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品读老子领导之道
17126000000037

第37章 德经(14)

郭隗说:“自古以来,帝王皆有良师,王者皆有良友,霸者皆有良臣。大王若想招揽人才,可以施行下述办法。”

郭隗的意思是说,首先是竭力礼待他人,恭敬受教,这样就能聚集比自己强几百倍的人才;

其次是向人表示敬意,倾听他的意见,这样就会聚集比自己强几十倍的人才;

如果仅以平等的方式待人,那么只有与自己能力不相上下的人才会到来;

如果手握权杖,横眉立目地指使人,那么只会拥有一些吏;

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任意斥责人,那么身边只会有一些仆役而已;

昭王听后,又问郭隗该向谁请教,郭隗于是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位国君不惜以千金来求取千里马,他派出使者四处打探,三年后才打听到马的下落。等到使者赶到时,千里马已经死了。使者便以五百斤黄金的大代价买下了千里马的骨头,带回去复命。国王不禁大怒:“我要的是活马,你却用五百两黄斤换回一匹死马的骨头?”

使者不慌不忙地回答:“一匹死马都付五百黄金,活马的价值岂不是更高吗?如果天下人都知道这件事,还怕好马不送上门来?”果然,消息传出后,国王很快就得到几匹上好的千里马了。

郭隗讲完故事后,接着对燕昭王说:“如果大王是真心要招揽人才,那么就从我开始吧。若是我这样的人都会受到重用,那么天下比我优秀的贤才们一定会不辞千里来投奔您的。”

燕昭王立即就采纳了郭隗的建议,开始厚待郭隗。各地的贤达之士听说此事后,果然纷纷前来投靠了。

燕昭王通过广纳贤才,充实了国力,不久后就大举进攻齐国,将齐国打败,终于一雪前耻。

天底下并不缺少贤能之人,就看能否礼贤下士地招揽人才了。只有礼贤下士,才有吸引力将诸多贤能之人网罗于门下,为自己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第六十九节

[原文]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吾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译文]

用兵打仗的有这样的说法:我不敢采取攻势、主动挑起战争而采取守势;不敢前进一寸,而宁可后退一尺,这就是说,摆阵势,像没有阵势可摆一样;挥胳臂,像没有胳膊可挥一样,迎敌人,像没有敌人可攻击一样;手执兵器,像没有拿武器一样:最大的祸患莫过于低估了敌人的力量,低估敌人的力量,就几乎丧失了我的三件法宝。

所以,两军相对,兵力相当时,悲哀的一方可以获胜。

[本章要旨]

本章阐述以退为进的用兵之道。

[评析]

本章阐述以退为进的用兵之道,讲不要主动挑起战争,面对强大的敌人,宁可后退,也不主动出击。不让敌人察觉自己的行动,让敌人捉摸不定,才能取得战争的主动权,而战争中最大的灾祸就是轻敌。

[实例应用与分析]

哀兵必胜——不自满才能进步

《道德经》中的“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原意是:所以,两军相对、兵力相当时,悲哀的一方可以获胜。

在这里,我们可以引用、理解为:“不自满才能进步”。

老子说,两军相对、兵力相当时,悲哀的一方可以获胜。现实中,不自满的人才能取得不断的进步,两种事物有着相同的规律和道理。但凡能够做大事并且得以不断晋升的人,都有着永不满足、不断进取的精神。

伟大的毛主席曾经告诫我们,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马克思也曾说过:“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深刻地感到不满足,就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科学是奥妙无穷的。”能成大事者之所以取得大成功,常常是由于不自满、不断奋斗。

曾国藩的一生可谓成就辉煌,无论在军事上还是在学识上。之所以能够成就辉煌,并非他生来就学识渊博、超出常人,而是得益于他永不自满、勤学苦读的结果。

曾国藩的好学是出名的,他一生读书的经历就是一个由低到高的转变过程。道光十五年他入京参加会试前,读的是子曰诗云,眼界还不广,学识并不宽。十五年会试报罢,他暂时留在京师,开始涉猎诗、古文,尤其喜好韩愈的文章。

第二年会试报罢后,他买回一套二十三史,孜孜不倦地细读,将近用了一年的时间。这使得他的学识逐渐开拓了。

道光十八年入翰苑后,趁着清闲少事,他更加励志学习,广泛阅览,且勤作笔记,分“茶余偶谈、过隙影、馈贫粮、诗文钞、诗文草”等五门,手抄笔摘;加上他在京都有不少良师益友,切磋扶持,从不间断,因而学识大有进步。可以说,京宦十二年间,他学到了渊博的知识,为后来成为一代大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曾国藩的晚年也是在读书中度过的。同治十年(1872),是曾国藩在世的最后一个年头,当时他衰病已经多年了,但仍不忘记读书。这年正月二十三日,他忽右足麻木,回到内室,对二女纪曜说,“吾适以大限将至,不自意又能复常也。”二十六日,前河道总督苏迁魁路过金陵,他出城迎接,在轿中还背诵《四书》。

