科、3个室、2 个车间,全厂职工465 人,科以上干部25人的规模化工厂。与此同时,经上级批准工厂进行了第一次扩建,先后建成4330 米2的生产厂房和10836米2 的生活福利设施,初步改善了生产和职工生活条件,建成了生产生活设施较为齐全、科研生产体系较为完善的真正意义上新中国第一所空降空投研发制造场所。

1953年之前,由于受技术和条件的制约,我国无法生产供降落伞制造使用的K字绸、亚麻、软管等材料,严重制约了降落伞的制造,王世贤一边通过从苏联购买材料进行科研、生产,一边积极与上海绸织厂联系协调,组织科研技术人员与绸织厂有关人员进行技术攻关,经过反复试验和对比验证,于1953年秋季基本实现了批生产伞具的材料国产化。为保证材料的稳定性,王世贤又组织了原材料体系的编制工作,初步搭建起了适用于新中国空降装备的航空织造体系雏形,为日后我国特种织造业的建立进行了非常重要的尝试。

1954年初王世贤调四机部,任局长。由于战争年代遗留的枪弹伤复发,不久在北京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