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治愈系心理学
17128800000023

第23章 治愈濒危的快乐(3)

接下来的情景让人匪夷所思,愤怒的熊放弃了对人的报复,转身离去,慢慢地走远了。那个死里逃生的枪手抬起头来,简直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事情。震惊之余,他急忙跑到另一块岩石上,拿起放在那儿的猎枪,下山去了。

围捕仍在进行,那头宽恕了人的熊再次出现在猎人的枪口下,当另一名枪手正欲举枪射击时,那个被熊放过的猎人伸手拉住了同伴的猎枪,阻止了猎杀,让暴露在枪口下的熊从容地离去。枪手放熊归山的举动感化了他的同伴,两位狩猎者决定放下猎枪,放了那只被他们捉住的小熊,收拾行装,下山去了。当他们骑着马朝着山下走去的时候,被放了的小熊跟在后面一路送行……

这被认为只有童话故事里才有的情节,其实就发生在人们真实的生活中。这是法国导演雅克·贝汉根据美国落基山脉发生的真实的人熊故事拍摄的《子熊故事》。这是个很能安抚人心灵的故事,唯美的画面,愤怒的熊饶恕开枪打它的猎人,得到宽恕的猎人放下了猎枪。这样的人性转逆,凭大道理是不能产生效果的,但是凭着一头熊的行为,杀手心底的善良终于苏醒了。影片结尾那纷纷扬扬的雪花漫天飞舞,大熊带着小熊,走进它们栖身的洞里躺卧,小熊紧紧依偎着大熊,那份温馨,至真、至善、至美。

童话是存在的,只要你用心去发现,就知道在你的生活中,这种积极的因素无处不在。夸张的童话不仅超越了时空限制,还超越了物种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那些只有在童话动漫片中才可以看到的有趣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一样存在。歌德说:“人之幸福在于心之幸福。”童话都是美丽的,相信童话的存在,可以使人年轻美丽,因为你的生活已经融进了童话的真善美。在你的心中没有恶魔肆意猖獗的地盘,你想不年轻都不行。

避免人生的“边际效应”——学会感恩,知足常乐

感恩,就是对生活的馈赠心怀感激之情。一滴水露,一汪清泉,都是滋润我们的源泉。我们的生活之所以痛苦,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对生活疯狂地索取,只知索取,不知感恩。不知足使我们心怀抱怨,使我们总是看到自己的不幸,而不知道其实自己是幸福的。

1620年,受到宗教迫害的英国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船横渡大西洋。这是一年中最坏的季节,一名清教徒和一名新生儿在途中死去。11月,船上的102名清教徒在马萨诸塞州的东南部普利茅斯港抛锚,建立了殖民地。

这个季节青黄不接,他们想种庄稼,但播种季节已过,他们又没有带足够的粮食,只好在饥寒交迫中熬过这个可怕的冬季。从1620年到1621年冬,这一年间他们当中有一半人口死去。

来年春天,当地万帕诺亚格部落的印第安人将种植玉米和其他粮食作物的技术传授给他们,又帮助他们学会如何狩猎和捕鱼,使他们有了生存下去的资本。1621年秋,他们获得了丰收,举行了为期三天的丰收庆典活动,这在传统中被视为美洲的第一个感恩节。

这第一个“感恩节”非常隆重,当地万帕诺亚格部落的印第安人应邀前来参加庆典。庆典上提供了丰盛的食物,野火鸡、鸭、鹅、鱼、虾、贝,还有蔬菜和干果。前来赴宴的部落酋长马萨索伊特及部落成员还带来了鹿肉。

后来,丰收庆典逐渐演变为新英格兰地区的固定节日。1863年,美国总统林肯宣布每年11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四为全国感恩节。面对广场上如潮水般涌动的人群,林肯总统动情地说:“我们对上帝赐予我们如此多的恩典心存感恩,我们还要学会如何珍惜这些恩典。”

1941年,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法令,以每年11月份的第四个星期四定为一年一度的感恩节,以法律形式将感恩节确定下来。美国人将这一天视为非常隆重的节日,他们在这一天与亲朋好友共进传统风格的大餐,怀着感恩之心对生活的诸多方面表示感激。人们还要在这天进行一些慈善活动。美国总统也会在这一天对一只火鸡实行“大赦”,使其可以在动物园度过余生,免遭被宰杀的命运。

