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品悟季羡林人生的真意
16711800000041

第41章 顺其自然,尽上人事(6)

人生最贵,从高处往低处看

不上高山,不知山之高;不临壁渊,不知地之厚;不观沧海,不知海之阔。人生最贵,从高处往低处看,矗立顶峰,才能“一览众山小”,知山有高低各不同,地有深渊万丈,还有广阔无垠。季羡林从中外文化的不同角度,对比出谦虚中的真实与虚伪,在全面之中看不同,于细微之处见真谛,真正的热情仅仅因为真诚,真实的谦虚只是因为“虚怀若谷”。如此高于常人的见解,出自从高处往低处看的珍贵。苏轼在《题西林壁》中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对于事物不同的看法和见解,往往出自看问题的不同角度,所谓“高人一等”的观念也就来源于此。这些有深度的见解,不停留在眼前的表面现象,不随波逐流落入俗套,而是深入事物的本质,全面透彻,实在令人折服。太阳快要落山时,寺院里的徒弟们围在方丈师父的四周席地坐着,聊着天。“方丈师父,什么样的和尚才能称得上是得道高僧呢?我们都想做得道高僧呢。”方丈师父微笑着看着徒弟们说:“达摩祖师有很多弟子,他们当中三弟子和小弟子最受人尊崇,被人称为智者、高僧、大师。一天,他们两个被达摩祖师派去普度众生,四处游历。“据说,二人做了很多好事,都受到了很多的赞美,赢得了许多人的尊敬。但是,他们二人助人的性格却很不相同。三弟子总是默默地帮助别人,别人如果需要帮助,从不退后;小弟子就不是如此,他游历半年就会回到深山一次。所以,大多数人都觉得小弟子会偷懒。众人对三弟子的看法就比对小弟子的看法好很多。“20年之后,达摩祖师圆寂了。弟子们都学得了师父的贤德——普度众生,行善助人。此时,大家对三弟子的评价还是比小弟子好很多,三弟子超过了小弟子,成为弟子中最受尊敬的人。”“又一个10年之后,三弟子却不能向以前一样帮助别人了,他的身体每况愈下,生病时还需要别人照顾。另外,奇怪的是众人中行善的僧人增加了许多,而且都很年轻,更奇怪的是他们都游历半年就会回深山一次。这时,所有人都想起了当年和三师弟一起出山的小弟子。“后来,人们终于发现了其中的缘由,这些年轻的僧人都是当年那个小弟子的徒弟。”这时,老方丈问他的徒弟们:“知道为什么最后众人称当年那位小弟子为大师、高僧吗?而他为什么每游历半年就回深山一次呢?”“去教他的弟子呀。这样,这些弟子就可以在他老了以后继续去帮助别人了。”“这点不是最重要的。”“那是什么呀?”徒弟们问道。“那个小弟子跑到深山里是去休息,寻找快乐去了。真正的得道高僧懂得休息和快乐。一个修行人,自己都没有度好、休息好,也不会知道怎么去度别人。”“能称得上真正的高僧的人,自己首先懂得快乐,度好自己,才能度好别人。”徒弟们不知是不是懂了,却做醍醐灌顶状。