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治术
17138600000027

第27章 控权(3)

武帝认为这个办法好,下诏推行,说将亲自给这些受封子弟确定封邑名号。自此诸侯国开始被分割,王变成了侯。(《资治通鉴》卷18)

分民

西汉宣帝时,赵广汉任颍川太守。颍川民风彪悍,地方豪杰成帮结伙,很难统治。赵广汉设置了一个竹筒,专门接受官吏和百姓的举报控诉,鼓励大家彼此揭发。人们由此而相互结怨,帮派瓦解,盗贼不敢作案。后来赵广汉担任京兆尹,他治理京城长安期间,政治清明,官吏百姓赞不绝口。老辈人认为,自汉朝建立以来,没有一个京兆尹比得上赵广汉。(《资治通鉴》卷24)

分族

西汉宣帝时,羌人先零部落与其他各部首领200余人化解仇怨,彼此交换人质,共同盟誓。宣帝听说这一情况,咨询赵充国。赵充国说:“羌人之所以易于控制,是因为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首领,他们时常互相攻击,造成大势不一致(数相攻击,势不壹也)。30多年前西羌背叛朝廷时,也是先解除内部仇怨,进行盟约,然后一起发动攻势,与我朝相对抗,朝廷用了五六年才平定了局势。匈奴曾经多次引诱羌人,试图联合进攻张掖、酒泉一带,许诺得手后让羌人住在那里。这些年匈奴受困于西方,或许他们会派出使者与羌人勾连。我担心西羌的事变并不局限于羌人自己的和解,恐怕还会与其他族群相联合,对此应当防患于未然。”(《资治通鉴》卷25)

隋炀帝时,西突厥处罗可汗不服从隋朝。这时,西突厥酋长射匮派使者前来求婚,裴矩认为机会来了,向隋炀帝奏道:“处罗可汗不来朝见,是依恃他的强大,可以通过计谋使西突厥分化,那么处罗可汗就容易对付了。射匮是都六可汗的儿子,达头可汗的孙子,他家世代都是可汗,统治着突厥西部,然而现在射匮失势,不得不依附处罗可汗。他派遣使者前来求婚,实则是求援,请陛下对他的使者给予优厚待遇,任命射匮为大可汗,那么突厥就会分化,这样他们两个部分都会服从我朝。”炀帝依计而行,收获颇丰。(《资治通鉴》卷181)

唐初,薛延陀真珠可汗率部进入北方草原地区,建立牙帐,兵马20多万,立他的两个儿子拔酌、颉利苾分别统领南、北两部。太宗见状,担心以后薛延陀部难以制服,便趁机册封拔酌和颉利苾为小可汗,分别赐予鼓和大旗,以表尊贵,实际上是为了分化薛延陀的实力。(《资治通鉴》卷195)

分军

东汉末年,袁绍地广兵多,沮授总管内外。郭图等向袁绍建议:“沮授一支独大,威震三军,如果这样发展下去,将来怎么控制他!臣下权威与君主一样,事业没有不败亡的,这是兵书《黄石》指出的大忌。更可怕的是,沮授不仅统军,而且主内,按照规矩,掌管军务的人,不应该同时再主持内部政务。”袁绍就把沮授所统领的军队一分为三,委任三位都督指挥,分别由沮授、郭图与淳于琼各统一军。(《资治通鉴》卷63)

分制

三国时,魏国明帝去世,太子曹芳即位。皇族子弟上书论政,其中曹冏认为,周朝实行分封制,结果弄得天子出了事,诸侯袖手旁观。秦朝接受这个教训,采用郡县制,结果也不成,朝廷之外没有诸侯的援助,就像一人被割掉了四肢而只用胸腹支撑一样。结果汉高祖刘邦手提三尺剑,带领一帮乌合之众,推翻秦朝。刘邦为什么能够得手?因为拔除盘根错节困难,摧枯拉朽容易。诸侯与天子存在血脉联系,属于盘根错节,郡县没有这层关系,属于枯朽。汉朝接受了秦朝的教训,大封皇族子弟。这一招很有效,后来出现的诸吕擅权,虽然危害刘氏皇族,然而天下却没有发生动摇,原因就在于诸侯力量强盛,就像粘在一起的磐石那样牢不可破,吕氏无可奈何,最后被一扫而光。但汉高祖的做法也有问题,就是对诸侯封得太重,主要是封地过大,结果在汉景帝时候,弄出个七国之乱,所谓“末枝大了,树干会折断;尾巴大了,身体难以调动(末大必折,尾大难掉)”。他建议朝廷应该接受历史教训,重用亲族,制约现在那些如同诸侯一样的州牧、郡守,防止大权旁落。但曹芳未听。(《资治通鉴》卷74)

分众

十六国时,前秦国主氐族人苻坚灭掉了鲜卑族拓跋氏的代国,燕凤向苻坚建议,采用分而治之的办法进行统治。他说:“代国的别部大人刘库仁,勇猛而有智谋,刘卫辰则狡猾多变,这两个人仇怨颇深,虽然都不可倚重,但有利用价值。可以把代国的部众一分为二,由这两人分别统领。等到拓跋氏的继承人长大,立其为王,这样他就会对陛下感恩戴德,子子孙孙都会永远成为不侵犯、不背叛的臣属,这才是安定边境的良策。”苻坚听从了燕凤的意见,把代国百姓分为两部分,黄河以东属于刘库仁,黄河以西属于刘卫辰,各授官职爵位,让他们统领自己的部众。(《资治通鉴》卷104)