感恩节沿袭至今,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丰收庆典活动,她已经成为一种感恩的载体,不论是1620年跨海横渡大西洋的清教徒,还是美洲的印第安人,他们已将感恩节演化成他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感恩的前提是知足,一个不知足的人是不懂得感恩的。“知足常乐”语出《老子·第四十六章》:“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这意思就是:罪恶没有大过放纵欲望的了,祸患没有大过不知满足的了,过失没有大过贪得无厌的了。所以知道满足的人,永远是快乐的。

一个天使送信的时候,在路上睡着了。她醒来后,发现自己的翅膀被偷走了。天使没有翅膀,能力连凡人都不如。饥寒交迫的天使来到一个牧羊人那里求助,好心的牧羊人用家里的羊毛给她织了双翅膀,让她飞走了。

几天后,天使来答谢帮助过她的牧羊人,问他想要什么。

牧羊人说:“我希望羊圈里能增加100只羊。”

羊群增加了100只,牧羊人比过去更加忙碌。他觉得太累了,于是他找到天使,要求把羊收回去,为自己盖所大房子。可是大房子却让牧羊人烦恼得不得了,因为房子太大了,到处落满灰尘,打扫不过来。他又找到天使,要求把大房子收回去,给自己一匹马。牧羊人骑在马背上,却茫然了,不知该往哪里走,他又把马还给了天使。

天使问他:“你还想要什么?”

牧羊人回答说:“我什么也不想要了。”

天使说:“人类的欲望是无穷尽的,难道你没有吗?”

牧羊人说:“愿望实现以后,我才知道,其实我根本不需要这些,这些东西都成了我的累赘。”

天使说:“那好,我送给一件无价之宝!就是性格。你想要什么样的性格呢?”

牧羊人说:“我已经有了我的性格,就是知足。”

所以,知足是无价之宝。但这个无价之宝在我们身上往往体现不出来,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我们不知道知足,或者我们对知足采取鄙视的态度,轻看它的价值,反倒喜欢那种把我们拖入无底深渊的贪婪欲望。

一个饥肠辘辘的人吃第一个面包时,会感到香甜无比;吃第二个面包时,那种香甜无比的感觉减弱了,但仍感觉很满足;吃第三个面包时,他感到饱胀;如果继续吃第四个、第五个,他就不堪重负了,最初吃第一个面包时的幸福感觉荡然无存。人们从物质消费中得到的满足和幸福感,会随着消费的增多而减少。这就是着名的“幸福递减定律”,经济学上称之为“边际效应”。

“幸福递减定律”的规则如下:人处于较差的状态下,哪怕一点微不足道的收获都可以使他兴奋不已;而当他所处的环境渐次变得优裕起来时,他的要求、欲望和观念都要发生变化。所以,人所处的环境越好,需求和欲望就会越高。就好比一个旅人徒步孤行在沙漠中,在饥渴难耐时意外看到一块绿洲,那一片果实挂满枝头的景象和流淌不息的清泉,会使他幸福得发狂。而生活在优裕的物质条件下,“绿洲”的幸福感觉则会微乎其微。

民间故事说张果老得道以后,总在民间奔走,寻访度化。一天,他走到一个村口,远远看见一对夫妇在摆摊卖水。张果老走上前去,借买水和老夫妻聊起天来,问他们日子过得怎么样。老夫妻告诉他说,日子过得很艰难。张果老问他们有什么愿望,他们说希望能开个酒店。

于是,张果老告诉他们说,在村旁的山顶上有一块形状像猴儿似的石头。石头旁有三个泉眼。眼下这三个泉眼被灰尘堵上了,你们明天去把那泉眼的灰尘都清理出来,泉眼就会自动流出好酒来,然后又给了他们一个葫芦,说只需把这个葫芦装满就可以了。

第二天,老夫妻天还未明时就上了山,找到那块像猴儿的石头,打扫了泉眼的灰尘,果然有香醇的好酒流出来。夫妻二人大喜,装了一葫芦带回去,刚好够他们卖一天。

夫妻二人天天这样从山上装酒回来卖,日子一天一天地好起来。

不觉一年过去了。张果老再次来到夫妇二人的面前,问他们日子过得怎么样。老夫妻说听了你的话,我们在山上找到了酒,日子还过得去。只是没有酒糟,不能喂猪,不然更好了。

张果老听了后,摇头叹息道:“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清水当酒卖,还嫌没有糟。”说完,飘然而去。

