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绿色西藏
17136000000021

第21章 绿色文化时代来临了(17)

例句②:“积极推行绿色金融、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贸易、绿色证券等新的环境经济政策……”句中含有“绿色”的五个词组结构相同,“绿色”含义相似,共同含有各自运行“安全”“稳健”,同时与邻近领域的相关行业建立和谐关系,但是确保行业自身运营的安全性或者低风险性是前提。

“绿色”包含“安全”这一基本意思,普通例子有两类。一是写在公共建筑、公共交通出入口标牌上的“绿色通道”(例③),二是公众热议的“绿色食品”(例④)。两个短语中的“绿色”二字把公共建筑、交通要道上的出入口处的本质特征和食品质量的要义概括到位了,表达了“安全”“放心经过”和“质量有保证”“放心消费”等意思。

例句⑤:“全国制药行业成立了绿色企业联盟,旨在推动制药行业应对新的排放标准带来的严峻挑战,提升行业环保水平,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使医药行业真正成为治病救人的绿色行业。” 该句前一个“绿色”修饰制药企业,是指“清洁生产”,包括适用技术、节能减排、环境整洁、产品纯净等主要内容;后一个“绿色”是指药品“本真纯正”,即具有相应的疗效而无药性之外的毒副作用,药品本身及服用均是安全的。整洁的生产环境,节能减排的生产技术,天然纯净的药材,均是保障药品质量的必要条件,所以“洁净”是“安全”的重要保证。

例句⑥:“绿色机关,从实施绿色办公开始,争当节约资源的标兵。为了推动全民节约资源,(上海市)闵行区政府带头认购‘绿电’,倡导清洁能源,成为全国首家使用绿色电力的政府机关,并在办公室、会议室统一安装节能灯具,把电梯由传统式改为感应式,最大限度地节能降耗,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全区各级机关纷纷响应,积极行动,制定了各自的‘绿色办公’管理规定,无纸化办公、一纸多用、双面复印等已经逐渐成为闵行机关工作人员的办公习惯。”

“绿电”即“绿色电力”,是指包括电能在内的高能、无污染的清洁能源;“绿色办公”是指使用清洁能源,节约电、纸等资源的办公方式;采用“绿色办公”的机关就是“绿色机关”,即节能减排、环境洁净的机关。这句话使用了“绿色”的“清洁”“节能降耗”等含义。

无论是先进生产企业还是模范行政机关,落实“清洁生产”产业政策、开展“节能减排”活动,虽然形式有所不同,但是内容是一致的,最终为了确保“安全”。清洁生产的目的在于高效利用能源和原材料,减少排放、降低污染,确保生产环境和产品质量安全;节能减排还是为了确保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安全和环境安全。

例句⑦:“‘绿色’电脑,可以让农牧民群众在及时掌握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信息的同时,确保农牧民健康上网。” 句中绿色电脑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电脑在运行中对人体没有伤害,二是电脑传输的文化内容对人心没有污染。只有使用绿色电脑,上网才是健康的。“绿色”和“健康”在这里意思是一致的。

例句⑧:“2006年自治区环保厅会同自治区教育厅,完成了第四批全国绿色学校创建活动。” 句中“绿色学校”是关键词,那么“绿色”有哪些含义呢?至少包含师生教学活动安全、校园环境卫生整洁、各种关系正常和谐等意思,师生安全是基本的。绿色学校中的“绿色”,包含了安全、整洁、和谐等主要意思。

“绿色”语词,抽象的是一类物体共有的颜色特征,呈现的是物体的物理知识,比如“绿地”“绿水”“绿漆”“绿军装”等。随着生产生活的变化发展,“绿色”的自然意义向社会意义延伸,同时涂上了价值色彩。在当代风险社会,绿色不再局限于陈述客观的物理知识,主要用于表达公众的美好愿望,主情色彩鲜明浓郁,主要意思有:安全、纯净、和谐,以及节能、减排、降碳等。绿色文化既是反思近代工业化的旗帜和标准,又是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建构绿色文化就是在建构人类安全而温暖的精神家园,用绿色文化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就是在谋求人与自然之间和睦而互动的良好关系。

