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品悟季羡林人生的真意
16711800000037

第37章 顺其自然,尽上人事(2)

人生不该无所事事

季老作为文学界的泰斗,到耄耋之年依旧笔耕不辍,没有停止过学习和创作,用他的话说就是“不让自己的脑筋闲着”,更别提“无所事事”了。曾经谈到老年,谈到养生,季老都提到过“用脑长寿”“不让脑筋闲着”,诸如此类的精神养生法则。可见,其精神力量已经转化成物质能量,进而对生命产生重要作用。在芸芸众生之中,凡无所事事、游手好闲、无所作为之人,大都精神颓废,一副怏怏病态。没有强大的精神支柱,身体自然没有对抗和行动的活跃细胞,进而没有力量。“无所事事”这个成语一出就为贬义。最早出自归有光的《送同年丁聘之之任平湖序》:“然每晨入部升堂,祗揖而退,卒无所事事”,译为无所作为、没有成绩、没有功绩。自古至今,人们用“无所事事”描写一种无为的状态,并一直持有不赞成的意见,将其视为一种令人类嗤之以鼻的行为状态。尤其是老年人对青年,首先是看其是否有作为,这与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祖训是紧密相联的。青年的无所事事会让老年人联想到其一生的无所作为。百丈禅寺建成之后,门徒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寺内僧徒逐渐增多。百丈禅师已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翁,但他仍数十年如一日,一如往常地利用余下的闲散时间,到后山已经开垦好的菜地里劳作。虽然他入睡时都会腰酸背痛,干活时会气喘吁吁。对这些,门徒们都看在眼里,心里已有甚多不忍之意,多次劝说师父,但都徒劳无获。百丈禅师依旧如此,无一日休闲。为此,僧徒们经常一起讨论该如何劝阻师父劳作。“以后劳作不要再通知师父了。”但是百丈禅师依然是“凡劳作,必先于众”,没等人通知,都是第一个到菜地里劳作。“咱们不给师父发放劳作农具。”而百丈禅师自备的农具就放在他自己的房里。到后来,终于有人想出个似乎可行的办法,就是把百丈禅师的农具藏到一个他找不到的地方。这天,大伙都没看到师父来劳作,心中颇为欢喜。深感欣慰的是,师父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不用再劳作累坏了身体。可是,没过一会儿,百丈禅师上气不接下气地赶过菜地,说:“我的农具不见了,你们谁拿去用了?”这些僧徒都只是静静地摇头,不做声,也不敢抬起头看他。师父一一看过了他们的农具,结果真的没有他的那些。“奇怪啊!我去别的地方再去找找。”师父又回到屋里四处仔细地又找了一遍,找了很久,还是没找到。但是看到僧徒们稍有喜悦又有点忧虑的表情,百丈禅师明白了其中的缘由。然而,他并没有责问徒弟们。到第二天,他不找农具,不去菜地,也不吃饭了。僧徒送饭过来,百丈禅师却原封未动。僧徒诧异地问:“师父,您从中午到现在一直没吃东西,您要再不吃饭会饿坏身体的。”师父说:“我不饿,你还是把饭拿走吧。”百丈禅师不愿意吃饭,门徒们都很担心,晚上的时候,都到师父的屋里来问候。百丈禅师对众僧徒说:“马祖大师是我的师父,他经常手里拿着一个胡饼问我这是什么。他时刻在提醒我要知道种粮食的辛苦。如今,你们却阻止我去种庄稼、劳作,不是叫我不遵从师父的教导,那是多大的罪责呀!我再次和你们说,我一定是‘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就如今日我没有参加劳动,一定不可以吃饭。”门徒们相对无言,都悄然无声地走出来。第二日,他们又偷偷地把师父的农具送回来了。师父只是感到欣慰,并没有识破他们。百丈禅师依旧是“凡劳作,必先于众”,寺院里又如同往日,日日劳作,和谐欢快。后来,百丈禅师提倡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流传开来,几代禅僧都从中领悟,并身体力行,最终转变成为禅门的一条清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实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衍生出来的祖训清规,与“不劳而获”恰恰相反。人们崇尚这些因果之理的同时,也在摒弃“不劳而获”“无所事事”的恶习。古有“废寝忘食”“悬梁刺股”“焚膏继晷”“励精图治”的人间佳话。民国时期的军事家、爱国将领冯玉祥从军期间,练武勤奋,学习刻苦。他每日在天刚刚破晓之时,就已经在军营外练习喊操了。他那明亮的嗓音,令喜欢睡懒觉的士兵特别厌烦。他们叫冯玉祥“外国点心”,讽刺他早晚会被敌人打死。冯玉祥知道后,一点怨气也没有,反而对他们说:“这正合我的愿望,我正好要让他们打死我呢!保卫祖国,坚决抵抗外来侵略,他们打死我,却是成全了我。”后来,冯玉祥将“外国点心”刻制成了印章,而且还时常会用到。人们不无所事事,人生才会有意义。季老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先行实践者,而且从他“不让脑筋闲着”的历练中,证实了“思考锻炼看似是精神的,其实也是物质的”,老年仍“壮心不已”也是因为如此。

