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纪晓岚西域传奇(西域烽燧系列小说)
16717200000010

第10章 计高一筹稳奸宄(2)

纪晓岚恍然大悟道:“原来有这样的事,这真让我出乎意外。我罪有应得,效力边陲,实属皇上的宽宥,我对皇上的关怀感激不尽,决意报效边陲,颂扬龙恩圣德,为大清基业肝脑涂地、在所不惜。何用丞相挂虑尔!”

一番话说得办事大臣心绪不定。特别是郎承祖的两次谈话,截然相反,使他心迷神离,如坠迷雾,难辨真假。

他仔细观察纪晓岚,的确神态安然,毫无可疑之处,说出的话也尽在情理之中,令他放心。

而郎承祖这次虽然说得笃信有诚,但依然使他心存疑虑。他盯住郎承祖厉声说:“军中无戏言。你说的可是真话吗?”

郎承祖说:“我当初不该胡言乱语,惹你生气。这次说的句句是实。不信,你看看我的手迹,作为依据,我想大臣总该相信了吧!”

说完,郎承祖掏出一张手迹呈交办事大臣,大臣接过一看,只见上面这样写着:

伍大臣钧鉴:皇上未传旨相爷为难学士纪晓岚。相爷派我口谕相告大臣,务必宽待学士纪晓岚,效力有望,以尽其才。郎承祖亲笔。

办事大臣看后,心想:看来这次的话可能是真。此意正合我心。我为什么要得罪皇上身边的学士呢?留下此据,作为日后答复和珅的见证。

他收下郎承祖的手笔,转怒为笑:“郎驿长的话,我坚信不疑。我一定会为学士大展宏图而鼎力相助的,请你回去代我呈报相爷,请他宽心好了。”

说完,他又安慰了纪晓岚几句,声称要纪晓岚为他多出主意,安边守邦,报效皇上。纪晓岚借此表明心迹,立志为边陲的兴旺发达做一番事业,报答皇上的恩德。

纪晓岚和郎承祖被办事大臣送出门外,天已云开雾散,一轮红日从博格达雪峰缓缓升起,纪晓岚不由一阵欣慰之情涌上心间。回到住房,他对孟剑秋和英杰说了事情的经过情形,二人一阵大笑,说:“学士足智多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纪晓岚突然又皱起眉头说:“疏忽了一件事,今夜务必补上。”孟剑秋和英杰听后一阵诧异。

纪晓岚见他二人疑惑不解,就压低声音对他们说出一些话,二人顿时恍然省悟。入夜,英杰潜入郎承祖的房间,依然不露真相地说:“你果然言而有信,不失为正人君子。今晨的事情,我已经了如指掌。”

郎承祖心想:他知道得如此快,幸好我没有变卦,否则早已没命了。他惶然地问:“大侠如何知道得这么快?”

英杰压低声音说:“我们的人遍处都有,办事大臣的府第就有我们的眼线,你们的一举一动,逃不过我们的眼睛。”

郎承祖猜疑道:“是不是学士大人告诉你的?”英杰摇头道:“不是。”郎承祖又问:“要不就是办事大臣说给你的?”

英杰否认:“不是的。我刚才已经说明了,你不必追问。现在我来告诉的是,有关你的后路问题。”

郎承祖正为自己的后路焦虑,听到英杰的话,立即追问:“请大侠指点,我正为此事忧虑。”

英杰说:“你回到京城,和珅必然问你事态如何,你将怎么回答?”郎承祖沉吟片刻,茫然地摇摇头。

英杰说:“你绝不能据实相告,你就说已按他的口谕转告了办事大臣,办事大臣答应伺机行事。”

郎承祖担心地说:“如果和珅追问办事大臣,岂不露出真相?到时我将难以自保,如何是好?”

英杰说:“远隔千山万水,信函来往不便,我想和珅必不会追问此事的虚与实。如果他另派人证实此事,我们定会截获来人,堵住他的嘴。你走后,我们尽快会疏通办事大臣,对和珅采取虚与委蛇的办法,绝不会露出马脚,让你为难的。”

郎承祖面呈喜色,思虑了一会儿,又说:“如果和珅一旦侦明此事,又该如何对付?”英杰说:“如果万一泄密,和珅反目,那么我们还有皇上做主,他如果处治你,我们定会参奏皇上以和珅诬陷良臣之罪处罚他,事先要挟和珅,谅他慑于皇上的威严,定不敢拿你试问。当然,我们尽可能逢凶化吉,不让皇上知道,免得惊动圣驾。”

郎承祖忧疑地说:“你身在边塞,焉能知晓我此去京城的安危如何?又怎能保我无事呢?”