在这里,绿色的“安全”之意,特指人类所生存的自然环境以及所必需的食物、饮品、空气等必需品,对于人体没有伤害,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和永久发展没有副作用。这既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人类从事社会实践的努力目标。绿色经济、绿色发展和绿色环境,就是专指适合人类的经济形态、发展方式和环境状况。

绿色的“纯净”之意,特指在当代生产生活条件下,食品药品的农残不超标、添加物没有毒副作用,工业产品对人体不构成伤害,水体和大气不含有超标的污染物。衣食住行所有物品,没有掺杂有毒有害的杂物。至于绿色的“和谐”之意,特指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界中所有关系秩序井然,平衡而协调发展,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健运行,以及经济发展与科技应用、资源使用、环境占用,都是顺应规律的,彼此之间处于良性互动之中。

绿色文化运动已经发轫。这既是过去的社会实践的成果,又是当下的社会实践的需要。没有近代工业化的发展成果就不会有绿色运动的物质基础和先进理念,没有工业化遗留的发展问题以及人类希冀拥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光明前景,绿色运动便没有实质内容和内生动力。绿色文化运动既需要政府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和人居环境建设重大工程,更需要公众践行低碳理念的自觉行动。

有人认为,公众对环境和食品质量的担忧是一种“富贵病”,倘若生活在食不果腹、危机四伏的生境中,大家对于可以充饥的东西会饥不择食,而对于临近的危险可能表现得麻木不仁。如此说来,这种“富贵病”是在生存条件得到改善情况下人类意识清醒的表现,其实是一种未雨绸缪;这种富贵病包含着绿色梦想,并产生着集体走出近代工业化困境的精神动力。

真正懂得绿色含义的民族是理性的和成熟的民族,真实过上绿色生活的民族是自信的和幸福的民族。绿色文化运动每前进一步,我们的环境和食品质量就随之改善一层。绿色文化既是概念文化,更是实践文化,既是大众文化,更是个体文化。绿色文化在每个家庭中的体现是,家庭成员都树立了低碳理念、自觉过着节俭生活。低碳理念既是对传统文化中“节俭”“戒奢”“慎用”等观念的一种时尚表达,又强烈反映着时代的客观要求。2009年12月,全球目光聚焦到了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虽然会议议程几起几落,但是大会倡导的低碳理念得到普遍认可,此后为越来越多的公众所接受。

“低碳理念”的字面意思是节约资源、减少排放,本质含义是确保人类生存条件安全。从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角度看,个人和家庭的消费行为不再是私人行为,而是社会行为的一个有机组分;低碳生活不能停留在大脑中、口头上,而应该成为每个人的郑重承诺、日常生活的行为习惯。

有人测算说,如果现有的世界公众都过上美国人那样的生活,需要22个地球的资源和环境来支持。可供人类社会利用与发展的可用资源有度、适宜环境有限,所以人类欲望无限膨胀是缺少客观依据的。保持朴素的生活习惯,遵循着节约原则,是每个公众的必修课;节俭是美德、节约最光荣,奢侈是恶习、浪费最可耻。

一年中最美好的日子新年,是践行低碳理念的关键时段。比如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为盛大的传统节日,讲究的是阖家团聚和亲情表达,每个人从中获得心灵上的慰藉和精神上的满足。触动灵魂的幸福感并不取决于食物的粗细及其对于感官的舒适程度,玉盘珍馐和金杯琼浆主要满足生理需要,只是满足心灵慰藉和精神享受的一种物质手段,可以适度拥有,却不是最主要的。

