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王懿荣传
17121000000010

第10章 幼承家学(2)

谢乃实在任睢宁一方地方官时,当时睢宁隶属徐州,此地处淮河和沂沐河、京杭大运河,还有骆马湖、洪泽湖等水系之间,又是历史上黄河夺淮废黄河故道。这里水利多年失修,河道淤塞,水旱灾害频繁,十年九灾,经济长年落后。谢乃实针对苛捐杂税,整顿税收,革处或减免,为百姓在经济上松绑。同时,他又清正廉明,善于断案,审案皆以法律为准,拒收贿赂,严抑强梁豪族。百姓为他树碑,镌刻“铁面冰心”四字,以颂其公正廉明。谢乃实还疏通河道,大兴水利,扶济贫困,按当时旧例每年需派河工1200余人,谢乃实则减去一半,省去民工费用6000余两,而且不耽误农时,使许多背井离乡的人又回到睢宁安居乐业。后迁任湖南兴宁知县,移风易俗,严禁鬻妻和溺杀女婴的陋习;首倡文教,建学宫,设书院,奖励优秀诸生;厘剔弊规,清洗冤狱,深得民心,离任时,百姓泣挽如失父母。

谢乃实辞官回乡后,每日潜心研究学问,以做诗文为乐。其著作《峆山人文集》、《峆山人诗集》共二十余卷,后乾隆三十七年(1772)开馆纂修《四库全书》,将他的文集编入其目。

他有三个儿子,长子谢光纶,举人,官河南宜阳知县。二子谢光纪,康熙五十七年(1718)进士,官广西富川知县。三子谢光组,雍正四年(1726)举人,官刑部主事。

谢乃果,字春函。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授官知县,官至礼部文选司主事。

谢乃果,“为人和平乐易,与物无竞”。在任河南宜阳知县时,从不向民间派取丝毫费用。他为人严谨,断案公允,俗有“白面包公”之称。宜阳县士民勒石祀奉,称他“贤吏”。在任二为县宰八年,“卓著循声”,贤名远播。后擢吏部文选司主事。晚年以诗文自娱,手不释卷,著有《玉森堂集》。

谢光组的独生子谢隆漠即谢牧之的祖父,岁贡生,候选训导。谢牧之的父亲谢宜庄,乾隆年间监生。

谢牧之,王懿荣外祖父,字准父。嘉庆十八年(1813)举人,道光制科孝廉方正(临时特设的考试项目)。任广东新兴县和顺德县知县,政绩卓异,颇负声望。道光十九年(1839)任乙亥科乡试同考官,中式者以本房的成绩最佳。迁署澳门同知,补虎门屯防同知。虎门地属繁盛之地,商贾辐凑,加以风俗犷悍,素以难治著称。谢牧之理烦治剧,镇定自若处理各种棘手的事务,百姓皆小康安居。上司也非常赏识他的才能。

王懿荣的母亲乃谢牧之女儿,生得端庄贤淑,知书达理,深明大义。对王懿荣言传身教十分严格。在王懿荣牙牙学语时就教王懿荣背《千字文》、《百家姓》、《唐诗三百首》,王懿荣在母亲的教育下,口若悬河,出口成章,有过目不忘之能,时誉“神童”。王懿荣在父母亲和塾师的严格督促下发奋读书,他以超常的记忆力,仅用一年多功夫,就读完了《四书》、《五经》,还系统阅读了《幼学琼林》、《三千字文》,并能书写文章、吟诗作对联。《福山县志稿》记载他有“过目不忘”之誉。

就在王懿荣学业有进的时候,家中突遭变故,祖父王兆琛在山西巡抚任上,获罪遣戌新疆,家产被抄,家道从此中落。5岁的王懿荣已经记事了。他亲眼目睹了这次重大的家庭突变,在他幼小的心灵上打下了深深烙印。世态炎凉,人情薄如纸的情景给以后王懿荣成长及性格造成直接影响。据李宝嘉《南亭笔记》载:“王廉生祭酒,官翰林二十年,喜金石书画,一贫如洗,典衣绝粮不顾也。书法雄健、尽脱楷气。性耿介,好诙谐,动谐玩世,使酒骂座,同官均侧目,有‘东怪’之称。”有关王懿荣个性《清稗类钞》也有记载:“光绪初,在京各衙门派员恭送玉牒至盛京(今沈阳),盛伯熙(昱)、王文敏(懿荣)、端忠愍(方)皆在其列。一夕,宿某站,盛与文敏纵谈碑版,忠愍询之,文敏曰:‘尔知挟优饮酒耳,何足语此。’”特别成年后,对科举入仕,官场虚伪产生了厌恶情绪。应该说,他这种耿介怪癖的个性,无不与他童年的家庭遭遇有着密切关系。成年后的王懿荣变得少语寡语,极爱用文字表达内心世界。

王懿荣祖父王兆琛被发配新疆,刚刚离京踏上西去的艰难路程,一队如狼似虎的官兵来到了福山王家太史第,他们抄走了金银细软,封闭了房屋,一个高官厚禄的大宅院,霎时变成了败落的贫困户。这个打击对王懿荣一家人来说实在是太沉重了。王懿荣的祖母在惊吓之后,一病不起,于道光三十年(1850)腊月二十病故。基于当时的家庭情况,葬礼一切从简,使这个封疆大吏家庭无法想象。就全家人悲哭,远远超出对老太夫人的哀悼。更不用说顾及即将来临的过年了。

