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品悟季羡林人生的真意
16711800000022

第22章 人生造化的大小取决于自己(7)

春天是嗅出来的

季老曾在《病榻杂记·小引》中说过,他是一个深爱春天的人,因为春天代表着复苏、醒悟、希望和光明,这一点也许并不奇怪,因为季老所言的春天充满了鸟语花香,就像人间的天堂。可这样的春天其实又不是某一个景象能够描绘的,季老的春天是嗅出来的,是深埋在他心中的希望种子萌芽的地方。人生其实不过是一场悲欢离合的巧遇。很多人都认为人生苦短,活着就是在受罪而已。对于这样的人生观,季老是无法苟同的。在季老眼中,人生并非没有快乐,并非总在漫漫隆冬中度日如年,人生也是有春天的。不过人生的春天不同于四季时令,到了一个固定的时间,自己就来报到,人生的春天是自己“嗅”出来的。汉宣帝在位时,大学者夏侯胜在百官面前臧否汉武帝,汉宣帝知道后认为这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就将他打入了大牢,名臣黄霸也受他牵连被一起关了起来。夏侯胜被关进监狱后,一直惴惴不安,担心宣帝会要了自己和黄霸的项上人头。于是一反平日的慷慨激昂,消沉地待坐在狱中。黄霸见状就对夏侯胜说:“我一直很佩服先生的才学,以前因为忙于公事不能向您请教,如今终于有了时间,请您务必要收下我这个学生,我非常想听您讲述《尚书》。”夏侯胜听了黄霸的话,感到很惊奇,他回答说:“你我身陷囹圄,您还有心情学习《尚书》?”黄霸却笑着说:“虽然如今的环境不佳,但如果因此荒废光阴,等到出去的时候就会觉得很后悔。”夏侯胜觉得黄霸太乐观了,就问他:“难道你不害怕我们会被砍头吗?如果都要砍头了,学《尚书》还有什么意义呢”黄霸却不同意夏侯胜的看法,他劝解道:“今日能够学到知识就是一种快乐,即使明天就要赴死,也无怨无悔。”此后,黄霸跟从夏侯胜不分昼夜刻苦读书,转眼间3年已过,他们不仅没有因为牢狱生活而颓废,反而找到了新的生活方式。不久后,宣帝就赦免了黄霸和夏侯胜。出狱后,两人依旧得到了重用。黄霸和夏侯胜的牢狱生活可谓人生的冰冻期,但他们却能够在逆境中找到快乐,这完全是因为他们将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当成春天来过,找到它的可贵之处,逆境自然也就成了一种有利的环境。人生的春天从不张扬在明处,它深藏在那些容易被人忽略的角落里,等待着真正的有心人。逆境的荆棘遍地只是一种世人皆可望见的表面现象,而它所蕴含的机遇只有那些善于发现、敢于抗争的人才能体会。也许有人将饥饿、贫困视为人生的真实,将愚钝、失败看成自己的命运,那么他的一生注定与春天无缘,因为春天在他的蹉跎与自怨中,早已与他擦肩而过。就像季老说的那样,他之所以能够在九十多年的生命中不断收获春天的喜悦与光明,完全依赖于他对春天的不懈探求,他一直在用自己的感官寻觅着春天的影子,最终他看到了人生的希望。中国人在历史课上都与一个人相遇过,他就是生活在晚清那个让人昏昏然的年代,发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呼声,第一个开眼看世界的魏源。早在鸦片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魏源就展示出了他不同于那些因循守旧的旧派官员的气度与眼界,他深深感觉到了中英两国在技术水平上有着巨大的差距。当别人还沉睡在大清王朝睥睨四方的美梦中的时候,魏源已经在战争中察觉出了中国的希望所在。1840年7月英国海军占领了中国的定海,英军登陆定海后,随即就派了一个名叫安突德的人到定海附近的青山地区观察地形,绘制地图。不过此人刚开始的间谍行动就被当地百姓发现了,百姓对这种样貌奇特的“洋鬼子”既好奇又害怕,就将他抓住送到了宁波知府衙门。当时的知府衙门中正好有魏源的好友,他知道魏源对于西方的东西很感兴趣,就将此事通知了魏源。魏源听后,片刻不敢耽搁迅速赶到了宁波。通过对安突德的昼夜审讯,他掌握了大量关于英军的情况,例如他们的作战计划、兵力部署和武器装备等。魏源甚至还从安突德口中知晓了英国国内的一些情况。走出宁波知府衙门,看着手中得来不易的资料,魏源久久不能自已,他知道中国人脱离冷兵器的时代已经不远了,总有一天中国人不会再因技术装备的问题,血洒在自己的领土上。回到家后,魏源将这些资料重新汇总,编成了《英吉利小记》一书,这本小书就是魏源所著《海国图志》的前身。魏源也是一个懂得“嗅”出春天的人,在外来侵略者大军压境的现实面前,他既没有像朝廷中那些只会“之乎者也”的同僚们一样,故步自封、顽固不化,也没有像普通百姓那样畏惧不已。他不但正视了这种现实,还超越了这种现实,他率先为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即使这种方向在如今看来不够全面,但在历史当中品味他的所作所为,则可清晰地发现他的思想价值。无论是通观人生,还是关注于生活中的某个事件,学着“嗅”出春天,都是大势所趋。在这里,“春天”是一个富有深意的比喻,它代表的是一种希望、一种光明,而“嗅”就是人们的行动。季老写“春天是嗅出来的”绝不仅仅是为了让人们去发现现实中的春天,他更是为那些正为了生活而迷惘的人们,点亮了一盏智慧的明灯。