到了二月初三,他还阅看了《理学宗传》中的《张子》一卷,写了日记。这天的日记,他在上面留下了他生平写的最后一个字。第二天午后,他由长子曾纪泽陪同,在总督府后的西花园散步时,屡向前蹴,忽喊足麻,即已抽搐,儿子急扶他至花厅,他已不能说话。后立刻更衣端坐,家人聚集在左右。三刻钟后,即目暝气息。

可以见得,曾国藩的一生是何等地好学,直到死前,他还放不下书卷,这也正是他能够出人头地的原因所在吧!

无论是在学识上还是在军事上,曾国藩所取得的辉煌成就,都离不开他求知好学的精神。他不仅从书本中得到了渊博的学识,还通过勤学、苦学丰富了自己的用兵知识,为指挥用兵作战打下了基础。

曾国藩为首的湘军并不是由武人组建起来的,而是由—批学养深厚的文人组建起来的,其中的骨干人物甚至可以称得上“道学家”,如罗泽南、江忠源,李续宾,李续宜,其中罗泽南则是一位号称“罗山先生”的道学大师。

曾国藩任京官十四个年头中,主要攻读的是理学和诗古文,虽然曾当过一年多兵部左侍郎,却未深习兵法。

到了咸丰二年底他出任帮办团练大臣,咸丰四年正式带勇作战,这个书生才真正接触到军事。他的军事知识首先是从史书中学来的。例如,他赞叹说:“我以为先哲经世的书,最精深的是司马光公的《资治通鉴》,它专长于叙述军事得失的缘由,脉络分明……实在是六经以外没有得到重视的经典。”

通过对书本的研读,曾国藩从古代的战例来熟悉战争,这是曾国藩步人军事大殿的主要途径。他根据《资治通鉴》所纪的兵事,概述道:“行军之道,有依次而进者;有越敌人所守之寨,而先攻他处者”;“张兴世守据钱溪,宋子仙取郢州,许德勋下黄州,都是水路越攻而胜;王琳下金陵,以水路越攻而败,尉元取下郢四城,李塑下蔡州,郭崇韬策汴梁,以陆路越攻而得;李道宗策平壤,李泌策范阳,以陆路不越攻而失。成败得失,固无一定的轨辙。”

曾国藩通过书中读到的军争实例,联系到湘军的实际,回忆道:

咸丰四年十月,湘军越过陈玉成占据的蕲州,直攻秦日纲占据的田家镇,结果田家镇一破,蕲州也不战而溃,曾国藩总结说:“这是越寨进攻而取胜的”;

同年十一月,林启荣占据九江,湘军水师越过九江,直取下游的湖口,陆军也会师于湖口,结果水陆两军都不利,曾国藩总结说:“这是越寨进攻而败的”;

咸丰六年五月初二日,武汉、黄州未破,杨载福以舟师驶下,直到九江;七年九月二十八日,九江、安庆未破,杨载福以舟师驶下,直至旧县,往来如飞,曾国藩总结说:“这是越寨进攻而胜的。”

曾国藩虽身为湘军统率,但他深知自己的军事学问和经验很不足,为了攻克金陵,积累攻城的经验,他翻阅大量的古籍,写下数十篇越镇或越寨进攻而胜或败的战例,从中总结成功或失败的教训。

在所有关于战争的古书中,曾国藩最欣赏的就是《史记》和《二十三史》,他所积累的许多知识都是间接地从书本中来的,并与实践相结合,来总结和概括自己的兵法思想,从而完成了从一代大儒到军事家的转变与升华。

曾国藩是由一位纯文官转变为武官的,之所以能够胜任其职,靠的就是多学习、多钻研以及永不自满的精神,才由一名地地道道的门外汉,成为深谙其道的内行人。

都知道诸葛亮足智多谋,在人们心目中颇有些传奇色彩。而他的学识与聪慧也并非与生俱来,也是靠着后天的不自满、多学习才成为拥有超级智慧的大智者的。

诸葛亮自幼丧父,于是他带着弟弟诸葛均投奔叔父诸葛玄的门下。诸葛亮自幼便很有抱负,常常对叔父诸葛玄谈起自己的宏伟大志。每每此时,叔父总是端坐而听,不发一言。

终于有一次,诸葛亮忍不住问叔父:“难道叔父认为我说的不对吗?”