老方丈看到这些,放声大笑,徒弟们也笑了。这一瞬间,徒弟们感觉:自己也成了高僧。得道高僧的看法,不停留在众人看到的表面。那个小弟子真正参禅悟道,他能度好自己,更重要的是能更好地普度别人,不以表面的声望荣誉为准则,所以高人一等,不在众生中庸庸碌碌,而是大有作为。季老亦是从几千年的中华传统中看到了不同之处,对“谦虚”的认识与众不同,在传统中寻真实,得出不俗的见解,“讲真话”,说出了别人说不出的话,回归了传统美德朴实的真面目,道出了“谦虚”的本质,对文化的影响深远,对中国精神的功绩卓著。从高处往低处看,不停留在眼前,脱离“身在此山中”的局限,从全面到本质,实现时间和空间的跨越,得出的结论才会独特而弥足珍贵,方显“人生最贵”之价值。一次吴子到晋国,在路旁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人,但是他觉着这个人很有才华,于是派人问这个人:“请问这位先生,你是干什么的?”对方说:“我就是越石父。”吴子听到很好奇地问:“那为何弄到这步田地?”“我在中牟给一户人家当仆人。”“为何要给人做仆人呢?”“为了勉强过日子呀。”“你给人当仆人当几年了?”“三年多了!”“可以把你赎出来吗?”“可以。”吴子立即卖掉了一匹好马,给他赎了身,并把越石父带回了齐国。到了齐国,吴子回自己家时,没和越石父说一声就悄悄地回去了。因此,越石父很生气,说着要和吴子不再往来。吴子特派人对越石父说:“我并没有说过与先生交往,当时只是看你可怜,帮你赎身,你应知足,为何还如此不通人情呢?”越石父:“前人说,找不到一个称得上知己的人是君子莫大的苦恼。我给人当仆人当了三年多,没人知我心。可是,当您给我赎身的时候,我认为您是我的知己。刚上车时,您不打招呼,我以为您也许是不记得了。但当我来到齐国,您又一句话没说就回家了,这和雇个仆人又有什么不同吗?倒不如让我继续去做仆人!”吴子听到这些话,赶紧去见越石父,对他说:“以前我只是看到了您的外表,如今领略了您的才华!俗话说,君子者从不因小恩怨断绝交往,还望先生能给我一次改过的机会。”如此,吴子立刻设宴款待越石父,想对尊贵的朋友一样对待他。越石父说:“您对我这样,我反倒不敢当了。”后人评论说:俗人有恩于人,脸上常会出现骄傲的神色。吴子把越石父从卑微的境遇中救出来,还恭敬如朋友一样相待,才是不俗之举。不俗之人,被人尊为上等人,恭而敬之,只因不俗之人对人对事态度不俗,不浮于表面,不随波逐流,高尚纯洁。人的高低贵贱,不以华丽光鲜的外表、挥金如土的阔度、拥有权位之高低为尺度,也不以财富、地位赢得众人恭敬,所谓“德高”才“望重”,品行高尚则为高,见解甚远则为贵,不朽的贡献则名垂千史,被世人敬仰。季老留下的真实笔录蕴藏着甚多弥足珍贵的人生感悟,品读之后,如漫漫人生路上的明灯,指明了方向。其不朽的见识,向世人证实了“人生最贵,从高处往低处看”。