天人合一是不可逾越的人生境界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体现,不少当代学者认为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古典哲学的糟粕,是中国古代文人为了封建帝制而编制出来的一个天大谎言。但季老却在自己的作品中谈“走向天人合一”,可见季老对“天人合一”的说法还是认可的。其实,这并不奇怪,因为季老谈“天人合一”,是从中国的现实需要而言,并没有局限在古代哲学中“天人合一”的范畴中。季老认为,自古以来人类就在探求3个关系,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而最基础的其实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一直萦绕在人类身上,很长一段时间,人类以征服自然为荣,在经历了工业社会后,人们开始反思这种过分乐观的态度。季老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才再次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观点。世界无产阶级导师恩格斯曾说过:“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实也是人生必须领悟的问题。人与自然不仅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它也是关系到个人生存与人生境界的关键所在。有一天,圆头禅师正在后院的花园中为花草树木修枝剪叶,正巧有一位信徒从此处路过。信徒看见禅师为枯枝浇水,为茂盛的花木剪叶,甚至还将看起来没有任何问题的植物从地里连根拔除,就觉得十分惊讶。信徒连声制止了圆头禅师,并说道:“禅师,修剪花木不是这样的。枯枝再浇水也不能复生,而茂盛的花木剪了枝叶也就不好看了,至于那些健康成长的花草最好不要轻易换盆。”圆头禅师听了,却摇摇头富有深意地说:“施主所言差矣。其实,为花草树木修枝剪叶就像育人一样。”信徒不能理解圆头禅师的话,就说:“草木无情,和人怎么能一样呢?”圆头禅师一边继续整理花园中的花草树木,一边漫不经心地回答:“那些枝繁叶茂的草木其实就是那些年少轻狂的年轻人,不能看他们年轻,就放纵他们的恶习;那些已经生成了枯枝烂叶的花草,就是误入迷途之人,其实他们看似不可救药,其实只要施以适当的辅助,他们就还有着一线希望。至于那些被我连根拔除的植物,其实就像生长在不良环境中的人,只要为他们换个更适合的环境,他们就能大展宏图。”禅师话音刚落,信徒就拍拍手兴奋地说:“谢谢您,您让我懂得很多做人育人的道理。”人对待自然的态度其实就是对待自己人生的态度,人本身就蕴含在自然之中,吸取着天地的精华,本就与草木无异。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实彰显的是人的悟性。人与自然的关系,绝不是割裂开来的,它们本就相互联系,故而会在相应情况下互相转化。同时,自然又是人类之根,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其实都是相辅相成的,从物质的角度说,人类的生存依附于自然。从精神的角度来讲,人类的智慧与情感也植根于自然之中。对自然的尊重与亲近展现了人类的本性,是人类回归本源的一种体现,这无疑是人生的一种至高境界。但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人,不仅没有悟到这一点,反而迷失在物欲横流的海市蜃楼之中。有个学僧始终无法理解,为什么自己无法感悟到那些具有形体的菩萨的行迹,就到芭蕉山园禅师那里求取帮助。山园禅师了解了学僧的困惑后,就对他说:“你之所以不能发现菩萨的行踪,不是因为菩萨不存在,而是因为你还没有达到与菩萨相同的境界。即使我今天为你说再多,你依旧无法领悟。”学僧想了想,问山园禅师:“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您已经清楚了吗?”“不清楚。”山园禅师回答说。学僧惊奇地说:“您怎么会不清楚呢?”“你还是没有明白我的意思呀。因为我不是‘诗人’也就自然不会谈‘诗’了。”很多真理就摆在眼前,但愚蠢的人却常因自己的鄙陋而错失。人与自然之间,很长一段时间即是如此,自然对于人类的馈赠恩惠无时无刻不萦绕在人们身边,但人们却将这种馈赠看成是自己的功劳。著名文学家冰心说:“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会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而天人合一就是世间最大的一种和谐。对这种和谐之美的追求又是人类的本能。天人合一由此成了人们不可逾越的一种人生境界。