王懿荣祖母于太夫人出身文登县望族之一。她的五世叔族是于可托,字阿辅,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初授江西抚州推官,后任工科给事中、都给事中。曾屡次上疏奏言滥派驿马、预征钱粮等加重人民负担的弊端;揭发江西漕粮的开仓、修仓、领运、押运中的各种漏洞和弊病。顺治十七年(1660)上奏疏揭发江西巡抚张朝璘题奏大盗劫杀一案,大半是提标率兵丁所为,深可骇异。请严饬提镇,实为约束。皇帝准奏,下旨照办。康熙年间,历官顺天府丞、太仆寺卿、宗人府府丞、左副都御史迁户部右侍郎等职。其事迹载入《满汉名臣传》,超群绝伦。

于太夫人的祖父于业,岁贡生,官江苏江防同知。父亲于颖发,乾隆五十四年(1789)拔贡,授官江苏江防同知。叔父于颐发,官江苏知府、署淮阳兵备道。于太夫人还有两个弟弟,大弟于昌运,道光十八年(1828)举人,拣选知县。二弟于昌迪,官高邮州州同。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哪跌倒要在哪爬起来”。王家虽然败落了,但还是与寻常的百姓家不能同日而语。首先,家族中有官府所无法抄没的无形财富:一是他们家有着千缕万丝的世家社会关系网。二是抄不走王家家学渊源的文化财富和精神信仰。全家人都暗暗鼓着劲,把希望寄托在儿子和孙子身上。王懿荣就是他们最寄予希望的一个。

王懿荣第一位启蒙老师是他的外叔祖谢之先生。谢之,字菴生,谢牧之胞弟,庠生。虽说没有取得功名,但在福山也是名满福邑。

自科举制度创立以来,教育与科举逐渐合而为一,科举成了做官的敲门砖。到了宋代,中华文化教育昌盛,科举也可谓发达。原因很多,朝廷重视、倡导、鼓励是重要原因之一。宋真宗赵恒亲自作《劝学文》,文曰:“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缘,书中有女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真宗皇帝劝学文》,《古文真宝》前集卷首)。

到了明朝,《劝学文》不只六句,流传下来,脍炙人口,传之众口,此后又流变成了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五言绝句:

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

男儿当自强。

天子重英豪,

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

学成文武艺,

货与帝王家。

科举教育、启蒙教育就是先背这几句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劝学箴言,和《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幼学琼林》等,他们成了幼儿的启蒙教材。望子成龙的长辈从此开始了“人之初”的文化熏陶,在童稚单纯的心田里,播下了读书应举的种子,也播下了父辈殷切的希望和寄托。

顺治九年(1652),御制学宫卧碑文宣布:“朝廷建立学校,选取生员(庠生),免其丁粮,厚以廪膳,设学院、学道、学官以教之。各衙官以礼相待,全要养成贤才,以贡朝廷之使用。”(《礼部·学校》,《训士规条》,《钦定大清全典事例》卷三三七,光绪二十五年(1899)刻本)。

以上皇帝说得很明白,就是一中秀才,既能得到国家待遇:一是在校免费膳食;二是免去官税和官徭;三是地方官以礼相待。所谓以礼相待,就是秀才犯法,地方官不得直接处理,须先报告本省学政革除其秀才资格后,方可依法治罪。至于平常纠纷,应交学校教育,不得当作普通百姓直接捕治责罚。

可见,一成秀才,就跻身士林,预备做官,成为统治阶层的成员。秀才毕竟是科举入仕的第一个台阶。

咸丰三年(1853),9岁的王懿荣又受业于母舅谢琴南(字焕韶,庠生)、另一个舅舅谢价人(字应劭,庠生)两先生。据传,王懿荣9岁时,他到登州府参加“童子试”,他的母亲怕他路上饥饿,给他带了两个圆火烧充饥。不料,被府学官看见了,便脱口说道:“怀中藏太极”。王懿荣低头略想了想,抬头朗声笑答道:“腹中乃乾坤”。主考官闻之大喜,又问起《四书》《五经》来问他,没承想,考官提上句,他知下句,真是提头就知尾声呀!学官又命众考官来提问,结果王懿荣越答越精神,倒是把大伙累得口干舌燥。众人齐夸他是一个聪明绝顶的孩子,主考官破格录取了他,还高兴地为他题了幅对联:“目下十行字,胸藏万卷书”。就这样,王懿荣成了当时县里年岁最小的庠生。

王懿荣年少得志,在福山科举史上极为罕见。有多少读书人年届不惑,还在为取得生员资格焚膏继晷;又有多少人,两鬓斑白还是个老童生。而王懿荣年仅9岁,便顺利完成了考秀才的伏案苦旅!一时间,这个“太史第”大宅门里走出的少年,成了登州府瞩目的人物。然而,此后20年里,神童王懿荣在通往乡试路途中却连遭失利,科考道路十分坎坷。

咸丰六年(1856),王懿荣12岁了。这一年他的父亲到北京任兵部主事,王懿荣侍奉母亲谢太夫人留居家乡。依靠外祖父家,就读于城里台子街同理王氏家塾,受业于母舅谢应起先生。谢应起,字虞臣,道光乙酉科拔贡。后任河南宜阳县知县。

少年王懿荣负重致远,手不辍卷,昼耕夜诵,欲遂平生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