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哈佛逻辑课
17133100000024

第24章 应用篇(9)

哈佛学者比利·山戴曾经在演讲时提到:“人们总是喜欢揭他人的短处,而事实上,这是一种极为堕落的做法。一个连自己都无法控制与左右的人,有什么权利去左右他人?”人际交往就是这样,你对别人伶牙俐齿,别人势必对你以牙还牙;你以揭别人伤疤为乐,别人肯定加倍为你制造痛苦。只有给别人留足“面子”,多给别人“台阶”下,别人才会为你“搭台”。

LESSON 11

投资逻辑:换个观念,你便是赢家

富豪李嘉诚说过,挣第二个一百万要比挣第一个容易得多,言外之意就是让钱生钱更容易。第一个一百万是靠体力拼来的,是当小学徒勤学苦练得来的;挣第二个一百万的时候你就得用脑力,让别人给你赚钱,让钱给你“生”钱。投资的逻辑,就是向李嘉诚看齐,把自己手里有限的钱盘活,灵活运用金融市场挣钱。

“富裕”和“经济学”的逻辑关系

富裕可以分为两种,物质生活的富裕和精神世界的富裕,当然,最刺激我们神经的还是物质上的富裕。在讲述获得物质财富的方法之前,我们需要先从理论上探索物质上的富裕和经济学的关系。学了经济学,虽不能保证你就变得像比尔·盖茨、巴菲特一样“富裕”,但是,你却能了解到他们是如何白手起家变富裕的。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曾经告诫年轻人:“30岁之前靠体力赚钱,30岁之后靠脑力赚钱。”这位教授的脑袋里就有厚厚的一叠“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是近代经济学的奠基之作。这样看来,“经济”仿佛与我们的个人生活有点远,其实不然,个人的财富跟国家的财富有相似之处,亚当·斯密概括的国民财富产生的两个决定因素套用到个人财富上就是:你挣钱的技术、技巧和判断力;你要养活几个人。再说得直白些,如果你是个外企白领,你的挣钱技术、技巧和判断力就比清洁工人稍稍好一些,你就比他挣得多;如果你和你的老婆(老公)都是白领阶层,那肯定比单身白领或者一个人是白领的家庭收入多些。

个人的“富裕”与“经济学”就这么联系起来了。所以说,经济学是“经世济民”的学问,它既能促进国家发展,也能促使人人致富。竟然有这么诱人的学问!我们在学习之前要先明确学习的目标,漫无目的地学习理论是最没效率的,有目的性地带着问题去看书效果才好。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富裕”的含义是什么。现在,有两个人站在你面前,A是个富家子弟,继承了一大笔遗产,有很多钱,但是很小气,甚至到了吝啬的程度,不愿意把钱拿出去做投资、做生意。B是个大企业里的高级打工仔,有不错的职位和丰厚的薪水,还在网上跟朋友合伙投资开了一家小店,卖数码产品。你觉得这两个人谁更富裕?

保守一点的人可能觉得,有万贯家财才好,哪怕守着金子不花出去,心里也踏实。但是,从长远看,后者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和网店生意的越来越火,他的财富会越来越多,而且,他在公司职位不低,说明他很会处理职场关系,能力很强;能够跟朋友合伙做生意,说明他有头脑、会应酬,这种人的生活才会是多姿多彩的。相反,前者像葛朗台一样只会眼睁睁地看着财富减少,到了钱花完的那一天,他就彻底傻眼了。这么一比较,还是B属于富裕一族,而且会越来越富裕。即使某天他离开公司,或者网店经营欠佳,相信他也有能力“再就业”。

这个例子暗合了亚当·斯密的另一个经济学观点——自由经济,让钱动起来。

在亚当·斯密成名之前,人们认为黄金就是富裕的标志,将拥有许多黄金的人视为有钱人,拥有许多黄金的国家视为富裕的国家。所以,寻找金矿是那个年代的人们最热衷的事。当时还没有像美元或者欧元这类货币,人们一律使用黄金来进行各种交易。政府尽量减少进口,因为那样会导致黄金向外流失;相反地,政府不计较手段与方法地尽量对外出口,因为那样黄金会随着货物出口而大量涌入。

亚当·斯密强烈反对这样的政策,他认为,拥有再多的黄金,也不见得能够致富,黄金既不能拿来吃,也不能拿来穿,如果没有能够填饱肚子的食物,没有能够挡风御寒的衣服,再多的黄金也无济于事。