给自己一片悬崖

开弓没有回头箭,治学与人生都是如此。勇往直前,义无反顾是一种直面人生的态度,而非天大的美德,每个人都应该认清事实。走一步,回头望一次,再退回一步,那么人生将沦为一场失败的游戏。季羡林一直说自己“少无大志”,但是选择走上了学术研究的这条路之后,他在心中给了自己一片悬崖,就像是下象棋时的“过河卒子”,只有“勇往直前,义无反顾”。给自己一片悬崖,就像战场上的士兵,面对刀光剑影,勇敢向前冲,从不回头,个个都怀着对敌的愤慨之心,对待敌人就像是报一家之仇。列夫·托尔斯泰说过:“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成名之前有两个职业理想,一个是想做教师,另一个是想当一名歌唱家。在犹豫不决时,他去问父亲他到底应该如何去做,父亲对他说:“如果你在两把椅子中间坐的话,那么你会从中间掉下去的。”帕瓦罗蒂听后,很快选择了做歌唱家,并在经过不断的努力之后,终于名满天下,成了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人生的路,每个人只有一条,就如同坐椅子,如果总是坐在两把椅子中间,早晚会跌落而下,应该选择一条决绝之路,勇敢地走下去,在人生的画卷上划出一条优美的直线。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选择行业的时候,不断地改变方向,瞻前顾后,走一段,停一会儿,走走停停,在同行中永远练不出个竞争性的速度,只能落后于人,成就平平。且不说金钱上也许会拮据,心理上也培养不出个果断、坚持、有耐心的素质。子路问孔子:“听到一个好的主张,可以马上行动吗?”孔子说:“还有比你经验丰富、阅历深厚的兄长,你应该先请教他们,如何能立刻就做呢?”但是,冉有也问过同样的问题,孔子说:“应是立刻行动。”公西华看到孔子对同一个问题却给出不同的回答,很纳闷,就去询问孔子,孔子说:“子路做事轻率,所以要劝他谨慎;冉有遇事踟蹰,所以应劝他勇敢果断。”对理想的追求,需要的是勇敢果断,不能事事踟蹰事事都停滞不前。一个禁不起风浪的小船,如何在磅礴大海中,驶进千里之外,寻得绝世珍宝?生活中,若有因一点点小麻烦就请假不工作,所有人都会认为他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义无反顾、直面人生的态度,也是对自己的人生负有责任的意识,一种对职业勇敢向前追求的心态。季老在《练真本事》中提到鲁迅先生对中国留学生的讽刺与批判,说有的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用老子和庄子的哲学理论,谋得博士的头衔,让洋人大吃一惊,回到祖国后,却到处讲康德,讲黑格尔。季老在德国时,修的是梵文、巴利文,无论主系、副系,他绝不以中国的学问混杂。治学中也需要给自己一片悬崖,不鱼目混珠,在一个方面精益求精,深入研究。“世上没有一个伟大的业绩是由事事都求稳操胜券的犹豫不决者创造的”,生命和职业都需要给自己一片悬崖,给自己一份勇敢和果断,在布满荆棘的人生中开辟一条通畅的路。

