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官德
17138500000029

第29章 工作以务实为根本(1)

从古至今,国家为什么需要官员?或者说官员为什么工作?说一千道一万,最后可以归结为四个字:解决问题。这就必须从实际出发,抓实务,做实事,出实效,所以说工作以务实为根本。

(一)实干

要义

实干在古代被称为“行”,也叫“履”。履,脚踏实地,迈开双腿。《易经》说:“履,德之基也。”(“系词传下”)基,基础;也当开始讲。实践是道德的基础,德行的开端。

理论的意义在于实践,好的设想、方案、计划,如果不去实行,再高明也没有用处,这是一个浅显的道理。有一则寓言,说的是四川偏远的地方有两个和尚,一个穷一个富。一天,穷和尚找到富和尚请教:“我想到南海去,你怎么看?”富和尚问:“你凭着什么去那样遥远的地方呢?”“我有一个瓶子和一只碗,瓶子用来盛水,碗用来装饭。”穷和尚回答,底气十足。富和尚一笑,说:“多年来我一直有个志向,租一条船去南海,但一直未能如愿,如今你只靠一个瓶子和一只碗,岂能成行!”说罢,连连摇摇头。一年后,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富和尚还在为他的船发愁呢。( 彭瑞淑《百鹤堂诗文集·为学一首示子侄》)

干比说重要100倍。

故事

后羿的教训

禹的孙子、夏朝的君主太康昏聩无能。有穷国的领袖后羿从(chú ,或jǔ,今河南省滑县东)迁居到穷石(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南),依靠夏朝百姓的不满,取代了原来的君主。

后羿是神箭手,以为凭着这一招就可以无敌于天下,放松了对国家的治理。整天沉溺于打猎,疏远了武罗、伯因、熊髡(kūn)、尨圉(máng yǔ)这些贤人,亲近寒浞(zhuó)。寒浞为人阴险狡诈,遭家人抛弃,被后羿收养,得到信任,成为后羿的助手。

寒浞对宫女施展媚术,引为内应,又对大臣广行贿赂,结为同党,同时还骗取了民众的信任,逐渐控制了国家政权。而这个时候,后羿正沉浸在打猎的乐趣中呢。终于有一天,他打猎回到家里,被家臣们谋杀了。寒浞霸占了后羿的妻妾,自己当上了君主。后来,多亏夏朝的一位名字叫靡的遗臣,组织遭到寒浞欺凌的其他国家的民众起兵反抗,打败并杀死了寒浞,拥立少康为君主,夏朝才得以复国。(《左传·襄公四年》)

郭氏废墟

齐桓公出游野外,见到一处故城废墟。问当地人,这个废墟叫什么?当地人告诉他,这是郭氏故城。

桓公问:“郭氏的领地怎么就成了废墟呢?”

回答是:“郭氏喜爱善良,憎恨邪恶。”

桓公不解地问:“喜爱善良,憎恨邪恶,这是人应有的追求,竟然成了败亡的原因,为什么呢?”

回答说:“喜爱善良却不去实施,憎恨邪恶却不去行动,所以郭氏城邑变成了废墟。”(善善而不能行,恶恶而不能去,是以为墟也。)

桓公返回,说给管仲听。管仲问这个城主是谁?桓公说不知道。管仲说:“君上您也是一位郭氏。”

桓公召见那位当地人,赏赐了他。(《新序·杂事第四》)

每次都不一样

楚国的大夫叶公子高向孔子请教治国方法,孔子的回答是:“使近处的人高兴,使远处的人归顺。”

鲁国君主鲁哀公向孔子请教治国方法,孔子的回答是:“选用人才。”

齐国君主齐景公向孔子请教治国方法,孔子的回答是:“节约财政开支。”

事后,学生子贡问:“他们三位问的是同一个题目,您的回答每次都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孔子说:“叶公封地中的有些城市,比他自己的都城都要大,说明民众眼里没有他,有反叛之心,所以我说治国方法在于使近处的人高兴,使远处的人归顺。鲁哀公与叶公不同,他有三个大臣,对外阻挡四方人才到鲁国来效力,对内联起手来愚弄他们的国君,致使宗庙得不到洒扫,土神和谷神享受不到祭祀,所以我说治国方法在于选用人才。齐景公与他们又不同,他大兴土木,修筑雍门,建造路寝宫,一朝高兴,就赐三人为三百乘的大夫,所以我说治国方法在于节约财政开支。”(《韩非子·难三》)

有名无实

战国时期,史疾作为韩国使者出访楚国。

楚王问他:“阁下是研究何种学问的?”史疾答:“我研究的是列子的学说。”

楚王接着问:“列子主张什么?”答:“正名。”

“正名?”楚王怀疑地望着对方,“正名可以治理国家吗?”“可以。”史疾回答得十分肯定。

“楚国的盗贼闹得挺凶,正名可以防止盗贼吗?”楚王又问。“可以。”史疾说。

“请阁下说说看,正名怎样防盗?”楚王来了兴趣。

这时,一只喜鹊落在房顶上。史疾问:“请问大王,楚国人管这种鸟叫什么?”

