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木卡姆举世飞旋的抢救者:万桐书
16719100000049

第49章 南疆普查忆古今(3)

在阿訇们的诵经声中,众人把坑边的土铲进直坑,直至形成一个图形的突出地面的坟堆。

白马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它一直在无声地流眼泪。

当众人离开坟墓之后,白马悄然无声地卧在坟堆旁边不走了。

奥修大师和众人牵白马,白马不起来,他们只好抬起它,想把它抬上汽车拉走,想把它拉回家给它治病,给它喂水喂药,给它喂吃的。

但白马偏偏不走,众人要用绳子捆绑它想把它绑上汽车,拉回家去。

白马急了,有气无力地挣扎着,有气无力地发出低鸣,发出怒吼,挣开了众人的捆绑,摇摇晃晃地使出浑身的劲,向旁边的一块大石头猛然撞去。

白马的头撞破了,流着鲜红的血,它顾不了疼痛,带着满头满脸的血,摇晃着病态的身子,向吐尔地大师的坟堆费力地跑去,躺倒在大师的身旁,闭上眼安息了。

众人跑过去抢救白马时,白马已经无声无息地闭上了眼睛。

白马躺倒的方向跟吐尔地大师睡到的方向是一致的。

可见白马对吐尔地大师观察的该是何等的仔细啊!

所有的人看到白马的壮举都流出了伤心的热泪,他们全都跪在白马的身旁眼泪哗哗的为白马祷告,祝愿白马的灵魂早日升入天堂。

奥修大师哭声震天,在恸哭声中他不断噢噢地喊着自己父亲的名字,喊着白马,说自己没有尽到应有的孝心,实在惭愧实在内疚,说自己没有留住白马的命,非常后悔,非常痛苦。

在众人的劝说与安慰下,奥修大师止住了哭声,带头在吐尔地大师的坟墓旁边,又给白马挖了一个宽阔的坟坑,形状和吐尔地大师的坟一样,只是容积比人的坟墓大多了。

由于人手众多,没费多长时间就挖好了坟。奥修大师亲手把白马用洁净的水洗干净,给白马披上新的披风,像埋葬人一样的把白马埋葬了。

奥修大师由于伤感太重,回家后就病倒了。经过治疗,休息了很长时间才逐渐康复了。

听完奥修大师的倾诉,万桐书早已泪流满面了。他被白马的举动感动的心魂飘荡,无法用语言表达,只好在心里默默地想:吐尔地大师的人品和艺德是无比高尚的,他对世人的艺术贡献是值得称颂的,他不仅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就连马也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白马的见证说明了所有生命的共性就在于生命魅力的不凡。

在万桐书的提议和要求下,奥修大师教会了他如何按照伊斯兰教的风俗洁身沐浴,如何洗“小水”,如何洗“大水”,如何作祷告。

他沐浴洁身后,戴上维吾尔族花帽,请上诵经的阿訇,在奥修大师的引导下,坐上汽车来到吐尔地大师和白马的坟前,进行虔诚的祷念。

当诵经的阿訇一开始念古兰经的经文时,附近有不少的游人闻声而来,也都跪在万桐书和奥修大师的旁边,面对吐尔地大师和白马表示深切的悼念。

跪拜现场除了诵经的声音,在没有任何杂音干扰。人们都在肃静和默念中低着头用心思念着逝去的亡灵,净化自己的心灵,静思将如何为升入天堂而在人间行善积德?

这些陌生人是久闻吐尔地大师和他的白马的感人至深的故事而来拜的,他们都想成为净化了心灵的人。

这些陌生人并没有流眼泪,当他们看到万桐书和奥修大师脸上的泪痕,不禁猜测起来,他们是死者的什么人?

