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品读老子领导之道
17126000000038

第38章 德经(15)

太自满的人才只知道一味的不服,一味的争斗,有悖于老子的告诫“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所以最终赔掉上自己的性命也就不足为怪了。

其实周瑜并非没有本事,只是他的本事比不上诸葛亮而已。如果他能正视自己的不足,明了胜败乃兵家常事的道理,坦然面对自己的失败,那么就不会落得如此结局了。

只有能够做到“不自满”的人,才敢于承认技不如人,这是一种胸怀,一种气度,一种不为挫败轻易击倒的韧性。

第七十节

[原文]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而天下莫能知,莫之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译文]

我的话是很容易理解的,也很容易实行。但天下却没有人能理解,没有人能实行它。提出理论要有纲领,做成事业要有目标。正由于人们不能理解,因此他们不认识我。认识我的人稀少,效法我的人就显得很珍贵。

因此,圣人穿着粗布衣裳而怀里揣着宝玉,一般人却不知道。

[本章要旨]

本章说明自己的思想未被世人理解,所以出现“知我者希”的局面。

[评析]

本章说明自己的思想未被世人理解,所以出现“知我者希”的局面。他并非自甘默默无闻,他也希望自己的各种思想原则能通行于世。老子慨叹世人不了解“道”,不了解自己。老子希望有哪位君主能够赏识自己、重用自己,从而达到“无所不为”。

第七十一节

[原文]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译文]

知道却像不知道一样,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却装作知道,这是弊病。只有将这种弊病当作弊病,才能没有弊病。有“道”的圣人没有这种毛病,因为他重视弊病,所以才不犯这种毛病。

[本章要旨]

本章阐述自知之明的思想。

[评析]

本章阐述自知之明的思想,分析了圣人与常人在对待知与不知上的态度。圣人知道却当作不知道。常人不知道却当作知道。

[实例应用与分析]

知不知,上——不过分自负才是高明的

《道德经》中的“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原意为:知道却像不知道一样,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却装作知道,这是弊病。只有将这种弊病当作弊病,才能没有弊病。

在这里,我们可以引用、理解为:“不过分自负才是高明的。”

老子说,不懂装懂、不知道装作知道,这就会引发弊病。人们为什么会不懂装懂呢?无非是因为怕承认不懂,被人说自己笨,有失面子,而不懂装懂往往是没有好结果的。

即使是懂,也不能过分自负、过分自信,一旦太过自负,同样会引发祸事,危害自己。

太过自负的人往往目中无人,自视清高,总以为自己了不起,习惯于对他人指手划脚,却不肯承认自己的不足。

这样一来,肯定会促使他人敬而远之,近而越来越孤立,一旦稍有言行不慎,就会给小人以可乘之机,极易遭人诬害。

明朝嘉靖帝在位时,夏言是朝中的首要辅政大臣,为百官之首。

夏言很有才能,学问又高,因而特别自负。他瞧不起一同为官的其他人,总斥责他们见识肤浅。对于嘉靖帝,夏言也近于傲慢,他当面纠正嘉靖帝的错误,还劝他要多读书。

有人劝夏言说:“为人做官,重要的是得体,而不是一味讲究对与错。你现在只要认为自己是对的,就不留情面地批评别人,这是不应该的。”

夏言根本就不能接受别人的意见,他说:“我的智慧远远超过别人,我认定的事是绝不会错的,如果说有人反对,那就证明他不愿意学习又没有见识,是他们应当改正才是。”

官位在夏言之下的大臣严嵩,时刻想扳倒夏言,好取代他的位子。他和儿子严世蕃天天策划寻找夏言的破绽,以便在嘉靖帝面前中伤他。

有一天,迷信道教的嘉靖帝作了一批道士似的服装,他命令大臣们都要穿这种衣服上朝。夏言认为嘉靖帝的这一举止很荒唐,就私下对群臣说:“皇上此举,有伤国体,我们做臣子的应该劝谏皇上,不能盲目服从啊。”

严嵩心生一计,他当面附和说:“你说的对,朝廷大臣怎么能穿得像一个道士呢?只要你带头进谏,我第一个跟从。”

而严嵩却对儿子严世蕃说:“夏言一定会言词进谏,而我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迎合皇上,夏言一旦中了我的圈套,皇上愤怒之下就再也不会信任他了。”

第二天,严嵩和群臣都穿着道士似的服装上朝,只有夏言一个人没有穿。嘉靖帝一看夏言就有些生气,而夏言这时偏偏开口说:“朝廷的礼制不能不遵守,皇上也不该让大臣穿这样的衣服。我认为自己有责任纠正皇上的失误,还请皇上收回成命。”

嘉靖帝立即被激怒了,他厉声说:“你这个人什么都认为自己正确,难道谁也不如你了!你这样目中无人,实在是过份!”

