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活学妙用职场厚黑学
16712600000034

第34章 职场用人法(3)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要想让你的事业蒸蒸日上,就应该经常与下属沟通,了解他们的人品和想法,如此一来,才能够让他们成为你的心腹,尽心尽力地为你服务。

以德报怨,赢得忠心

《诗经?卫风》中有云:“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朋友之间尚且如此,如果能对下属甚至是敌人做到“投以木桃”,这般胸襟势必会感动得他们痛哭流涕,从而甘心为你效命,至死不渝。

有人认为“宽恕是一种比较文明的责罚”,这话说得不无道理,在你有能力责罚对方时你却没有责罚他,这就是一种宽恕,同时,还是一种掌管他人的法宝。这种宽以待人、以德报怨的处世方式,纵使敌人也能被你感化,甚至成为你可以依靠的人。

战国时期,楚庄王亲率大军外出争战,结果大获全胜。当班师回京城郢都之时,黎民百姓夹道欢迎,场面堪称盛世。为了庆祝战功,楚庄王在渐台设宴款待文武百官,谈笑之间,群臣频频举杯为楚庄王祝贺,酣酒淋漓之际,楚庄王还令自己的嫔妃与群臣同席畅饮。不知不觉间太阳下山了,但是,楚庄王和群臣意犹未尽,于是点起蜡烛夜宴,又命宠妃许姬斟酒助兴。

谈笑之间,众人早已酒足饭饱,就在此时,忽然刮起一阵大风,顿时所有的蜡烛都被吹灭,漆黑忙乱之际,一个胆大妄为的人居然趁着酒劲扯住许姬的衣袖,这令许姬十分恼怒,但是又不好当场发作,于是便与对方拉扯,机智的许姬扯断了那人帽子上的缨带,对方才惊慌地放手。于是,许姬便走到楚庄王面前,附耳如实禀报方才发生的一切,并且请求楚庄王严加查办那个色胆包天之人。

楚庄王听完后,沉吟片刻,令在场官员解开缨带,摘下帽子,继续尽情地畅饮。听此命令后,群臣纷纷解开缨带,摘下帽子,这时庄王才命人掌灯点烛。灯火通明之下,只见群臣绝缨饮酒,已经无从辨别谁的缨带被扯断。楚庄王继续与群臣饮酒作乐,就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直至深夜方才散场。自此之后,楚庄王再也没有提及此事。

数年后,楚军与晋军交战,楚军明显处于弱势,敌我力量悬殊之际,楚庄王正愁无所应对之时,一位将士冲向敌阵,舍命杀敌使战争转败为胜。这名将士就是当年醉酒调戏楚庄王爱姬的人。

楚庄王以宽容的气度笼络人心,不仅赢得了大家的尊重,而且在关键时刻,受惠者不仅报答了他,还扭转了战争大局。所以宽容待人、笼络人心是高明的领导者的高超的御人之术。

隋炀帝时期,李靖任郡丞一职,当他最早发现李渊有图谋天下之意时,曾经亲自向隋炀帝检举揭发。李渊灭隋后要杀李靖,但是李世民坚决反对报复,并且再三为他求情,最终留得他一条性命。后来,这位李大将军驰骋疆场,征战不疲,安邦定国,为唐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

魏征曾经教劝太子李建成铲除李世民,但是,李世民对此毫不在意,而且还不计前嫌地量才而用,使魏征觉得“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于是加倍为唐朝效力,至死不渝。唐朝的兴盛、繁荣与李世民不计前嫌、唯才是举有着直接关系。

没有真正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将任何人才笼络到自己帐下,甚至曾经的敌人也能够为我所用,才会有助于巩固自己的大业,最终成就一番功业。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其手段残忍,令人发指,但是,她不仅爱才,而且还十分惜才,对于能力超群的人,她常常采用以德报怨的手段来赢得对方的好感,并且使之成为自己的“心腹”。

上官婉儿是李唐时期五言诗“上官体”的鼻祖上官仪的孙女。上官仪曾任宰相一职,并参与过废后行动,被武则天发觉后,上官仪和其子都被处以死刑,而上官婉儿与母亲也被贬为宫婢。在上官婉儿14岁那一年,曾与太子李贤与大臣裴炎、骆宾王等人联合策划“倒武政变”,为了报仇雪恨,上官婉儿对这次政变格外用心,但不幸又被武则天发现。事情败露后,武则天下令废太子,裴炎被处于死刑,骆宾王得以死里逃生,但是上官婉儿却被武则天赦免。

