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木卡姆举世飞旋的抢救者:万桐书
16719100000058

第58章 人生美在写华章(1)

万桐书把疑问的目光投向依布拉音,意思是怎么回事?是不是你父亲在吵架?

依布拉音也觉得很奇怪,急忙跑进院内观看,发现他父亲坐在坑上与一个站在房门口的年轻的维吾尔族人在争吵。

依布拉音问明事情的原因,安慰了父亲几句,说万桐书来看他了,他父亲立即安静下来,那年轻人也惊奇地往外走。

他们来到大门外,那年轻人紧紧握住万桐书的手,显得很亲热。

那年轻人说明了争吵的原因,然后又检讨了自己的不对,希望万桐书赶快帮忙解除尴尬,让他好下台。

万桐书听后点了点头,招呼大家进去看望主人。

那年轻人名叫别克尔·哈森木,是吐鲁番县文化馆的副馆长。

他奉上级部门的指示,尽快寻找能演唱全套吐鲁番木卡姆的民间艺人,录音记谱抢救吐鲁番木卡姆,把十年动乱造成的损失补回来。

他找遍了民间艺人,能全唱的人没有,很着急。后来听人说“文革”初期逃走的“木卡姆其”色里木·艾里木死在鄯善县,如今他的儿子吐尔逊·色里木继承了父亲的事业,从鄯善回到了吐鲁番,说他能演唱全套的吐鲁番木卡姆,他便寻到这里,请吐尔逊·色里木演唱木卡姆,遭到拒绝,二人发生了口角。

万桐书等人进到房间,看到吐尔逊一脸的惊诧,赶忙上前施礼问好。

他的儿子依布拉音说万桐书来看他了,他立即满脸是笑地拉住万桐书的手深表谢意。

吐尔逊虽然没有见过万桐书,但从他父亲的讲述中知道了万桐书的大名,知道了万桐书是抢救木卡姆的人。

所以他对万桐书很敬慕,很佩服。如今亲眼看到万桐书出现在他的面前,他心里很高兴,觉得木卡姆有救了。

他本想站起来拥抱万桐书,但苦于脚肿了,疼得站不起来了,他表示很抱歉。

万桐书看了他肿胀的脚踝和脚腕,发现错骨了,便问他怎么回事?

他说他出门办事去了,在回来的路上不小心,踩在土坑里扭伤了。

他好不容易坐上别人的毛驴车回到家里,躺在炕上发愁,别克尔·哈森木闯起来,请他到文化馆演唱吐鲁番木卡姆,他说他不去。别克尔说给报酬。他说给报酬他也不去。别克尔说为了抢救吐鲁番木卡姆,你有责任去,必须去。他说别克尔有什么权利命令他?他就是不去。别克尔又说他架子大。于是他们争吵起来了。

年轻气盛的别克尔被抢救木卡姆的任务压得喘不过气来,现在好不容易找到了能够抢救木卡姆的演唱家,他两眼放出希望的光,一心想请演唱家配合,急于要早点完成任务,不注意方式方法,说话很生硬,也没有注意对方的情绪,发生了不愉快的争吵。

60多岁的吐尔逊看不惯30多岁的别克尔的话说态度,所以他大光其火地吵起来。

现在一经交谈,别克尔才发现老人的脚肿了,心想自己太大意太鲁莽了,没有考虑老人的疾苦和愁绪。

于是,他急忙向老人弯腰施礼,表示歉意,并作了深刻的检讨,博得了老人的谅解。

万桐书对大家说抢救木卡姆必先抢救人。如果没有“木卡姆其”,抢救木卡姆从何而来?

