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青年与青年社会组织
17136500000012

第12章 专题篇(3)

一、研究方法

为全面掌握青年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和特点,分析其发展趋势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共青团工作的影响,研究如何引导其健康有序发展,有效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结合河南省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的现状,课题组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认真讨论研究,从河南省青年社会组织基本状况、青年参与青年社会组织的价值取向、青年社会组织自身发展定位、共青团与青年社会组织的关系四个大的维度,精心设计了调查问卷,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座谈走访、个案分析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在全省共发放问卷5000份,其中在18个省辖市选定20个各类社会组织发放问卷1000份,在豫东、豫西、豫南、豫北及省会郑州选定10所高校的50个社团组织发放问卷4000份。此次调研,回收有效问卷4853份,有效回收率为97.06%。

二、河南省青年社会组织成员的基本状况

1. 性别组成

调研数据显示,河南省青年社会组织成员中,男性占52.8%,女性占47.2%,男性略大于女性,比例大致相当,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一般来说,经济相对发达,工业区较多,青年人比较集中,参加青年社会组织的男女比例相差不大。由于农村大部分适龄青年的外出务工,青年社会组织在农村地区发展并不十分明显,且主要集中在行业技术类,如农村的专业合作社、蔬菜种植专业小组等。在各种类型的青年社会组织中,除了一些专业性极强的组织外,大部分组织不限制参加成员的性别,所以整体上来看,青年社会组织成员中男女比例相差不大。

2. 年龄结构

调查中发现,青年社会组织成员的年龄在20~25岁之间的占40.3%,在26~30岁之间的占25.1%,这两个年龄阶段累加起来占到了青年社会组织成员比例的65.4%,而年龄在35岁以上的占10.3%,所占比例最小,调研数据说明青年社会组织已经成为年轻人积聚的重要组织和阵地。高校的青年社会组织,主要是校园内的各类学生社团,这类组织的年龄集中度比较高;技术行业类、兴趣爱好类、公益类的成员没有显著的集中趋势,在整个青年年龄段均有分布;交友交际类的组织,成员年龄比较集中,大多数为未婚青年,他们参加组织的目的性比较强,大多成员想通过网络平台,在QQ里、在论坛里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维权类的青年社会组织成员年龄普遍偏大,因为他们大多拥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能力帮助弱者。

3. 文化程度

调研数据表明,青年社会组织成员文化程度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占3.4%,本科占45.3%,专科文化程度占36.6%,前三种学历层次成员比例占到了85.3%,而高中/中专及以下占14.8%,这说明青年社会组织已经成为积聚接受过高等教育人员的一个重要的群众性组织。

4. 从业状况

青年社会组织成员占比例最大的是在校学生,占34.6%,其次为政府机构、国有企事业单位,未就业或无业人员比例仅为3.1%。这说明参加青年社会组织的成员当中,大部分都有明确而具体的身份。技术行业类的成员职业大多非常集中,多为从事本行业或相关行业的青年。兴趣类的成员职业分布非常广泛,一般表现为工作时间相对宽松,职业相对稳定;交友类的成员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白领、机关工作人员等行业;公益类的成员职业分布非常广泛,并没有特别集中的职业;维权类的成员多集中在服务业、建筑业等外来人口较多的行业。

5. 收入情况

从上表可以得知收入额度在1001~3000元之间的青年社会组织成员占到42.2%,无收入的占到了34.1%,而这部分成员主要是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同时,通过上表也可以得知,月收入额度在5000元以上的参加青年社会组织的人员比例很低。

三、河南省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的基本状况

1. 成立时间及规模

通过调研可知,成立时间在5年以上的青年社会组织所占比例为31.9%,一年以下的所占比例为24.6%,成立时间在1~2年的占24.3%,成立3~5年的青年社会组织所占比例为19.2%。这说明大部分青年社会组织的成立时间还不长,正处于组织自身的逐步发展壮大阶段。