原来那一年,武则天在无意间发现上官婉儿作了一首名为《彩书怨》的诗,她不相信这么一首好诗竟是出自一个只有14岁大的女孩子之手,便当场以室内剪彩花为题,让她即兴做一首五律诗,同时要用《彩书怨》同样的韵。思索片刻之后,上官婉儿挥笔写道:“密叶因栽吐,新花逐剪舒。攀条虽不谬,摘蕊讵知虚。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

武则天看后,一连说了多个“好”字,并且装作不懂的样子,向上官婉儿问道:“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这句作何解释?婉儿脱口而出:“是说用假的花当做真的,有以假乱真的意思。”

“你是不是意有所指,在含沙射影地说我?”武则天突然问道。

“天后陛下,我听说诗的解释不一,主要根据理解人的意境有所不同。如果陛下此刻认为我是在含沙射影,那么,奴婢也不敢狡辩。”上官婉儿不急不躁地回答道。

“答得好!”武则天非但没有生气,而且还微笑地说道,“你这种倔犟的性格我喜欢!”接着又说道:“我杀了你的祖父和父亲,你我之间应该有不共戴天之仇吧?”

婉儿依旧平静地回答:“如果陛下认为是,奴婢也不敢说不是。”

武则天又夸她聪明,而且表示很期待得到这样的答案。接着武则天又大大地赞扬她祖父的文采,并且还指出上官仪起草废后诏书的罪恶,最终明确表示希望上官婉儿能够理解她的苦衷,并且衷心地为她效力!

然而,上官婉儿不为所动,不但没有效忠于武则天,而且又参与了政变,继续为家人报仇雪恨。大臣提出要按律办事——“应处以绞刑”,如果念其年幼,还可以施以流刑,发配岭南充军。

武则天对此却不以为然,她认为:如果按罪处理,上官婉儿应处以绞刑,但是念在她年龄尚幼,如果再接受一些教育,一定可以变好的,所以决定不处以死刑;至于发配岭南,路途跋涉,而且环境十分恶劣,这对一个小女孩来讲,就等于要了她的性命,所以,这种刑法对她来讲也未免有些重。

对上官婉儿的才华和资质,武则天是十分看好的,所以决定用心培养她,并且坚信假以时日,上官婉儿一定能够成为非常优秀的人才。鉴于此,武则天决定对婉儿格外量刑,即在额头上刺一朵梅花,把朱砂涂进去。与此同时,武则天还将上官婉儿留在身边,并且明确表示:“要用‘腾的力量来感化她”,否则的话又怎么能够‘以道德感化天下’呢?”

事实证明,武则天确实把上官婉儿给感化了,该杀反倒没杀,还留在身边,这已经使婉儿感激涕零。在此之后,武则天一直悉心照顾婉儿,并且多方面地指导她、感化她、培养她、重用她。在与武则天接触的过程中,婉儿从武则天的言行举止中了解了她的治国天才、博大胸怀和用人艺术,渐渐地,她对武则天的积怨和误解彻底消除了,取而代之的是敬佩、尊重和爱戴,并且尽心尽力地辅佐她,用智慧为其分忧解难,最终婉儿成了武则天最得力的心腹。

得人心者得天下,细微之处得人心,比起堂而皇之的关心,以德报怨的方式更能够得人心,而且显得很自然,使他人感到真情之所在。

奖赏得当,

巧妙地为下属镀金

历史上的太平天国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但是后期的太平天国在湘淮两军的夹击下,处境却日益艰难。天王洪秀全为了挽回败局,实施了一系列并不高明的措施,那就是大封诸王来鼓舞士气。据相关史料记载,洪秀全先后分封了两千七百多个王,至此大小文臣武将、亲朋故友都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王爷”。但是时间一长,这一招就不那么奏效了,太容易到手的东西往往不令人珍惜,洪秀全这样做不但没有达到同心协力挽回败局的目的,反而导致了太平天国内部秩序的严重混乱,大家都成了“王”以后,谁也不服谁,反而离心离德,客观上反而加速了太平天国的覆亡。

