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王懿荣传
17121000000008

第8章 祖父父亲

王兆琛,王懿荣之祖父,原名兆玺,字叔玉,号西舶。王允长之子,过继给大伯王孔长为嗣子,王衍绪嗣孙,生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丙午,卒于咸丰二年(1852)壬子,享年67岁。

王兆琛少年读书超群绝伦,入县学童子试更是鹤立鸡群。嘉庆十二年(1807)20岁就考取经魁举人,族中人无不羡慕称他有济世经国之才,前途不可限量。明朝科举考试有以五经取士,乡试中每考一经,取第一名为魁首,称之为经魁。清沿明制,称乡试前五名为五经魁。在清乾隆以后,科举中还有一个规定,三科以上会试不中的举人,可以挑选其中一等的,授任知县,二等的可以任命为教职(如教谕、训导之类),意在使举人有较宽的出路,每六年举行一次,名为“大挑”。挑选的标准重在形貌与应对。如有“同田贯日气甲由申”八字决。合于前四字的形貌者为合格。如“同”为长方形的面容,“田”为方形面容,“贯”为身材高大者,“日”为身体亭立匀称者。尽管他满腹经纶,博学多才,然而,中举后,十年间会试未能破闱,于嘉庆二十二年(1817)大挑一等分发直隶北河授知县。他在候缺期间,不甘心如此,又参加了这一年会试中式,殿试考取二甲第九十名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大考一等,授翰林院编修、国史馆纂修兼总纂官。道光二年(1822)迁壬午恩科会试同考官。道光七年(1827)擢任江南道监察御史,九年(1829),转掌湖广道御史,抽查漕粮稽查海运、旧太仓,督街道,巡视北城,政绩显著。曾对京城街道修理费用及官吏的任用,提出很合理的建议。北京外城街道一向无应支的修理经费,而河道沟渠每年的修理费用为四万两白银。这笔经费自道光三年(1823)停工以来一直未曾动用。已有银两二十余万两。王兆琛建议,从这笔未动用的款内,拨出万两发放于五城质典当铺生息。每年利息,一半用作修理街道用,另一半解部库为归还原款之数。等到本金还足之后,再将原三万两分为两份,一份用于河道渠修缮,另一份照旧生息,以资久远。从这一点就看出,王兆琛有较强的经济头脑和擅于革除弊端的才干此举为朝廷省下一大笔经费。这在道光朝是出类拔萃的。道光十年(1830),直隶总督那彦成上疏,奏请以才力不能胜任的古北口道福全、宣化府知府喻鸿改补京职。部议已如所请,可身为监察御史的王兆琛以为不可。他上疏说:向例道府以下有才不胜任及年力衰迈者,督抚甄别降调,概不得请改京职。道光三年奉有谕旨:国家设官分职,内外并重,外省道府州县,固有察吏安民之责,在京各部司员,综核奏咨事件,政务殷繁,亦须明干勤慎,方资治理。近来各省督府率请以衰庸之员改补京职,于吏治大有关系。嗣后,道府以下才具平常者,著该督抚遵照定例,甄别降补。倘违例请政京职,该职即奏明更正。圣谕煌煌,允昭法守兹。那彦成原奏云:福全精力就衰,喻鸿性情偏执,请以郎中、员外郎政用。臣伏思,精力既衰,必不能细心研鞫;性情既偏,必不能听断严允。在该督既有市惠之嫌,且视部曹为藏庸之地。请敕吏部,将改补京职之例永行禁止。

道光皇帝看了此奏疏,甚为赞赏,即勒令福全、喻鸿回乡休仕,那彦成交部议处,吏部堂官交都察院察议。

王兆琛此举震动朝野,深受道光帝的嘉奖。受到改革派激赏。然而,一些保守势力把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剌。

王兆琛在任监察御史俸满后外放,先是任四川成都知府,重庆知府,后又擢迁江西督粮道,安徽宁池太广道,旋擢授甘肃按察使,道光二十三年(1843)升四川布政使。这一年,他因在四川治水有功,特别是捐输河工的经费,受到了道光帝赏戴花翎的殊荣。第二年,59岁的王兆琛荣升山西巡抚,成为王氏家族继王隲、王检之后第三位封疆大吏。