英杰说:“我们有人在京城皇宫随时打探和珅的动静,随时取得联络。要不,我们怎知你到此的目的,你又怎会落入我们之手?所以,你不必过虑,放心而回,按我说的办,保你安然无恙。”

英杰的这番天衣无缝的话,都是纪晓岚事先想好教给他的。

当他说完这些话以后,郎承祖疑云顿失,心中豁然开朗,一扫刚才的颓唐,显得异常振奋。他说:“我一定按大侠的吩咐去应对和珅。其实,我久仰学士大人的文才和学问,也略知他与皇上的深切私交,根本无心陷害他。事到这种地步,我决意站在大侠一边,鼎力维护学士大人,及早返回京城,为国家出力。”

英杰见他说得情意笃诚,心中大为放心,嘱咐他绝不能对任何人流露在这里所发生的一切。郎承祖表示照办不误。

英杰问他还有什么要求,他想了一下,说没什么,只希望学士纪晓岚渡过难关,早日与他聚首京城。

刚说到这里,忽听院内传来一阵说话声,忽高忽低,英杰当即开窗而出。

原来是两个巡夜的衙役为喝酒御寒而吵闹着争抢酒瓶。英杰从暗伏的角落绕过衙役,跃墙而过,消失在暗夜之中。

英杰把情况告诉给纪晓岚和孟剑秋,二人感到心中踏实。三人又说了一会儿话,便上床安歇了。

天已破晓,孟剑秋起床生起火炉,不一会儿炉火熊熊,暖气弥漫,屋内顿觉寒意尽失,身心一阵爽快。纪晓岚推门一看,满目白雪晶莹闪亮,煞是壮观。举目远眺,千家万户的房顶炊烟缭绕,直上云天。他不禁诗意大发,随口吟道:

万家烟火暖云蒸,

消尽天山太古冰。

腊雪清晨题牍背,

红丝砚水不曾凝。

孟剑秋听得隐约,不十分明白诗意,便要他解释清楚。他复入屋内,笑指桌上的砚台墨汁,说:“你看,屋暖似春,人养墨气,待我写在纸上,你一看便知其意。”

纪晓岚说完,提笔蘸墨,当即写出这首竹枝词,递给孟剑秋过目。孟剑秋看后连连夸奖:“好词好词,学士触景生情,看似写雪,其实不然,以雪为引,诱发世间暖意如春,消尽千古冰寒,真乃大笔写人情,妙不可言。”

一席话说得英杰睡意顿失,急忙穿衣下床,捧起诗词,再三品评,不禁叫好:“看过此诗,我浑身都觉得一股暖气缭绕,仿佛见雪不知寒了。”

纪晓岚笑道:“既然如此,等会儿吃过饭,你我踏雪观景如何?”英杰说:“难得你有此雅兴,我陪你就是了。”

三人吃过饭,孟剑秋在家照看马匹,纪晓岚和英杰走出大衙后院,向城中闹市走去。

路上,英杰说起郎承祖嫖妓之事,纪晓岚便让英杰引路看看妓院有何特征。英杰把纪晓岚带到大街一处深巷内,只见一座青砖小楼竖立在巷口,木门紧闭,楼窗传出隐隐人语,听不出说笑什么。

木门两旁是砖根土墙,连楼而绕。在灰黄土墙紧挨门楼的地方,插着一根长长的竹竿,似乎标明此处即是娼家妓院。

纪晓岚装作毫不经意的样子,路过妓院青楼,打量了一番,对英杰说:“清冷是白昼,承欢在夜晚。这跟京城的情景一样。惟处所和院况与京城大不一样,显得粗俗矣!”

说完他们走出深巷,又到街市游览了一番,便回到房中。孟剑秋不在房中,纪晓岚展纸挥毫,又写出一首竹枝词,让英杰看。

英杰举目观看,只见纸上写着:

颠倒衣裳夜未阑,

好花随意借人看。

西来若问风流地,

黄土墙头一丈竿。

英杰曾身临其地劫获了郎承祖,颇有感慨。此时回忆当时情景记忆犹新,顺口说出:“此诗隐含戏谑淫贼之意,不知内情者自然难解其中之妙趣,学士看来有所针对,以诗奚落东来欲行不轨之徒的淫乐误身,妙不可言。”

纪晓岚为英杰的颖悟感到高兴,正要对他说出一番万恶淫为首的话时,只见孟剑秋怒气冲冲地走进房,对他二人诉说不平之事。

纪晓岚和英杰听后顿时气白了脸。英杰腾地站起身就要冲出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