分州

晋室南移,建立东晋,朝廷曾把扬州作为京畿,所需布帛粮食等都由扬州提供,同时又把荆州和江州作为军事要镇,全国的精锐部队基本上集中在这里,常派大将驻守。扬州、荆州、江州三州的人口数量占了长江以南地区人口总数的一半。刘宋取代东晋,第四代皇帝是孝武帝,他担心这三个州的军力和民力过于强大,便采用分割措施重新划定州治。具体做法是:扬州浙江以东的五个郡独立出来,设立东扬州,治所定在会稽;从荆州、江州、湘州、豫州中分出八个郡,设立郢州,治所定在江夏。这样,扬州变成了两个州,荆州、江州也缩小了。扬州和荆州由于变动,在财力上消耗很大,尚书令何尚之请求重新恢复这两个州的辖地,孝武帝就是不同意。(《资治通鉴》卷128)

分官

南北朝时,刘宋孝武帝生怕人事大权旁落,在吏部分设尚书两名,由都官尚书谢庄和度支尚书顾觊之分别担任,同时撤销了五兵尚书这一官职。(《资治通鉴》卷128)

天下无贼

南北朝时,北魏孝庄帝失势。外,受制于太原王、天柱将军尔朱荣;内,受制于尔朱荣之女尔朱皇后。孝庄帝很是烦愁,享受不到多少当皇帝的乐趣。唯一让他感到些许宽慰的是叛乱尚未平息,希望能够利用这股势力与尔朱荣相对抗。等到关中、陇西一带平定,捷报传到朝廷,孝庄帝并不十分高兴,只是对尚书令元彧说:“从今以后天下无贼(即今天下便是无贼)。”元彧见状,说:“臣担心的是,贼寇平定后才更加耗费圣上的思虑。”(《资治通鉴》卷154)

突厥为什么能够骚扰中原

隋朝初年,突厥多次兴兵侵犯中原,隋文帝决定反击。

文帝下诏书说:“过去北周与北齐对峙,华夏分裂,突厥与双方通使往来,乘机渔利。北周忧虑东面的北齐,担心它与突厥交好;北齐忧虑西面的北周,害怕它与突厥联合,双方都把突厥的向背视为自己安危的关键。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双方都把对方当成头号强敌,想减少北面的防御兵力。”

现在情况不同了,隋朝统一了北方。所以文帝认为,与其以财物贿赂突厥,还不如拿这些东西重赏将士,清除边患。文帝接着说:“突厥近来又倾巢出动,侵犯我北部边境,这是上天愤恨突厥残暴无道,驱赶他们前来送死。诸位将帅这次受命出征,不可一味杀生,要爱惜突厥百姓,凡是投降的就给以接纳,凡是反抗的就加以消灭,使突厥不敢再贪心南侵,永远遵从我大隋的权威。”(《资治通鉴》卷175)

分事

唐代,朝廷中枢设置中书省、门下省,以形成相互监督检查的机制。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进行驳斥纠正。(《资治通鉴》卷192)

设立机构的前提

唐肃宗时,京城盗贼横行,宦官李辅国请求从羽林军中选出500名骑兵作为巡逻之用。中书侍郎李揆上书说:“昔日西汉设置南军与北军,以相互节制,所以周勃得以率领南军进入北军,从而铲除吕氏,安定了刘氏江山。我大唐设置南牙与北牙,以文臣与武将分别统领,以使双方互相监督。(皇朝置南、北牙,文武区分,以相伺察。)现在用羽林军代替金吾卫巡夜,没有制约力量,如果突然发生了非常事变,拿什么控制事态呢!”这件事便停了下来。(《资治通鉴》卷221)

分镇

五代时,后梁天雄节度使杨师厚去世。租庸使赵岩、判官邵赞对后梁末帝说:“魏博一带是唐朝心腹中的蠹虫,之所以200余年来不能铲除它的割据形势,是由于地广兵强。罗绍威、杨师厚占据魏博之后,朝廷不能控制它。陛下如果不抓住杨师厚去世的有利时机给予重新考虑,就会像人们所说的‘去除脓血不净,必将重新瘀结’(弹疽不严,必将复聚),怎么能保证未来的天雄节度使不像杨师厚呢?应当将魏博六州分为两镇,以削弱它的力量。”末帝接受了他们的建议,适时采取了相应措施。(《资治通鉴》卷269)

小结

我们看到,古人对权力的制衡是全方位的,基本办法就是所谓的分而治之,通过对职权、军队、民众、族群、国土、体制、官位、文武、区划、编制、事务等各个方面的分解,变大为小,变强为弱,变久为短。古人对制衡的强调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就是故事中说的,如果找不到制约的办法,宁可不设置这个机构,不做这件事情。当然制衡也存在风险,弄不好反而会伤害自己,故事中樛留的警告和石虎的做法就是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