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绿色西藏
17136000000043

第43章 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的把关(6)

另外,植保人员既是农民从事田间管理的顾问,又是农药选用的把关者,他们的作用影响着农药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离不开化学防治的情况下,农民希望植保人员能像自己这样,把身心投到包片的农田管理上,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对作物病害做出准确诊断,及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与农民一道共同呵护作物健康生长。同时,农药的选用及施用方法,除了认真阅读、准确领会农药使用说明之外,农民更期望植保人员在现场,施药方法现场予以示范,手把手地指导操作,以正确选药,适量用药,定点施药而不跑偏,部位全覆盖而不扩大,治愈作物病害而不留安全隐患。如果植保人员跟踪化学防治全程,犹如医护人员悉心陪护伤病患者那样,化学防治法就一定能把农药正作用发挥到极致,把副作用降低到最低程度。

无论是对作物病害的诊断、种苗抗病性的鉴别,还是作物栽培、田园卫生管理指导,田间都是敬业的植保人员最重要的办公场所。他们介入农业生产全过程,既能为农民提供切实便捷的服务,又能获得科研需要的第一手资料。只有在农业专家悉心指导下的农事活动,才是安全而高效的;只有来自农业生产一线的农技成果,才具有安全性和使用价值。农民需要农技人员,农技人员更需要农民;农业生产需要农科成果,农科成果更需要农业生产的生动实践。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又称栽培防治或者农田管理,主旨是在全面分析寄主植物、病原物及其生存环境之间固有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多种管理措施,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相对于普通的日常农事活动,农业防治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农业防治所采取的某些措施是对一般农事活动的细化和强化,可以与栽培和中耕活动结合进行,不需要特殊设施,但是农业防治的调控措施突出农事活动的作物防病效果,实施得更加精细与到位。因此,农业防治要求在单位面积上投入相当的活劳动量,而且是技术含量高于一般农田管理的活劳动量。农业生产采取农业防治法,意味着这种生产形式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农事活动。由于农业防治不给作物使用化学农药,也不给土壤里添加任何有毒化学物质,而是充分利用生物间自控机制,切断真菌、病毒等病原物在田间传播途径,以减少农作物病原物,同时恰当运用生物技术促进作物茁壮成长,以提高其抗病性。这不但可以增加农作物产量,保证其产品质量,而且可以起到保护与建设农业生态环境的作用。

农业防治有地域局限性,集中连片的规模化农业生产以及区域间协同作业,可以让其特点和作用充分显示出来。这种防治法包括四个要点。

第一,使用无菌繁殖材料。生产与使用无病种子、苗木、种薯以及其他繁殖材料,可以有效地防止病害传播与压低初侵染接种体数量。为了确保无病种苗生产,必须建立无病种子繁育制度和无病母本制度。种子生产基地需要设在无病或者轻病地区,并且采取严格的防病与检验措施。以马铃薯无病毒种薯生产为例,原种场应该设置在传毒蚜虫少的高海拔或者高纬度地区,生长期内也需要治虫防病,及时拔除病株和劣株。原种供种子田繁殖使用。种子田应该与生产田隔离,以减少传毒蚜虫。种子田生产的种薯供大田生产使用,商品种子应当进行种子健康检查,确保种子健康水平,对于带病菌的种子实行热力消毒或者杀菌剂处理,同时,借助机械筛选、风选、水选等方法剔除瘪秕颗粒以及其他杂物。

第二,建立合理的种植制度。合理的种植制度有多方面的防病作用,既可以调节农田生态环境,改善土壤肥力和物理性质,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与有益微生物繁衍,又可以减少病原物存活,中断病害循环。比如,合理的轮作会使某些病原物因为缺少寄主而无以为生,迅速消亡,因此最适合防治土壤传播的病害。防治小麦全蚀病,可以采用非寄主植物轮作2—3年。当然,若是病原菌腐生性较强,或者能生成抗逆性强的休眠体,就可能在缺乏寄主的情况下仍能长期存活,只有长时间轮作才能取得防治效果。再如,实行水旱轮作,旱田改为水田后病原菌在淹水条件下很快死亡,可以缩短轮作周期。