此后,山上的泉眼再也没有好酒涌出来了。

这个故事很符合“幸福递减定律”。人就是这样,当他在极度困难的境地中,出现某种转机的时候,会欣喜若狂。随着幸福指数的上升,幸福的感觉就越来越微乎其微了。

知足可以抵消“幸福递减定律”的负面作用。

明朝金溪人胡九韶,家境贫困。他靠着教书和耕作,勉强可以维持温饱。每天黄昏时,他都要到门口焚香感恩,感谢上苍赐给他这一天的清福。他妻子对他说:“我们一日三餐都是菜粥,如何谈得上是清福?”胡九韶回答说:“首先,我庆幸自己生在太平盛世,没有遇上兵荒马乱的灾祸;又庆幸我们全家人能有饭吃,有衣穿,虽然清贫,但不至于挨饿受冻;第三庆幸我们家里床上没有病人,监狱中没有囚犯。难道这还不算清福吗?”

林清玄先生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我们生命里不如意的事占了绝大部分,因此,活着本身是痛苦的。但是扣除了八九成的不如意,至少还有一二成如意的、快乐的、欣慰的事情,我们如果要过快乐人生,就要常常想那一二成好事,这样就会感到庆幸、懂得珍惜,不致被八九的不如意所打。”

知足常乐,读读林清玄先生的话,也许会让满腹的抱怨释然。

两个字的开心词典——潇洒走一回

明代人陈继儒《小窗幽趣》曰:“田园有真乐,不潇洒终为忙人。诵读有真趣,不玩味终为鄙夫。山水有真赏,不领会终为漫游。吟咏有真情,不解脱终为套语。”这一段话把生活的底蕴剖析得入木三分。

20世纪90年代,有一首风靡一时的歌曲,那就是香港歌手叶倩文唱的《潇洒走一回》。歌词道出了人生在世的诸多忧烦:“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潮起又潮落,恩恩怨怨生死白头,几人能看透。红尘呀滚滚,痴痴呀情深,聚散终有时,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至少梦里有你追随。我拿青春赌明天,你用真情换此生。岁月不知人间多少的忧伤,何不潇洒走一回。”

应该为这首歌词鼓掌的只有最后一句:何不潇洒走一回,这真是人生在世的点睛之笔。

《红楼梦》最经典的片段之一就是黛玉葬花。黛玉写的葬花词是《红楼梦》中最美丽的诗歌之一。在这一章中,还有黛玉和宝玉之间的一段对话,成为《红楼梦》情人之间解除误会的绝唱。

在《红楼梦》中,有两处黛玉葬花的记载:一处在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那次是宝玉吃完早饭后,拿了一卷《会真记》,跑到沁芳闸桥边的桃花树下,选了一块石头坐下来,展开这卷书细细品味。正看到“落红成阵”时,恰好一阵风吹过,把树枝上的桃花吹得纷纷扬扬,树上一大半桃花被吹落,落得坐在树下的宝玉满身满头都是,地上也铺满了花瓣。宝玉把身上的花瓣抖落下来,但又不忍心用脚去踩,因他本身就是护花使者。只得把花瓣兜着,来到池边,抖落在池内。只见那花瓣像浮萍一样在水面飘荡,竟流到沁芳闸外去了。

回过头,只见地上还散落着许多落红,宝玉正在寻思如何是好时,只听背后有人说:“你在这儿干什么?”回头一看是黛玉来了,只见她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上拿着花帚。宝玉不禁笑道:“来得正好,快把这花瓣扫起来,撂在水里去,我刚才撂了那些个在那里呢。”黛玉说:“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水干净,可是流出去后,在人家那地方脏的臭的混在一起,不是把花糟蹋了吗?那犄角上我有一个花冢。现在把它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时间久了它就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这是黛玉葬花的第一次记载,这次举动表达了黛玉视落红为自己的身世的心态。她来葬花是有备而来的,“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上拿着花帚”。她不愿意落红流到外面肮脏的水沟里去,希望花瓣始终保持自己纯洁的本质,“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这里说得很清楚了,她要像这些花瓣一样,洁白地来,洁白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