“喜鹊。”楚王说。“叫它乌鸦行吗?”史疾问。“不行。”楚王摇摇头。

史疾说:“现在楚国设置了柱国、令尹、司马、典令这些官职,在任命官吏的时候,一定要求他们廉洁奉公、名副其实。然而,如今盗贼却公开横行,国家不能禁止,这就叫做乌鸦不成其为乌鸦,喜鹊不成其为喜鹊啊!”(《战国策·韩二》)

两位大夫

这件事发生在战国时期。齐国君主齐威王召见即墨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到即墨任职,每天都有指责你的话传来。然而我派人去即墨察看,田地井然,百姓自足,官府无事,齐国的东部由此安定。于是我知道这是由于你不肯巴结我的左右以谋求内援的缘故。”随即封赏即墨大夫享用一万户的俸禄。

齐威王召见阿地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到阿地任职,每天都有赞美你的话传来。然而我派人前去阿地察看,田地荒芜,百姓贫饿。当初赵国攻打鄄地,你不救援。卫国夺取薛陵, 你不知晓。于是我知道这是你用重金买通我的左右以谋求内援的缘故。”当天齐威王下令烹死阿地大夫以及替他说好话的人。

群臣惊恐,不敢再粉饰弄假,官员尽力做实事,齐国由此大治,成为天下最强大的国家(《资治通鉴》卷1)

去做就是了

一个叫曹交的人来到孟子所居住的邹国,问孟子:“人人都可以做尧、舜,有这话吗?”

回答是“有”。

曹交说:“我听说周文王身高1丈,商汤王身高9尺,我身高9尺4寸多,只会吃饭罢了,怎样才能成为尧、舜呢?”

孟子说:“这有什么关系?只要去做就是了。要是有个人,他的力气提不起一只小鸡,那他就是一个没有力气的人;要是能够举起3000斤,那他就是一个有力气的人。同样的道理,能够举起乌获所举的重量,也就是乌获了。人难道应该为不能胜任而发愁吗?只是不去做罢了。在长者身后慢慢走,就是悌;快步抢到长者前面去,就是不悌。脚步放慢一点难道是人做不到的吗?完全可以做到,只是不去做罢了。尧舜之道就是孝悌而已。你穿上尧的衣服,说尧的话,做尧的事,你便是尧了。你穿上桀的衣服,说桀的话,做桀的事,你便是桀了。”

曹交说:“我准备去拜见邹国君主,向他借个住处,我愿意留下来做您的学生。”

孟子说:“道就像大路一样,难道不易知晓吗?只是人们不去求索罢了。你回去自己找找,老师多着呢。”(《孟子·告子下》)

不肯做与不能做

孟子建议齐国君主齐宣王推行仁政,齐宣王觉得孟子说得有道理,但这毕竟和他以前做的不一样,感到有些为难。

孟子说:“假如有个人对您说,‘我的力气很大,足以举起3000斤重的东西,可是却拿不起一根羽毛;我的目力极佳,足以瞧清楚小鸟身上的绒毛,可是却看不见一车木柴。’您相信他的话吗?”

“不信。”齐宣王摇摇头,心想哪有这种事?

“好了,”孟子话锋一转,又回到仁政,“您不忍心看到一头牛被杀掉,但您的善心却不能推广到百姓身上,这是什么原因呢?”齐宣王曾经阻止人们用一头牛做祭祀。

听到问话,齐宣王不知道怎么回答。

孟子说:“有举起3000斤重量的能力却拿不起一根羽毛,是因为他不肯用力气;有瞧见小鸟身上绒毛的能力却看不见一车木柴,是因为他不肯用眼睛。那么,老百姓得不到安抚,是因为大王您不肯施与恩泽。所以,您没有使天下归顺,是不肯做,而不是不能做(不为也,非不能也)。”

“不肯做和不能做有什么区别吗?”齐宣王问。

“让一个人胳膊下夹着泰山而越过渤海,这人说‘我办不到’,这就是不能做。让他为老人折树枝,说‘我办不到’,这就是不肯做。您没有实行仁政,不属于胳膊下夹着泰山越过渤海一类,而属于为老人折树枝一类。”孟子答道。

“哦?”齐宣王睁大眼睛看着孟子。

孟子继续说下去:“孝敬自己的长辈,由此推及孝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孩子,由此推及爱护别人的孩子。做到了推己及人,治理天下就像在手中运转玩物那么简单。《诗经》唱道:‘先给妻子做表率,然后推及众兄弟,接着推广到全国。’无非是说一定要有实际行动罢了。推广恩惠就可以安抚四海,不推广恩惠连妻子儿女也安抚不了。古代圣贤之所以远远超过他人,其实没有别的,只是把善心变成善行罢了。”(《孟子·梁惠王上》)