类似于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在南宋初年,面对着金人的大举进攻,而在当时号称名将的刘光世、张浚等人却只知道一味地避敌逃跑,而不敢奋起杀敌,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天生就患有“软骨病”;重要的另一方面就是他们那时已位高权重,认为即使再立了大功,也没有什么更大的升迁了,他们便安于现状,什么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在他们心目中早已不再占有什么位置。

而当时的岳飞刚入伍不久,虽然稍露头角,但是毕竟还没有多大的地位和名望。然而他却一直在奋勇地与金人进行着殊死战斗,当时有人上书朝廷,推荐岳飞,那封推荐书写得很有意思:“如今朝廷的这些大将都已是富贵荣华到了头,已经不愿意再为朝廷效力了,甚至有些人手握强兵想威胁控制朝廷,很是专横跋扈,这样的人朝廷怎么能够再重用呢?

“想要驾驭上面这些人,就像饲养猎鹰一个道理,饿着它,它便会为你积极地搏取猎物,假如喂饱了它,它立刻就飞掉了。如今这些大将都是还未出猎就早已被鲜汤美肉喂得饱饱的,因此派他们去迎敌,结果只能是掉头而逃。

“但是岳飞却不会这样,他拥有数万兵众,但是他的官爵低下,朝廷对他也没有什么特别恩宠,说起来就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低级军官罢了,但是此时的岳飞正像一只饥饿的雄鹰正准备振翅高飞,如果朝廷让他去立功,接着就赏他某一级官爵,完成某一件事,再给他某一等荣誉,就好比猎鹰那样,抓住一只兔子后,就喂它一只老鼠;抓住一只狐狸,就喂它一只家禽。用这样的手段去驾驭他就会使他永远不满足,总有贪功求战之心,这样他必然会为国家一再立功。”

这封推荐书中虽然对岳飞的英雄形象有些歪曲,甚至曲解,但是我们要看的是他在推荐书中提到的两种封官的手段:一是要学会分割封官的过程,不能一步到位。封官和商品交换有异曲同工之妙:“得一兔就饲以一鼠,得一狐则饲以一禽”,立小功封小官,立大功则封大官;要把封官的过程适当拉长一些,使臣下的官欲永远不能有满足的时候,这样他们也才总会有立功的冲动。二是封官不能一步到位,而且最好永远不要到位。官位做太大了,积极进取的意志就会懈怠了;而一旦官做到头,立功进取的意志不但会消失,而且还极有可能滋生野心。从历史上看,那些官职到了顶峰的人,像王莽、曹操、司马昭等人,最后不都变成了篡权者吗?

贪功求利是人性的致命弱点,只有明白这一点并充分加以利用,才能真正把握封官晋爵的玄机。

惠人好处也是需要一些学问的,有些人总以为“给”这个动作还不容易吗?这样认为你就错了,当你“给”得不恰当的时候,不但对方不会感激你,相反还会埋怨你。这样的结果就会得不偿失。所以,要想给人好处,就要给得恰到好处,一句话:不轻给、不滥给、不吝给!

“不轻给”就是不要轻易给对方,在给之前要让对方为得到这个好处去吃一些苦头、花一些心思,让他在付出之后再得到回报,这样他才会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好处。

假如你身上有着太多的好处而经常随便给人的话,总想用好处来换取别人的欢喜,那么对方不但不会珍惜这些好处,对你更不会有什么感激之心,相反,他总是会嫌好处少,不够多,甚至会没完没了地向你索要,假如你不给或是给得不够多、不够好的话,对方还会怨你、恨你。

但是话说回来,“不轻给”也要学会拿准分寸,千万不要故意不给,或是摆明有意要在“折磨”他之后才给,那么你就很有可能招怨。此时你就要向对方表明,你的好处不像他所想的那么好、那么多,自己也有些身不由己的困难,或者还要同他人研究研究才行等。这样的话,对方接受了你的好处,心里多少都会有压力,对你的感谢自然不在话下,而且也不会轻易再来向你开口,这样你给人的好处才给得物有所值。

所谓“不滥给”就是“不乱给”,这好处该给谁就应该给谁、给多少就是给多少,都要有一定的准则,否则会出现和“轻给”一模一样的后遗症不说,而且会造成是非不分的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