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绿色西藏
17136000000022

第22章 生态环境保护和人居环境建设(1)

西藏当下所拥有的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既是大自然的馈赠,又是西藏历史发展的成果,成为雪域高原上各族人民生存发展的核心资源。自然环境及其自然资源,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限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容和速度,既要以自然环境容量为限度,又要为自然资源所制约。自然环境及其自然资源无可复制,需要格外珍惜和节约使用。

自然环境并非为人类特设的,宜居环境需要人类依据客观条件为自己营造。为了兑现“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着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睡上安稳的觉,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的政府承诺,为了构建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确保西藏高原生态安全和气候稳定,西藏自治区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与全国人民的援助下,坚持从区情出发,精心谋划、合理调配人力物力,戮力同心地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和人居环境建设工程。

那么,西藏的自然环境和高原气候有什么特点?西藏高原上生态环境保护和人居环境建设是怎样展开的?近况如何?

西藏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生物群落

西藏占据着青藏高原主体部分,自然环境特殊,自然资源丰富。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群山巍峨,积雪皑皑,江河湖泊星罗棋布,哺育着亚洲多条重要河流,对区域气候乃至世界性气候发挥着“调节器”的作用。青藏高原高寒缺氧,生态环境抗干扰能力低下,区域生态系统自我更新能力差,对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反应敏感。地势超拔和群山环抱,近代西藏相对封闭,与世界工业文明近乎隔绝,既没有被工业化的成果所惠及,又没有被工业化的后果所殃及,因此,当代西藏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落后地区,又是全球最后一片净土。

自然地理环境冰清玉洁,自然生态系统保持完好,这既是西藏的地域特征,又是支撑西藏发展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西藏高原大面积的裸地,原是海洋底部,土壤贫瘠。地理学研究表明,青藏地区在4000万年前第三纪早期是一片处于欧亚大陆和冈瓦纳大陆之间的浩瀚海洋,名叫“特提斯海”。后来由于冈瓦纳大陆向北漂移,与欧亚大陆发生碰撞,特提斯海消亡,地壳抬升成陆地。几百万年前,由于印度次大陆板块继续向北俯冲和挤压,发生“喜马拉雅运动”,隆起了青藏高原。这块高原是地球上平均海拔最高、地壳厚度最大、隆起形成时间最晚、最年轻的高原,是除了南北两极之外世界最高的地方,享誉“世界第三极”,居住条件差,开发难度大。

青藏高原自然生态系统发生变化,直接影响着周边地区的生态效益。有研究表明,喜马拉雅山大范围森林砍伐,会加剧孟加拉国的洪涝灾害;我国1998年长江流域洪涝灾害的形成与中上游植被减少、水源涵养能力下降、水土流失严重等关系密切。生态学家对径流研究发现,裸地平均径流将会增加40%,在森林砍伐4个月后地表径流比砍伐前增加5倍。因此,我国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持续推进“天保工程”建设,出台配套措施以保障把“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政策落到实处,并做出长远规划,把包括西藏在内的青藏高原建成我国生态安全屏障。

西藏区域生态系统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对生物个体或者群体的生活和分布具有影响的各种因素。而环境是指环绕在生物有机体周围的一切要素,既包括物质空间又包括影响生物生存发展的各种条件。生态因子分为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前者包括同种生物的其他有机体和异种生物的有机活体,主要涉及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构成了种间关系;后者包括气候因子(温度、光、湿度)和土壤理化因子,构成了生态系统的种内关系。

生物群落,是指在特定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地域或者生境中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在此,群落是多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体,表现为一个边界松散的集合单元;种群是每种生物的存在形式,是以遗传因子交换、相同生活方式为基础的一个实体。群落显著特征是生物多样性,即每个群落都由一定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组成,每种生物尽管存在功能差异,但是彼此之间相互适应、相互影响,形成一定的生活秩序和演化规律,使群落维持着一个自然平衡和相对稳定的发展状态。群落与其环境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

生境,是指生物存在的环境域,既有标识生物种群占据着一定空间、位置之意,又表明生物与其食物和天敌的相互关系。

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如果系统结构与功能相协调、系统内生物与环境相和谐,生物亚系统内各组分间共生、竞争、捕食等关系相辅相成,那么该生态系统内有机体或者子系统就会大大集约利用物质和能量,获得最大的整体功能效益。生态系统有多样性特征,一方面是指生物圈内的生境和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并且生物群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群落内部有序排列在不同的营养层级上,这些结构的差异及其动态过程,成为生态系统千差万别、有序演替的动力。另一方面,这种多样性是指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空间规模和地域幅度,全球可以看作一个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由数以亿计的中型和微型生态系统组成,换句话说,规模幅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包括若干子生态系统。一条大江是一个生态系统,一个池塘亦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就是说,生态系统有尺度上的划分。

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态系统具有服务功能,这种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和效用。从总体上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主要表现为它的物质生产功能(经济价值)和环境服务功能(环境价值)。具体地说,第一,物质生产功能所提供的产品包括食品、药品、淡水、饲料、天然纤维、木材、遗传基因库、工业原料、观赏与环境用植物等。第二,调节功能主要指水质净化、水资源调节、空气质量调节、气候调节、废弃物处理、人类疾病和病虫害控制、作物授粉等。第三,文化功能是人们通过精神感受、知识获取、主观映像、消遣娱乐和美学体验从生态系统中获得的非物质利益,像多样的文化形态、精神和宗教、教育、休闲旅游等均属此类。第四,支持功能区别于前三项功能,像提供适宜的生境、初级生产、产氧、土壤形成与养分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持、太阳紫外线辐射防护、水循环,以及氮、碳、硫等生命元素循环之类,是间接的或者通过较长时间才能发生的,而前三项功能是相对直接的和较短时间就影响人类的。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状况,取决于生态系统功能强弱及其生产力水平高低,后者取决于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其关系的协调程度。生态系统健康的标准有活力、恢复力、自我维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维持、最佳管理,外部输入减少、对临近生态系统的影响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如果特定生态系统内部生物群落及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协调、生物群落内部结构合理,生态系统各构成要素彼此能良性互动,并且整体处于平衡稳定状态,那么这个生态系统功能就强健,自身生产水平就高,服务功能自然就强劲;否则,情况就相反。