他对别克尔说赶快把老人送进医院治好脚,别克尔立即表示赞同,说万桐书想的很周到,自己毛手毛脚不懂事。

老人挥手不愿去,万桐书说不去就是不给他面子,老人只好同意去。

他们把老人抬上门外的汽车,拉到县医院,拍片检查就是错骨了,骨科医生不费吹灰之力,很快就推骨复原了,老人很快就能站在地上走路了。

打完消炎针,敷上药,他们又把老人送回家。一个星期后,老人完全好了,行走如常了。

万桐书买上礼品又来看望老人了,他见老人的心情很好,又很健谈,便对老人讲解了吐鲁番木卡姆濒危的现状,应当积极抢救与保护的意义,并传达了自治区文化厅和音协关于抢救整理木卡姆的文件内容及其要求,说他代表上级领导部门恳请老人把全套的吐鲁番木卡姆贡献出来,录音记谱并正式出版,让吐鲁番木卡姆传唱下去。

老人听完他的话,深表谢意,同意按照他的话办,做到随叫随到。

万桐书对随他一同来的别克尔强调说一定要关心老人的身体健康,付给报酬,让老人担任文艺团体的木卡姆老师,安度晚年。

别克尔答应了,说领导也早有这方面的考虑和打算,请老人家放心。

吐尔逊老人听了很激动。

吐尔逊老人决定献出全套吐鲁番木卡姆。

此后他们把吐尔逊老人接到文化馆开始了紧张有序的录音。

文化馆在万桐书的指导下,终于把吐尔逊老人演唱的十一套吐鲁番木卡姆全部录制成磁带。

正在此时,自治区文化厅从乌鲁木齐把长途电话打到吐鲁番文化馆,指示万桐书立即返回乌鲁木齐,说有重要会议要他参加。

万桐书临走前把记谱和有关出版的事情交给文化馆负责办理,文化馆表示一定办到。

又当着吐尔逊老人的面,要求文化馆领导想法解决老人担任文艺老师的事情,文化馆领导说已经研究解决了,安排老人担任文化馆群众文艺的专职教师,享受干部待遇。

老人听后流出了感动的热泪,说像他这样的民间艺人在旧社会是受人歧视的,只有解放后的新社会才会重视才会重用,才会给他们创造发挥艺术才能的条件,他表示深深的感谢。

万桐书和他的同事乘车走了,老人和文化馆的领导们一同去送行。

老人拉住万桐书的手难舍难分,流出了表达深情的热泪。随着缓行的汽车,老人送了很长的一段路。

万桐书也同样噙着眼泪,在车上不断地挥手致意,直至汽车走的看不见人影了,他才坐下来擦去脸上的泪痕。

他之所以伤心落泪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被吐尔逊老人的诚信和忠于木卡姆艺术的精神所感动,觉得他是一位值得信赖的木卡姆艺术家。

另外一方面他又缅怀吐尔逊的父亲,认为他的父亲很有作为,培养出这样出色的木卡姆继承人,很不简单,值得表彰。可惜这位与他有过交往的艺术大师不幸逝世了,作为朋友,他感到很伤心,很无奈,所以伤极而流泪了。

他从他们父子二人的逃走推想他们一定在十年动乱中饱受了凌辱和折磨,对他们的不幸寄予无限的同情。

他在车上虽然沉默着,但内心很不平静,感到老迈的父亲以死的代价为逐渐老去的儿子创造了有为的前程。然而,迟来的前程实在太晚了,让他心酸得哗然落泪。

万桐书回到乌鲁木齐参加了一个非常隆重的研讨会。这个会议的召开是因为国际友好访问团和联合国的一名代表来乌鲁木齐进行友好访问,了解关于抢救十二木卡姆的有关问题和出版两卷乐谱集的巨大反响问题,要万桐书作出相应的回答。

在研讨会上万桐书的解说使他们非常满意,他们说中国新疆的维吾尔木卡姆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注目,引起了联合国教科文的重视,希望继续发挥传承与保护的作用。

对此,万桐书有预感,他断定木卡姆将会给中国新疆带来巨大的荣誉。

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全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新疆也不例外,由于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经济的繁荣促使文化艺术日益发展起来,各种文娱活动也日益活跃起来。全国的音乐事业出现了可喜的局面,相应的与音乐事业紧密相关的乐曲,乐器,乐队的扩大与建设也要有所新的蓬勃发展。

除了无伴奏的清唱以外,音乐是离不开乐器的,乐器的种类与乐器的伴奏直接关系到音乐的质量与发展。

所以乐器就显得十分重要。

在自治区音协召开的有关乐器伴奏问题研讨会上,音乐家和演唱家繁复多变不易掌握或掌握不好,操作方法有困难,符号乐谱很难学等等。

关键是没有文字记载,仅凭传统的口传心授是远远不够的,呼吁急待很快解决这一难题。

有人说民间演奏家们用吹、拉、弹、击等不同的演奏方法,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但如何能很好的演奏出来,是很不好学的,很难尽快掌握的。