嘉靖帝的言语中隐藏着杀机,一贯自负的夏言却仍然不肯让步,他据理力争,侃侃而谈,嘉靖帝感到理亏,无奈之下废除了这项规定。

事后,严嵩对嘉靖帝说:“夏言当众顶撞皇上,这是大不敬的罪啊,皇上不该相信他了。夏言连皇上都不放在眼里,他又能听从谁的意见呢?这样下去,他一定会专权擅权,败坏朝纲的。”

嘉靖帝从此便疏远了夏言,开始重用严嵩。后来,在严嵩的挑拨诬陷下,夏言被定罪,处以极刑。

夏言之死,与他的太过自负有着极大的关联,正如有句话所说“太刚则易折”,太过自负就会给自己带来灾难,这是自古以来不变的规律。

有些人自以为有才能,就一味地坚持己见,把别人的意见不放在眼中,这是官场之中的大忌。为官处世是要讲究技巧的,而只知道自以为是,将会有百害而无一益。

战国末年,秦昭王令王陵挂帅攻打赵国都城邯郸。王陵虽然十分尽力,但因赵国奋力反抗,战斗持续了很久,邯郸城还是没有被秦军攻下来。

急于求成的秦昭王怪王陵指挥不力,打算让大将白起代替他。白起说:“大王志在统一天下,但是现在时机还不成熟啊。赵国有各国的援军相助,他们又面临生死存亡之际,拼死相抗是难免的。这样,我军就没有获胜的希望了。大王还是先撤兵吧。”

接下来白起分析了时局,讲得头头是道,可秦昭王还是坚持用兵,请他出山。白起认为出兵不能获胜,所以就在家中称病不出。

白起的家人劝他说:“不管你的见解正确与否,身为臣子,就该听从大王的。你这样固执,拒不从命,大王是会怪罪你的。”

白起说:“行军打仗,如果明知道失败还要进行,那么就只能葬送将士们的性命啊。我不想做一个罪人,怎能为了让大王高兴而屈从呢?”

秦昭王为了说服白起,甚至亲自登门来拜访他。他对白起说:“只要你答应出征,万一失败了,你也没有战败的责任。现在战事要紧,你就不要耽搁了。”

白起却依然坚持自己的意见,还苦口婆心地劝说秦昭王不要出兵。秦昭王不听,命令秦军继续进攻,结果遭到了惨败。

白起听到失败的消息后,伤心地说:“大王不听良言相劝,才会有这样不幸的事,我想他会吸取教训了。”

秦昭王心中本来就忌恨白起的才能,他这番言论更无异于火上浇油,于是把失败的怨气全发泄在了白起的身上。白起先被降为士卒,赶出都城,后来又派人令他自杀谢罪。

白起身为臣子,因为太过自负,竟然连君王的命令都敢不服从。他一再抗命不从,已经犯了做臣子的大忌,还自以为是地说风凉话,这当然就是自寻死路了。一个人可以自信,但是太过自以为是,就是一件坏事了。

很多获得过大成功的人,却以大的失败而收场。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太过自负,因而盲目乐观和得意忘形,结果遭到惨败。

梁武帝萧衍执政时,他的第七子萧绎自幼便聪明绝顶,其智慧远远超过常人。他五六岁时,就能背诵《典礼》,并且一字不差,因此萧衍对他特别疼爱,请了许多名师来培养他。萧绎长大后,受封湘东王,他的文、书、画被人称为三绝。

有一次,萧绎和裴子野等人饮酒论诗时说:“我出身皇家,博古通今,真不知道还有什么我不知道的事了。我想以诸葛孔明自比,可以吗?”