亚当·斯密主张一个国家的富裕并不在于拥有多少黄金,而在于拥有多少食物、衣服等民生必需品。此外,他还认为让一个国家致富的方法,就是其政府不再加以干涉和限制进出口,因为要想促成一个富裕的国家,政府其实没有什么能做的,无非就是为人民防范盗贼,维持治安。他认为如果有可能的话,政府应该安安静静地待在角落不做任何动作,这就是政府为建设国家所能做出的最好举动。在亚当·斯密的理论推动下,自由主义经济大行其道,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100多年的繁荣。

亚当·斯密在给政府出谋划策的同时,也给广大老百姓上了一堂很好的经济学课程。国家要富裕,除了有金子,还要花金子、会花金子,让金子给人带来生活必需品及其之外的生活享受。同理,个人要富裕,除了赚钱、存钱,还要舍得花钱、会花钱,除了用手里的钱解决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外,还要用它带来其他层面的享受。当你运用自己的智慧挣到了钱,又享受了生活中的乐趣时,你才真正富裕了。

利益往往隐藏在风险的背后

汤姆·包得文是华尔街某证券交易所内进出金额最大的操盘手,他被人们称为“短线投资的超级冒险王”,他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敢于迎接风险的挑战。他总是认为一个成功的交易员不需要接受太多的培训,因为大多数人都会被培训所束缚。知道的越多,反而越不能随心所欲地进行交易,不敢去承担风险。

包得文认为一个成功的操盘手或股民,在股票交易发生亏损的时候,一定不要手忙脚乱、畏首畏尾,要保持冷静的态度,认真分析并选择最佳的运作方式,一旦不能忍受亏损带来的风险,而轻易做出判断和决策,就会扩大亏损的规模。只有具备应对风险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制定相应的策略。

有句话叫:“撑死胆儿大的,饿死胆儿小的。”对此,我们可以用逻辑学来加以解释:胆儿大,可能有风险,也可能没有风险,但收益可观,而且即使有风险,也是在自己心理承受范围内的;胆儿小,没有风险,也没有收益。或者换句话说,胆儿大是找死,但可能死中求活;胆儿小是等死,而且必死无疑。

“胆儿大”和“胆儿小”哪个才是最符合逻辑的选择呢?当然是“胆儿大”。如果你是“胆儿小”的,虽然不一定真的会被饿死,但一生充其量也只是忙忙碌碌地找饭吃,不会有太大的成功。

1984年,36岁的阿诺特决定将当时濒临破产的服装帝国迪奥集团购买下来。这一想法一公开,便引发了时尚界的集体嘲讽:迪奥曾经辉煌,可它现在已经没落,其余晖已经不再闪耀了,阿诺特以家族建筑企业作抵押,将大一倍的迪奥收购下来,不是愚蠢便是疯狂。

接手经营后不久,阿诺特再出怪招。他将迪奥原本的首席设计师辞退,并启用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英国人来担任产品设计的主持,这更是引发了公众的讥讽,甚至连家人也认为阿诺特是在败坏家业,纷纷对其指责。

面对家人的反对与质疑,阿诺特将自己购买迪奥并进行大规模人事调整的原因一一道出:“公众都对我购买迪奥之举进行批评,并认为这是一种无谓的冒险行为,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了迪奥因其经营不善而导致的产品滞销,却忽略了它多年来建立起的全球性奢侈品牌的巨大商业价值。太多的人都习惯于站着看事物,所以,往往只关注它的现在;而我更喜欢躺下来看,更多地对它的过去与未来进行分析。”

最终,阿诺特排除了异议,启用了新的设计师。果然,在进行产品形象的重塑以后,迪奥作为世界顶级奢侈品牌的感召力得以迅速恢复,而阿诺特也因此挖掘到了自进军时尚品牌领域后的第一桶金。

在此后长达26年的时间里,他接连“冒险”,并购了已呈衰败之势的路易·威登、纪梵希等各大世界级品牌,并大获成功,成功地组建起了全球最大的时尚帝国,一举成为了现代时尚帝国中的最高领袖。

一般情况下,风险越高,人就越容易恐慌和崩溃。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由于缺乏相关的阅历和经验,人们总是显得不知所措,总是表现得恐慌畏惧。然而,当你害怕去冒险和面对困难的时候,也许你已经没有办法获得成功了。