特别是弦鸣乐器萨它尔,除了有一根主奏弦外,还有许多的共鸣弦,有的共鸣弦多达十二根,这个共鸣弦的作用是什么?共鸣弦的音高是什么?大家的空弦音高是否都一样?等等。这许多问题从前没有历史记载,现在也没有文字记载,要弄清这些问题,只能从音乐生活的实际中去学,从前辈们的口传心授中去学,这是很苦难而又很慢的。

诸如此类的问题不断提入提出,作为音协常务副主席的万桐书听了很不安,曾多次作过口头上的讲解,但未能解决实际问题,他感到很忧虑。

回到家里他把大家的意见和看法告诉给连晓梅,看她有什么好办法。

连晓梅想了一会儿,提醒他说:

“你不是从1952年起,在民间调查采风时,收集有关乐器方面的资料吗?”

万桐书愕然地说:

“是啊,我给他们解说了,他说记不住,是我讲的不好,还是他们脑子笨,这就说不清了。难道我把资料印发下去不成?”

连晓梅“卟哧”一声笑了,她说:“我看不是人家笨,是你笨。”

万桐书不知所以然地说:

“我笨?”

连晓梅坦然地说:

“是你笨,那些资料乱成一团麻,没有整理出个头绪,人家能看懂?这不是让人家看天书吗?”

万桐书自觉自己考虑不周,索性承认自已脑子太乱,胡说一起。他爽直地说:

“你说怎么办?别光责备我。”

连晓心中有数地说:

“你多年来给制乐器形制的草图,尺寸比例、弦的分布、测定布弦的音高等资料,干什么用?”

连晓梅的提问把万桐书从五里雾中惊醒了,他的头脑立即清醒了,多年的悬疑被妻子点破了,于是,他爽快地说:“写书啊!”

连晓梅进一步催促地说:

“那你怎么不写呢?手头有现成的资料,写出书,不就解决大家的难题吗?”

连晓梅的话让他眼前一亮:对啊!写出一本乐器运用方法的书,大家不就有了教材吗?根据教材,不光操作乐器的人能尽快掌握,广大的乐器爱好者也同样可以自学成材,成为出色的演奏家。

写书!写书!!这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啊!

对!写出一本乐器书,做前人从来还没有做过的事,这是多么有现实意义的事啊!

于是,万桐书作出了决定。

他组织了有名的于三江、西来里、依鸣、艾则孜等演奏家的演奏乐曲,记成乐曲谱,绘制成乐器图解和文字解说等。

他从维吾族人民音乐生活的实际出发,从乐器学的角度考虑,概述了民族乐器的简史的演变发展情况。

紧接着又把维吾尔族的十七种乐器按发音原理,分器鸣、弦鸣、膜鸣、体鸣四类编排,介绍每一种乐器的历史沿革、形制、弦距、孔距、演奏方法、常奏乐器的谱例、演奏符号等。

然后又介绍了乐器的演奏形式,乐器的新发展。最后又附上22首民间乐曲,作为范例。

经过近三年的细心研究与精心写作,终于在1986年写成了《维吾尔族乐器》一书,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了。

1980年的年底,《中国大百科全书》的音乐卷编委会邀请万桐书撰写新疆民族音乐的条目。他认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欣然接受并认真写出了一些符合要求的条目。

1983年1月21日到2月10日他又赴北京参加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单元学科编委会的会议。5月受聘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学科编委会委员兼少数民族音乐分支的副主编,主要编审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锡伯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八个民族的音乐条目。

同时又撰写了木卡姆的条目。

1983年7月万桐书从北京返回乌鲁木齐,即时把各民族的音乐条目的初稿印发给有关人员阅读,并邀请有关的音乐家、文艺家、历史学家分别讨论,提出修改意见,组织音乐家修改编写的条目。

从1983年8月底到9月8日,万桐书专程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与州文教处共同组织座谈讨论,并请专家补充修改哈萨克族音乐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