裴子野等人相视之后,都没有作声,心里却都认为萧绎虽然有才,语气却太狂妄了。后来裴子野向萧绎委婉的表达了这层意思,劝他谦逊一些。

萧绎却颇为不悦,他说:“不是我狂妄,而是实在没有什么能难倒我的。我是不能和普通人相提并论的,你们自不必多言。”

后来,萧绎平定了侯景之乱,在江陵称帝。此时的他更加自负了,经常对人夸口说:“侯景作乱,若不是有我在,天下还有安宁之日吗?如今侯景已除,再没有谁可以做我的对手了。”

萧绎从此天天饮酒作乐,懒得处理朝政,大臣王褒、周弘等都上书规劝:“如今魏国并没有消除灭我之心,我国应当加强军事,时刻备战。皇上为安民心,应当少做享乐之事,把都城迁回建邺。”

萧绎却贪恋江陵之地,不肯迁都,还将这些批评他的大臣或贬或罚,决不纳谏。他还说:“我自幼就聪慧非常,若论智谋也是天下第一,你们的那点小聪明,我是不会看在眼里的。你们还是少费些心机吧。”

由于不能纳谏,最终造成君臣离心,而国势降弱。不久,魏军进攻江陵,萧绎用尽一切办法也不能解围,最后只好投降。魏军毫不留情地杀死了他。

就这样,萧绎因先天条件优越而不听他人劝导,始终以天下第一自居,结果成了亡国之君。可以说,过份地自负,就是失败的温床,也是通向失败的必经之路。

自负就会导致轻敌,轻敌则易被敌人打败。古往今来,凡是自负者,大都最终失败。

公元前203年,韩信攻下齐国历下后,又一举占领了齐都临淄。齐王田广慌忙逃到楚国,向楚王项羽求救,楚王根本就看不起韩信,对齐王说:“你别把韩信说得神乎其神,那位钻裤裆将军竟把你吓成了这个样子,真是活见鬼!”之后他没加思索就随意地委派了大将龙且,让他率兵两万前去与齐国联合抵抗韩信。

恰巧,龙且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一向自负非常,因而用兵往往只求狠冲猛打,根本不讲究谋略。11月,齐楚联军与韩信的汉军对阵,好战惯斗的龙且几次要向汉军发起猛攻,都被齐王苦口婆心地劝阻住了。

一谋士对龙且分析了当前形势,提出了良好的败兵计策,可是龙且始终固执地认为韩信没有什么了不起,绝对不是自己的对手,战胜对方根本就不需要花费心思。他一心想尽快同韩信交战,好立即取得胜利,向楚王邀功领赏。

这天,韩信突然指挥大军渡河进军龙且军,可是,部队渡过一半时,又突然有秩序地撤回了。

“龙将军,汉军不战自败,但是退得并不慌乱,可能其中有诈。”齐王对龙且说。

“哈哈,我早就知道韩信这个人是胆小鬼,齐王啊,你可不要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龙且以为是韩信害怕跟自己作战,才不战而退,便一意孤行地指挥部队“乘胜追击”了。

当龙且的军队渡河近一半时,潍水上游忽然发起了洪水,激流滚滚,倾泻而下,一下子把龙且的部队给冲散了。汹涌而至的水流使得楚军大乱,对岸的汉军也趁机回身反击。在激流之中,疲于奔命的龙且军立刻成了汉军的活靶子!而尚在岸上的楚兵也溃不成军,四散逃亡,汉军在韩信的指挥下过河乘胜追击,杀死了龙且,活捉了齐王。

原来,韩信设置了一个诱敌之计,他在前一夜让士兵做了一万多个布袋子,里面装满了西沙,堆在潍水上游,形成了一个人工堤坝,他再用佯装败退的战略,把敌军引入河中,然后,让士兵突然把上游的堤坝打开,如此一来,巧妙地借助于洪水之势,轻而易举地就打败了敌军。

自负的人,在很多时候都显得头脑简单、智商不高,亦得不到好的结局,所以说,真正高明的人,是绝对不会自负的。

第七十二节

[原文]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译文]

当老百姓不惧怕你的权威时,你就已经有了很大的威势。统治者不要逼得百姓不得安居,不要压迫百姓谋生的道路。只有不压迫百姓,百姓才不会厌恶统治者。

因此有“道”的圣人有自知之明而不自我表现,自爱自重而不自显高贵。所以要去掉自我表现、自显高贵,提倡自知自重的作风。

[本章要旨]

本章说明治国治民不能用高压手段。

[评析]

本章说明治国治民不能用高压手段。国家动乱的前兆是老百姓不害怕统治者的威力、威胁,这时大的灾乱就要发生。老了劝诫统治者对百姓要亲善,不要让百姓居无定所,不要让百姓无法生存,才能治理好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