经济发展、社会变迁,人口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流动,让家庭成员离多聚少,父母希望儿女常回家看看,儿女期盼爹妈多出来走走。不管是社会哪个阶层、哪个成员,都有岗位要坚守、有义务要履行。平日里事务缠身,亲情、乡情难以顾及,“回家过年”成为出门在外游子最为美妙的梦想。什么高档礼品、什么山珍海味都难以取代这种回家团聚的温暖感觉。浓郁的年味、感官的享受,不仅要拥有火树银花、盛大筵宴,而且要拥有俭以养德和诸事安全的内心体验。

我国是人口大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在给公众带来富足生活和便捷出行的同时,也给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进入“十二五”以来,我国政府主动放缓经济社会发展节奏、自觉降低发展指标,这不是在发展问题上的权宜之计,而是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理性抉择。客观环境“逼迫”我们不得不如此,世界经济状况显示着全球经济发展举步维艰的困境,作为世界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中国经济不可能永远都是“风景这边独好”。从历史上看,我国曾经出现“文景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治世局面,社会经济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温饱宽裕。那个时候,部分公众尤其是社会上层随之兴起奢靡之风、挥霍无度。但是奢侈生活招致的是社会发展迅速跌入低谷,公众包括上层成员生活水平急转直下。在古代社会,一顿饱饭、举家温暖成为我国百姓的梦想和终年劳碌的目标。物质生活水平高低不只是取决于科技发展程度以及劳动者付出的社会活劳动量,自然规律和人口规律制约着社会发展进程以及社会财富的积累规模和速度。人类发展的物质条件永远都不宽松,生活条件改善一寸,自然条件就消耗一尺。

小贴士

舌尖浪费。据2013年1月22日央视新闻联播:百姓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亲朋好友聚会,企事业单位聚餐、党政机关迎来送往,商业宴请、文化活动招待等均置办酒席,餐桌上吃剩的鱼、肉、蔬菜和米面食物,当成垃圾被倒掉。据城市餐桌统计,我国社会成员一年倒掉的脂肪和蛋白质,可以满足两亿人口全年的口粮,折合成一个省份一年收成的农产品,造成5%—10%的粮食流失。

公款消费是食物浪费的主要行为。公款消费一桌千金,消费者对满桌食品被倒掉不感到心痛。据报道,一个普通餐馆包间,公款宴请的一桌饭价值4000元,15个人参加消费,每人消费270元。被采访的厨师难过地说:辛辛苦苦、精心制作的美味佳肴,客人吃得少,最终统统被作为餐厨垃圾倒进潲水桶;一个晚上收拾的这等餐厨垃圾装了一大车,沉重地拉了出去。

舌尖浪费加速了有效资源消耗,同时加重了环境污染。虽然连续12年喜获粮食丰收,但是我国目前粮食自给率为70%,每年还需要进口720万吨。舌尖浪费国人耻辱,尤其是国家公务的耻辱。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妇孺皆知。珍惜食物是对农民的尊重,爱惜粮食是行政廉洁的表现,公务应该做出表率。

走亲访友搭乘公交,体验“绿色交通”健身快乐,不营造灯火辉煌的场面,设身处地想一想没能用上电的家庭生活多么不便,供电部门的工作压力有多么大;回到传统生活的饭桌前,品味父母备办的家常饭和绿色食品的天然滋味,一碗水饺、一杯家乡老酒更适合重温亲情,找回久违的儿时记忆;发送一封电子邮件、一条短信,也能表达一份对师长和领导的问候与祝福的真情。果能如此、家家如此,“礼轻情意重”这个古老话题,在绿色文化背景下将获得美妙的表达形式。

践行低碳理念很多时候只是举手之劳,只要具有这个意识,就容易养成节电、节水、节油等良好习惯,不忍心把吃剩的食物作为垃圾倾倒。果真能做到这一点,想一想在居家团圆享受着亲情友情的时候,在过年气氛里饱尝美食的同时,节约了资源、减少了排放,以自己的方式和行动为环保事业做出了应有贡献,那将收获一份怎样的精神安慰和从容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