调查发现,100人以上的青年社会组织所占的比例为31.9%,50~100人的占19.2%,30~50人的占24.3%,10~30人的占24.6%。后三种规模的青年社会组织所占的比例基本均衡,这说明,多数青年社会组织都属于有限的小型团体,这种规模是成员之间日常联系密切的一个前提和保证。

2. 类型分别

通过上表可以发现,公益类青年社会组织在所有青年社会组织中占34.5%,比例最大,接下来依次为兴趣爱好类、健身类、交友类、娱乐类。通过横向对比可知,河南省省青年社会组织类型的分布状况与其他省市基本相符。

3. 聚集方式

调查发现,50%的青年社会组织是靠共同的兴趣爱好聚集在一起的,这要由足球等运动俱乐部、书法、摄影等艺术俱乐部,美食团、驴友会、爱心社、车友会等构成;27%的青年社会组织是靠共同的经历走到一起的,主要由海归联谊会、老乡会、同学会、战友会等构成;23%的青年社会组织是靠共同的利益,主要由行业协会、白领商务俱乐部、交友俱乐部等构成。

4. 活动频率

调研数据表明,开展活动频率在10次/年以上的青年社会组织占39.2%,5~6次/年的占29.4%,开展活动1~2次/年的占31.5%,这说明超过三分之一的青年社会组织一年中开展活动频率过低,在这样的组织中,大部分成员得到锻炼的机会和次数很有限,该青年社会组织处于基本维持的运行状态。

5. 骨干成员

在对青年社会组织有无核心成员的调查中,有65.9%的被调查者称所在青年社会组织有核心骨干并且不经常更换,有22.3%的被调查者称所在青年社会组织有核心骨干但经常更换,有11.8%的被调查者称所在青年社会组织没有核心骨干。青年社会组织的核心骨干是他们所在组织的象征和代表,正是在他们的人格魅力、亲和力等“软实力”的影响下,凝聚起广大成员,一起为着共同的目标愿景、共同的价值追求而去克服困难、团结协作,积极开展活动。有无核心骨干,同样是一个青年社会组织发展成熟与否的一种重要特征和体现,正是在核心骨干的大力推动下,很多青年社会组织才逐步走上主动、自主、理性的发展阶段。

6. 经费状况

由上表可知,61%的青年社会组织经费来源途径都是AA制,而从其他渠道得到经费非常有限。这种状况也与我们在访谈中,青年社会组织负责人和成员所反映的情况相符合,他们反映经费来源渠道的有限和无保证是目前直接影响和制约青年社会组织日常活动开展的最重要因素。

7. 联络方式

以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数字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开启了数字化生存的3G时代,为青年社会组织的社会联系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由上表可知,青年社会组织成员通过网络的手段和途径进行日常联系的比例已经占33.5%,居于首位。这说明,依靠网络平台,进行日常活动的通知、联络,已经成为今天青年社会组织最主要的联系方式。

四、河南省青年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

1. 目标的非营利性

目前河南省大部分青年社会组织,其活动资金来源途径是AA制的会费制度,而从其他渠道得到经费非常有限,这类青年社会组织的大部分服务项目是免费的。尽管这些组织可能会有组织义卖、义演等活动,并从中获得一些收入,但是它们所有可能的收入并不是为了组织或者个人的营利,而是将其用于组织的存在及事业本身的再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服务的属性。整体来看,青年社会组织目标的非营利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以营利为目的,这是青年社会组织的根本宗旨;二是成员之间不能进行剩余收入的分配,剩余收入只能用于其组织开展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及自身发展;三是不得将组织的资产以任何形式转变为私人财产。

2. 类型的多样性

从种类上看,青年社会组织可以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为基础,如濮阳科鲁兹车友会、西峡县龙乡娇子足球俱乐部、丸美女子俱乐部等;以共同的利益追求为基础,如栾川县绿之源生态农业论坛、新乡选调生论坛、栾川交友俱乐部等;以相同的地域或相似的工作学习经历为基础,如实验中学98届校友会、方城县山地自行车协会等;以相同的事业追求为基础建立的组织,如新安县巾帼创业促进会、WWF全球环境保护组织等。从成员构成上看,有政府机构、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员、专业人员(教师、医生、律师等)、在校学生、体力劳动者、未就业或无业人员等,几乎涵盖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员,组织成员的构成更加复杂、多样。