要活出个人样来

历史尚且沧桑巨变,人的一生也跌宕起伏,今天不知明天的事,对将来谁都没有预知,就如季老所说:“人们对自己的生死大事是没有多少主动权的。”然而,人活在世上,并不是一点儿主动权都没有,季老一生勤奋,一辈子都在不停地工作,兢兢业业,也是大有作为的,更有“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非常可观的”这样的感悟。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对生命的珍惜,也是对时间的把握,这才叫活出个人样来。若听天由命,庸庸碌碌,散漫无为,意志薄弱,颓废而无大志,丧失主观能动性,俗话说就是“没个人样”。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对于生命,上帝并没有什么偏爱,是众生平等的。无论达官显贵,或身出寒门,对于有所作为的里程,众生都站在同一个为零的起跑线上。或者说,“人样”是人人都有的,人刚出山时的本来面目是无所作为的,建树也都是从零起点开始的。从“不为”到“有为”就是“活出个人样”,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对社会和国家做出不朽的贡献,对亲人和朋友负有应有的责任,才叫“有所作为”。人的生命价值体现在为社会和祖国做出的贡献,就如柏拉图所言:“人不仅为自己而生,而且也为祖国活着。”人在社会中“活出”来,与社会和国家有紧密的联系,作用也程度不同。清朝有一位著名的史学家万斯同,他从小淘气贪玩,而不被父母和亲人喜欢。一次,万斯同在家里有很多客人的时候,因为淘气大失颜面,宾客们众口一词批评他。万斯同一气之下,一手掀翻了客人吃饭的桌子。他的父亲大怒,将他关进了书房。在书房里,万斯同开始闭门思过,认真研读《茶经》,并从书中得到很大的启发,从此以后,刻苦读书。一年之后,父亲谅解了他,把他放了出来,他也理解了父亲的用意。一年之间,他在书房里读了很多书。后来,他长期刻苦研读,博览群书,终于成了一位著名的学者,作为史官,还参与了《二十四史》的编撰工作。为不为官或做官大小,不总是与对社会的贡献成正比,实实在在地努力奉献的人,才算社会中“活出”人样的人。呼吸是活着的标志,不颓废丧志,才是活着的样子。懒人因为“无所作为”,所以才有沃维纳格所说:“懒人总希望有所作为。”值得庆幸的是这里说的懒人尚且是还没有丧失斗志的人。人们都在为了找到自己活着的样子而努力奋斗,而其中勤学苦练、“不坠青云之志”是必不可少的途径,如此才有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的千古佳话。苏廷吹火读书、李密牛角挂书、万斯同闭门苦读、董仲舒三年不窥园,所有仁人志士,无论是天生丽质,还是后天努力,无一例外都是经过努力“活出”个样的人。对于生死大权的探讨,季老行文中有过这样一句:“只要活着,就要活得像个人样子,尽量多干一些好事,千万不要去干坏事。”也就是说人活在社会中要起点作用,而且是好作用,有“人味”地活着,对亲人和朋友抱有相应的情感,也负有相应的责任。百里奚从小家境贫寒,三十多岁才娶妻生子。他本领出众,一直想走上仕途,做一番事业。因此,他离开了家和妻子,出去寻找机会。离开之前,妻子杜氏为了给他送行想方设法给他做一顿饱饭。她杀了家里唯一的一只母鸡,炖了白菜,做了些小米饭。家里没有劈柴,她就将破门的门闩劈了当柴烧。百里奚到了齐国求见齐襄公,无人引荐,后又到了别的地方,落魄得靠乞讨为生。后来,到宋国时,他碰到了隐士蹇叔,两人若逢知己,便一起找出路,奔走各处,但都无功而返。百里奚想念妻子,想回虞国,蹇叔的朋友正好在虞国,他就和百里奚一起到了虞国。百里奚回到家后,妻子和儿子却不知去向了。回忆起当年临别之时的情景,不禁潸然泪下。百里奚做了相国之后,亦不轻视贫贱。一次,他在自己府中设宴,另有乐工奏乐曲。席间,一个在府里负责洗衣服的奴婢,向乐工请求也要弹一曲。一曲结束,乐工喜出望外,让她再唱一首歌。她说需要相国同意。百里奚兴致正高,随即就答应了。这个奴婢向众人行礼后,就唱了这首歌:

忆别时,烹伏雌,

舂黄齑,炊扊扅。

今日富贵忘我为?

百里奚,五羊皮,

父梁肉,子啼饥。

夫文绣,妻浣衣。

嗟乎!富贵忘我为?

百里奚,五羊皮。

昔之日,君行而我啼。

今之日,君坐而我离。

嗟乎!富贵忘我为?百里奚一听,呆住了。询问之后才知道这个奴婢就是他的妻子杜氏。当年他离开后,家乡遭遇荒年,杜氏只好领着儿子到外乡生活。最终到了秦国,靠打零工做零活赚点钱维持生活。在这里,她听说秦国的宰相叫百里奚,是用五张羊皮买来的。所以,她想方设法到相府里做工,看看那个百里奚到底是不是她的丈夫。百里奚知道这个奴婢就是自己离别多年的妻子后,顿时往事都浮在眼前,抱着杜氏泪流满面。众人也都被眼前的情景感动得流泪了。秦穆公听说此事,对百里奚大加赞赏,还给了他许多赏赐,并让他的儿子孟明视留在秦国做了大夫。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有很多种,有情有义的人也是大多数。对于感情的无所作为,有不忠不孝、无情无义,视为“无情”,俗话说“没有人性”。正如黑格尔所说:“一个真正美的心灵总是有所作为而且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虚情假意者没有一个美丽的心灵,也算一个“无情”的人。对感情有所作为,是对感情负责的表现。人要活出个人样来,也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人生在世,光阴荏苒,生命像流沙一样,握在手中,却不好把握。在离开之前寻找存在的价值,在颐养天年之时能看看自己“活出”的人样,自然欣喜不已,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