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接到曾国藩的信,尤其读到“此次晤面后或将永诀,当以大事相托”时,深恐老师或有不测,不能见上最后一面,将成终身憾事,便不顾年关已近、百事丛杂,冒着严寒,长途跋涉,由保定赶到江宁。
师生见面第一件事是进一步会商幼童出洋之事,认真推敲细节,再度联名上奏,强调这是谋图自强的根本大计、中华创始之举,务必让朝廷重视,以达预期效果。李鸿章根据老师的指点,未经文案,执笔立就。曾国藩看了这二千余字的奏稿,条理缜密,文笔洗练,心里很是高兴,仅改数语便让李鸿章亲自带去呈递。
稿子拟好后,曾国藩兴奋地同学生讲起往事,归纳自己的人生教训,最终向李鸿章交代了两点,让他切记。一是湘军裁撤之事,他认为主要是自己顾虑太多,湘军攻战十几年之久,金陵大捷后,慑于各种压力,竟至于解散了亲手建立的军队,自毁长城,寒了将帅的心,等于实际上的自杀。湘军众将飘如秋叶,而自己也成了剪翼之鸟,以致剿捻无功,备受挫辱。幸赖李鸿章所建淮军,打败了捻军,成就了大事。他让李鸿章切记自己的教训,当今八旗、绿营再不可恃,保太后、皇上之安,卫神州华夏之固,全仗淮军。今后,淮军有被议论的那一天,千万不要像老师那样畏首畏尾,只可加强,不可削弱。乱世之中,手里的军队切不可放松,于家于国都是如此。
第二点曾国藩让李鸿章切记的,即数十年办事之难,难在人心不正,世风不淳,而要正人心、淳世风,实赖一二人默运于渊深微莫之中;使其后来者为之应和。他说自己与李鸿章的关系正是这样,自己先正己身,同时培养后人,把这些人作为“种子”,期待这些后人开花结果,应现承先启后、天下应和之目的。所以,他希望李鸿章要早些下手,以一身为天下表率,多多培养“种子”,种子绵延不断,天下应和,世风自然改变。
李鸿章问他当今天下哪些人可作为以后培植的“种子”。曾国藩似乎不想交代,思考良久,认为再不说怕以后永无机会,于是才说,第一号人物当属左宗棠。说他雄才大略、待人耿直、廉洁白守。李鸿章听了感到不解,因为曾、左七八年不通音讯,外人都说他们有矛盾,为何老师竟说他是第一号人物。曾国藩说,左宗棠与他争的是国家大事,不是私情。左宗棠“知人之明,谋国之忠”,正是他的长处。李鸿章听了,连连点头.曾国藩认为左宗棠之后当数彭玉麟,此人光明磊落,嫉恶如仇,淡泊名利,重视情义,是天下的奇男子;其次是郭嵩焘,其人之才,天下难有其匹者,而且非书生之才,将来会有发展;再往下数如刘长佑心地端正;沈葆桢很有能量,但心地狭窄。
而后,他们又议论了办洋务之事。曾国藩强调洋务怎么办都好,但一定要抓住一点不放,即冯桂芬说的“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之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由于春节将至,年关临近,李鸿章不得不辞别老师赶回直隶。曾国藩死后,李鸿章不仅继承了他的事业,而且发扬光大。
曾国藩生前树敌过多,死后自然有被人非议的可能;但由于李鸿章的原因,曾国藩身后不仅没有在声誉上受到任何影响,而且声誉日隆,声名如日中天。这些都是因为曾国藩生前安排好了自己的接班人,从而使曾氏后世名声和利益得以保全。
7.敢于将权利放给下属
称许不绝于口,揄扬不停于笔,人谁不欣欣向荣!
——引自曾国藩《复许仙屏编修》
曾国藩在用人方面还有一个诀窍,那就是敢于大胆放权,敢于将手中的权力放给自己的下属。有的领导人嫉贤妒能,生怕别人将自己的位置抢走,于是紧紧地抓住手里的权力不放。曾国藩认为,既然用一个人,就应该给他足够的施展空间,将权力放到他的手中,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曾国藩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是文官出身,对于带兵打仗的事情不是很精通,必须依靠下面的将领。于是,他将手中的权力下放到招募来的人的手中,让他们训练士兵,指挥战斗,不必事事向他请示。他手下的人个个都有自己的事情做,都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因此个个都乐意为他效劳。而曾国藩则很轻松,只进行战略规划及组织建设,只负责考虑湘军发展的大局,从来都不直接负责具体的事务。
当年,曾国藩决定训练湘军水师,他只是将这个计划告诉自己的幕僚们,具体招募和训练水师的任务都交给了彭玉麟、杨载福两人。这两个人都长于水战,是这方面不可多得的人才。在这两人的努力下,湘军水师顺利成立,成为与太平军作战的有力武器。彭玉麟、杨载福两人也在率领水师与太平军的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得到朝廷丰厚的封赏。
其实,一个聪明的领导者不会大包大揽事必躬亲,因为那样会让自己很累,而且做不好事情。他们会将自己的权力进行分配,下放到具体实施的人的手中,由其负责具体的工作,自己只操控大局。曾国藩就是这样的人。他作为文官,擅长的是如何扩展湘军,是如何从朝廷手中获得湘军应该得到的权利。在曾国藩的努力下,湘军日益壮大,实力增强。
湘军与太平军最后的战役就是围攻天京。这是一场决定胜负的战役,曾国藩十分关注,他亲自到前线指挥部检查工作。照理说,他是湘军的统帅,在这场关键的战役中,应该出来展现一下自己的指挥才能,指挥这最重要的一场战役。但是,曾国藩没有这样做,他在检查完之后坚持回到后方。他的部属们请求他在前线指挥。曾国藩说,带兵打仗不是我的强项,我留在指挥部肯定会干扰你们的指挥,那样就会打败仗。
曾国藩是一个成功的领导,他坐到了用人不疑,只要是有大才者,他都委以重任,丝毫不怀疑,也不害怕这些人功劳盖过他。咸丰十一年四月二日,他在信中说:“润帅与春霆信,劝其持重缓战,云开仗宜在四月中旬。弟信又欲急战,余则送鲍公渡江之后,一概不管,缓急听其自主可矣。”几天后,他又在信中说,对鲍超的一切调度,“此间不遥制矣。弟处与鲍信,亦不宜多主意”。
曾国藩手下最有名的两个人就是李鸿章和左宗棠了。这两个人都是朝廷的中流砥柱。曾国藩发现他们有大才,堪当大任,可以独当一面,因此在任用他们的时候给予他们很大的权力。
咸丰十年四月,他让左宗棠回乡募得5800多人,建立了楚军,随后转战于江西、浙江。在湘军发展到鼎盛的时候,曾国藩让李鸿章自立门户,创办淮军,作为湘军的助力。同治元年三月,淮军成立,当月,淮军6500人抵达上海作战。从此以后,湘军就如虎添两翼,对太平军形成夹攻之势,最终镇压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后来,左宗棠与李鸿章两人的名声日盛,甚至超越曾国藩,但是曾国藩对此并不在意。
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该大气一些,在用人的时候不能畏首畏尾,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行动权,让他们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样才能使他们的才华得以最大化施展,这样才能充分地利用人才。若是领导者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则会使下属感觉英雄无用武之地而另谋他就,那就真的是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