3. 成员的特定性

青年社会组织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是特定的人群在一定时期内有某种共同利益、共同的信念和观点,或者有相同的社会背景、类似的生活经历,或相同的兴趣爱好而自发地结合在一起。因此,成员之间的某种共同点,是他们走在一起、开展活动、维系群体的桥梁和纽带。而正是由于这些连接点,使组织自觉地接受一部分人,同时自觉地排斥一部分人,形成了主体特定化的鲜明特征。比如,濮阳科鲁兹车友会,就是一群私家车友为主体自发组成的车友俱乐部;焦作市残疾人爱心港湾服务队,是一支全部由残疾朋友组成的志愿者队伍。

4. 参与的自主性

青年社会组织是一个自主发起、自主筹建、自主管理和自主运行的组织形态。青年社会组织的组织形式相对自由,每个参与者都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爱好去选择青年社会组织,没有年龄、性别、地位、职业、身份、贫富的区分和限制。各类青年社会组织成员既是活动的参与者,又是活动的组织者,除满足青年休闲、娱乐、交友外,还引导青年投身社会公益,在环保、慈善、维权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开展的各类活动中,每个青年社会组织成员的自主性很强,各成员可以选择参加不同的青年社会组织,可以自主支配时间,可以自主决定是否参与活动。

5. 联系的网络性

以网络为平台,充分运用网络手段开展日常活动,已经成为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网络突破了地域和资源限制,操作简单快捷、成本较低、联系广泛,因此,在青年社会组织的运行中,会员的加入、管理、退出,活动的整体策划、讨论修改、信息发布反馈等,都通过网络方式进行交流沟通。与传统的联络方式相比,网络的开放性、低成本和自由性,使它迅速成为青年社会组织运行中最主要、使用频率最高的联络载体。比如,许昌草根爱心群,日常活动的开展就是通过论坛或QQ群进行交流,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

6. 管理的民主性

各司其职、各行其权,是青年社会组织内部运行的基本规则。青年社会组织成员既是活动的参与者,又是活动的组织者,在开展的各类活动中,各成员都可以自主支配时间,自主决定是否参与,具有很强的平等和自由的气氛。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有79.2%的调查对象在青年社会组织中从未感受到歧视或者不公正的待遇。当发生纠纷的时候,有57.4%的调查对象是通过协商的方式来解决的。调研发现,青年参与青年社会组织的动机、积极性高,想通过青年社会组织这个平台,来展示自己、锻炼自己、提升自己、服务社会,这说明青年社会组织成员对青年社会组织有着理性的认同感和强烈的归属感,他们在青年社会组织中追求和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比如,“畅游天下”俱乐部的一名会员说:“在青年社会组织里面感觉自己是主人,没有森严的等级区别,大家是朋友,更是兄弟姐妹,组织更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大家在里面很有成就感和温暖感,都能够说说心里话,唠唠家常事。”

五、理性看待青年社会组织及其发展

1. 青年社会组织涌现的原因探析

一是从社会发展的阶段来分析。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管理中出现了空白问题,很多场合和情境下政府出现了失位、缺位现象,导致了社会公共管理权能的疲软、提供公共服务能力的羸弱,这些客观的社会现实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孕育和滋养青年社会组织产生的重要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青年社会组织作为民间的、社会的自主治理力量,开始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凸显出自身的地位和作用,青年社会组织的数量规模,还有社会参与的广度深度,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二是从网络技术普及的角度来分析。网络的发展影响着当代青年的知识结构、人际交往、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网络化生存已经成为青年人重要的生活方式。网络具有的开放性、自由性、低成本性,给绝大多数青年社会组织的成立和运行提供便利的条件。网络的开放性,使青年能够突破地域、时间和资源的限制;网络的自由性,使青年能够更加平等地参与到活动中来;网络的低成本性,使青年能够低成本、高效能地运行自己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