第三,保持田园环境卫生。主要包括拔除田间病株、清理收获后遗留在田间病株残体、烧掉田间地头野草,彻底铲除病原物寄主;不使用作物病残体沤肥、堆肥,有机肥等在充分腐熟后方可使用;深翻深耕土地,把土壤表层的病原物休眠体及带菌植物残屑掩埋到土层深处;定期清洗消毒农机具、工具、架材、地膜、仓库。这些做法需要占用较多劳动力,活劳动成本较高,而且带有间接性,不及使用杀菌剂集中灭杀作物上的病害来得速效,但是作业目标针对病源,不损害田间的有益微生物,不会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第四,实施科学的栽培管理。合理调节温度、湿度、光照和气体组成等作物生长要素,创造不适合病原菌侵染与发病的生态条件,对于塑料大棚、日光温室、苗床等人工生态系统中的病害防治,以及初级产品贮藏期病害防治都是十分有效的。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和播种深度;合理密植,作物间隙适度,充分满足光照、通风、湿度等生长条件;适时适度施肥,保证苗壮的同时防止倒伏;选用恰当的浇水方式,提倡浅水灌溉(诸如滴灌、喷灌、脉冲灌等),避免大水漫灌,这不仅节约利用水资源,而且防止水流转送病害物,田间湿度过高也会成为病害发生的重要诱因。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就原理和方法而言,跟农业防治有相通之处,其侧重点在于利用有益微生物来防治农作物病害。有益微生物,又称拮抗微生物或者生防菌。生物防治之要在于:利用有益微生物对病原物的各种不利作用,来减少病原物的数量,削弱其致病性;有益微生物能增强作物抗病性,通过改变作物同病原物的相互关系,来抑制作物病害发生。有益微生物对病原物的不利作用,包括抗菌、溶菌、竞争、重寄生、捕食和交互保护等作用,有的有益微生物同时具有多种生防机制。生物防治主要用于土传病害、叶部病害及收获后病害。

生物防治,有多种措施可供选择。一是大量引进外源拮抗菌。目前,一些有益微生物被制成各种类型的生防制剂,并且被大量应用于农业生产。二是保护与培育当地的拮抗菌。通过调节环境条件,促进环境中现存的有益微生物群体增长,并且表现出拮抗活性。向土壤中追施农作物秸秆、腐熟的厩肥、绿肥、纤维素、木质素、几丁质等有机物质,可以提高土壤的碳氮比,有利于拮抗菌发育繁殖,能显著减轻多种根病;利用耕作和培植措施,调节土壤酸碱度和土壤物理性状,可以提高有益微生物的抑病能力。另外,抑菌土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开发利用抑菌土成为生物防治的有效措施。避免因为过量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而招致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毒化,维护农业生态系统自然平衡及其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防治前景广阔而任重道远。有益微生物可能同时具有多种生物防治机制,生物防治的强大功效将会随着微生物科学的发展而日益显现出来。但是,由于生物防治所依靠的有益微生物(亦称拮抗微生物或者生防菌)地理适应性较低,因此生物防治效果不够稳定,适用范围较窄,虽然有些有益微生物已被制成多种类型的生防制剂,但是生防制剂的生产、运输、贮存需要严格条件,所以目前生物防治效益低于化学防治效益,只能作为辅助防治措施。

种子防治 种子防治是通过选育与使用抗病品种而有效防治病害的方法。对付那些杀菌剂难以杀灭的病害,诸如土壤病、病毒病等病害,选用抗病品种几乎是唯一可行的防治途径。在农业发展史上,很多大范围流行的毁灭性病害是通过采用抗病品种来控制的。我国小麦秆锈病、条锈病、腥黑穗病,玉米斑病和丝黑穗病,以及马铃薯晚疫病等,都是依靠大面积应用抗病品种而得到全面控制的。小麦白粉病、赤霉病,以及多种经济作物的主要病害,也是通过品种防治有效遏制了病害流行。因此,推广使用抗病品种,可以代替或者减少杀菌剂的使用,既可以节省防治费用,又可以避免或者减轻因为施用杀菌剂而造成的残毒和环境污染。