几乎所有的成功者都有这样的特质:他们敢于冒险,并认为接受风险是人生创富的第一步。其实,这里的风险真的如同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可怕,但是他们在转变角度做出决定以后,这些风险早已成为了他们人生中的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正如美国著名作家苏森·吉夫斯所说的:“只要我不断地将自己推向世界,只要我继续提高自己的能力,只要我继续经历新的冒险以便使梦想成真,我便一定要承担风险。”的确,一个不敢冒险的人,在避免风险的同时,也错过了胜利。一个害怕牺牲的人,往往也以失败告终。

一位哲学家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生活往往在于那些难以进入的困难地带。”不管是在军事上、在商业竞争上,还是在人生中,一个人的魄力往往体现在他是否敢于背水一战或者勇敢地开拓新的道路。想要迈向成功、看到更美丽的风景,冒险必不可少,但是冒险绝对不是赌博,顶住压力与风险去创造、去开拓的基础是,你个人有能力去承受风险,能确定自己可以从风险中获得既定的收益。

从哈佛大部分成功者的经历中你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没有风险便不会有机遇,没有机遇便很难成功。正如美国第二任总统、哈佛荣誉学员约翰·亚当斯所说:“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要你开动脑筋,只要你敢于冒险,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敢于冒险,并能够理智地判断出哪些事是可以冒险的、哪些最好循规蹈矩,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需要不断锻炼的能力。

及时“止损”也是一种盈利

在我们受到的教育中,“坚持到底”一向是被提倡的:胜利在于最后5分钟、坚持就是胜利、不可半途而废……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可是有些时候,“坚持到底”并不能把你带向胜利,反而会引你走向一场灾难。因此,如果能够审时度势地做出正确的判断,“半途而废”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概念是“沉没成本”,是指为完成某个计划(活动、项目)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生活中,人们在判断是否要继续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要考虑自己会从中得到什么好处,而且要特别注意自己已经在这件事情上的投入。如果你已经付出了很大的成本,一旦计划无法实现,所有的投入就可能白白损失掉。举例来说,你购买了一张电影票,付款时被告知不能退票,但你看了一半发现这是个十分垃圾的片子,此时就算你不继续看下去,钱也退不回来,电影票的价钱就是你的“沉没成本”。哈佛经济学家们认为,如果你是理性的,那就不该在做决策时考虑“沉没成本”。

在这个看电影的例子中,你可以有两种选择:一个是强忍着看完;另一个是离开去做别的事情。上述两种情况下,你都已经付钱,而且无法退回,所以就不应该再纠结于“沉没成本”问题。如果你后悔买票了,那么你当前的决定应该是基于你是否想继续看这部电影,而不是你已经为这部电影付了多少钱。哈佛经济学家们会建议选择后者,因为这样你只是花了点冤枉钱,而选择前者,也就是说你忍着看完了一场你并不认为好看的电影,那么你不仅花了冤枉钱,还遭了冤枉罪。

这就告诉我们,你如果在做决策时对“沉没成本”过分眷恋,就会继续原来的错误,造成更大的亏损。相比之下,“半途而废”的做法,恰恰是对“沉没成本”毅然决然的抛弃,看似产生了损失,实际上是止住损失的唯一可行之策。

一位老人乘船出海,突然刮了一阵风,把他的帽子吹到海里去了。老人却像没有事情发生一样,仍然在那里低着头看报纸。有人就提醒他说:“先生,您的帽子被风吹到海里去了。”老人说:“是呀,我知道它被风吹到海里去了。”说完继续看他的报纸。提醒他的人很惊讶地问:“你的帽子值几十美元吧,你怎么好像一点也不心疼啊!”老人说:“我怎么能不心疼呢!我只是在想,应该怎样省钱再买顶新的。帽子丢了虽然很可惜,不过我可以为此买一顶新的帽子,也是件值得高兴的事。”

这位老人便是深谙“止损”道理的精明人。既然已经损失了一顶帽子,如果还要为自己的过失悔恨万千,那么损失势必会持续下去,不仅会失去好心情,而且还可能因为心不在焉做出其他错事。试想,如果老人发现帽子落水后慌忙跳入水中打捞,那么就有可能因为小小的一顶帽子付出生命的代价。由此便可看出“止损”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