诸葛玄于是教诲道:“做大事的人是不会像你这样只知道夸夸其谈的。我看你说得虽好,但读起书来总是不认真,这样是无法实现你的大志的。”

诸葛亮听罢自觉惭愧,认为叔父说的有理。从此便开始刻苦读书,不再空谈理想了。成年以后,虽然他的学识已算精深,但从不自满。

诸葛玄对他说:“你已学有所成,应该有所作为了。荆州牧刘表和我有交情,看在我的面子上,他一定会收留你的。”

诸葛亮却说:“不!现在我的才能还只能算是小有所成而已。如果轻易出山,虽然可能获得一时的富贵,但这却并不是我的志向。”

此后,诸葛亮依然潜心苦读。诸葛玄死后,诸葛亮隐居在隆中,亲自耕田种地,以此来磨砺自己的意志。有人劝他不要浪费了自己的才能,诸葛亮却说:“现在天下大乱,没有大才能的人是无法平定天下的。现在我的才能还远远不够,所以不能出山。”

直到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他才开始显露自己的才华,此后为刘备立下了无数大功。

由此可见,诸葛亮并非是神人,只是有超人智慧的大智者。而他的智慧又源于他永不自满、勤学苦读。所以说,只要坚持永不自满的精神,就没有不能成的事。

无论取得多么骄人的成绩,都不能因此而自满,这样就会停不步前,最终被敌对者赶超。可以说,骄傲自满就是失败的前奏。

古时候有一位英勇的将军,他非常善战,在战场上一直是百战百胜,因而被人们称为“常胜将军”。

有一次,“常胜将军”打完胜仗回来,满城老百姓都载歌载舞地迎接他,在庆功会上,将士们也接二连三地向他敬酒,纷纷称颂将军的丰功伟绩。

席间,有人问将军:“敌人还敢来吗?”

将军听后,立即举起了一个几百斤重的大铜鼎,面不改色、毫不吃力。紧接着,他又拉开大弓,对准空中的飞雁,连射数箭,每射一箭都有飞雁应声落地。众人看后,不禁齐声喝彩,赞不绝口:“凭着将军的这身武艺,敌人是不敢再来了!”

在一片赞誉声中,这位将军骄傲了起来,认为自己是天下无敌了,从此,他不再练习武艺,而是成天狂饮烂醉。时间一长,以致于他的刀枪都生了锈,箭筒也几乎成了老鼠窝。

终于有一天,敌人突然前来攻城。“常胜将军”闻讯,惊慌失措,急忙命令部队出城抵抗。可是,由于他和士兵们已经很久不练兵了,因而战斗力已经大不如从前,完全失去了往日的威力,刚战了几个回合,就败下阵来。最后,“常胜将军”吃了败仗,狼狈地逃走,敌人胜利地攻破了城池。

“常胜将军”之所以会变成战败将军,罪魁祸首便是他的骄傲自满。那些以失败告终的人,往往也是如此。

如果为自己一时的成绩得意忘形,整天陶醉于暂时的成功之中,结果便会停步不前甚至导致失败。所以说,“不自满才能进步”。

叱咤风云的关羽父子曾经风光一世,但最后却落得被生擒、斩首的下场。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关羽的狂妄自大、一意孤行所造成的。

关羽一世英明,曾经取得赫赫战功:单刀赴会、水淹七军、威震东吴、攻占襄阳、捉住了曹操的猛将庞德……关羽的美名可以说威震华夏,连曹操都吓得准备迁都。

然而,就是这些战功,使得关羽得意洋洋,自以为天下无敌了!从此关羽看不起代守路口的陆迅,将守卫荆州的两万士兵全都调去攻打樊城,结果被吕蒙偷袭,大意失荆州,自己也命丧黄泉。

正是因为关羽志得意满,没有按照军师诸葛亮“北拒曹操、东和孙权”的方法去做,这才酿就了自己的悲剧。

由此可知,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是绝不会被眼前的胜利和成绩冲昏了头脑的,只有永不自满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过份的自满只会招致祸端,而不自满则受益匪浅。周瑜的悲剧就是由他的过分自满造成的。

周瑜和诸葛亮都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儒将,他们各为其主,两个人一直都在暗中进行较量,怎奈周瑜虽然也堪称是足智多谋,但却始终较诸葛亮略逊一筹,接连几次斗智都输得一败涂地,造成了“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结局。

周瑜生性孤傲,常常不把他人放在眼中,从不肯承认自己技不如人,而他的年轻有为更是助长了其骄傲之心。在几次都输给诸葛亮后,骄傲的他就承受不了这种挫折和失败所带来的羞辱了,以致怒火郁积于胸不得发泄,引发旧创,就此一命呜呼。

“既生瑜,何生亮”,这是周瑜临死时最痛苦也是最清醒的表白。可以说周瑜是被他自己的傲气所害,换为一个懂得不自满的人,是绝不会为眼前的胜败得失所击倒的。就是因为太自满所以不能承受失败的现实,才丧失了一个统帅应该保有的理智和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