在诵经结束后,当悼念仪式完毕而人们站起来要走时,有人问万桐书和奥修大师的身份。

奥修大师迫不得已,只好说出了万桐书的身份和来历。

有人大喊起来,说吐尔地大师生前在喀什的演唱中曾颂扬过万桐书大师,说万桐书是抢救十二木卡姆的音乐大师,是十二木卡姆永生的乐魂。

大家立刻围住万桐书,与他亲切地拥抱,然后有人给他们拍照了群体照片,并说日后洗出照片,交给奥修大师转送万桐书。

群众的真诚深深地感动了万桐书,他从墓地回来后心绪久久不能平静。

他问奥修大师墓地群众所说吐尔地大师演唱他为乐魂是怎么一回事。

奥修大师说他和他父亲回到喀什文工团之后,常常想念万桐书夫妇。

他说他父亲写了一首名为乐魂的歌词,用十二木卡姆曲调演唱了,经演唱立刻传唱起来。

所谓乐魂,他父亲在歌词中指明就是万桐书,所以,喀什的听众都记住了万桐书的名字。

奥修大师说完后,演唱了那首名为《乐魂》的歌曲。

《乐魂》的歌词如下:

我从乌鲁木齐虽然回到了喀什

但我的心一直还在乌鲁木齐

因为我时时想念一个人

一个抢救十二木卡姆的人

有了他的录音和记谱

我的木卡姆才不会死去

有了他的存在和献身

木卡姆才会永生才会传向全世界

他是我的亲人我永远想念他

他是十二木卡姆永生的乐魂

他是真正的木卡姆艺术大师

他的名字就叫万桐书

听完奥修大师的演唱,万桐书流出了激动的热泪。他认为自己做的很不够,没有赶在吐尔地大师逝世前将录音和乐谱以出版物的形式送到吐尔地大师的手中,让他听到自己演唱的声音,让他看到自己演唱的乐谱。

他已经离开人世了,再也亲眼看不到自己演唱的乐谱了,实在令人心酸。

万桐书这样想着感到心如刀绞,感到后悔莫及,不由流出了悔恨的热泪。

悔恨之余他说他对不起吐尔地大师,他不配做乐魂,他的工作远远没有像吐尔地大师所说的那样好。

不过,他被大师的歌唱激励得于心不安,产生出只争朝夕的念头,真正做到像吐尔地大师所称赞的那样,做个名副其实的真正对得起吐尔地大师的人。

他想起了吐尔地大师生前曾对他提起过的几个人,那几个人也都是喀什的演唱名人,能得到吐尔地大师的提名推荐,那几个人也一定很不简单。

为了尊重吐尔地大师的推荐和意见,在他生前未能做到的事,现在应该兑现,使他在九泉之下也应该瞑目了。

万桐书在奥修大师的帮助下,寻访了曾是吐尔地大师所密切关注的十二木卡姆演唱家艾令姆和赛乃姆,他们都是十九世纪喀什的十二木卡姆的演唱高手。

他们人已不在了,万桐书对他们在喀什十二木卡姆的传承作用和演唱风格以及在群众中的影响,做了调查,并写出了记录。他们远远赶不上吐尔地大师的演唱水平和演唱成果。

然而吐尔地大师却一再肯定他们的成绩和贡献,足见吐尔地大师与人为善的美德是多么高尚,取人之长的谦虚态度又是多么的感人啊!

在寻访中万桐书听说十九世纪末,英吉沙曾有一位名叫沙吾尔海普提的人,在整理十二木卡姆时更换过一些新歌词。

是否真有其人?真有其事?

曾作过哪些歌词的更换?

带着这些问题,万桐书在英吉沙深入走访调查。鞋都磨破了好几双,脚掌磨起了泡,流出了血,但他始终不罢休。

经过多方询问,终于从一位宗教界的老阿訇的口中了解到十九世纪后期英吉沙确有其人,也有过作品,但具体情况不甚了解。

据此万桐书可以推测吐尔地大师演唱的十二木卡姆的琼乃额曼中为什么会有17世纪后期的诗人翟里利和近代诗人毛比拉里的诗歌。

这说明吐尔地大师演唱的十二木卡姆的歌词可以更换。

另外证实的是相对稳定的歌词,又不可随意的更换。

由此可见吐尔地大师采用琼乃额曼叙咏曲中的曲调,自填新词来演唱是完全正常的,不足为怪。

这对十二木卡姆来说是有力的推动和发展,对历史的演变和时代的特征无疑起到了见证与印证的作用。

带着这些收获,万桐书等人回到喀什还没来得及休息,又急忙赶往另外两个地方去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