道光二十八年(1848),王兆琛上奏请将司库银生息存取,动支10000两发往阳曲等八县当铺生息,以备练兵赏需之用。朝廷恩准。不久,萨拉齐厅发生火灾,洪洞、襄陵、定襄、陵川四县又发生旱灾、雹灾,王兆琛又上疏缓征本年钱粮,此议朝廷照准。

道光二十九年(1849),御史杨彤如弹劾王兆琛有“赃污款迹”。道光帝命户部侍郎福济、刑部左侍郎陈孚恩会同山西查问。不久,王兆琛被革职,交军机大臣会同刑部进行复审,最后判定遣戌新疆并抄没家产。64岁的王兆琛被发配新疆伊犁,他的夫人被吓得一病不起,不久病逝。据传,有关王兆琛“贪污案”是这样的:道光二十九年(1849)六月,王兆琛在山西动用司库银生息练兵,其中二千两被部属发放阳曲县当铺生息。阳曲县这一当铺因内亏即将破产,该当铺东家拿这二千两银子外逃,此案直接牵连了王兆琛。御史杨彤如参他伙同当铺“贪污款项罪”。

咸丰二年(1862),67岁的王兆琛病死于新疆伊犁。后因孙王鸿发贵,赠武一品建威将军封典,济里杭阿巴图鲁称号;后又以孙王懿荣贵,赠一品荣禄大夫封典。

王兆琛一生纬武经文,秀外慧中。以经魁晋翰林,学问超群,著作甚丰,著有《经义测海》、《正俗备用字解》、《重韵辨义》、《御史奏义》、《巡抚奏义》、《眄棠书屋文集》等传世。

王鸿发,原名贻楘,字文卿,王懿荣堂弟。因家贫而从军。后屡建奇功。光绪二十年(1894)任总兵,署提督,官至武一品建威将军,获济里杭阿巴图鲁(满语勇士)称号。

王兆琛共有五个儿子:长伯润,字漱六,号雨堂,一号余堂,王懿荣大伯父,监生。道光十七年(1837)大挑一等,考取眷录。官至陕西延长县知县。后又迁南郑、蒲城、长安等知县。逝后,授同知衔,娶海阳李氏为妻,生子二:贻棠、鸿发。

王兆琛次子,王伯涛,字海门,号瀛堂,王懿荣二伯父。后改名王丙坤,监生。大挑一等分发直隶赤城、文安知县。

晚年,他在文安县任知县时,逢王懿荣大婚,他为主婚人。后因政绩显著,擢山西蔚州知州。娶牟平孔氏为妻,生子三:贻梧、贻枟、贻桐。

王兆琛三子,王伯平,字禹绩,号星接,曾用名伯溎,王懿荣三伯父,监生,授南河通判。后因政绩突出,擢江苏高邮州州同。娶牟平孔氏为妻,生子三:贻榕、贻栋、贻桢。

王兆琛四子,王伯淳,字古香,号简堂,监生。大挑一等,授浙江仙居县知县。他在仙居官名昭德,启迪后人,重文教,兴学风,为仙居培养出一批人才。因政绩突出,朝廷赐赏戴蓝翎。

王祖源,王懿荣之父亲,原名伯濂,字廉塘,一字莲堂,生于道光二年(1822)壬午,卒于光绪十二年(1896)丙戌,享年65岁。

王祖源为王兆琛第五子。他少年老成,处事严谨。由于受父亲“贪污案”乃至家庭变故之影响,虽才高知深,却处世低调。他自幼酷爱金石收藏,凡书籍、古玩无不收集考据,尤嗜好编辑刻书,对王懿荣成长影响很大。

道光二十九年(1849),27岁的王祖源考取乙酉科拔贡,朝考一等,候选教谕。拔贡是科举制度中由地方贡(生)入国子监生员一种。明清制,初定六年考选一次,乾隆中十二年考选一次,每府学2名,州县学各1名,由各省学政主持从生员中考选,然后报送入京,作为拔贡。入京后经过朝廷统一朝考优胜者,可直接充任六部小京官、主事或知县以下县丞、教职官员。王祖源虽然考上拔贡,却一直在家候选待命,直到咸丰六年(1856),34岁的王祖源被授兵部主事,兼武库司司务厅坐办,例馆提调。同年,他还任丙辰科会试外帘官。