纸上谈兵

战国时期,秦国与赵国对垒。赵军大将廉颇坚守营垒,拒不出战,秦国无奈,便施行反间计,散布说:廉颇好对付,秦国最怕的就是赵括做大将。赵王中计,决定用赵括替下廉颇。

赵括从小熟读兵法,自以为天下无人可比。他曾与父亲、赵国名将赵奢讨论兵法,赵奢难不倒他,却终究不说他有才干。赵括的母亲询问原因,赵奢说:“带兵打仗是出生入死的大事,而赵括谈起来却很随意。赵国不用他为大将则罢,一旦用他,灭亡赵军的一定是他赵括。”

赵括即将动身上任,他母亲急忙上书,说赵括不能重用。赵王问为什么?回答说:“当年赵奢做大将时,亲自捧着饭碗去招待的军将有几十位,他的朋友有几百号。大王及宗室给他的赏赐,他全部分发给将士。自接受命令之日起,他就不再理睬家事。而赵括刚刚做了大将,就向东高坐,接受拜见,大小军官没人敢抬头正脸看他。大王赏给他的金银绸缎,全部拿回家藏起来,每天忙于察看有什么良田美宅可以买下来。大王您以为赵括像他父亲,其实他们父子两人的心思全然不同。请大王千万不要派他去。”赵王不听。

秦王听说赵括换下廉颇,便暗中派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赵括来到军中,全部推翻了原来的规定,调换军官,下令出兵攻击秦军。白起佯败,切断赵军后路,将其分割后包围。赵军断粮,被围46天,赵括被秦军射死,赵军投降。白起将降兵全部活埋,只放走240个娃娃兵,前后共杀死45万人。赵国上下无不为之战栗。(《资治通鉴》卷5)

说不如做

东汉顺帝时,京都洛阳的宣德亭发生地裂。顺帝召集贤良,就如何纠正为政弊端征询对策。右扶风功曹马融回答说:“如今各种法令条规,以及春夏秋冬四季的禁令,用来承受天命,顺应民心的,都已经具备,而且很完整,不能再有增添了。但上天仍然有不平的反应,百姓仍旧叹息抱怨,原因就在于,百姓屡次听到朝廷要推行善政的声音,却没有见到实施善政的行动(百姓屡闻恩泽之声而未见惠和之实也)。”(《资治通鉴》卷51)

圣人为政,务实而已

东汉桓帝时,贤人崔寔在其著《政论》一文中说:“圣人处理政务,根据的是面临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措施。虽然设置的步骤有所差异,采取的措施各不相同,但都不会硬去做人们根本做不到的事情,也不会不顾眼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去追求遥远空洞的目标(圣人执权,遭时定制,步骤之差,各有云设,不强人以不能,背急切而慕所闻也)。为此,也就有了孔子对什么是为政关键问题的不同回答,对叶公所问,孔子说,为政的关键在于使远处的人都来归服;对鲁哀公所问,孔子说,为政的关键在于选用人才;对齐景公所问,孔子说,为政的关键在于节约。并不是孔子对问题本身有不同见解,而是针对他们所面临的不同问题给出不同答案。而现在那些庸俗的人,只是拘泥于古书上的只言片语,不懂得根据不同情势制订不同措施,只听宏阔的说辞,不见眼前的现实,怎么能同这样的人一起讨论国家大事呢!”(《资治通鉴》卷53)

清谈误国

东汉末年,孔融任北海郡太守。他以才气出众自负,立志平定祸乱,可惜志大才疏,一直没有实际效果。他的高谈阔论,盈溢官府,优雅谈吐足以使人玩味传诵,然而把他的议论化为实施方案,却很难完全行得通。他口出大言,漏洞很多,所以尽管可以吸引人,但仅仅是一时的效用,没有多久,人们便不再追随他。孔融任用的官员,喜欢标新立异,大多属于耍小聪明的轻浮之辈。孔融尊奉东汉大儒郑玄,以子孙之礼对待他,把郑玄居住的乡改名为郑公乡。对其他有名望的清俊之士左承祖、刘义逊等,只是当做陪伴的清客,不与他们讨论政务。黄巾军进攻北海郡,孔融战败,退守都昌。当时袁绍、曹操、公孙瓒等实力雄厚,孔融兵力薄弱,粮草不足,但孤芳自赏,不与他们来往。左承祖劝说孔融选择其中一家以为依托,孔融不听,反而杀掉了他。刘义逊因此背弃孔融而去。后来青州刺史袁谭进攻北海郡,孔融部下只剩数百人,乱箭四飞,孔融却还靠在案几上读书,谈笑自若。都昌城破,孔融出逃,妻子儿女落入袁谭之手。多亏曹操与孔融是老友,收留了他。(《资治通鉴》卷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