当然,在抗病品种培育过程中,要认识与把握抗病品种的需肥需水规律,制定合理的施肥、灌水方案,确保其健康茁壮生长;及时拔出抗病品种群体中杂株、劣株和病株,选留优良抗病单株,做好品种提纯复壮工作。关注抗病品种抗病性丧失的现象,不断培育新的抗病品种,在播种的时候根据当地病害流行情况对抗病品种进行合理布局,搭配使用多个抗病品种,尽量保持与延长品种的抗病性。

另外,利用热力、冷冻、干燥、电磁波、超声波、核辐射、激光等手段抑制、钝化或者杀死病原物,达到防治病害目的的物理防治法,在处理种子、苗木、其他植物繁殖材料,以及贮藏农产品等方面有诸多优势。

西藏主要农作物病害的防治法 西藏主要的农作物包括青稞、小麦、油菜和玉米等。青稞常见病害主要有条纹病、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散黑穗病、坚黑穗病、黄花叶病、网斑病、细菌性条斑病等。病状有别,病原物均为病菌。发病原因分为生物因子和环境因子,前者表现为种子和植株自身抗病能力弱,用于播种的种子感染上了病菌;后者包括适于病菌繁殖与传播的土壤温度和湿度、田间管理不到位、施肥欠科学、耕作制度不尽合理、气候异常(冬暖、春寒、雨雪过量或者稀少、阴雨连绵、雾霾天气)等方面。

防治方法: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法。全方位减少菌源,最大限度提高植株抗病害能力,努力做到苗全苗壮,确保产品天然品质和稳产高产。主要措施:选用抗病、耐病品种,采用物理防治法对种子进行杀菌处理;精耕细作,保持良好的墒情和适宜的地温,把握最佳播种期及下种深度,保证正常出苗期,根据土地肥力水平确定播种量,合理密植;青稞成熟收割完毕拾净病残体,及时翻耕灭茬,秸秆还田需要深耕埋入地下,促进病残体腐烂,秸秆沤肥要充分腐熟;雨后开沟排水,干旱开闸喷灌,保持田间适宜干湿度,中耕间苗,尽力改善植株间通风透光条件;清洁田园,拔出田间弱苗、病苗、自生苗,清除杂草,小心作业,避免伤及植株组织,谨防伤口感染病毒;采用与非禾本科作物轮作方法,避免或者减少连作;提倡测土配方施肥,施足基肥,巧施追肥,氮、磷、钾合理搭配(不偏施氮肥),尽量施用酵菌沤制的堆肥或者腐熟有机肥,增强寄主(包括青稞在内的农作物)的抗病能力等。另外,播种前采用药剂拌种,清除病菌,植株生长期间病害发生时需要施药杀菌。

小麦、油菜、玉米等作物,其病原物、发病原因以及病害防治方法与青稞的情况类似。

发展具有西藏地域特点的农业,倡导农作物病害绿色防治。西藏拥有生产优质、特色农产品的生态环境,这是先决条件,西藏的农产品是否具有优质、特色的品质,焦点在于没有被农药和化肥所污染,保持了西藏特定生态环境下自然发育生长的农产品应有品质。西藏能否生产出优质、特色的农产品,关键是能否圆满解决农作物病害绿色防控的现实问题。事实告诉我们,凡是既不污染毒害农业生态环境又不污染毒害农产品的防治技术和防治措施,都属于绿色防治。绿色防治的目的在于根除农业生态环境的安全隐患,实现农业生产永续发展,保持农产品天然品质,确保食品(药材)在生产源头上的质量安全。化学防治由于以农药使用为手段,而农药副作用甚大,不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更是绿色产品和有机产品生产所主动规避的。所以在农作物病害防治上,不优先考虑化学防治,即使不得不采用化学防治,也要努力做到适时适度,严格把控与妥善处置其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尤其在西藏,作物病害化学防治应该是最终选项、最小选项、权宜之计,农药使用要遵循递减原则;因此农药供应量递增的趋势,不是西藏农业健康发展的绿色信号。当然,西藏农作物病害绿色防治也有其地方特点,是切合西藏农业生态环境的不以施用农药为主的农作物病害防治系统。

在西藏,推行农作物病害的绿色防治有一定的现实基础。西藏青稞生产区,气候干爽,土壤高湿情况少见,光照充裕,昼夜温差较大。农民重视运用堆肥、拔除杂草、翻耕灭茬、适时灌溉等生产经验。这样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方法,不利于作物病害的强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