咸丰六年(1856)10月,英国以亚罗号海盗船事件为借口,于23日进攻广州,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清两广总督叶名琛不事战守,英军一度冲进城内,在爱国军民反击下,于第二年1月下旬陆续撤出。咸丰七年(1857),法国又借“马神甫事件”,与英国组成侵华联军。以英军额尔金与葛罗为英、法全权代表,各率海陆军到达香港,英法联军进犯广州,次日广州失守。5月20日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口炮台,后即逼天津城下,清王朝大惊,急派大批在地方有影响的望族回乡组织团练,团练组织起来了,可清廷一味退让,以恭亲王为首的主和派,派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议和,咸丰十年(1860),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签订了《北京条件》。王祖源请旨回山东登州组织团练,咸丰十年(1860),奉旨回京,朝廷嘉奖他办团练有功,擢升为兵部员外郎。王祖源家中自父亲王兆琛被谪戌边后,家产被抄没,家道中落。当时家乡故宅、田产、衣物被焚掠一空。他在兵部任小主事10余载,生活贫苦,但他能“持躬俭节,乐道安贫”,全赖谢夫人一手筹化,从不知有穷京官之苦。曾有记载,王家父子出门拜客,竟同穿一件体面的丝绸长衫。尽管如此,王祖源还是不改初衷,尽力收藏金石古玩并进行研究。公务之余,流连于厂肆,见到可心者,量力收购,虽箪瓢屡空,也决不吝惜。他还嗜好刻书、刊书、藏书。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研究,对日后王懿荣的成长与嗜好有着重要影响。

同治四年(1865),王祖源外放四川龙安府知府(今四川平武县)。他在龙安这个穷乡僻壤之地,一干八年,安于清苦,深受百姓之拥戴。同年,王祖源乞假措资迎取祖父王兆琛、伯父王伯润、王丙堃等六柩回里安葬。

光绪五年(1879),迁成都知府。八年(1882)擢升四川成绵龙茂兵备道,第二年又署四川按察使。

王祖源在蜀任职十六年,因长年宵衣旰食,赤心奉民,身体受到极大损伤,再加之水土不服,中年以后常与药汤为伴。他思念家乡,屡次上疏请求引退,都未获准。王懿荣后在《川蜀金石志》中说:“川省官场士风日下,不可久居,家严已有退归之意。”光绪十一年(1885)冬,王祖源抱病东归。次年二月,王祖源病逝于北京东华门外锡拉胡同11号王府。当年王懿荣偕二弟王懿棨一起扶灵柩返里,葬于福山磁山北顶岭。王懿荣亲自制墓座并题诗曰:松山一脚,海色苍茫。梦魂千里,风雨泷岗。表达了对父亲的哀思。朝廷诰授二品资政大夫封典。

王祖源一生以道德文章著称。他编著书籍甚丰,有:《判花轩集》、《急就篇直音》、《声调之谱》、《然镫记闻》、《律诗定体》、《声调前谱》、《读谱》、《谈龙录》、《内功图说》、《明刑弼教录》、《渔洋山人秋柳诗笺》、《尔雅直音》、《判共轩诗集》等。

王祖源在学术上最有影响的是编纂汇刻《天壤阁丛书》,以惠后学。天壤阁是王祖源书斋号,《天壤阁丛书》为王祖源自道光三十年(1850)开始动手汇编,直到他去世,此书并没有完成。为了完成父亲的生前夙愿,王懿荣于光绪十五年(1889)着手完成。

光绪十五年(1889)王懿荣在家乡福山县城内盖了一座新宅供养母亲。该宅坐北朝南,共五进,12个小院,97间房屋,占地7200平方米。其中在大门西建有一个独立小院,院内有南北共10间2层小楼,名曰:“天壤阁藏书楼”,共藏书10万函,后遭掠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