另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状况与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生物多样性,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中的解释是:“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形形色色的生物体,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程度决定着人类食品药品数量和质量的状况,以及环境的安全健康状况。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说到底是由多样生物共同“劳动”的成果,初级生产者和次级生产者都做出了各自的积极贡献。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是30亿年进化的结果,是人类的宝贵财富。《生物多样性公约》也明确生物多样性像其他资源一样为所在国家所有。

据估计,生物多样性每年为人类创造了约33万亿美元的财富,其中美国为3万亿美元,中国为4.6万亿美元。

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之间是互为因果的统一关系。生态系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载体和基本单元,全球生态系统多样性一旦遭受改变或者破坏,许多生物物种就会失去栖息地,并由于对改变后的环境的不适应或者由于人为直接灭杀而大量消亡。人类活动对生境的破坏,包括自然生境的退化、消失和破碎化现象,是当前生物多样性大规模丧失的主要原因。比如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原本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物种资源库,但是1980年以来,热带雨林正在以每年13万km2的速度被破坏;到1996年,全球哺乳动物的4630个物种的25%和鸟类的9675个物种的11%处于灭绝的危险中,而且这种生物物种的消失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是不可逆转的。欲保护生物多样性,有效做法是保护生物栖息地,保护整个生态系统。

所谓的西藏区域生态系统,是指西藏境内生物群落与其所处自然环境之间所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其中,环境因素称为环境因子,包括地理因子和气候因子,生物因子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三种生命形式。作为中国区域生态系统乃至全球生态系统的一个有机组分,西藏区域生态系统就是一个特定的、个性化的生态系统。

西藏的环境因子

1.地理因子 西藏地处祖国西南边疆,境内总面积超过122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的八分之一。地理坐标是,北纬26°52′—36°32′,东经78°24′—90°06′。东西长约1900千米、南北宽约1000千米,北界昆仑山、唐古拉山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毗邻,东隔金沙江跟四川省相望,东南部在横断山区同云南省相连,西部和南部与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等国以及克什米尔地区接壤,国境线长约4000千米,占全国陆地边境线六分之一以上,是祖国西南边陲的天然屏障。

境内地形可分为三个阶梯:藏北高原平均海拔 4500 米以上,位于昆仑山、唐古拉山和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之间,占全区国土面积的2/3,湖泊集中、草原辽阔,又称羌塘草原(藏语中“羌塘”是北方原野之意),为西藏牧业区的主体;藏南谷地平均海拔3500米左右,在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之间,即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流经的地方,为西藏主要农业区;藏东高山峡谷区平均海拔 3500 米以下,为一系列由东西走向逐渐转为南北走向的高山深谷,系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地势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特点。

境内分布许多著名大山,从走向来看主要有两组,一组是近于东西走向的,从南向北依次为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昆仑山;另一组是近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在这些巨大的山脉之间,有许多分支山脉,使西藏成为一片“山脉的海洋”。喜马拉雅山脉蜿蜒于西藏高原最南缘,由许多平行山脉组成,山脉的走向自西段的西北—东南向,到东段转为东西向,并向南突出成一个弧形。山脉全长约2450千米,宽约200—300千米,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超过7000米的高峰有50多座,超过8000米的山峰有10座。海拔8844.43米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就耸立在我国和尼泊尔交界的喜马拉雅山脉之上。

境内湖泊众多,西藏是全国湖泊面积最大的省区。藏北高原是西藏乃至全国湖泊分布最集中的地区。藏语称湖泊为“错”。湖泊多为咸水湖,这种湖泊矿化程度高,许多湖泊不但水中含有盐分,而且整个湖底都被盐晶体覆盖,咸水湖成为天然盐库。全区大小湖泊近2000个,总面积约为2.38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30%。其中,面积超过100平方千米的湖泊有47个,面积在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纳木错、色林错、扎日南木错,均分布于藏北,而著名的羊卓雍错在藏南。湖泊中97.9%属内陆湖,按水系和湖泊的分布特点,可以划分为藏东南外流湖区、藏南外流—内陆湖区和藏北内陆湖区。属河谷堰塞湖的有羊卓雍湖、巴松湖、班公湖等,属高原盆地积水湖的以纳木错湖、玛旁雍湖等为主。

拥有纵横交织的内、外流水系。河流多、流域面积广、上下游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是其主要特点。亚洲和我国一些著名大江、大河多发源于西藏或者流经这里。比如狮泉河为印度河的上源,雅鲁藏布江是布拉马普特拉河的上游,怒江是萨尔温江的上源,澜沧江湄公河的上游。我国第一大河长江上游金沙江在西藏和四川的边界穿过。西藏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4394亿m3,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0000km2的河流有20余条,大于2000km2的河流有100条以上,大于100km2的河流数以千计。这些河流成为西藏乃至南亚、东南亚地区重要的“江河源”和“生态源”,西藏高原被誉为“亚洲水塔”和“区域生态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