老骥伏枥,志在十里

季羡林在老年之时,谈到过颇多关于年老之事,将由曹操那首名垂千古的《龟虽寿》改编的“老骥伏枥,志在十里;烈士暮年,壮心未已”,当成自己的座右铭。季老因自己活动不便,即使是“十里”一时也难以到达,更何况是“千里”呢。老年人体力上的衰弱,让人感觉其行事能力较弱。老年人的心态也是多变不一的。季老“志在十里”,承认年老的事实,即“在战略上服老,在战术上不服老”,也可以说是,时刻动脑,“不让脑筋闲着”,除非遇到疾病,不然是不会变成所谓的“老糊涂”的。纵观季老一生,年老之时是他的写作高峰时期,可见用“老骥伏枥,志在十里”概括他的老年是再恰当不过了。季老的“在战略上服老,在战术上不服老”,在体力上承认年老这一客观事实,在精神上依旧“不坠青云之志”,不输给年轻人。“志在十里”,是说行动上至“千里”是不可能的,但及能所及、至其所至,“脑筋不会闲着”,思想和精神亦不会落后。所谓“智者千虑”,也是多年积累的资本赋予其“志在十里”而不轻狂的处世风格。战国末期,秦国成就了统一中国的伟大基业。在秦国即将吞并楚国之时,秦王召见所有大臣和将领,商议对策。当时的秦国有位年轻将领李信勇猛善战,收复了燕国,因此而立了大功。秦王欲派李信带领军队攻打楚国,问他需要多少士兵。“在大王的英明策略之下,我秦军屡战屡胜的威武之师,只需二十万军队就够了。”年少轻狂的李信说。李信少年的英勇豪气,令秦王甚是欢喜。秦王目光扫过朝中众大臣,想问问其他人的观点。“王将军,对于李信之言,你意下如何?”秦王问年事已高的老将军王翦。王翦在朝为官多年,一生经历大小战争无数,也很了解秦王的脾气性格,看到秦王稍有欢喜的表情,便知秦王很赞成李信的意见。王翦表情严谨地对秦王说:“楚国疆域宽阔,兵力强盛,多年的征战,楚国兵力依然不可小觑;再有,楚国人非常痛恨秦国,战争中,士兵凶猛亦无畏生死,而我秦国用二十万的兵力去攻打楚国,恐怕不宜,依老臣看来,至少需要士兵六十万。”“如此看来,老将军是真的已经老了,魄力已不比当年。还是李将军颇有胆识。”后来,秦王派李将军去攻打楚国,只带了二十万军队。老将军王翦见秦王对自己已不看重,又有此次意见不合的经历,他怕万一不慎丢失性命,就辞官回老家养病去了。不久之后,秦军大败,李信带领余下的残留士兵逃回了秦国。秦王更是非常愤怒,也后悔当时太过草率,当即免去李信官职。他还亲自到王翦老家请老将军再次带兵出征,攻灭楚国。王翦冷静地说:“我深受大王抬爱,应誓死尽忠报国。但是,若我领兵攻打楚国,必需六十万精兵不可。要不然,很难取胜。”于是,秦王征兵六十万交给王翦,出征讨伐当日,秦王亲自率百官来为王翦送行。即将出行之时,王翦稍有踌躇,秦王见状问:“老将军还有什么事吗?”“臣请大王赏赐一些田地、宅院、园所给臣。”王翦故作恐慌地说。秦王窃以为可笑,问:“将军乃国家重臣,对国家至关重要,秦国如此强大,将军怕会穷苦无依吗?”“根据如今大秦的律法,臣功勋卓著也不能被封为诸侯,考虑到臣年岁已高,亦为子孙后代寻个依靠。”秦王连连许诺会一一满足王翦的请求。行军过程中,所有的使者都被王翦派回向秦王多求些赏赐。旁人都认为老将军贪恋财物,没有大的志向。王翦却说:“大王嬴政用人多疑,虽然给了我六十万军队,却对我不够信任。如若他怀疑我,弄不好会剥夺兵权,使我等不能战胜楚军不说,还可能会丢失性命。我向大王求赏赐,就是让他觉得我不过是个贪恋钱财之人,不足为惧,这样,他才会对我深信不疑。”果然,一年后,王翦就俘虏了楚王,收复了楚国。“老骥伏枥,志在十里”,王翦将军就如季老所说,“在战略上服老,在战术上不服老”,考虑问题,心思缜密,方能取得与楚国战争的胜利。王翦精神和头脑都“不服老”,发挥了他过人的智慧。相对于李信的年少轻狂,“志在十里”更为可取。春秋时期,有一位著名的乐师名为师旷,他教授晋国国君平公。一日,晋平公对乐师师旷说:“如今我已经七十多岁了,若是再想学习,会不会太晚了呢?”师旷听到此话,问道:“是的,晚了,那不快点燃蜡烛?”晋平公便觉得师旷很无礼,稍有怨怒地说:“我正经地和你讨论,你为何还以此开我玩笑?”师旷于是很正经地说道:“我听说的是,勤奋学习的少年,如八九点钟的太阳,前途一片光面;努力好学的中年,如午时中日,锐气强盛而不可阻挡;仍旧好学的老年,如夜晚烛光,即使微弱,却远比摸黑要强许多。”听了这些后,晋平公才翻然醒悟。这便是流传甚广的“师旷劝学”的典故。从古至今,“大器晚成”者甚多,年逾古稀依旧“秉烛之明”,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季羡林常说“离那个长满了野百合的地方越来越近了”,却依旧“志在十里”,“在战术上不服老”。对于年老,季老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更具备一个清醒的头脑,接受现实的同时,亦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创作,为社会做出不朽的贡献。老年人尚且这样“不服老”,而年轻人呢?为自己的年少轻狂自觉之时,是否也会有所感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